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氢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沸点:240℃
溶解性:微溶于醇、极易溶于冷水,热水中分解,水溶液呈弱酸性
临界温度: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禁忌物
强酸、强碱。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烟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急救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废弃处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标识
中文名:氟化氢铵;酸式氟化铵
分子式:NH4HF2
分子量:57.04
英文名:ammonium bifluoride
UN编号:2817
CAS号:1341-49-7
危规号:10651
危险性类别:第1类爆炸品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透明晶体,略带酸味,易潮解
熔点:125.6℃分解
相对密度(水=1):1.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沸点:240℃
溶解性:微溶于醇、极易溶于冷水,热水中分解,水溶液呈弱酸性
临界温度: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禁忌物
强酸、强碱。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烟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急救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废弃处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标识
中文名:氟化氢铵;酸式氟化铵
分子式:NH4HF2
分子量:57.04
英文名:ammonium bifluoride
UN编号:2817
CAS号:1341-49-7
危规号:10651
危险性类别:第1类爆炸品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透明晶体,略带酸味,易潮解
熔点:125.6℃分解
相对密度(水=1):1.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