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1)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

土壤侵蚀容许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主要侵蚀类型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

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

Et/(km ·a)]

西北黄土高原区 1000

东北黑土区 200

北方土石山区 200

南方红壤丘陵区 500

西南土石山区 500

(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

强度分级平均侵蚀模数[t/(km ·a)]

微度侵蚀 <2O0,500,1 000

轻度侵蚀 200,500,1 000~2 500

中度侵蚀 2 500~5 000

强度侵蚀 5 000~8 000

极强度侵蚀8 000~1 5 000

剧烈侵蚀 >1 5 000

(3)风蚀强度分级

风蚀强度分级按地表植被覆盖度、年肼蚀厚度和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 ) (ram) [t/(km。·a)]

微度 >70 <2 <200

轻度 70~50 2~1O 200~2 500

中度 5O~30 1O~25 2 5OO~5 000

强度 3O~10 25~50 5 000~8 000

极强度 <10 50~100 8 000~15000

剧烈 <1O >100 >1 5 000

除此外,还有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分级标

准,此处不一一赘述。

土壤侵蚀强度划分标准:

“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两个漉失主体,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屡的侵蚀和水的流失。而评价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标,即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指标。我国目前采用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也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和不严肃的,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笔者认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该体现同时含有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分级标准,缺一不可。

我国一些人习惯上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把二者等同起来,混淆了这两个截

然不同的概念,为准确理解和认识水土流失的含义造成了混乱。因此,有必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水土流失的定义笔者在前面已阐述过了,那么什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如岩屑、松散岩层等,被破坏、剥蚀、运转、沉积的过程。很显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是完垒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字面含义上的不同,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侵蚀或流失的主体不。水土流失的流失主体包括“水”和“土”两个主体,而

土壤侵蚀仅指“土” 一个主体。同样水土流失同土壤侵蚀之闻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壤侵蚀是一种特定的水土流失形式,土壤侵蚀包括在其内。也可以说土壤侵蚀是狭义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做为相对独立的概念来使用,但决不可以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

许多词汇和术语,随着时时的推移,人类文明程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其内涵在不断地外延、扩大、深化和演变,即广义化。广义化的词汇和术语与最初的本意已有了较大变化,甚至大相径庭。水土流失这个应用非常广泛的专业术语,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迅猛发展也广义化。因此,们应从广义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它的内涵,如果仅从字面上咬文嚼字,或狭隘地理解它的含义,就会使人们误人死胡同而不能自拔,使本来非常明晰的概念变得复杂化。比如,对土壤侵蚀中“侵蚀” 的理解,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为侵蚀破坏、侵蚀腐蚀,而应广义地理解为侵蚀破坏、剥离、转移、流失等,也就是说土壤侵蚀就是土壤流失。比如,对水土流失一词中的土”不能仅仅指生长植物的土壤,还应包括土壤母质、岩屑等地面其它组成物质和各种养分物质。再比如,对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除了水力、风力、重力、温度等自然力外.人类的不台理的生产活动如开、修路、毁林开荒等行为,改变原地形地貌,损坏了地表植被,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或加剧了水土流失,那么人类不台理的生产活动也应该称为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还有许多用广义论来认识水土流失内涵的例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分类分级标准,实际上是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来代替的,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土壤侵蚀的因素:

190—96),对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土壤侵蚀强

度、侵蚀土壤程度分级等做了规定。

2.1.1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

按土壤侵蚀的外营力不同种类将全国土壤侵蚀

区划分为三个一级区,根据地质、地貌、

1.定义

侵蚀模数是土壤侵蚀强度单位,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也

称为土壤侵蚀率、土壤流失率或土壤损失幅度。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a)。也可采用单位时段内的土壤侵蚀厚度,其单位名称为毫米年(mm/a)。土壤侵蚀模数与土壤侵蚀厚度的换算关系为:土壤侵蚀厚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容重,容重单位为g/cm3或t/m3)。

土壤侵蚀理论中,土壤侵蚀量、土壤流失量和产沙量是一组概念完全不同的术语。土壤侵蚀量是指在雨滴分离或径流冲刷下,土壤移动的总量;土壤流失量是指土壤离开某一特定坡面和田面的数量,产沙量是指迁移到预测点的土壤流失量。因此说,我们实际工作中测的的侵蚀模数实际为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的土壤流失量、土壤损失幅度或产沙模数。

2.侵蚀模数的主要研究内容

年土壤侵蚀模数常用于反映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是一个动态变量指标;而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则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常数,常作为侵蚀区土壤侵蚀状况的背景值用于反映区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因此区域年土壤侵蚀模数或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的评估与预测是土壤侵蚀模数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类型的侵蚀模数产生的机理和大小,以及测度方法的系统化、精确化、科学化是侵蚀模数研究的基础。

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是此项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降雨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由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决定)、地形因子(坡长、坡度)、植被因子(植被类型和覆盖度)以及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因子。多少年来,我们的科学工作者都在进行土壤侵蚀流失方程和侵蚀模型的探讨。

3.土壤侵蚀模数的作用

非污染生态承载力评价和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基础,因此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生产回复力的比较,是确定土壤侵蚀承载力(最大允许侵蚀力)的主要依据。由于土壤的再生比较缓慢,据测试,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为

10~100t/(hm2·a),这个损失南方大约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在干旱地区则要33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可以推算我们的土地生态系统正在逆向演变,随着时间的累计,防止水土流失越来越艰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禽畜养殖的发展,非点源污染正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而水土流失是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动力,也是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并且土壤侵蚀本身就是一个大范围的非点源污染,对土壤侵蚀模数的研究,也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一项主要手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的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

国土部门、水保部门、林业部门等都有这些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