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字经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字经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字经》教学设计及反思

吴红艳

课题:三字经

备课时间:2012年9月11日

授课时间:2012年.9月28日

教材分析:

本科教学内容“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简译为:经书、子书的文义都融会贯通了,然后才可以读各种有关的历史,对于历朝王位承传的系统,都需详加考究明察,才能理解各朝治乱兴亡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生字。

过程与方法:背诵并书写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课内容,体会历史变迁的原因。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字经,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背诵并书写本课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本课内容。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默写纸。

新课导入:直接导入。

知识链接:

1、复习巩固旧知。

2、进行预习诊断。

学习目标:

1、我会朗读并背诵本课内容。

2、我能初步了解本课内容。

3、我可以默写本课内容。

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朗读。

2、练习背诵。

3、借助教材注释初步理解本课内容。

4、认真书写。

合作探究:

1、同桌练习朗读背诵。

2、小组交流,理解本课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帮助。

展示提升:

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达标检测:

1、背诵本课内容。

2、默写本课内容。

评价小结:

同学们背诵和默写完成的很好,在小组合作交流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手中教材上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课后作业:把所学讲给他人听。

板书设计:三字经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教学反思:

经文诵读能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三字经诵读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 2.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3.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着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本课程的教学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看视频,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学生已知导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培养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由于是古文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学本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及特点。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他们了解《三字经》的情况,会背的还可以让他们背一背,引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本学年主要了解《三字经》教育篇、常识篇、史书篇和勤学篇。 五、教学进度表: 上学期

下学期

《三字经》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子不学,断机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着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

小学语文《三字经》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五组经文。具体内容如下: 1、有关孝悌的两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有关学习的三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忠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相传是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作了增补。《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五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及注释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准备《三字经》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简介《三字经》。 1、对于《三字经》你了解多少?(指学生回答) 2、师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作者是宋朝的王应麟,全文一千多字,堪称“蒙学之冠”。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 》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 辍”部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三字经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下面谈一下自己 的设计思路及本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课上,我先让学习根据拼音自读这部分内容,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自学、自 读课文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做到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知道自己哪个地方不会读。 学生读完后,我再指几名学生读,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声调,老 师进行指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读准音,读准声调。接下来,我开始解释各别字 的意思及每句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的意思及包含的大道理。 在理解地 基础上让学生读熟并背诵,然后,我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朗诵与背诵比赛,朗读 与背诵得好的一组或个人可以得到小红花。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每位学生都参与 到学习中来,在一节课结束后能熟练地背诵出来本堂课内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当轮到他读时,不知道应该 读哪 ,影响了全班的纪律。今后,老师要在进行活动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提醒, 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另外,对一部分在幼儿园学过的学生,因 为自己会背,所以上课时不认真,我发现这部分学生会背诵但他们不认识字,所 以,教会这部分学生识字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字经教学反思范文二 镇优质课我教学的是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 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部分。之所以选择这几句经文 是因为它对孩子而言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基础上, 受 到教育,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 教学以展示学生喜欢的《三字经》小故事 开始。这是对前面学过知识的复习,也是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新课的导入。在
1/6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二、多种方式诵读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一年级语文《三字经》背诵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读出节奏感。 2.初步了解三字经。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一.导入:你知道古时候,孩子上学学的是那本书吗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着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的 二.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指名领读。 三..讲解句子 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 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四.总结。 1.组织学生诵读。

三字经教案(精选6则)

三字经教案(精选6则)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一):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透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音乐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一讲吧!(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好处。)(4)小结:只有明白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忙。 三、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案

幼儿园小班三字经教案 让幼儿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下面是我分享的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 一 4月23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至5月23日,为我们南丰县幼儿园第二届读书节。 在节日期间,我们小班年级主要开展三字经诵读活动。为帮助我们班幼儿更好地参与读书节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我班决定开展《三字经》诵读表演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精髓的兴趣。 二、活动对象 小二班全体幼儿(自主报名),全体家长。 三、活动要求 (1)能完整朗诵三字经,不限长短(越长越有优势)。 (2)诵读三字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如:歌唱的形式,武术的形式、配乐的形式等等。鼓励大胆创新。 (3)参赛时须自报姓名。

四、评分标准 (1)能完整,流利的朗诵,口齿清晰。(80%) (2)表演有创意(20%) 五、评选办法 由本班教师和家长代表担任评委评奖,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进行奖励。(根据报名人数制定奖次的数量。) 六、活动时间安排:2020年5月17日下午3:00——5:00(星期五) 二 第一册: 幼儿园礼仪 1、入园: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小朋友,也问到,别父母,勿忘掉。 2、离园: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 3、盥洗(如厕):如厕前,先敲门,有人在,要等待,如厕后,要冲水,整好衣,把手洗。 4、盥洗(洗手):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手时,擦香皂,洗完后,水关掉。 5、盥洗(喝水):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喝水时,归原位,小心喝,不浪费。 6、爱护公物(小椅子):小椅子,双手搬,轻放好,再坐上,人离开,椅收起,爱护它,常擦洗。

幼儿园三字经教案

幼儿园三字经教案 【篇一:经典国学特色教案】 【篇二:大班语言教学设计《三字经》】 大班语言教案:三字经 一、活动目标 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 师之惰”; 2、识字:山、远、近; 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4、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 2、字卡:山、远、近 3、卡通小贴纸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 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盒子, “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 '把它请出来。”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诵读《三字经》 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播放vcd ,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

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 '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读完后,请小朋友轻轻地将书合上,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4、游戏‘身体上的字 '。“小朋友,你们会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儿歌吗?”和小朋友一起来唱儿歌并加上动作。 完了以后,问他们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选三个,如头发、肩膀、膝盖。然后用刚才唱儿歌的节奏,加上排头发、肩膀、膝盖的动作来读《三字经》第一课。一个字拍一个部位。 5、比赛读。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香蕉组和苹果组,看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更棒。 (三)、识字 (四)1、“今天还有三个字宝宝也想来和咱们做游戏。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三个字宝宝必须在我们今天学的三字经里找到和它长得一样的好朋友。小朋友,快来帮帮字宝宝吧。”出示写有三字经的黑板和三张字卡:近、远、山。请三位小朋友分别上来,在黑板的文章里找到和它一样的字。找对了,老师奖励一颗“多闻之星”。如:找到‘近 '以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近'应该怎么念,从第一句读起:“人之初??? 性相近”,这个字念‘近 '。这样在读文中让小朋友识字,一举两得。其它两个字也是这样。 2、说文解字。“小朋友,你们知道‘窦燕山 '的‘山 '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汉字老爷爷怎么说的吧。”播放vcd ,看说文解字。3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4、知行合一 5、“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过〕“生病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你呢?”〔爸爸妈妈〕“如果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自己说〕“好,我们来看看妈妈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多多是怎样做的。”播放vcd 知行合一。看完后,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总结。 四、活动结束播放vcd ,学生跟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卡通小贴纸”。

三字经第五课

三字经第5课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文中生字的字形字音,要注意“伦、从、恭、序”等字。 2.正确流利的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了解九族,十义等常识 教学内容: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教学环节:一、导入(问题导入) 你们知道九族指的是什么? 我们起来看课文听读 二、新授 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注〗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2、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注〗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夫妻和睦,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注〗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年长年幼、尊卑有序;朋友相处讲信用。君主尊重臣子,臣子忠诚君主。 〖注〗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4、此十义,人所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 〖注〗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三字经教案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案教学设计 《三字经》 设计理念:将稳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心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盛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详尽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塞的时间让学生们解放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精巧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七)总结与延伸:

《三字经》经典诵读教案

《三字经》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制造乐器的材料。 2.知道我们说话的四种音调。 3.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背诵《三字经》,了解《三字经》里面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三字经》课本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一.温故而知新,视频展示,复习所学过的知识。 二.导入:你见过哪种乐器,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古人的乐器有哪几种,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齐读。 四.理解句子。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五提问: 1.你知道什么乐器用竹子做的?(笛子,箫,竽,管) 2.你知道什么乐器用丝做的?(琵琶,琴,瑟) 3.你知道什么乐器用金属做的?(铜锣,唢呐,喇叭,) 4.你还知道哪些乐器是用什么做的? 八音: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成乐器的材料为分类标准,始于周朝。匏: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鱼;石,玉石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磬;丝: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比如琴,瑟;竹:竹制乐器,如笛子,箫。 [吹牛皮的来历]牛皮与八音有关,是指鼓,吹牛皮就是指吹鼓,所以吹牛皮的本意是讲的事不搭调,是否夸大事实倒在其次。 5.播放经典的乐器演奏,高山流水及渔舟唱晚,指生回答乐器名。 六.总结: 1.集体诵读学过的《三字经》。 2.班级三字经接龙,两个同学为一组。 3.小组诵读比赛。 4.个人才艺展示,有感情的朗读学过的三字经。

国学课教案《三字经》

国学课教案《三字经》 诵读经典之——《三字经》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三字经教案-文档

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人之初——不知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1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校本《三字经》课程的教学工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先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丰富我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本学年,我校开发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学校教导处下发了《申屯中心校小学三字经校本课程活动方案》,很快,《三字经》教学活动在全校六个年级11个班级全面铺开。《三字经》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认真组织下,在班主任老师的全力协助下,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现将该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一年级到六年级以《三字经》为教材,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由校长亲自挂帅,负责校本课程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导处抓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副教导、教研组长负责《三字经》教学的业务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做到人人参与。在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躁、

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二、构建人文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时随处地感染学生,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德馨满校,书香满园”的人文环境。校门、操场、楼道悬挂“诵读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等宣传标语,使全体师生还未踏进校门就感受书香的氛围,同时也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有关三字经的诗画呈现在操场的围墙上形成一道怡人的风景,让师生触目可及,牢记于心。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开播古典诗词欣赏和古典轻音乐节目,莺燕绕梁不绝,下课铃声设置成了诵读、歌唱《三字经》的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 三、抓好诵读时机,确保诵读时间。 为保证诵读时间,学校作统一要求:(1)每天早读课铃响后开始十分钟的诵读;(2)每节课预备铃设置成诵读《三字经》,学生一边做上课准备,一边背诵经典,不但能温习所学经典,还能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3)每周星期三下午二十分钟的时间作为诵读的时间,指导教师为各班语文老师;(4)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诵读经典教育的主渠道,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通过学科渗透,有效地实施诵读经典教育;(5)校内外相结合,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字经第五课

《三字经》 5、生活中得名物常识(三) 教学内容:“高曾祖……人所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 3、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领会文中所要求的道德礼义。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以将人与人相处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十种优良品德教授给学生为宗旨,力图使其在得到教育后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此优良传统发扬。让学生懂得十义,学会十义,发扬十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齐声把我们学过的三字经儿歌唱一次。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的第5课,打开书的第17页。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分行比赛读。看哪行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视频片段)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5)男女生分别读。 (6)替换读。 (7)领读。 (8)开火车读。(一人一句的读,师打节奏)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吗?在读得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解释句子的意思。 (3)十种做人的准则。 (三)指导背诵课文 1、配乐朗读 2、四句四句的背。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五组经文。具体内容如下: 1、有关孝悌的两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有关学习的三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忠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它流传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相传是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作了增补。《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部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书,竟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五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及注释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准备《三字经》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简介《三字经》。 1、对于《三字经》你了解多少?(指学生回答) 2、师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作者是宋朝的王应麟,全文一千多字,堪称“蒙学之冠”。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学生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注意“弟”字的读音和意义,“弟”通“悌”,意思是弟弟应该敬爱兄长,兄长也应该关心爱护弟弟。 4.指导读,读出节奏。 5.学生默读,思考读懂什么? 6.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学生先自由读,再谈收获。 7.品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8.有关孝悌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三字经》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字经》阅读指导课教案 活动目标: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今年举行了第七届读书节。谁知道这届读书节的主题吗?(亲近中华母语,诵读百家经典。)这次活动,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 师生接背: 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知道哪些呢?(作者、书的内容等) 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有意思的是,我们浙江和广东两省还为《三字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起了争执。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 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三字经》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 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出示填空: _____?_ ,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_____?_ ,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就是那个成语“五子登科”的出处呢。) _____?_ ,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_____?_ ,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3、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指导读。 书可以怎样读呢?指导配乐个性化朗读。齐读。 4、小结: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

三字经 第28课

《三字经》教案第二十八课 教学内容: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教学目标: 1、能熟读背诵诗句。 2、能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 3、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熟读背诵所学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上次所学内容。 2、全班齐背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教师出示:“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指名读句子。 3、老师范读句子,学生思考句子的意思。 4、同桌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6、老师解释句意: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三、练习诵读 1、带着对句子的理解熟读句子。 2、找小老师领读句子。 3、分小组赛读句子。 4、接龙读句子。 5、师生拍手齐读,试着熟读成诵。 6、自由背诵 7、检查背诵情况。 四、生谈感受 1、我们已经背诵了经典名句,谁来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自由谈启示。 【启示】《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动人画面。 【启示】南北朝时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不可混淆在一起,这里的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所以也称为刘宋,刘宋统治的时间只有五十九年。 【启示】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都是那些开创天下的帝王。

国学启蒙《三字经》

国学第二册《三字经》 教案 执教:黄椰蔓

目录第一单元----性近习远 第1课:人之初 第2课:子不学 第二单元----知识长廊 第3课:首孝弟 第4课:曰水火 第5课:高曾祖 第三单元----图书宝库 第6课:凡训蒙 第7课:《孝经》通 第8课:《诗》既亡 第四单元----历史画卷 第9课:自羲农 第10课:周辙东 第11课:魏蜀吴 第12课:炎宋兴 第13课:明太祖 第五单元----勤学自勉 第14课:昔仲尼 第15课:苏老泉 第16课:犬守夜

第1课:《人之初》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 2、了解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 教学准备: 孟母三迁动画 窦燕山教子故事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诉窦燕山教子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认读生字“苟不教”“子不教”“断机杼”“窦燕山” “师之惰” 4、本文难懂的词语,例如“性”“迁”“专”“养”等,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预感,引导学生感知文义。 三、诵读感悟 读书之前,提出以下情境: 1、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吗?你心中的好人是什么 样子的? 2、你知道孟子这个人吗?他是战国儒家的代表,在儒 家的名气仅次于孔子,以至于我们把他们并称为

“孔孟”。这与他小时候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 的,那么边读边思考孟母小时候是怎么教育孟子 的。 四、观看动画: 孟母三迁的动画 五、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1、背诵《人之初》

第2课:子不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认识文中的生字,要注意“宜”“琢”“义”“方”“执” “融”“弟”等字。 3、了解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 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 教学准备: 黄香温席动画 孔融让梨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孝顺父母的故事,然后导入。 二、老师范读课文 1.听老师读,将较难的字范读。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三、学生读课文 1、齐读课文,老师指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刚刚存在的问题。 3、分组读课文,激发朗读兴趣。 四、讲解难懂的生字。 1、方少时: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什么的时 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