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要点)
安检10-1专用2012年12月
1:地质作用的分类: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
2: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3:外力地质作用类型: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4:矿物: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5: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
6: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光泽,条痕,透明度。
7:常见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等。
8:火成岩的主要构造特征:火成岩的构造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填充的方式等系相互关系的特征。
9:常见岩浆岩类型:侵入岩,喷出岩。
10: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变质岩是由不同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等特征的岩石。
11:常见变质岩类型:角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矽卡岩。
12:岩浆岩的主要产状:火山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
13:碎屑岩的主要构造特征:碎屑含量达50%以上,含有基质与胶结物。
14: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碳酸盐岩、硅岩、石灰岩、页岩等。15:古生物的分类单位:界、门、亚门、纲、目、科、属、种。
16:地层划分: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根据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属性,把岩层组织成不同的单位,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工作。
17:地层对比:一种工作方法,论证不同地区地层单位间的特征或属性一致和地层位置相当。18:地质年代表:见附录一。
19:岩石地层单位:主要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主要岩石地层单位按级别大小分为群,组段,层。
矿井知识点总结大全
矿井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矿床类型
矿床是指自然界中含有矿产的地质体,对于矿井开采来说,了解矿床类型是十分重要的。常见的矿床类型有: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火成岩矿床、变质岩矿床、沉积岩矿床等。不同类型的矿床有不同的产状、成因和分布规律,矿工需要根据矿床类型来设计开采方案和确定开采工艺。
1.金属矿床
金属矿床是指含有金属矿物的矿床,如铁矿石、铜矿石、铅锌矿石、金矿石、银矿石等。金属矿床通常分布于岩石构造和矿床成因等方面有规律的地区,开采难度较大,通常需要进行深部开采和复杂的选矿工艺。
2.非金属矿床
非金属矿床指的是不含金属元素的矿床,如煤矿、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石膏、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床的开采一般较为简单,但对于其中的特种矿石,如石棉矿、硼砂矿等,则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和技术难度。
3.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是指由岩浆活动产生的矿床,如铜镍硫化物矿床、磷灰石矿床等。这类矿床通常分布于构造活动区域,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床,其开采难度较大,对矿石的选矿技术要求较高。
4.变质岩矿床
变质岩矿床是指在岩石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如石英脉、蛭石矿床等。变质岩矿床多分布于构造断裂带和褶皱构造带,开采方法通常采用深部开采和钻孔爆破爆破技术。
5.沉积岩矿床
沉积岩矿床是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如铁矿床、煤矿床等。这类矿床分布广泛,开采成本较低,是矿石资源中较为丰富的矿床类型。
二、矿石成分及结构
矿石是指含有矿物成分和规模化成矿的矿床产状的矿石体,是矿井开采的主要对象。了解矿石的成分及结构对于矿山工作者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选矿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地质学复习资料
矿井地质学复习资料
矿井地质学复习思考题10-2-31、
1地质构造有哪些基本类型?每种构造的产状要素有哪些?各指哪些部位?
基本类型有四种:水平构造,单斜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褶皱构造(产状要素:核:是折曲的中心部分;翼:是指核部两侧的岩层;翼角:指两翼岩层的倾角;转折端:指褶曲从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分;顶和槽:在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上背斜的最高点称为顶、向斜的最低点称为槽;轴面:指将褶曲沿纵向评分为两部分的假想面;轴和轴迹: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褶曲的轴、轴面与地表面的交线称为轴迹;枢纽: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与轴面的交线) (产状要素:段层面是岩层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构造;着破裂面相对位移;断盘:段层面两侧放生相对位移的岩块;断层线:段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段层面在地表面的出露线;交面线:岩层层面与断层面的交线)
2、在井下水平掘进巷道时褶曲存在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新老地层依此对称重复出现
3、断层存在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1)断层面的特征;
2)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3)岩层不连续现象;
4)褶曲突然变窄变宽;
5)断层的派生构造;
6)地貌及水文特征
4、断层断距有哪些种?
(真断距、底层断距、落差、平错) (80 页)在图4-27 上量算各种断距。(85) 4-3985、熟悉图4-37 、4-4086、4-4186、4-4287、4-4387
5、含煤岩系的概念及类型?
是指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且连续沉积的一套
含有每层的沉积岩系;近海型煤系、内陆型煤系
6、煤层结构有哪些种?煤层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关系?
地质矿产知识点总结
地质矿产知识点总结
地质矿产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矿物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
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地质矿产知识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地壳构造、矿床形成规律和资
源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地质学基础知识、矿床类型与形成、矿产资源的勘查
与评价、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对地质矿产知识进行总结。
一、地质学基础知识
1. 地质学的定义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构造、地球内部运动和地球表面形成及其发展历史的一门科学。地质学
分为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专业分支。
2. 地球的构造和组成
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海
洋地壳。地球表面的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3. 岩石和矿物
岩石是由一个或几个矿物组成的,按岩石的形成方式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矿
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固态物质,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
物和宝石矿物。
4. 地质时间和地质年代
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形成以来的时间,按照地质年代划分可分为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等时期。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层的特征、化石的分布和地层序列等进行划分的。
5. 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
地球内部的热力活动包括地球的内热、地表的地热和火山、地震等现象。地球内部的热力
活动是地质矿产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矿床类型与形成
1. 矿床的概念
矿床是指含有矿物或矿石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地质体。按其产矿过程可分为原生矿床和
后生矿床,按照成矿作用的构造位置可分为岩浆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等。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凡是能够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不断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指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地球外围圈层的大气、水和生物产生运动,由此引起地球表层物质成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重力能、热能、地球旋转能等引起的地球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外部形态和物理特征的稳定于一定环境的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岩石是指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集合体。岩石可以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三量:是指矿井井下有计划、有目的的施工的各种巷道工程所圈定的、计划采出的煤炭资源数量。具体包括: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破裂后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产生的构造痕迹。
落差:指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断层两盘同一岩层的标高差。
褶皱: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层中最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我们把岩层在地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曲称为褶皱。
煤系: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组合,又称含煤地层、煤系、含煤建造等。
岩溶陷落柱:是指由于岩溶和塌陷作用形成的、在煤系地层中杂乱的岩块堆积体,简称陷落柱。
接触关系: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动而遗留在岩层中的形态痕迹。
矿山知识点总结
矿山知识点总结
一、矿山资源的分类
矿山资源可以按照其化学成分、形态、产出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化学成分来看,矿山资源可以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金属矿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锌矿石等,非金属矿包括煤炭、岩盐、石灰石、石膏等。矿山资源的形态也有很多种类,如矿床、矿体、矿点等。在地理位置上,矿山资源可以根据其产出地点来进行分类,如陆上矿山资源和海底矿山资源。
二、矿山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矿山开发的第一步,它是为了寻找矿床而进行的一系列勘探活动。地质勘探的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地质勘测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地质调查是为了对地质环境进行了解,地质勘测是针对潜在矿床进行地理勘察,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潜在矿床的存在和性质。地质勘探的目的是明确矿区地质条件,找出矿床位置和分布规律,为后续的矿山开发提供依据。
三、矿山采矿工程
矿山采矿工程是指对矿区内的矿石进行采掘、选矿和提炼的全过程工程。矿山开采工程按照规模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露天开采是指在地表上对露天矿区中的矿石进行开采,地下开采是指通过井下巷道对地下矿体进行开采。矿山采矿工程需要涉及到采矿方法、采矿设备、采矿工艺、矿山通风、矿山排水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四、矿山安全管理
矿山安全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矿山安全管理要求做到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矿山安全管理需要涉及到矿山安全法规、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灾害预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矿山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进行,防止事故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1太阳系行星的分类:按物理、化学性质分为两大类: a.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距太阳近,体积和质量小,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公转周期短,卫星少或无,具固体外壳,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 b.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距太阳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公转周期长,卫星较多,物质成分以轻元素为主。
2与煤矿生产关系较大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种?简单叙述之。
与煤矿生产工作关系较大的物理性质有密度、地压、磁性、重力、放射性、电性、弹性等。
1 地球的密度地球内部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至地心达到最大值。但增加是非均匀的,在2900km、5120km等几个深度有明显的突变。这种变化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成分和状态的差异,表明地球内部存在着几个密度有显著不同的物质层。
2 地压地压是指地球内部的压力,主要是静压力。它是由上覆岩石的重量引起的,且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此外,地压还包括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应力。它通常以水平力为主,随深度增加有加大的趋势。3重力由于地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各处不同,使得引力和离心力发生变化,造成实测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叫重力异常。在密度较大物质分布区,常表现为重力正异常,在密度较小物质的分布区,常表现为负异常。重力勘探就是依据这一原理,来寻找地下埋藏的矿产资源。
4 地热地热是指地球内部的热量。地热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太阳的辐射热,二是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地表向深部,地温的特征有所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本别为,变温层、恒温层和增温层。
采煤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煤矿地质知识
(1)地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案进行的场所及能源的不同,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演讲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2)岩石: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繁多,按生成原因可以将岩石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别。
(3)古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化为煤要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煤作用。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泥炭化和煤化两个阶段。
(4)煤层的厚度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I)薄煤层0.5-1.3米,(II)中厚煤层:1.3-3.5米(III)厚煤层:厚度在3.5米以上
(5)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煤和岩层改变了原始埋藏状态,所产生的变形或变位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单斜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岩层的位置及特征通常用产状要素来描述。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
(6)断距: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i)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ii)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iii)平推断层:断层两盘沿水平方向相对平移。正断层’逆断层在煤矿中最常见。
(7)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可划分为煤田普查、矿区详查和井田精查三个阶段,并依次进行。(8)矿井储量煤炭资源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最终成果的集体表现,它是指地下埋藏着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量。对勘探成果进行可行性评价和按经济意义分类,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和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四种。
矿山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一讲绪论
矿山地质:是指矿床经过地质勘探之后,在矿山基建和矿山生产中,在已建或拟建矿山范围内,为保证矿山基建与生产工作顺利进行,而对矿床所作的一系列地质工作的综合称为矿山地质。
●1.矿山地质学研究的概念和任务是什么?
基本任务:进行矿床的开发勘探和研究工作,提高储量级别,扩大矿山资源远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监督矿产资源的合理开
发利用。
主要任务:
●1.进行开发勘探(基建勘探和生产勘探)。
●2.随着探采工程的进展,做好地质编录、取样等日常基础地质
工作,不断补充和修改矿山地质资料,为采掘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3.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实行有效的监督。
●4.按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保有和变动情况;
●5.开展采矿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分析;
●6.进行矿山采掘(剥)工作的地质技术管理。
●7.开展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为矿山防治
水,控制露采边坡和井下地压活动及环境保护提供地质资料。
●8.开展矿区综合地质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指导隐伏矿体找寻
及矿区的矿产预测。
●9.加强矿山地质科技情报交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
新手段,提高矿山地质工作水平,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现代化。
2.简述矿山地质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学科性质:
1、矿山地质学是由地质学与采矿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地质学科,是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矿山建设、生产直至开采结束不同阶段遇到地质问题,为矿山生产服务的一门学科。
2、矿山地质学是一门直接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应用地质学科,它主要研究矿床开发过程的地质及其相关的矿产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2011单)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采矿定单)
一、名词解释
1.磁偏角
2.地球外圈层
3.地球内圈层
4.活动大陆边缘
5.稳定大陆边缘
6.莫霍面
7.古登堡面
8.地温梯度
9.地质作用10.内力地质作用11.外力地质作用12.岩浆作用13.喷出作用14.侵入作用15.变质作用16.风化作用17.剥蚀作用18.沉积作用19.固结成岩作用20.矿物21.造岩矿物22.条痕23.解理24.断口25.岩石26.沉积岩27.变质岩28.火成岩(岩浆岩)29.岩浆30.火成岩的结构31.火成岩的构造32.深成岩33.浅成岩34.喷出岩35.岩墙36.岩床37.酸性岩38.基性岩39.中性岩40.碎屑岩41.层理42.化石43.结核44.地层45.整合46.假整合47.不整合48.年代地层单位49.岩石地层单位50.岩层产状三要素51.视倾角52.真倾角53.褶皱与褶曲54.背斜55.枢纽56.褶曲轴57.斜歪褶曲58.倒转褶曲59.倾伏褶曲60.短轴褶曲61.穹隆62.复向斜63.节理64.断层65.逆断层66.平移断层67.断煤交线67.铅直地层断距68.水平地层断距69.地层断距70.断层落差71.走向断层72.横断层73.地垒74.阶梯状构造75.成煤作用76.煤化作用77.煤成岩作用78.煤变质作用79.泥炭化作用80.腐植煤81.腐泥煤82.宏观煤岩组分83.宏观煤岩类型84.含煤岩系85.复杂结构煤层86.中厚煤层87.急倾斜煤层88.伪顶89.老顶90.直接底91.煤田92.井田93.煤层稳定程度94.含水层95.隔水层96.上层滞水97.潜水98.承压水99.孔隙水100.裂隙水101.水的硬度102.泉103.上升泉104.下降泉105.矿井充水106.矿井瓦斯107.相对瓦斯涌出量108.煤与瓦斯突出109.岩溶陷落柱110.岩石圈111.矿井三量112.面积损失113.厚度损失114.勘探程度115.碎石土116.滑坡117.塑性指数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中国矿业大学学年第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34分)
1.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
,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
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
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
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4.古生代可划分为六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
武纪(Є)、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
二叠纪(P)。
5.成煤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
和古构造。
6.岩浆是由地下深处上来的,含有气体物质的,灼热的熔融状,成分及其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7.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
老窑水。
二、简述题(共26分)
1.简述地壳的圈层构造。
答:(要点)分外圈层与内圈层;
外圈层又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圈层以莫霍面与古腾面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
答:答题要点:
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
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
B、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
包括:顶底板中裂隙增多(一般在10-20m 范围);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如岩层裂
隙构通含水层,则出现淋水增加、甚至发生涌水。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科⼤采矿⼯程
第⼀部分矿物与岩⽯
⼀、矿物
1.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在地质作⽤下,有⼀种元素或两种以上元素组合在⼀起,具有⼀定的外部形态、物理性质和⽐较固定的化学成分的⾃然物质。它是成地壳岩⽯的基础。通常,⾃然物质多以固态存在于地壳中,少数呈液态(如⽯油、⽔银)和⽓态(如天然⽓)。⾃然界中,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如⾃然⾦Au,铜Cu、⽯墨C等,也有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形成的矿物,如⽯英SIO2,⽅解⽯caco3等。
2.矿物的⾁眼鉴定⽅法
通常,对矿物⾁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是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1)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
结晶习性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往往⽣成某⼀习见形态的趋势。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向延伸:呈柱状、针状。如六⽅柱状的⽯英。
②⼆向延伸:呈板状、⽚状、鳞⽚状。如⽚状云母、板状⽯膏等。
③三向等长:呈粒状。如⽴⽅体的黄铁矿。
晶⾯特征主要指晶⾯条纹。如⽴⽅体的黄铁矿晶⾯上条纹互相垂直,⽔晶的柱⾯上有平⾏的横纹。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个体形态和集合⽅式。
常见的集合体的形态有针状、柱状、纤维状、板状等。
(2)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取决于矿物的内部构造和化学成分。
1)颜⾊
颜⾊是矿物对光线中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由于矿物对各种波长的光波吸收不同,则呈现的颜⾊也就不同。取不吸收的可呈现⿊⾊,基本不吸收的呈现⽩⾊,质吸收其中某些⾊光则呈现混合⾊。根据成因不同,颜⾊可分为以下三种:
石头矿山开采知识点总结
石头矿山开采知识点总结
1. 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是矿山开采的基础。矿山地质学主要研究矿石的形成、分布和性质。在矿山开采前,需要通过地质勘探工作,确定矿山的地质构造、矿体形态、矿化作用类型等信息,以便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依据。
2. 矿山工程学:
矿山工程学主要研究如何对矿山资源进行有效的开采和利用。矿山工程学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矿山设计、采矿方法、矿山设备、矿山安全等。矿山工程学的发展使得矿山开采工作能够更加科学、高效。
3. 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是指如何对矿石进行开采的技术方法。根据矿石的性质、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深部开采等。不同的开采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对于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4. 矿山设备:
矿山设备是对矿石进行开采和加工的工具。根据不同的开采方法和矿石性质,矿山设备包括钻探设备、破碎设备、输送设备、矿石磨磨矿设备等。这些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提高开采效率和保证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矿山安全:
矿山开采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安全生产是矿山开采工作中的首要任务。矿山安全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勘探、开拓、采矿、运输、加工等。矿山安全的工作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设备等方面,要求矿山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人员安全和矿山财产的安全。
6. 环境保护:
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使用、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因此,矿山开采工作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矿石开采后的矿山景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矿山开采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物理风化作用又称机械风化作用:是由气温、大气、水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化学风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分解,从而引起岩石成分和性质改变的作用。
9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6地质作用的概念
地质作用:所有由地球的自然动力使地壳、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7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包括的内容(只记标题)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震作用、构造作用(地壳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2)上下地层之间存在分布广泛的沉积间断面;
3)上下地层之间的产状基本一致。
角度整合接触:指某个地区在下伏地层形成后,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已形成的地层发生倾斜、褶皱、断裂、或伴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并遭风化剥蚀、造成明显的区域性沉积间断;之后地壳再次下降并接受沉积,使新地层覆盖在不同时代的老地层之上,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不一致,称为角度整合接触。
10说明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各自的特征、形成过程及说明的问题
平行整合接触:指某个地区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后,地壳再抬升,使已形成的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出现明显的区域性沉积间断;之后地壳再次下降并接受沉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基本一致,称为平行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
矿山地质学复习题
^
第一部分
1. 矿山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特点有哪些**
答:(1)针对性(2)继承性(3)生产性
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的选冶加工技术性能评述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评述;(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述;(3)矿石选矿试验情况评述3. 对地质勘探报告的审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1)文字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审查;(2)地质研究程度的审查;(3)勘探工作和勘探程度的审查;(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审查
4. 基建勘探的地质工作内容有哪些**
>
答:在基建勘探过程中,所揭露地质情况如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及时修改设计;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与其他专业人员一起提出处理方案和意见。
对基建勘探工程和其他基建工程揭露的地质现象,应进行经常的地质观察,及时进行地质编录,编制、编绘综合地质图件,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富集规律,不断提高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基建勘探,补充、修改原地质勘探已获得的成果和编制新的地质报告。
5. 确定生产勘探工程网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1)类比法(2)验证法(3)统计计算法
6. 矿山探采资料验证对比的作用有哪些**
答:(1)验证工业指标的确定以及采样和矿石技术加工的合理性;(2)验证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与勘探网度确定、勘探手段选择的合理性;(3)检验不同勘探阶段中的矿床合理的控制程度,为矿山开采设计和各生产准备阶段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4)可供研究成矿控制条件和成矿规律,以指导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和矿山开采工作等。
7. 矿石质量预计的方法有哪些**
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质学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
●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组成
●单质矿物:由同一种元素的原子自相结合而成的矿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矿物。
●固体矿物按其内部质点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
●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固体。
●绝大部分矿物都是晶质体。
●非晶质体:是其内部质点排列无序的固体。
●矿物的形态
●单体的形态:柱状、针状、板状、片状、等轴状、粒状。
●集合体的形态:柱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板状、片状、鳞片状、粒状、晶簇状、鲕状,
豆状、钟乳状、结核状。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光学性质
●颜色
●条痕色
●光泽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玻璃光泽
●油脂光泽
●树脂光泽
●丝绢光泽
●土状光泽
●透明度
●透明矿物
●半透明矿物
●不透明矿物
●矿物的力学性质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等)的机械强度。确定矿物的硬度
一般采用两种计量标准,摩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摩氏硬度亦称相对硬度。通过矿物的相互刻划、比较来确定矿物的相对硬度,并将10
种标准硬度的矿物按硬度相对大小排列为10个等级,它们从1级到10级分别为:①
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正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
⑩金刚石
●维氏硬度亦称绝对硬度。它是压人硬度,是采用显微硬度仪测得的矿物硬度。摩氏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存在的夹角
2.地球外圈层:从地表往上至地球大气的边界称为地球的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地球内圈层:地球内部的圈层称为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6.莫霍面:在大陆地下平均约33km左右,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增大,表明此处上下物质有变化,存在一
个界面,称之为莫霍面
7.古登堡面:地下约2885km处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为零,表明此处上下物质也有明显的变化,存在一个
界面,称之为古登堡面
8.地温梯度:即地热增温率,指恒温带下,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
9.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岩石圈,能源主演来自地球本身,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
作用、变质作用
11.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能源主要来自地球以外,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往上运移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13.喷出作用: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或喷出地表的过程称为喷出作用
14.侵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15.变质作用:是岩石在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
成分、结构、构造变成新岩石的作用
16.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气温的变化、水和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生物的活动等,
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17.剥蚀作用:地表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
剥离原地的过程
18.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脱离搬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
19.固结成岩作用:使松散沉积物变成坚硬岩石的作用
20.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21.造岩矿物: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大约20余种,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等
2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即矿物在条痕板(白色无釉瓷板)擦划后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23.解理:指矿物晶体在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4.断口: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在任意方向产生不平整断面的性质
25.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结晶质或非晶质矿物构成的固结的矿物集合体
26.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环境中形成的岩石
27.变质岩:由不同类型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28.火成岩: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石,
称为火成岩
29.岩浆: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中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
30.火成岩的结构:是指其组成部分自身的特点即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自行程度及其
组合关系
31.火成岩的构造:是指由其组成部分的排列方式或填充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外表形态
32.深成岩:侵入岩的一种,距地表距离远,晶质结构,粒粗
33.浅成岩:侵入岩的一种,距地表距离近,晶质结构,粒细
34.喷出岩:由岩浆喷发物形成的岩石,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35.岩墙:狭长的墙状侵入体,近于直立,与围岩层面方向大致垂直
36.岩床:顺围岩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侵入体
37.酸性岩:SiO2含量高的岩浆岩
38.基性岩:SiO2含量低的岩浆岩
39.中性岩:SiO2含量中等的岩浆岩
40.碎屑岩:包括火山碎屑岩与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物质经机械搬运沉积而成;
陆源碎屑岩是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和
胶结形成的沉积岩
41.层理:层内细微的成层现象
42.化石:保存在岩石中的经石化后形成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43.结核:在沉积岩中成团块状、椭球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块体,其物质成分与围岩不同,这种块体称为结
核
44.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层状岩石
45.整合:相邻的新老地层平行,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46.假整合:相邻的新老地层平行,产状一致,时代不连续,有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
47.不整合:相邻的新老地层以角度相交,产状不一致,时代不连续
48.年代地层单位:以岩石形成的时代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代表地史中一定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全部地
层
49.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地层的岩石特征和岩石类别划分出的地层单位称为岩石地层单位
50.岩层产状三要素: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1.视倾角:视倾斜线与视倾向线的锐夹角
52.真倾角: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53.褶皱与褶曲:褶皱—岩层中产生的一系列弯曲;褶曲—褶皱中的一个弯曲部分
54.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翼相背倾斜,中心为老地层,两侧对应出现新地层
55.枢纽:同一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56.褶曲轴:褶曲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57.斜歪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分为斜歪背斜和斜歪向斜
58.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倾角不等。一翼产状正常,一翼倒转,可分为倒转背斜和
倒转向斜
59.倾伏褶曲:枢轴呈倾斜状,整个褶曲向某个方向倾斜,两翼岩层同一走向线向褶曲倾伏方向汇合相交,
分为倾伏背斜和倾伏向斜
60.短轴褶曲:同一地层界限的长宽之比介于10:1~3:1之间,可分为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
61.穹隆:即近等轴背斜,近等褶曲成圆形,同一地层界限的长于宽之比小于3:1
62.复向斜:(没有找到,这里给出向斜定义)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的形态,其两翼岩层一般相向倾
斜。经剥蚀后露出于地表时,其核部相对为新地层,两翼依次相对变老的对称重复排列分布的
老地层
63.节理:指断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64.断层:指断裂面两侧的岩石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65.逆断层:指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66.平移断层:指断层两盘沿段层面做水平方向相对位移的断层
67.断煤交线:段层面与煤层底面的交线
68.水平地层断距:指断层两盘上对应岩层之间的水平距离
69.铅直地层断距:只断层两盘上对应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70.断层落差:在断层倾向刨面上的铅直断距亦称为落差
7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的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