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险峰:从金融压抑看利率双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险峰:从“金融压抑”看利率双轨
本文来源于《财经》杂志2011年12月16日
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必须推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双轨制以及与其伴生的资源错配和寻租行为将随之消失
温州等地的金融风波,令中国官方信贷利率与民间借贷利息之间的巨大反差暴露无遗。有关中国金融价格双轨制的讨论不绝于耳,在我看来,这些讨论首先要回到价格双轨的本源。
今天我们所说的价格双轨制,通常指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在生产资料市场形成的计划内垄断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价格。中国当时存在严重的资源约束,价格双轨制既成为价格改革的过渡,也为寻租活动提供了巨大空间。
如今,这种价格双轨制现象,在中国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市场都存在。而中国对金融领域(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利率)的管制尤为严格,因此中国信贷市场的价格双轨制,也即利率双轨制尤为突出。
“金融压抑”由来
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中国利率双轨制的形成及影响,不妨引入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提出的“金融压抑”(FinancialRepression)概念。
最初,金融压抑是用来解释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控制金融体系来获取廉价金融资源。而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同时期的发达国家同样对金融体系有着严格控制。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经济学家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从1945年到1980年之间,实际上使用金融压抑的方式去减除了约70%的国债负担。
不过,在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中,市场避险情绪大增,并没有将通胀视为问题,美国国债利率因此不升反降。但是,金融压抑并不是一个对波动极大的市场进行预测的概念和工具,它只是一个理论框架,用来解释金融领域里存在的一些制度现象与关系。
有关金融压抑的讨论,基本围绕着负的实际利率来说明储蓄和投资被“压抑”,从而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并最终造成经济增长缓慢。
在其理论体系中,金融压抑的体制普遍有一些特征:1.政府对利率直接或间接控制;2.政府对国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并对金融市场采取限入政策;3.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等来迫使国内机构持有政府债券;4.限制债券及股票市场的发展;5.通过资本控制来限制资本在国际上的流动。
仅从金融压抑的机制来看,其本质是一种变相的税收,以强制的方式将社会资金以低成本集中起来。资金的低成本并不一定意味着负利率,只要是低于市场配置的均衡利率,都可以视为是金融压抑。至于集中起来的资金如何分配,则与各国具体的体制有关。
中国存在“金融压抑”
尽管在名称上好像隐含着“故意”的行为,但是实际上金融压抑只是用来描述一种金融体系,可运用于任何被政府严格管制的领域,其本身并没有价值取向。
而运用以上框架来分析,中国的金融体系表现出强烈的金融压抑特征。
首先,中国的利率由政府严格控制。央行对利率的调整,不是像美联储那样调整基准利率,而是直接干预信贷市场,从银行存贷款利率着手,调整整个利率曲线。央行通过对存贷款利率的同步调整,控制银行所得利差,从而控制银行赢利水平。
其次,政府对主要金融机构拥有绝对控制权,并对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实行严格准入制度。中国本土的金融机构拥有绝对市场份额,尤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地位最为突出。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银行贷款是市场融资的主要手段。中国的股票市场有其自身结构性问题,具有强烈投机性,受政策引导严重。债券市场发展更是受到政府严格控制,基本以发行中央政府债券为主。地方政府发债在2009年才获得原则性批准,真正发行则是从今年在上海、浙江、广东及深圳试点时才开始。公司债的发行则受到国家发改委的严格控制,占公司资本结构比例极小。
还有,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次宏观调控也是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主,在12次上调后,目前已达21.5%的历史高位,在主要国家中也位居首位。而欧洲很多国家没有强制性的准备金制度。英国实际上的准备金率约为3%,欧盟约为2%。美国为大型银行(交易性账户资金额超过5900万美元)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最后,中国对资本流动进行严格控制。当然,这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都有密切关系。
从形成机制来看,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各方面都具有金融压抑的特点。不过,金融压抑在中国产生的结果与传统模型的预测又有所不同。
利率双轨的必然性
传统意义上金融压抑产生的结果主要有:负利率(当然,这可被视为手段而非结果)、非正式信贷市场以及最终造成的经济减速。其中前两个在中国适用,最后一个则出现相反的结果。
先分析一下负利率及非正式信贷市场。在中国,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垄断性地位,而政府对其他融资手段如股票、公司债及地方债等都有严格控制。因此市场融资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手段。
同时,与之密切相关的存贷款利率则在政府严格控制之下,在很多时候都低于通胀,事实上是负利率。以1985年到2005年这21年间的数字为例,中国的实际年平均存款利率有8年为负,有16年低于3%。
在这期间,中国GDP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可是存款利率最高也就是1998年的5.88%。而在正常情况下,一国的实际利率与GDP增速有相关性,应该向其靠拢。如果将上述21年的年度数字简单平均,其总体结果为-0.26%,也即存款利率在这21年大体为负。
在自由市场上,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反过来,由价格出发,在利率被人为定在低位(甚至为负)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又怎样呢?
需求方的反应很简单:负利率必然带来对资金的旺盛需求。这对企业如此,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的时期。前几年很多央企就是凭借对资金的垄断性优势,获取大量低成本贷款,转而投入高回报的房地产行业。负利率对地方政府也有强大的吸引力。在GDP业绩考核的推动下,地方政府一直表现出强烈的投资冲动,相对于企业来说,它们对低成本资金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资金供给方面并没有因为负利率而出现枯竭,中国居民的存款没有表现出利率弹性。由于社会保障的缺乏等原因,中国的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因此造成高储蓄。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又不完善,造成居民的储蓄资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
在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无非就是股票与房地产市场。其中股票市场有自身结构性问题,融资者与投资者都存在短期行为倾向,一直都没有成为长期投资的渠道。而房地产市场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个主要的投资渠道。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成为投资手段,一方面恰恰是因为银行体系长期的负利率,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高速经济发展产生出了一批高收入者,他们积极进入房地产领域进行投资。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房价已经高居不下,对大部分人来说,以房地产作为投资渠道并不现实。这种体系下,大部分居民的储蓄资金只能流向银行。
但是,这样的供需机制,由于价格严重偏离市场价格,必定导致供需失衡,迫使信贷资源的配置采取配给的方式。垄断企业就可以极低成本获取资金,从而加强盈利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9年,在国民储蓄构成中,居民储蓄从60%降到40%,而企业储蓄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