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十二位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来十二位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0月8日,德国女诗人赫塔·米勒走出位于柏林的住所。瑞典文学院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
人民网文化频道10月9日综合电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8日揭晓,德国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获得此项大奖。赫塔·穆勒由此也成为历史上第12位折桂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瑞典皇家学院尚未将此奖项授予任何一位亚洲女性。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1909年),此后,意大利女作家黛莱达(1926年)、挪威考古学家温塞特(1928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938年)、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1945年)、德国女作家萨克斯(1966年)、南非女作家戈迪默(1991年)、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1993年)、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1996年)、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2004年)、英国女作家莱辛(2007年)先后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
赫塔·穆勒,德国女作家。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是德国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她来自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家庭,父亲在二战期间在德国党卫军中服役。1945年以后,罗马尼亚共产党把她的母亲驱逐去了苏联劳改营。她曾在提米索拉大学修读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1976年,穆勒开始在一家工程公司担任翻译,由于她拒绝和国家安全部门合作,1979年失去工作。随后,她通过在幼稚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穆勒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1987年,穆勒与她的丈夫离开德国,在随后的日子里,她获得德国以及海外诸多项目资助。如今她居住在柏林。穆勒于1995年荣膺德国写作与诗歌学会成员,以及其他一些荣誉。1997年她退出德国笔会(她曾加入民主德国分会)。塔·穆勒的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中文译本有《风中绿李》(台湾,时报出版,1999)。其最高成就应算是2009年夏季新出的长篇小说《呼吸钟摆》(Atemschaukel),“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纳粹时期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俘虏的故事。瑞典学院称“赫塔·穆勒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由此授予赫塔·穆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
多丽丝·莱辛,英国女作家。1919年10月22日生于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青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大约从六十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
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七十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着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年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曾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瑞典文学院2007年10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称,“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并授予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诺贝尔文学奖。她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耶利内克(1946年―)
耶利纳克于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她于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随后她参加了70年代在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并出版了她的讽刺小说《我们都是诱骗物,宝贝。》,她还于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时光》、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该小说后被拍成电影并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希姆博尔斯卡(1923年―)
波兰女诗人。主要作品:《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不久前,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了她的诗文选,编译者选取了波兰最新出版、并由诗人亲自选定的作品,同时还增加了诗人的一些随笔。而她本人也表示,“诗歌只有一个职责,把自己和他人沟通起来。我的诗在中国如果能遇到细心的读者,我将是幸福的。”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托尼·莫里森(1931年―)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做女佣。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曾担任高级编辑,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著名的有:《最蓝的眼睛》(1970年)、《秀拉》(1973年)、《所罗门之歌》(1977年,获美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年)、《宝贝儿》(1988年,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年)等。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纳丁·戈迪默(1923年―)
纳丁·戈迪默是南非女作家。生于约翰内斯堡附近一座名叫斯普林斯的矿业小城中,父亲是立陶宛的犹太移民,母亲是英国人。戈迪默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醉心于读书写故事。13岁时,戈迪默在约翰内斯堡《星期日快报》儿童版上发表了一篇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从此开始了笔耕生涯,至今已著有20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以及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