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播种及播种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笋播种及播种后管理
一、播种时间为利用最长的生长季节,在春季尽可能早播种。播种时间应在地温达18—20℃,霜
期过后。地温越高,甚至达到32℃,出芽越快。在生长季节播种过晚可导致母株较小。因此如果在生长季节播
种过晚,则尽可能采用各种的方法来促使植株迅速地、不间断地生长。
二、苗间距和育苗床的构造植株间距为5—7厘米可获得最好的芦笋母株,间距过小会降低母株产量,过大则浪费土地。种子播于约2厘米深的土穴中,若常年有杂草或每年杂草浓度过高的土地不能使用。土质越
细腻越有利于培育芦笋母株,因为易于中耕和母株移栽。
苗床构造大多取决于种植者个人及其应用的器具。一般采用的苗床中心的间距为75厘米,每个苗床上播
种一行,该类型苗床适合密植,从而每亩能提供最大数量的植株数。这种苗床可沟灌,母株成熟时或进入休眠
期时易于挖掘。
三、施肥和灌溉用于培养芦笋母株的土壤要肥沃,物质条件好。需追加的肥料包括氮、磷、钾以及土
壤中一些不足的营养物质。播种前每公顷土地需施氮、磷、钾肥为16,20,20公斤,用于幼苗第一个月的生长。随后每月每公顷施用40—50公斤氮肥可保证苗子以最大速率生长。
灌溉方法因人而异,用水量由土壤类型和构造决定,频繁而快速灌溉可保持土壤湿润,但是在芦笋母株的整个
生长季节不可过于潮湿。一般要求施肥后灌溉有利于植株吸收并利用养分。芦笋成熟后非常耐盐,芦笋幼苗耐
盐性稍差,因此在幼苗生长早期应减少盐的积累。
怎样防治芦笋常见病害
一、芦笋立枯病。①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
株枯死。嫩茎染病,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入,危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浸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③防治分法。(1)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防止烧根或沤根。(3)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36%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芦笋炭疽病。①症状。主要危害茎,茎上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为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6
月靠雨水传播,多雨季节扩展快,干旱无雨年份发病轻。③防治方法。(1)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销毁。(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漫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4)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三、芦笋茎腐病。①症状。主要危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在茎表出现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后侵入茎
秆,茎部组织腐烂,地上部呈枯萎状,湿度大的可在茎表组织出现白色菌丝体。②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2-3年。菌丝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和湿度大时易发病。③防治方法。(1)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直过密。(2)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3)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4)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5)发病初期用75%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收前3天停药。
四、芦笋病毒病。①症状。芦笋病毒病田间显症不明显,病株生长瘦弱,弯曲、黄化,产量明显降低。②病
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有芦笋病毒1号、2号、3号,种子传毒,汁液也可传毒,但蚜虫不传毒。③防治方法。
(1)收获时注意使用割刀,必要时进行割刀消毒,防汁液传毒。(2)为防种子传毒,应从无病株上采种,必要时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进行脱毒。(3)病初期喷洒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35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采收前3天停药。
芦笋病害识别与防治
1 茎枯病症状:初期乳白针刺小斑点,中期病斑纺锤或棱形,病斑褐色渐加深,后期灰白稍凹陷、
病斑密生小黑点,病枝干枯似火烧状。侵染途径:风、雨、农事操作。发病条件:高温、多雨、
潮湿。危害部位:茎、枝。防治方法:清除病残体,地面消毒;科学施肥不偏氮,增施磷钾肥;
在多雨季节采取雨前喷药保护,雨后治疗,亩用3%芦笋青2号可湿粉600倍,50%托布津可湿粉600倍,
58%可杀得2000杀菌剂600倍,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喷淋或浇灌。2 褐斑病症状:初期紫褐
小斑点,中期病斑卵圆或椭圆,边缘棕褐中央灰白,后期斑点淡灰色。侵染途径:气流、雨水。发
病条件:高湿、高温。危害部位:分枝、拟叶。防治方法:适时翻耙土地,减少菌源;发病初期
用50%多菌灵可湿粉600倍液喷施。 3 立枯病(枯萎病)症状:幼苗初期根茎表皮红棕色,嫩茎染
病叶褐茎纵裂,老笋地下茎腐变黄枯,地上萎蔫后枯死。侵染途径:土传、伤口。发病条件:土
壤湿度大。危害部位:根、茎。防治方法:搞好田间降湿,忌施未腐熟肥以防烧根、沤根。发病
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粉600倍,77%可杀得可湿粉500倍喷施,7—10天1次,连防2—3次。4 炭
疽病症状:初期褐色针尖斑,中期凹陷黑褐色,后期同心轮纹状,病部长出小黑点。侵染途径:
雨水。发病条件:多雨季节。危害部位:茎秆。防治方法:雨后及时排水,减少结露。发病
初期开始喷施70%代林锰锌可湿粉500倍;75%百菌清可湿粉600倍,10天1次,连防2—3次。5 锈病
症状:初期黄褐斑隆起,表皮破裂散黄粉,后期椭圆为暗色,茎秆变黄后枯死。侵染途径:气流。发
病条件:结露、水滴、高湿。危害部位:茎枝、拟叶。防治方法:改善通风条件,及时排湿。化
学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600倍,20%三唑酮乳油1500倍喷施。
芦笋病害识别与防治
1 茎枯病症状:初期乳白针刺小斑点,中期病斑纺锤或棱形,病斑褐色渐加深,后期灰白稍凹陷、病斑密生小黑点,病枝干枯似火烧状。侵染途径:风、雨、农事操作。发病条件:高温、多雨、潮湿。危害部位:茎、枝。防治方法:清除病残体,地面消毒;科学施肥不偏氮,增施磷钾肥;在多雨季节采取雨前喷药保护,雨后治疗,亩用3%芦笋青2号可湿粉600倍,50%托布津可湿粉600倍,58%可杀得2000杀菌剂600倍,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喷淋或浇灌。
2 褐斑病症状:初期紫褐小斑点,中期病斑卵圆或椭圆,边缘棕褐中央灰白,后期斑点淡灰色。侵染途径:气流、雨水。发病条件:高湿、高温。危害部位:分枝、拟叶。防治方法:适时翻耙土地,减少菌源;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600倍液喷施。
3 立枯病(枯萎病)症状:幼苗初期根茎表皮红棕色,嫩茎染病叶褐茎纵裂,老笋地下茎腐变黄枯,地上萎蔫后枯死。侵染途径:土传、伤口。发病条件:土壤湿度大。危害部位:根、茎。防治方法:搞好田间降湿,忌施未腐熟肥以防烧根、沤根。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粉600倍,77%可杀得可湿粉500倍喷施,7—10天1次,连防2—3次。
4 炭疽病症状:初期褐色针尖斑,中期凹陷黑褐色,后期同心轮纹状,病部长出小黑点。侵染途径:雨水。发病条件:多雨季节。危害部位:茎秆。防治方法:雨后及时排水,减少结露。发病初期开始喷施70%代林锰锌可湿粉500倍;75%百菌清可湿粉600倍,10天1次,连防2—3次。
5 锈病症状:初期黄褐斑隆起,表皮破裂散黄粉,后期椭圆为暗色,茎秆变黄后枯死。侵染途径:气流。发病条件:结露、水滴、高湿。危害部位:茎枝、拟叶。防治方法:改善通风条件,及时排湿。化学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粉剂600倍,20%三唑酮乳油1500倍喷施。
芦笋五大病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