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课件
![矿山地质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bc8937a8114431b90dd8db.png)
地核:2900公里以下的中心部分。地核的 组成物质为铁、镍金属的氧化物和硫化物。
目前,根据钻探资料显示,在地深20公里 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从常温带以下,平均 加深100米,温度升高3˚C左右。深于20公里
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等打下基础。
• 目录 • 1.第一讲 • 2.第二讲 • 3.第三讲 • 4.第四讲 • 5.第五讲
绪论 矿床地质与矿山地质图件 矿床勘探 矿床开发利用相关地质工作 专门性地质工作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地球是个旋转的椭球 体,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约为 6357公里。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其中海洋占71%。
后,地温增幅会大大变缓。据推测,地球中 心温度不超过2000—3000˚C。
第一节 矿山地质专业术语定义
• 地质学(geology)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 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 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 然科学。
• 矿山地质学(mining geology)是一门介于地
• ④开展矿山深部和外围探矿,为扩大矿山的 生产能力或延长生产年限,增补所需要的矿 产储量。
• ⑤及时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如边坡稳 定、采空区塌陷)等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各 种地质问题。
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单个勘探工程所揭露的矿段 主要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或者说它是 可供工业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第二节 矿山地质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矿山地质学研究内容:矿山建设阶段的 地质工作、生产勘探、生产矿山矿石质量研 究与管理、矿山储量计算与管理、矿石贫化 与损失的计算与管理、采掘(剥)地质指导 与采矿单元结束的地质工作、矿山环境地质、 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矿山矿产资源核 算与评价、矿山隐伏矿床(矿体)寻找与预 测。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b444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e.png)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Mining Geology课程编号:HZ161990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2.5学时:40(其中: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采矿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后继课程:采矿工程专业与地质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学B、岩石力学A、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床地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井巷工程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具有地质学基础及矿床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质构造、矿床、矿石、脉石、矿体、围岩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常见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了解各类地质构造的野外判断方法;初步能阅读地形地质图;了解矿体的基本形态产状要素与矿山开采的关系。
2、了解基础地质及矿床的基本理论在矿产勘查工作具体应用,初步具有矿产勘查和矿山地质等应用地质的基础知识,如原始地质编录的具体内容及要求,揭露矿体工程手段的特点及适用,矿产取样的概念及各种取样方法的特点,矿体圈定的工业指标,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与矿产开发各阶段的关系等。
3、初步具备进行矿山地质管理工作的能力,在掌握矿山地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熟悉矿山地质工作内容,初步具备分析岩石、地质构造与矿山开采技术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矿山地质管理具体工作内容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学时部分第1单元绪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 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概念、特点、研究方法及两者的关系;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重点]: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概念、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难点]:地质学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1、识记:地质学、矿山地质学基本概念。
2、领会: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关系。
3、简单应用: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地质学与矿山地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矿山地质学》教学大纲
![《矿山地质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582a4146edb6f1aff001fb3.png)
《矿山地质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014716课程名称:矿山地质学课程英文名称:Geology of Mine课内学时:32(讲授24;实验8)学分:2编写人:王建新杨言辰一、课程目的与要求课程目的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在矿山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生产矿山经常性地质工作、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资源核算与评价及专门性地质工作,强调矿山深部及外围隐伏矿体预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与使用。
二、课程简介课程注意强调了矿床勘探与矿山地质工作内容的衔接,并将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提到了重要位置。
突出了生产矿山经常性、专门性地质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内容,包括:(一)经常性生产地质工作,如矿山建设前期、矿山设计阶段和矿山基建施工阶段的地质工作,以及在矿山生产勘探中取样、编录和储量计算等工作内容与方法;(二)专门性生产地质工作,如工程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与研究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等工作内容与方法;(三)环境地质调查方面,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等内容;(四)技术管理与监督方面,针对储量、矿石损失与贫化,采掘计划和采掘单元的工作内容;(五)资源核算与评价方面,包括技术经济标准、开采损失与贫化经济效益计算、低品位矿石利用等;(六)矿山外围和深部隐伏矿体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The link between Ore Deposit Exploration and Geology of Mine and the prediction of hidden ore bodies in mining areas are emphasized in the course. Prominence is given to the main contents of geological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generally or specially applied to geological mining, including.1.General geological tasks during geological mining, e.g. geological work to be finished before, in the design of an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ines, and sampling, cataloguing and listing and reserve-calculating etc. and related techniques during exploration and mining.2.Special geological tasks during geological mining, e.g. Engineering Geology investigations, Hydrological Geology investigations and investigation i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related techniques.3.Environmental Geology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to rationally exploit and utilize natural resources and to avoid pollution and other social effects of pollution.4.Technique administration and supervision. Aimed at managing the loss of reserves and leaning of ores to make plans of mining and deter mining mining units.5.Calc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ources, including technique and economic standards, evaluation of the loss during mining and due to leaning of ore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low-grade ores.6.Theories and techniques for prediction of hidden ore bodies and possible resources surrounding the ore mines.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安排第一章绪论(讲授1)1.理解矿山地质的概念,掌握其基本任务;2.了解矿山地质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3.明确矿山地质(工作)在矿山企业中重要的地位与作用;4.了解目前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7ba6991a37f111f1855b3d.png)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1 前言1.1课程定位《矿山地质学》是矿产地质与勘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矿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模式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学习掌握矿山地质的准备、实施、管理等地质工作操作技术。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及实践工作过程的动手操作,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专业理论知识,在目标管理的自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获得矿山地质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有技术、有能力的社会所需人才。
《矿山地质学》前修课程主要有《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固体矿产勘查》等。
主要为后续的强化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做准备。
1.2 设计思路根据矿山地质实际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思路,通过与十几家地矿单位的深入调研,对职业岗位认真分析,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
与企业专家共同确立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中与十几家矿山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开发课程。
在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按照矿山生产过程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顺序,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定课程结构,设置学习性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按照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方式。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矿山地质工作的技能要求及岗位应有的能力;2)准确的掌握矿山基建阶段的地质工作及责任;3)掌握矿山生产勘探的方法及手段,并且能独立收集、整理矿山地质资料;4)能够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对矿山地质技术工作进行管理(能够对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施工现场、采掘单元等进行地质管理);5)能够对采掘单元周边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并且对采掘单元周边的隐伏矿体进行预测;6)能够掌握矿山结束后的闭坑地质工作;2.2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地质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总则》、《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等技术规范;2)能够熟练的绘制及分析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探槽素描图、钻孔柱状体、综合图等工程地质图件;3)能够根据矿山生产管理好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及现场采掘单元;4)能独立收集整理原始地质资料,并且能独立完成资料分析;6)能使用CAD、MapGIS、DMine等软件绘制地质图件。
矿山地质学课件
![矿山地质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c6a220dd36a32d7375817f.png)
第二节 地质学发展简史
五、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 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地质学的发展—板块构造学说 世纪地质学的发展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非洲-南美边界拼合 非洲 南美边界拼合 古陆冰川分布范围 南部大陆古生物分布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转换断层
第二节 地质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地质学发展简史
1450) 一、地质思想萌芽时期(远古—1450) 地质思想萌芽时期(远古 1450 这一时期对自然界地质现象的 认识是朴素、直观、零散的, 认识是朴素、直观、零散的,分 析问题带有极大的猜测性。 析问题带有极大的猜测性。
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 思想家。胡道静先生称, “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 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 李约瑟对朱熹在自然科学 方面的工作和成就也相当 肯定的。他说:“朱熹是 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 象的人。” 还认为“朱 熹是第一个辨认出化石的 人”,比西方早出四百多 年
三、地质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
1、地质学研究的特点
2)空间广阔
空 间 广 阔 横向:遍布全球每全角落(南级、北级、 横向:遍布全球每全角落(南级、北级、 赤道、山地、平原、陆地、 赤道、山地、平原、陆地、海洋 大气圈——上地幔(整个岩石圈) 上地幔( 纵向 :大气圈 上地幔 整个岩石圈) 地球表面总垂直起伏约 公里: 为20公里:珠峰顶至马里 公里 珠峰顶至 亚纳海沟之间的高差。 亚纳海沟之间的高差。 之间的高差
水成论—维尔纳( 水成论 维尔纳(德) 维尔纳 火成论—赫顿 赫顿( 火成论 赫顿(英) 均变论—莱伊尔 莱伊尔( 均变论 莱伊尔(英)
第二节 地质学发展简史
四、发展时期(1840—1910) 发展时期(1840 1910)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7ba6991a37f111f1855b3d.png)
《矿山地质学》课程标准1 前言1.1课程定位《矿山地质学》是矿产地质与勘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矿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模式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学习掌握矿山地质的准备、实施、管理等地质工作操作技术。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及实践工作过程的动手操作,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专业理论知识,在目标管理的自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获得矿山地质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职业关键能力,使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有技术、有能力的社会所需人才。
《矿山地质学》前修课程主要有《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学》、《固体矿产勘查》等。
主要为后续的强化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做准备。
1.2 设计思路根据矿山地质实际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思路,通过与十几家地矿单位的深入调研,对职业岗位认真分析,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
与企业专家共同确立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中与十几家矿山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开发课程。
在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按照矿山生产过程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顺序,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定课程结构,设置学习性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按照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方式。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矿山地质工作的技能要求及岗位应有的能力;2)准确的掌握矿山基建阶段的地质工作及责任;3)掌握矿山生产勘探的方法及手段,并且能独立收集、整理矿山地质资料;4)能够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对矿山地质技术工作进行管理(能够对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施工现场、采掘单元等进行地质管理);5)能够对采掘单元周边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并且对采掘单元周边的隐伏矿体进行预测;6)能够掌握矿山结束后的闭坑地质工作;2.2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地质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总则》、《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等技术规范;2)能够熟练的绘制及分析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探槽素描图、钻孔柱状体、综合图等工程地质图件;3)能够根据矿山生产管理好资源储量、矿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及现场采掘单元;4)能独立收集整理原始地质资料,并且能独立完成资料分析;6)能使用CAD、MapGIS、DMine等软件绘制地质图件。
矿山地质与安全
![矿山地质与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f8299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b.png)
技术创新
引入先进技术降低灾害 风险
监测预警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
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是影响矿山安全的重要因素,需 要重视预防和治理,科学规划开采,加强监测 预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矿山安全 与稳定发展。
●04
第四章 矿山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
矿山必须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确保员工的 安全。为此,矿山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 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标准并加强安全意识,才能 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应急响应 建立水患应急响应机制 提高矿山安全意识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 减少污染排放
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地质灾害, 可能导致矿井爆炸和人员伤亡。预防措施包括 提高通风系统效率、严格管理瓦斯浓度、加强 瓦斯抽放和检查等
矿山地质灾害防范
风险评估 准确评估地质风险
培训教育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员工应加强安全防护意 识,遵守安全规定和操 作流程,减少因操作不 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措施
定期检查
01 矿山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范事故的发 生。
安全培训
02 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降低 事故风险。
应急演练
0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遥感技术
遥感影像解译
解读卫星遥感影像,识 别地质特征
雷达遥感技术
利用雷达波探测地下 结构,获取地质信息
红外遥感技术
利用红外波段测量地表 温度,探测地下情况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勘探 利用地震波探测地下岩石结构 推断地下构造特征
石头矿山开采知识点总结
![石头矿山开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b2d0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f.png)
石头矿山开采知识点总结1. 矿山地质学:矿山地质学是矿山开采的基础。
矿山地质学主要研究矿石的形成、分布和性质。
在矿山开采前,需要通过地质勘探工作,确定矿山的地质构造、矿体形态、矿化作用类型等信息,以便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依据。
2. 矿山工程学:矿山工程学主要研究如何对矿山资源进行有效的开采和利用。
矿山工程学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矿山设计、采矿方法、矿山设备、矿山安全等。
矿山工程学的发展使得矿山开采工作能够更加科学、高效。
3. 采矿方法:采矿方法是指如何对矿石进行开采的技术方法。
根据矿石的性质、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深部开采等。
不同的开采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对于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4. 矿山设备:矿山设备是对矿石进行开采和加工的工具。
根据不同的开采方法和矿石性质,矿山设备包括钻探设备、破碎设备、输送设备、矿石磨磨矿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提高开采效率和保证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矿山安全:矿山开采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安全生产是矿山开采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矿山安全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勘探、开拓、采矿、运输、加工等。
矿山安全的工作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设备等方面,要求矿山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人员安全和矿山财产的安全。
6. 环境保护: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使用、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
因此,矿山开采工作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矿石开采后的矿山景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矿山开采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7. 矿山开采管理:矿山开采管理是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矿山开采管理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
矿山开采勘探地质学基础培训
![矿山开采勘探地质学基础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71f802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0.png)
THANKS
[ 感谢观看 ]
CHAPTER 02
矿山勘探技术
勘探计划与设计
01
02
03
确定勘探目标
根据矿山开采需求,明确 勘探目标,如找矿、资源 量估算等。
设计勘探方案
根据目标制定勘探方案, 包括勘探区域、方法、手 段、时间安排等。
制定安全措施
确保勘探过程中的安全,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 急预案。
勘探方法与手段
地球物理勘探
案例四
稀土矿山的勘探与开采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
实践一
地质图阅读与解析
实践四
矿山环境评估与治理
实践二
岩石样本的采集与鉴别
实践三
矿产资源量估算
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
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 效率?
问题三
如何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 题?
问题二
如何降低矿山环境破坏程 度?
问题四
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 的安全问题?
矿山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地质灾害等 。
矿山开采导致地形地貌改变,破坏植被和 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污染
地质灾害
矿山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地下水 、地表水污染,影响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 。
矿山开采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CHAPTER 03
矿床地质
矿床类型与特征
01
02
03
04
沉积矿床
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如煤 、石油、天然气等。
岩浆矿床
由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矿床, 如铁、镍、铬等。
变质矿床
绪论--矿山地质学
![绪论--矿山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603f47f01dc281e53af0d5.png)
一、矿山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二、矿山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三、矿山地质学的任务 四、采矿专业为什么要学习矿山地质学 五、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矿山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地质学是研究固态地球 地质学研究对象是什 外层部分的物质组成、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 么? 构造形、发展演化及矿 地壳 目前主要研究地壳和上地幔 产资源形成和分布规律 固体部分 地幔 上部-岩石圈 。 等内容的自然科学
(三)矿山地质学的特点 1.先导性—矿山地质工作贯穿于整个矿山建设、
生产过程中,是“采矿工作者的眼睛”
2.实践性—矿山地质学来源于生产实践,研究
对象和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接受生产实践的 检验
3.综合性—矿山地质学涉及内容广泛,几乎包
含地质学所有学科的内容
4.复杂性—地质过程和地质现象极为复杂,影
响矿山生产的地质因素极为复杂
二、矿山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矿物学、岩石学 2.古生物学、地史学 3.构造地质学
4.矿床学、煤田地质学
5.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6.矿井地质学、煤田勘探
三、矿山地质学的任务 1.开展矿山地质工作—地质编录、地质勘探、
编制地质说明书
2.矿山储量管理—储量变动、三量变化、回收
率计算
3.水文地质调查和水害防治 4.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瓦斯、滑坡、塌
3.建井阶段—确定开凿方法、爆破方式 4.矿井生产阶段—布置采区和工作面,顶板管理,
防治水、安全生产
(二)采矿专业必须学好矿山地质学 1.采矿专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学好矿山地质学 2.未来的工作要求学好矿山地质学
五、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课程难度 (二)学习方法和要求 (三)学时分配 (四)考试
地球科学大辞典矿山地质学矿山地质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矿山地质学矿山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e46cf4ba0d4a7302763a0b.png)
地球科学大辞典矿山地质学矿山地质学总论【矿山地质学】mining geology地质学与采矿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地质学科。
是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矿山建设、生产直至开采结束不同阶段遇到的地质问题,为矿山生产服务的一门学科。
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采矿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随着矿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其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理论和方法正在不断丰富和深化。
它也是检验地质学理论的一门重要学科。
【矿体几何学】geometry of ore body属于矿山测量学和采矿学的一个分支。
指用图解和分析等方法,研究矿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埋藏条件以及矿产质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解决矿床勘探和开采中有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随着计算机和数学地质的发展,矿体几何学研究的内容已逐渐融入数学地质学科之中。
【矿山地质经济学】mine geological economics属地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矿山地质工作与矿山开发经济效益相互关系的学科。
因矿山地质工作是作为经济行为的矿山开发和生产的一部分,故必须以提高整个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来安排矿山地质工作。
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效果的预期评价来选定矿山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方案。
其中,包括矿产供需和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矿块的取舍和品位指标的选定,确定矿体和矿块的勘探程度和开采方式,确定矿块回采率和矿石贫化率的最佳标准,确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合理尺度等。
【矿山】mine在一定开采境界范围内,采掘矿石或矿物原料的独立生产单位。
矿山作为一个企业一般包括管理一个或几个露天采场、矿井和坑口,以及保证生产所需的各种辅助车间等。
按其生产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及小型矿山。
按矿山企业性质,可分独立的和采选联合的矿山企业;按矿山企业资产所有制,可分国有、集体、个体矿山企业。
【国有矿山企业】state run mine enterprise曾称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或国营矿山企业。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课件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845c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治理与保护
治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治理。
治理措施
资源开采控制、废水处理、 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 等。
保护措施
生态恢复、土地复垦、植被 恢复等。
06
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基础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
要点一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环境状况,制定合理的矿产资 源开发规划,包括资源勘查、开采、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 规划。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结构
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分为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结 构。
构造
指岩石的整体形态和矿物排列方式,常见的构造有层理、片麻理和块状构造等 。
岩石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地质性质
物理性质
包括密度、孔隙率、透水性、热导率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 。
VS
工程地质性质
安全生产
通过对矿山地质条件的了解和预测, 为矿山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预防地 质灾害的发生。
矿山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
01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对一些矿产资源进行了初步的
认识和利用。
近代
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
进行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勘探。
现代
03
现代矿山地质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
矿床的特点
每个矿床都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如 矿物组成、矿石结构、围岩蚀变等, 这些特征决定了矿床的开采价值和利 用方式。
矿床的勘探与评价
勘探方法
为了确定矿床的规模、品位和储量,需要采用多种勘探方法,如地质测量、物探、化探 和钻探等。
评价标准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78dd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b.png)
质 种不断变化发展的作用,就叫做地质作用。
基
地质作用可以引起矿物、岩石及矿床的产生和破坏,
础 可以引起地壳、海陆分布的变迁,可以酿成巨大的灾害,
知 有的地质作用人们可以直接觉察到,如火山喷发、地震、 识 山崩等,但大多地质作用进行得很缓慢,在短暂的人生
中很难直接观察到,如大陆下沉、海岸上升等。
地质作用按其能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
使松散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成岩作用。
第二节 矿山地质作用与矿山地质构造
二 、矿山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
矿 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的现象。 山 表现形式为岩石的弯曲和断裂,形成褶皱和断裂构造。 地 2、岩层产状 质 ①概念: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产出状态和空间方位。 基 地质构造大多都是由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岩层构 础 成的,因此分析岩层产状,是分析地质构造的一项基础 知 工作。 识 ②岩层的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如图1所示。
知 受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影响,发生矿物成分、 识 化学成分或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
的矿床叫变质矿床。有以下几种典型矿床。
第二节 矿山地质作用与矿山地质构造
①.接触变质矿床:石墨矿床、红柱石矿床、硅灰石矿
床、大理石矿床。
矿 ②.区域变质矿床:大部分玉矿。
第一节 矿山地质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⑧矿山地质经济研究。主要研究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
矿山地质与生产中的经济活动规律,以求降低成本,提
矿 高经济效益。
山 矿山地质工作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又分为经常性生产
地 地质工作、专门性地质工作、矿山地质管理工作及矿山
矿山地质学课件
![矿山地质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f10d15ba1aa8114431d93b.png)
矿山地质学的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 3.经济性。 性质:应用经济地质学。
第三节 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及内容
• 在矿山,为保证采矿工作顺利、安全地进行, 对矿床生产地段或整个矿区的各种地质现象 进行的调查研究,且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服务 的地质工作,称为矿山地质工作。即从矿山 建设到矿山投产并进入正常生产的整个过程 中,为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矿床地质条件,更 深入、细致地了解矿体的特点、分布、变化 规律以及矿石的质量和储量、预测可能发生 的地质变化、地质灾害预报及预防等问题展 开的地质工作。
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 • 为矿山的生产和建设服务,主要包括: • ①利用探矿及采矿坑道,深入细致地研究矿 体产状、矿石质量及影响采矿的地质条件, 以提高对矿产储量的控制程度,及时掌握储 量变动情况,保证采掘计划均衡进行。
• ②指导采掘工作的方向,参与探、采工程的 施工管理与验收。 • ③矿山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测定及检查 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检查、验收矿石的质量 和产量,以及伴生有益组分的回收利用等。 • ④开展矿山深部和外围探矿,为扩大矿山的 生产能力或延长生产年限,增补所需要的矿 产储量。 • ⑤及时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如边坡稳 定、采空区塌陷)等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各 种地质问题。
• ⑥充分利用矿山生产所提供的丰富资料及有 利条件,进行矿床地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 为矿山设计、建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工 程施工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 参与生产技术的管理工作。如储量计算、矿 石质量、矿石损失贫化等管理工作,开展专 门性地质调查等。
• • • •
矿山地质工作内容: ①生产勘探。 ②矿山经常性生产中的地质管理。 ③及时对各项采矿和探矿工程进行编录和取 样,经综合整理编制为矿山生产所需的一整 套图件 • ④矿山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在矿山设计和 生产各个环节都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 用问题。在生产中,低品位矿石或表外矿的 利用途径、回收利用伴生有益组分的工艺矿 物学、废石做为补充资源利用途径等的研究 都将对矿山经济效益和资源充分利用起到重 要的作用。
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261c2e5901020207409cf4.png)
矿山地质学一、矿山地质的概念与任务1、矿山地质:是指矿床经过地质勘探之后,在矿山基建地质和矿山生产过程中,在已建或拟建矿山范围内,为保证矿山基建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矿床所进行的一系列地质工作的总和或总称。
2、矿山地质的任务:矿山地质作为一项保证矿山生产和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工作,其基本任务是进行矿床的开发勘探和研究工作,提高储量级别,扩大矿山资源远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监督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开发勘探(基建勘探和生产勘探)。
进一步查明矿床开采地段的地质构造特征,矿体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矿石质量、数量、赋存规律及其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等,提高储量级别,为制订矿山生产计划和进行开采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2)随着探采工程的进展,做好地质编录、取样等日常基础地质工作,不断补充和修改矿山地质资料,为采掘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3)根据矿业法规、矿山采掘(剥)技术业务政策,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实行有效的监督。
(4)按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保有和变动情况;开展采矿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分析;进行矿山采掘(剥)工作的地质技术管理。
(5)开展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为矿山防治水,控制露采边坡和井下地压活动及环境保护提供地质资料。
(6)开展矿区综合地质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指导隐伏矿体找寻及矿区的矿产预测。
(7)加强矿山地质科技情报交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提高矿山地质工作水平,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现代化。
二、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1、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现状:19世纪30年代形成完整的地质学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矿山地质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发展方向(1)生产矿区及其外围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将进一步加强伴随着生产发展与矿区生产能力逐步消失矛盾的突出,加强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勘探工作将更加引起注意和重视。
(2)矿产资源保护及其综合利用我国矿产资源人均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浪费大、保护差(3)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已成为矿山地质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矿山地质学事例
![矿山地质学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22aa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f.png)
矿山地质学事例矿山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品质、开采及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以某矿山为例,阐述矿山地质学的应用和实践。
一、地质调查在确定矿区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矿产等方面。
通过野外观测、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等手段,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品位和储量等内容。
该矿山位于某山脉的南麓,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地层中,以铅锌矿和铜矿为主,品位较高且分布较为集中。
二、矿山设计与开采矿山设计与开采是矿山建设与生产的核心环节。
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该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矿方法为房柱法,采掘设备为凿岩台车和装载机等。
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充填,以防止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三、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该矿山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噪音、粉尘、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问题。
为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该矿山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安装消声器降低噪音、洒水降尘、建设污水处理站等。
四、矿产资源评估矿产资源评估是矿山开采和利用的重要依据。
该矿山通过对矿体进行钻探工程,以及对样品进行化验分析,评估出矿产资源的含量、品质、类型和分布等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该矿山可开采的矿产资源包括铅、锌、铜等金属矿产,以及石膏、石英等非金属矿产。
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对矿山的开采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矿山安全管理矿山安全管理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
该矿山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人员值班制度等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此外,该矿山还安装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为矿山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矿山水文地质矿山水文地质工作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矿山地质学》课程笔记
![《矿山地质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45f66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e.png)
《矿山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矿山工程地质学研究对象矿山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矿山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包括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与围岩的稳定性、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矿山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矿山环境,提高矿山开发效益。
1.2 矿山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矿山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矿床的成因、类型、规模、品位、分布规律等地质特征,为矿山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2)矿石与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矿石与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其在开采过程中的稳定性,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依据。
(3)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研究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发生规律,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矿山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探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1.3 矿山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矿山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野外调查:通过实地观察、测量、采样等手段,收集矿山地质资料,为室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钻探、物探、化探:利用钻探、物探、化探等手段,获取地下矿床的地质信息,为矿山开发提供依据。
(3)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取地表及地下矿床的遥感影像,分析其地质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矿山地质资料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为矿山开发提供辅助决策。
(5)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对矿石、围岩等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测试,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参数。
1.4 矿山工程地质学任务矿山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为矿山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矿山环境,提高矿山开发效益。
具体任务包括:(1)为矿山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指导矿山选址、勘探、设计、开采等环节。
(2)分析矿石与围岩的稳定性,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依据,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7bd64ff524ccbff0218448.png)
1.1 基本任务
• 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矿山的生产和建设 服务,主要包括:
• ①利用探矿及采矿坑道,深入细致地研究矿体产 状、矿石质量及影响采矿的地质条件,以提高对 矿产储量的控制程度,及时掌握储量变动情况, 保证采掘计划均衡进行。
• ②指导采掘工作的方向,参与探、采工程的施工 管理与验收。
6
2.2 岩石及地层
•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 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 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 石。。
• 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 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 融体
• 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指标:与主有用 组分共(伴)生的,具有综合利用工业价 值的其他有用组分的最低含①传统几何法 • ②数学统计法 • ③电脑数字法
17
3.3 估算参数的确定
• 面积(S)测定:面积测定是在1:1000的资 源量估算图中进行,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取整数。垂直剖面法断面面积是根据剖面 上各工程入矿点和出矿点坐标,圈定矿体 的几何形态。块段面积则根据各工程穿矿 中心点坐标,外推拐点坐标圈定矿体的几 何形态。其面积均用计算机Mapgis面积计 算功能精确计算求得,辅以几何法在图上 检查确认。
PD2
Indicated
Basic Reserve
工程间距一半为零点边界
的推
Inferred
一出
Submarginal Economic Resource
降 一 半
半 , 储 量
勘 探 工 程
无 限 推 断
级间
别距
28
3.6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地质勘查技术手段 地质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 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
地质勘查是运用地质科学和技术来分析、 研究、探测矿床。 • 目的是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可靠 的地质资料,保证矿产资源经济、合理、安全 开发。 • 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地质理论,选择相应 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查明地层、地质构造、 矿体(煤层)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正确评 价矿床的经济意义,划分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资 源/储量。
3、详查 指在普查圈出的详查范围内,通过大比 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采用 比普查阶段更密的探矿工程,基本查明矿产 资源的勘查工作。 工作成果可以作为运用当时各种技术的、 经济的和财务的参数进行预可行性评价和矿 区总体规划或作为矿山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获得详查资源量 。
第一节 地质勘查技术手段
• 一、遥感地质调查
• 遥感是遥远感知的意思,“遥”具有空间概念; “感”表示信息系统。即在遥远的空间,不与目标物 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信息系统去获取有关该目标物的 信息。 • 探测目标物主要是通过探测目标物的电磁辐射来 获取目标物的信息。 • 目前,比较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有:摄影遥感、 多光谱遥感、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遥感、全息 摄影遥感等。 •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就是对像 片的判读。其中,可见光航空像片(简称航片)和多 光谱卫星像片(简称卫片)的判读,是进行地质填图、 地质构造解释、找矿标志判别及动态分析的有效技术
•
钻探工程由地表往下钻进一系列钻孔,这 些钻孔都是呈网络布置的。其网形有正方形、 长方形、菱形等。 • 在网络中,垂直岩层(或矿体)走向方向 若干钻孔连成的线称为勘探线。用勘探线上的 钻孔资料绘制勘探线剖面图,然后据此再编制 其他地质平面图,以了解和掌握煤层或矿体在 地下的赋存状态。 • 钻探工程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它 适用很广,尤其在表土覆盖很厚的地区,可能 成为直接探测深部岩层、煤层、矿体唯一的重 要手段。 • 钻探工程不仅在地质勘查各阶段使用,而 且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期也常被采用。
• 四、钻探工程
• 钻探是利用机械转动转杆和钻头,从地面 向地下钻直径小而深的圆孔,称为钻孔。 • 钻探过程中一边钻进,一边选择层位提取 岩芯,并对岩心进行测量和描述,以获取地质 信息,然后绘制原始钻孔柱状图。 • 钻孔到达目标深度并提取岩芯后,按规定 必须对钻孔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最后对钻孔进 行技术封闭,以免给以后矿井生产带来突水等 隐患。
• (二) 探井
• 当表土厚度大于3 m、小于20 m时,不适 合挖掘槽沟,可采用垂直挖掘探井的方法,来 揭露一般倾角比较平缓的岩层、煤层、似层状 矿体及其他地质现象。 • 探井工程比探槽难度大,应尽量少布置, 一般沿岩层、矿体走向布置,配合探槽和地质 填图使用。
• (三) 探巷(硐)
• 有时为了揭露煤层,了解煤层(或矿体) 厚度和结构,确定风氧化带的深度,方便采样, 直接从地面挖掘井硐,称为探巷(硐)。 • 探巷根据需要可垂直或平行煤层(矿体) 走向掘进,一般有平硐(平隆)、立井、斜井、 平巷(沿脉、穿脉)或石门。
• 三、坑探工程
• 坑探工程是在覆盖层较薄的地区,用人工方法为 地质测量揭露岩层、煤层、矿体及地质构造等地质现 象,或为了采集矿样所设计的一些坑探工程。
• (一) 探槽
• 在表土较薄(一般小于3 m)、岩层倾角较陡或 较平缓、地形切割比较强烈、表土稳定坚实且含水不 多的地段,垂直岩层、矿体走向或构造线方向挖掘出 一条槽沟称为探槽。 • 利用槽沟可以直接测量和描述所揭露的地质现象, 据此可以辅助绘制剖面图及其他图件。探槽是最普遍 的技术手段,常配合地质填图使用。
• 五、巷探工程
•
运用矿井中的巷道来探测地质现象,称为 巷探。 • 它是矿井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勘探技术手段。 一般无钻探条件,或钻探达不到预期效果,而 且生产又需要时则采用巷探。
• 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物探”,是利用具 有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波 传播速度、放射性等)的岩层和矿体对地球物理 场所产生的异常,来寻找矿体、圈定含矿区域、 推断地质构造及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种技术手 段。 • 目前,在地质勘查中应用的物探手段主要有 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一、勘探阶段划分
1、预查
指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化潜力较大
地区,进行物探、化探工作,或对有希望的地 质远景区进行勘探工作和极少量工程验证。 工作成果应指出有无开展普查的价值,提 出可供普查的范围。 获得预查资源量 。
2、普查 指在选定的普查区内采用露头检查、地 质填图、较少的探矿工程及物探方法,大致 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也包括有地质可 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 工作成果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 值或圈出详查区范围。 获得普查资源量 。
第二节 地质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
•
自然界的矿床都是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人们不 可能一下子对其规律搞得清清楚楚。一般对客观地质规 律的认识都是逐步深入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面, 而且矿山基本建设也是分阶段的。 • 因此,地质勘查也是分阶段的。按照各阶段工作 程度,获得的地质资料详细程度的不同,则对矿床的了 解(即地质可靠程度)是不同的,划分的资源储量级别 也是不同的。 • 地质可靠程度是指通过各种勘查手段,获得直接 或间接的矿床地质信息,并对各种地质信息进行处理、 解释、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对矿床某些地质特征的认 识、了解的程度。 • 所以,地质勘查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是一一对应的。
• 二、地质填图
• 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是勘探中的基础 工作,也是基本的技术手段。 • 它是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地 在含矿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表地质研究,即对天 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测量和描述,并把获取 的所有地质信息填绘在地图上,以便编制成地 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等图 件,作为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 地质填图在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进 行,但各阶段的要求、研究程度及地质条件不 同,相应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也有差异。一般要 求精度越高,研究程度越深,其图件的比例尺 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