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讲题目二: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
基本要求:请根据材料,归纳概括(主要讲清)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内部、外部条件,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短暂”的原因。
材料: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1911-1913年,全国共成立实业团体72个,几乎遍及所有省区,海外华侨也大规模投资国内产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1912-1922年,布机由2616台增至6675台,平均年增长率为11%。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此外,火柴、炸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例如: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中国布机总数的59%。
近代工业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参考答案
一、条件:
内部:(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2)群众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外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特点:
(1)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2)轻工业发达,重工业的基础极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
系。
(3)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4)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三、原因: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