主营业务成本教学内容

主营业务成本教学内容
主营业务成本教学内容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

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一)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二)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合同完工时,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跌价准备。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哪些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当期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含的成本,即产品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1)产品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对于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来说,必须以自己的产品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这个补偿数额的多少,是以产品成本作为衡量尺度的。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为盈利,反之则为亏损。(2)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固定资产利用的好坏,材料耗费的多少,费用开支的节约或浪费,最终都会在产品成本中体现出来。(3)产品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因为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产品的价格正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4)产品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重要数据资料。只有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才能使预测、决策和分析等活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和材料成本。直接材料可以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

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包装物等。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的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了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指在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制成产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以及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直接人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职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六项内容: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企业在使用了职工的劳动技能、知识等后,除应该按规定的标准支付给职工工资以外,还必须负担对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义务。职工福利费的来源是根据职工工资总额的14%计算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的工资、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等。(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为了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制造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指车间管理人员提取的那一部分)、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损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

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 解:成本=126.36×(1—36%)=80.85(元) 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 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 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 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 解:售价=24.39÷(1—41%)=41.35元 1、成立筹备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列出采购清单。 8、培训经理到位。? 9、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中英文) 10、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设计手册。 13、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员工培训。 16、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主营业务成本分录

主营业务成本分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营业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营业成本应当与其营业收入相互配比。当月实现的销售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营业成本同时登记入账。旅行社之间的费用结算,由于有一个结算期,当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与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时入账时,应按计划成本先行结转,待算出实际成本后再结转其差额。结转营业成本时,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营业成本”科目的明细账应与“营业收入”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相适应。 2.营业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发生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累计折旧”、“应付工资”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营业费用”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三、旅游企业的会计核算 旅游企业财务核算相对于制造业、商品流通业而言比较简单,基本上不存在存货核算的问题,主要是涉及资金收付会计科目的运用较为频繁;另外,其收入、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也较为简单。 1 主要会计科目 旅游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最常用的科目是涉及资金收付的会计科目。

1.1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主要是核算本期收到的旅游团费。收到本期旅游团费时(凭证摘要:预收XX(客户)或XX(旅游团名)旅游团费):借:现金(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XX团;月末结转收入时:借:预收账款-XX团,贷:主营业务收入。 注意点:凭证附件要有缴款单,银行收款单据,旅游合同。财务部门负责人要核对合同与银行收款单据是否相符。支付前期出游团队的旅游费时,使用“应付账款”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1.2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主要是核算支付当期组团出游的旅游费用。预付旅游款时(凭证摘要:预付XX(客户)或XX(旅游团名)旅游团费):借:预付账款-XX团,贷:现金(银行存款);月末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预付账款-XX团。 注意点:凭证附件要有经单位负责人批准的借款单,银行付款单据,旅游合同。财务部门负责人要核对合同与预付款项单据是否相符。支付前期出游团队的旅游费用时候,使用“应付账款”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1.3 应收账款主要是针对旅行社的大客户,事先组织出游之后才收款形成的。在月末结转收入时,对尚未收到的旅游团款(凭证摘要:应收 XX(旅游团名)旅游团费):借:应收账款-XX团,贷:主营业务收入;当月收到前期应收款时(凭证摘要:收XX(旅游团名)旅游团费):借:现金(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XX团。 注意点:凭证附件要有发票记账联,单位负责人批准的旅游计划调度单,旅游合同。财务部门负责人要核对合同与发票记账联是否相符并对

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审核关系: 从(01)-(44) 所有填报的数据不能为负数。( 但是材料消耗中,可能有一项为负数。) 一、列方向上 1、建筑业总产值(01)数字 2、主营业务成本合计(02)=直接成本(03)+间接成本(30) 3、直接成本(03)=人工费(04)+材料费(05)+机械使用费(06)+其他直接费(20) 4、机械使用费(06)=外单位施工机械租赁费(07)+进出场费(08)+自有机械使用费(11) 5、进出场费(08) >人工费(09)+材料费(10) 6、自有机械使用费(11)=人工费(12)+燃料及动力费(13)+折旧费(16)+修理费(17)+机械其 他直接费(18)+机械使用间接费(19) 7、燃料及动力费(13)=燃料费(14)+动力费(15) 8、其他直接费(20)=材料二次搬运费(21)+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22)+检验试验费(23)+工程 定位复测费(24)+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25)+水电费(26)+措施费(周转材料租用费)(28)+其他(29) 9、水电费(26)》水费(27) 1 0 、间接成本(30)=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31)+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32)+ 施工单 位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33)+修理费(34)+物料消耗(35)+办公费(36)+低值易耗品摊销(37)+劳动保护费(38)+差旅费(40)+财产保险费(41)+工程保修费(42)+排污费(43)+其他费用(44) 11、劳动保护费(38) >保健补贴、洗理费(39) 12、其他(29) < 20洽其他直接费(20) 13、其他费用(44) < 20洽间接成本(30) 二、行方向上 企业金额(1)》企业所属行业大类的项目金额(2) 建筑业企业期间费用构成 一、列方向上 1、管理费用(01)=公司经费(02)+工会经费(12)+社会保险费(13)+董事会费(14)+聘请中介 机构费(审计费)(15)+咨询费(16)+ 诉讼费(17)+ 招待费(18)+ 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

餐饮行业成本 费用 利润的说明及计算公式

餐饮成本、费用、利润的说明及计算 公式 一、基本概念: 1、成本:对于餐饮企业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够产生销售利润的食品及饮品。如各种菜品和酒水。(注:每月燃气费和员工餐记入成本内) 2、费用:是指在我们经营中,日常支出的各类款项。 如: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提成、税金、低值易耗品、洗涤费、维修费、电话费、广告费、差旅费、学习费等;及其他不可预见临时发生的支出款项,如客人投诉赔款等。 3、利润(纯利):是指销售额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部分。 4、毛利:是指销售额减去成本部分后剩余部分; 例如:黄瓜1斤进货价2元(成本) 销售价10元(销售额) 毛利=销售额-进货成本 =10元-2元=8元 8元的利润当中还要负担部分采购、运输、加工、服务等人员的工资和房租、水电等费用,累计这几项费用支出又减去7元,剩余部分才是利润或叫纯利润。 利润=销售额-进货成本-费用支出 =10元-2元-7元=1元(为黄瓜销售的利润) 5、流水、总成本、费用总额、利润:(一般以月为单位计算) 流水:是指某店一个月营业收入(餐厅酒水饮料的累计销售额和厨房各类食品的累计销售额的总和)。

总成本:是指某店一个总进货量(月餐厅酒水饮料的累计进货价和厨房各类食品累计的进货价的总和)。 费用总额(总费用):是指某店一个月如前面基本概念当中的2、中所提到的各项费用实际发生数据的总和。 6、毛利、利润、毛利率、利润率、成本率的计算公式: 毛利=流水-总成本 利润=流水-总成本-费用总额 成本率=(本月成本+上月库存-本月库存)÷流水×100% 利润率=利润÷流水×100% 毛利率=毛利÷流水×100% 二、我们应关注的数据: 1、酒吧的成本: 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例如鲜水果应最大程度去利用,甚至合理的使用下脚料,在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创造更多利润。 例如一个西瓜切完下脚料后共出10杯果汁,下脚料少出点儿,果汁出成为12杯。西瓜进价20元/个,西瓜汁18元/杯,出成多两杯,成本不变,收入增加36元,利润就更大,以此类推。 2、低值易耗品: 销售流水不变,我们对低值易耗品的控制越好。 例如:每月餐巾纸、洗涤灵、各种笔记本、笔、打包袋、洗手液、手纸等物品的用量越少,每月费用支出越少,利润就更大。 3、员工工资: 人员工资在经营费用中占很大一块。

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 在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科目是用来归集产品生产成本费用的科目。产品完工时,应将属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从"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产成品"借方.一般的,"生产成本"的月末余额就是在产品的成本.销售产成品时,需将这部份已销售的产成品成本结转出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产成品"。 生产成本是当期按入库数量计算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是按确认销售数量的成本,如果当期的销售数量与生产数量有较大差异的话或期初库存单位成本与当期入库的单位成本有较大差异的话,生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就会有较大的差异。 在出口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还包括17%的增值税与退税率差计算的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利润表”上的项目,反映的业务内容是当期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或劳务所对应的实际成本;本科目应该和主营业务收入相配比,不得人为的多结转或少结转成本而操纵利润。 “生产成本”是反映生产车间当期实际发生的与产品有关的各项支出的科目,为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水电费、折旧等成本费用都计入该科目借方,一般月末完工产品成本由“生产成本”贷方结转至“产成品”,未完工产品成本仍在生产成本内反映,月末该科目结存余额即为“半成品”余额;“产成品”科目待产品实际销售后再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即在当期利润表中体现(尚未销售产品成本不得结转)。 主营业务成本是由产成品结转来的,企业发出产品,有一个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你可以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在结转主营业务收入时,就按你选用的方法结转相应的主营业务成本; 产成品的成本是由生产成本结转来的;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间接材料、燃料动力等。 增值税在商品销售时以价外税的形式记在了应付税金—销项税上了,增值税的缴纳是以进项抵扣销项的余额来确认应交税额的。 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不含税的,主营业务成本是确认收入时确认于收入对应的发出商品的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一般借记货币资金科目或应收账款/票据;而主营业务成本则一般是贷记库存商品,或者生产成本等科目。 做分录和结转 会计分录: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总1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比值接近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对产生本疑点的纳税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年度报表及附表,了解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率对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比值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指标功能:(1)当比值>1,且超过预警值范围,二者都为负时,收入和成本核算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列为评估对象。(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收入和成本核算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列为评估对象。(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负后者为正时,收入和成本核算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列为评估对象。就是一个筛选疑点对象的指标之一。理论上,每年的收入和成本应该是配比的,如第一年收入100,成本80;第二年收入120,成本110,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就是120-100/100=0.2,成本变动率是110-80/80=0.375,这个配比是0.53,都大于零,就是收入成本都增长了,小于1,就是收入变动比成本变动幅度小,就是有可能是存在今年多列成本的可能性。大于1为负,就是收入成本都减少,成本减少幅度比收入减少幅度要大,可能存在今年多列成本的可能。第三种就是收入减少,成本增加,还是一样的结论。这就一个筛选评估疑点对象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指标而已。 2

成本计算表编制办法

1.管控目的 依照《会计法》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约定适应公司的核算办法,准确及时的为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成本信息。 2.管控目标 核算方法符合公司生产特点,方法简单、计算准确、快捷方便、提供及时。 3.管控范围 成本计算编制方法。 4.管控对象 按批量法计算产品批量成本。 5.管控方式 5.1编制依据和方法 5.1.1材料单价 采用上月财务账面材料不含税单价,材料计价方法为移动加权平均法。 5.1.2实际消耗数量 采用批次产品实际领用或耗用材料的数量填列,领用材料有结余时办理假退料手续,扣除结余数量作为实耗数量。 5.1.3实际消耗金额

依据材料单价与实耗数量乘积计算填列。 5.1.4计划消耗数量 采用工艺消耗,设定成品率后计算填列。工艺消耗定额按照《生产成本定额制定办法》确定。 5.1.5计划消耗金额 依据材料单价与计划消耗数量乘积计算填列。 5.1.6差异数量 实际消耗数量与计划消耗数量的差(节约用“—”表示)。 5.1.7差异金额 实际消耗金额与计划消耗金额的差(节约用“—”表示)。 5.1.8折旧费用 依据财务账面在建工程科目下结存余额,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进行分摊和归集。参照年生产能力平均分摊单位产品折旧费用,单位产品折旧费用与批次产品批量的乘积计算填列折旧费用项目。 5.1.9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按财务预算,参照年生产能力平均分摊单位产品期间费用,单位产品期间费用与批次产品批量的乘积计算填列期间费用项目。 5.1.10单位产品成本为成本合计除以批次产品产量计算而得。

二、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按照《成本控制信息传递办法》有关规定进行传递。 三、成本计算表样表 见附件。 6.职责部门:财务部 7.相关部门:生产运营部、成品保管 8.技术说明 8.1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并负责技术解释,报总经理批准。修订与终止亦同。 8.2本制度自2003年月日起实施。

财务上所讲的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即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财务上所讲的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即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税金,也就是利润表的最后一行。 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差额,即营业利润或主营业务利润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哪些 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反映的是企业当期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含的成本,即产品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1)产品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对于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来说,必须以自己的产品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这个补偿数额的多少,是以产品成本作为衡量尺度的。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为盈利,反之则为亏损。(2)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固定资产利用的好坏,材料耗费的多少,费用开支的节约或浪费,最终都会在产品成本中体现出来。 (3)产品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因为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产品的价格正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4)产品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重要数据资料。只有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才能使预测、决策和分析等活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和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可以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包装物等。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的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了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指在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制成产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以及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 直接人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职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六项内容: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营业成本审计的

营业成本的审计 营业成本审计是指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营业成本记录是否完整;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营业成本的内容是否正确;确定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否配比;确定营业成本的披露是否恰当。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一般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单价和材料费用分配量是否真实、合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将非生产用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的情况。 (3)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 (4)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哦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一般从审阅“生产成本”、“制造费哟”、“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和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等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直接人工成本归集和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3)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有无重大变更。 (三)制造费用审计 制造费用包括:分厂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保险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等项内容。 制造费用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看其是否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分析其是否合理。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表号:投137表组织机构代码:□□□□□□□□-□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单位详细名称:文号:国统字[2012]75号登记注册类型:□□□ 有效期至:2013年8月行业小类:□□□□2012年计量单位:千元(保留整数) 指标名称代码金额 甲乙 1 主营业务成本01 1.工资02 2.福利费03 3.折旧费04 4.修理费05 5.材料费06 (1)电子计算机配件07 (2)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08 (3)计算机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外部设备09 (4)计算机专用纸张10 (5)磁盘、光盘等记录材料11 (6)视听设备12 (7)计算机桌椅13 (8)五金材料14 (9)其他材料15 6.安装费16 7.项目资料费17 8.项目申报费18 9.项目评审费19 10.项目验收费20 11.技术合同登记费21 12.信息服务费22 13.差旅费23 14.保险费24 15.社会保险费25 16.其他成本26 单位负责人:电话: 统计负责人:电话: 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期间费用构成 组织机构代码:□□□□□□□□-□ 2012年 指 标 名 称 代 码 金 额 甲 乙 1 一、销售费用 01 1.经营人员工资 02 2.福利费 03 3.运输费 04 4.装卸费 05 5.低值易耗品摊销 06 6.包装费 07 7.印刷费 08 8.折旧费 09 9.保险费 10 10.差旅费 11 11.仓储保管费 12 12.检验费 13 13.手续费 14 14.水电费 15 其中:水费 16 15.会议会务费 17 16.劳务费 18 (1)劳务派遣费 19 工资、社会保险费 20 劳务管理费 21 (2)劳务工资 22 17.广告费 23 18.业务宣传费 24 19.培训费 25 20.商品损耗 26 21.交通费 27 22.顾问费 28 23.招待费 29 24.办公费 30 25.邮政通信费 31 其中:邮政费 32 上网费 33 26.取暖费 34 27.社会保险费 35 表 号 : 投 138 表 制定机关 :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 : 国统字[2012]75号 有效期至 : 2013年8月 计量单位 : 千元(保留整数)

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详细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的区别 (成本类) 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归集的成本,完工转入产成品。(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其余一切生产成本。(间接费用)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损益类) 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过程中与利润有关的成本,必须已销售。 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生产成本。 什么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

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车间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列“管理费用”。)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成本核算简易(三分钟面试答题)

成本核算流程简易 公司现况:生产机器,主要生产喷雾器、发电机、水泵、割草机、汽油机等,属于工艺复杂,生产步骤多,零部件繁多。订单量大。属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 成本核算要求:需要知道每个车间生产产品数量,领用用材料。以及生产产品成本,及仓库材料收发货领用情况。 拓展要求:生产与上年平均对比,与上月,与计划成本分析 以发动机生产为例(精简): 假设: 生产工艺流程:1.毛坯加工-2.初加工-3.半精加工-4.精加工-5.装配-6.检验-7.包装假设以上各环节为一个生产车间,每环节发生的成本项目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此项为简略只以一个环节为例。 毛坯加工环节为例: 直接生产材料: 基本生产材料:钢、铁、其他零配件(实际领用为准) 辅助生产材料:电、水、热源煤或油 间接生产材料: 计入制造费用:生产领用工具 直接生产人员工资 表格及流程如下: 1.实际领用材料阶段,基础数据录入 A发动机(半成品) 车间:毛坯加工 计划生产量:200 2015 年05 月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表 日期钢(/)铁(/)零配 件日期生产数 量 单 价 *** 200 300 20 **** 半成品、在产品情况表 A产品(半成品) 车间:毛坯车间 计划生产量:200 2015年05月 产品名称半成品完工数量 **** 200 备注:基础环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简化,跟据工厂实际情况和人员配置情况可以简化,但基本数据必须录入,是第二步骤核算的基础 2.根据基础数据表单,编制成本计算单 A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

毛坯车间日期: 项目产量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合计(件) 在产品 成本 本月生 产成本 合计 完工半 成品转 出 月末在 产品成 本 根据上表填列 A产品(半成品)明细 月份月初余额本月增加累计 数量成本数量成本数量成本单位成本 以上是一个车间成本精简计算,同时由于各车间有废品的存在,材料报废情况,做备查表格进行登记 3.根据各生产车间报表编制成本报表总表,单位成本报表 另备注: 1、产品核算有实际成本跟定额成本核算,如果车间成本用固定定额,月末可以看出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距,也就是说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别,分析实际与原来预期的异同。 2、各车间核算方法也有区别,是否各车间都需要计算在产品或半成品,可以各车间分别核算成本,月末总计。也可以各车间结转的半成品成本直接作为下一车间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产成品成本。 批注:以上只是简约介绍成本核算,实际要结合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最简单的成本核算定额比例法.doc

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工业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是指将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如下是几项计算公式: 1、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材料费用+本月发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 2、完工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 3、在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 4、人工等加工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人工等加工费用+本月发生人工等加工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5、完工产品应负担人工等加工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分配率) 6、在产品应负担人工等加工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分配率) 定额比例法的另一种公式(与上公式异曲同工)如下: 1、消耗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 2、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3、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 4、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5、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 材料成本和工资、费用都可按此步骤分配; 三、定额比例法的应用 用定额比例法分配产品费用,计算区别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以定额资料为标准,将应由产品负担的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划分。它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稳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采用定额比例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实际成本的分配率,可以根据月初在产品和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资料计算,也可以根据本月完工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计算。不论按哪种定额为标准进行划分,都必须分别成本项目进行。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进行划分。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可以按照工时和定额消耗量(即定额工时)进行划分。 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分配率公式: 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本月投产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 (2)分配额公式:完工产品某项目实际成本=该项目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该项目定额 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某项实际成本=该项目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该项目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与在产品按定额 成本计价的区别在于,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而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的情况下,产品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则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摊。因此,按定额比例法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总成本,它可以减少由于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波动对完工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影响。 四、定额比例法的案例

质量成本策划方案

第一篇.前言 现代质量的含义是“以实现顾客满意,确定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和满足”,如何达到顾客满意度,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归根到底看企业能否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价廉”与“物美”往往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能否达到这样和谐统一的境界,就要看企业如何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才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质量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为了达到质量要求,须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人员培训,质量认证,检验分析,购入、使用、维修检定、检测仪器设备,内部的返工、返修、报废,外部的投诉、维修、退货、索赔等等,在这些过程的实施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费用,这些都是为质量而付出的费用,称作质量成本,是不可缺少的一笔费用,如何投入最少的这笔费用来获得顾客的满意,也就是如何达到质量经济性的管理,“既然不能不投,如何投入得最少、投入得最经济、投入得最有效”,这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 本策划方案就是从质量成本结构的划分,比例系数的设定,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方面来进行策划,来达到质量成本最经济化的目的。

第二篇.方案内容 据我对企业质量控制的理念,制定了如下的方案内容,期望在质量成本建立的初期阶段,能起到引导质量管理观念,搭造质量成本管理的平台,建立质量成本管理模型的作用。 目录如下: 1.质量成本的构成 2.质量成本项目的含义与范围 3.质量成本数据的采集 4.质量成本统计数据的账务处理 5.质量成本模型的建立 6.质量成本的结构比例 7.质量成本的目标设定 8.质量成本的结果运用 9.质量成本系统的维护 10.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 11.附表一:06年质量成本目标的设定 12.附表二: XX年质量成本目标的分解计划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哪些科目_会计学堂

会计学堂,是深圳快学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在线培训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实操、税务实操、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会CPA等各类培训。 成立至今,已拥有超500人优秀师资团队,开发了涵盖60+行业实操、10,000+实操课程,34个省市自治区税务实操。是国内领先的会计实操在线培训机构。 “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成本类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 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账务处理: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

会计实务: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

会计实务: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本文主要介绍了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 确认本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入账。 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本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该营业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应当冲减当期的营业收入,企业按应冲减的营业收入,借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应扣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但如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的,属于报告年度和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应当调整报告年度拟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项目的数据。 分期收款销售 是指商品已经交付,但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企业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同时,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商品发出时,按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当分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或进价与售价)的差额。在每期销售实现(包括第一次收取贷款)时,按本期应收的货款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

主营业务成本确认的方法

主营业务成本确认的方法 【导读】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本文主要介绍了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 确认本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入账。 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本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该营业收入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应当冲减当期的营业收入,企业按应冲减的营业收入,借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应扣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但如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的,属于报告年度和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应当调整报告年度拟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项目的数据。

分期收款销售 是指商品已经交付,但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企业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同时,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商品发出时,按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当分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或进价与售价)的差额。在每期销售实现(包括第一次收取贷款)时,按本期应收的货款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本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同时,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营业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代销商品确认收入 (1)视同买断方式,是指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所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的销售方式。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那么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代销商品交易,与委托方

成本费用明细表

成本费用明细表

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 二、《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与附表一(1)《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相对应的销售(营业)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及营业外支出等的具体构成项目和期间费用。根据会计制度核算的“销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据以填报主表第9行“期间费用”。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销售(营业)成本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视同销售成本,据以填入主表第7行。本行=本表第2+7+13行。 2、第2至6行“主营业务成本”:纳税人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在会计核算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第2行=第3+4+5+6行。本表第3至6行的数据,分别与附表一(1)的“主营业务收入”对应行次的数据配比。 一个纳税人内部可能包括从事工业制造业务、提供劳务等各项业务的非法人的分公司、营业部等,必须将各项业务的营业成本分别准确申报。 3、第7至12行“其他业务支出”:按照会计核算中“其他业务支出”的具体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第7行=第8+9+10+11+12行。本表第8至12行的数据,分别与附表一(1)《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其他业务收入”对应行次的数据配比。其中,其他业务收入的应交税金及附加填入本表第11行;第12行“其他”项目,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应在“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其他成本费用支出。 4、第13至16行“视同销售成本”: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计算的与视同销售收入对应的成本,第13行=第14+15+16行。本表第14至16行的数据,分别与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

.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比值接近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对产生本疑点的纳税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年度报表及附表,了解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率对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比值 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指标功能:(1)当比值>1,且超过预警值范围,二者都为负时,收入和成本核算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列为评估对象。(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收入和成本核算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列为评估对象。(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负后者为正时,收入和成本核算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列为评估对象。 就是一个筛选疑点对象的指标之一。理论上,每年的收入和成本应该是配比的,如第一年收入100,成本80;第二年收入120,成本110,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就是120-100/100=0.2,成本变动率是110-80/80=0.375,这个配比是0.53,都大于零,就是收入成本都增长了,小于1,就是收入变动比成本变动幅度小,就是有可能是存在今年多列成本的可能性。大于1为负,就是收入成本都减少,成本减少幅度比收入减少幅度要大,可能存在今年多列成本的可能。第三种就是收入减少,成本增加,还是一样的结论。 这就一个筛选评估疑点对象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指标而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