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种植体美学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种植体美学的因素
发表时间:2013-02-27T15:10:26.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6期供稿作者:孙丽美
[导读] 种植体周围的美学要求主要集中在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外形。
palacci是在第一个在临床考虑种植体周围区域的前牙区的审美问题孙丽美(安丘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262100)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100-03
【摘要】现阶段对牙科审美的要求更加严格。
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美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达不到美学要求,那么注定导致不可接受的审美失败。
因此本文主要对种植体周围区域影响美学的各种重要参数的进行简要综述。
种植体周围的美学要求主要集中在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外形。
palacci是在第一个在临床考虑种植体周围区域的前牙区的审美问题[1]。
如今,种植不单关注于修复义齿的仿真性,而且更注重于与邻牙牙龈外形的和谐性。
种植体周围区域包括牙槽骨及健康的软组织,种植修复体的长期成功率就取决于这两方面,影响种植体周围美学因素是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与种植体周围的乳头。
如这两方面都考虑到,那么种植就可以获得理想的预后。
1.种植体周围边缘骨
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由以下参数调控:生物学宽度,转换平台的概念,种植体在颈部的设计,螺纹几何,在二期手术时人为干预造成的植入的深度和微小范围[2]。
种植体颈部周围稳定的骨水平是获得支持和长期稳定的牙龈外形的先决条件。
2. 生物学宽度
长期的生物学宽度表示牙周及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尺寸,其中包括:龈沟,结合上皮和嵴上牙龈结缔组织。
研究结果已经证实,种植体周围粘膜组织与牙龈非常相像,包括一个2mm的上皮组织和一个1-1.5mm的结缔组织[3]。
现在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种植体周围粘膜的最小宽度要求。
如果种植体周围粘膜的厚度减少,骨吸收引发重新建立所必需的基本保护组织[4]。
因此,长期保持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是行使种植体功能和美学最重要的因素。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除非种植体颈部没有覆盖或者直接暴露于口腔中,导致细菌污染种植体与它上部结构之间的缝隙,种植体颈部周围的骨吸收不会发生[5-8]。
这最终导致骨重塑,直到生物学宽度已创建。
Tarnow[5,9]曾表示,除了重新建立这个宽度垂直分量,存在一个接近1-1.5毫米,从而保持健康的邻骨和乳头的水平分量。
3.平台转换设计
传统的常规种植体与基台平齐对接,在种植体基台交界处存在微间隙易导致细菌污染,从而影响种植体周围牙槽嵴健康,导致牙槽嵴吸收[10-13],骨质缺失可能会导致纵向和横向的牙槽嵴缺损。
平台转换(platform switc-hing)设计是指当修复基台的直径缩窄面小于种植体的直径时,修复基台边缘将止于种植体顶部平台边缘内侧而不是与其边缘对齐。
此种设计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都证实种植体颈部周围的骨吸收明显减少,软组织退缩也显著的小于传统设计构造。
学者们对采用平台转换技术的种植体病例进行了长达13 年的跟踪观察,发现种植体-基桩界面骨吸收明显减少[13]。
Vela- Nebot等[14]对使用平台转换技术的种植体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修复半年后对照组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吸收量为2.53mm与2.56mm,使用平台转换技术的实验组仅为0.76mm与0.77mm。
他们认为,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减少的原因可能跟使用平台转换技术后种植体- 基桩界面水平向重新定位有关。
4.种植体在颈部的设计,螺纹几何
种植体颈部的设计主要是改善软组织整合的完整性。
在这方面主要是细质纹理和粗质纹理表面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加强软,硬组织的界面的稳定,并减少第一年种植体植入后边缘骨的减少。
但Pecora等[15]用激光锁定处理表面在术后3年的观察使牙槽嵴损失减少到0.59毫米。
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通过种植体的设计和表面改性的组合使牙槽嵴压力的减少。
种植体和基台之间的微间隙的大小对边缘骨重塑的影响不大,然而,基台的微小动度诱导显著的骨缺损[16]。
5.种植体周围牙龈乳头
影响牙龈乳头的完整性的因素有:牙槽嵴高度,邻接距离,齿形式和形状,牙龈的厚度和牙龈生物形。
5.1牙槽嵴高度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牙槽骨外形是影响着其上方牙龈组织外形[17-19]。
Tarnow已经证明对牙槽嵴高度牙乳头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接触点到骨嵴的距离是5毫米或更小,牙龈乳头充盈几乎100%[20]。
研究表明,理想距离是从接触点的底部到牙槽嵴顶相邻种植体距离为3毫米,牙和种植体之间的距离是<5毫米[21]。
5.2邻接距离
Tarnow证实在两个种植体之间至少保留3毫米的距离,才能有一个健康的牙槽嵴[20]。
种植体的邻接距离影响的硬和软组织的外观。
根间的距离小于0.5毫米时硬骨板变薄,当达到0.3毫米时,牙槽嵴消失,相邻的根面牙周彼此连接,这最终导致龈乳头消失[21,22]。
Cho等研究表明理想的两个根水平和垂直之间的距离应为5毫米和1.5-2.5毫米[23]。
5.3牙齿形态
在自然牙齿,牙龈形态与牙齿的形态相关联。
Olson等[24]报道长而窄的齿形式其游离龈多为菲薄,浅龈袋及牙龈边缘扇形轮廓明显。
同样,牙齿的形态也影响着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结构。
方方正正的牙齿因其有较长的接触点和较少的龈乳头组织,可获得更有利的美学效果,而三角形的齿外形因其接触点更位于切端,需要更多的牙龈组织填补,易导致是“黑三角的发生[25,26]。
5.4牙龈生物型
这是一个种植体美学的基本要素,牙龈组织一般分为两个生物型:菲薄型和扁厚型[25,26]。
菲薄型牙龈组织一般缺乏其下方的骨支持和血运差,其在术后容易增加牙龈的退缩及邻间组织的缺损。
相反,厚厚的组织有一个厚厚的底层骨的支持并伴有良好的血管供应,耐物理损伤和细菌侵入。
5.5牙齿的位置,角化组织的多寡
在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前,重要的是要确定其在邻牙牙根中的相关位置,因为它会影响牙龈解剖。
如其牙根面与邻牙的牙间隔骨较薄,那么容易发生骨吸收导致软组织缺损。
牙齿种植体周围角化/附着龈的作用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27]。
但有个共识就是良好的口腔卫生
维护(拥有较少的角化组织)不增加附着丧失的发生率或软组织的退缩,然而,种植体的植入需要有足够的角化黏膜。
6. 种植体美学的外科处理
美学区域规划时,理想的种植体大小和位置的选择是关键,这取决于无牙颌牙槽嵴的尺寸和距相邻牙根的距离。
放置种植体的理想方式为三维的放置位置,即考虑到冠根方向、近远中方向及颊舌方向。
硬组织的处理已成为种植牙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拔牙后牙槽嵴顶的吸收不仅破坏了理想的种植位置,还能导致不可接受的美学后果。
控制和保留硬组织的高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种植体周龈袖口和龈乳头。
缺损的牙槽骨嵴顶可通过引导骨组织再生术,自体骨骨嵴顶形成术及骨生成牵引术等方法修复[25]。
骨嵴顶的保护是一种可预测的保持牙槽嵴高度、宽度和位置的方法。
因此,应做到无创拔牙并在拔牙窝内植入骨替代物及生物膜。
即刻种植是另一种能够保存牙槽骨和种植体周围组织以达到美学效果的方法。
据报道,即刻种植术1年后随访的成功率达到100%[26]。
无翻瓣的植入种植体的方法相比与传统的种植方法显示出更多的优点,如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少术后不适反应并使牙槽骨嵴的丧失、软组织的炎症及种植体周围的探诊深度降到最小[27]。
软组织的处理也是能够影响种植体与相邻组织在颜色、形状和轮廓上的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种植前、种植过程中、种植后及基台连接时都可以对软组织进行处理[28]。
处理包括通过调整环绕于牙根周围的软组织形态来优化种植体周围的状况,美容切口和皮瓣设计创新的软组织封闭技术,通过嵌体、高嵌体和血管化插入式骨膜结缔组织移植(VIP-CT)等修补缺损位置。
原位增强的概念旨在磨平牙槽嵴顶以下的残根片,并生成足够高度的角化组织,防治拔牙后骨质的流失,维持膜龈结合界处于生物学水平[27]。
软组织缺损处也可以通过嵌体、高嵌体结缔组织移植或血管化插入式骨膜结缔组织移植(VIP-CT)等修补,其中VIP-CT具有能够修补体积缺损,良好的的血管供应和最小化的术后收缩等优点。
整形外科的原则已经应用于种植学中,其中包括曲线斜切口,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增加皮瓣的弹性,优化皮瓣的各项参数,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术后疤痕[28]。
保留牙龈乳头的皮瓣设计能够保护骨组织并且可以防止牙龈乳头术后萎缩。
一些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运用传统的结缔组织移植的方法,应用于牙龈乳头的重建[29]。
Palacci研究出一种新式的牙龈乳头再生技术,在种植二期手术时,在种植体上方作一半月形的洞斜切口,使瓣蒂向基台近中旋转90度,并用间断褥式缝合,以形成新的牙龈乳头[30]。
今年来报道了一些Palacci式技术的改良方法,Misch应用“指状分裂技术”改进了牙龈重建术[31]。
随着病人对美观要求的增加要求大夫更加注重前牙区的美观问题,考虑影响牙龈美学的影响因素,已避免审美失败,然而这仍需要长期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评估这灰色地带。
参考文献[1] Pallacci P. Peri-implant soft tissue management: Papilla regeneration technique. In: Palacci P, Ericcsson I, Engstrand P, Rangert B, editors. Optimal Implant Positioning and soft tissue management for the Branemark System. Chicago: Quintessence; 1995. pp. 59–70.
[2] Hermann F, Henriette L, Palti A.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eri-implant marginal bone. Implant Dent. 2007;11:162–9.
[3] Berglundh T, Lindhe J. The topography of the vascular system in the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tissues. J Clin Periodontol. 1994;21:189–93.
[4] Berglundh T, Lindhe J. Dimensions of the peri-implant mucosa.Biologic width revisited. J Clin Periodontol. 1961;32:261–7.
[5] Quireynen M, Bollen CM. Microbial penetration along the implant components of the Branemark system: An in vitro study. Clin Oral Implants Res. 1994;5:239–44.
[6] Person LG, Lekholm U. Bacterial colonization on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Branemark system implant components. Clin Oral Implants Res. 1996;7:90–5.
[7] Dibart S, Warbington M, Su MF. In vitro evaluation of the implant-abutment bacterial seal: The locking taper system.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5;20:732-7.
[8] Quireynen M, Van Steenberghe. Bacterial colonization of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two stage implants: In vivo study. Clin Oral Implants Res. 1993;4:158–61.
[9] Tarnow DP, Cho SC, Wallace SS. The effect of the interimplant distance on the height of the interimplant bone crest. J Periodontol. 2000;71: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