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近年来,在部分学生身上呈现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评
价标准;缺乏树立民族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支柱和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迷惘、自私、甚至
堕落等不同程度的思想错位现象。
现就其成因及教育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和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的快速发展,为中学生开拓了获得知识的新领域,丰
富了文化娱乐生活,但含有色情、暴力、恐怖、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
也随之乘隙而入,严重腐蚀着中学生的心灵。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活动
屡禁不止,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2.家庭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据部分农村在校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单亲、重组甚至畸形家庭占2.5%,家长用物质刺激教育孩子占37.5%,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受隔代教育占65.5%,家长重智轻德占28%,学习生活基本无人照顾近2%,家长言行不能起表率作用占32%,用惩罚、体罚对待孩
子犯罪的家长占34.8%,家长作风严重,缺乏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占54%,家长有爱好吸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惯占32%。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不良环境,家长的不良行为不仅
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此深刻的环境影响所造成的
负面效应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难度是不可低估的。
二、如何解决问题
针对上述当今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要通过自
己的耐心教育,我坚信,虽然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任重道远,但在不久的将来我
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就我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作一小结。
首先,要增强德育实效,切实提高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师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知——情——意——德”去感化教育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德育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积
极主动参与进来,调动学生激情,学生是内因,是主体,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
因才能起作用。
各种德育措施、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主体接纳才能产生实效。
其次,运用不同方法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1)要用行为规范塑造人,内化跨世纪青年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跨世纪青年身体
力行,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锻炼成长。
引导青年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在革
命建设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历来是我们党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条成功之路。
(2)要全社会齐抓共管,优化社会环境,用优良的环境感染人。
抓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从成人抓起,要重视净化、优化社会环境,造就有助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奋发向上的
精神舆论氛围,尽量减少阴暗面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知法守法教育结合起来,以守法教育来推动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中学德育工作已处在整合攻坚阶段,学校、家庭、社会方面必须通力合作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