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抗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如下:
⑴. 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 免疫应答; ⑵. 只能刺激B细胞产生IgM类抗体; ⑶. 无免疫记忆
五、几种重要的抗原
1、病原微生物

细菌的主要抗原有以下几类:
表面抗原:包裹在细胞壁外面的抗 原物质。 菌体抗原: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 抗原物质, 鞭毛抗原:存在于细菌的鞭毛之中, 菌毛抗原:存在于细菌的菌毛之中, 有别于鞭毛抗原。
构像表位和线性表位
抗原决定基的类型及性质
5、共同抗原( common antigen) 交叉反应 (cross reaction)

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指不同抗 原物质之间的共同部分(系指共同决定 簇)

共同抗原分类: ①. 不同来源的抗原物质之间有共 同的 抗原分子, ②. 同一种系相同来源不同抗原分 子上 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

异种抗原
同种异型

同种异体抗原(allogenic antigen):同种属不 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不同,其相同 组织或细胞表面的化学结构也有差异的抗 原。 如人类红细胞表面的A、B、O(H)血型物 质,人体内有核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 抗原(MHC)均属此类抗原。 若在不同血型个体之间输血或不同个 体之间进行器官移植,将会引起溶血性输 血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改变和隐蔽的自身抗原 改变自身抗原(altered self antigen):外伤、 感染、药物或电离辐射等都可使自身组织 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自身抗原。 隐蔽自身抗原(sequestered self antigen):是 指与免疫系统隔绝的自身组织发生释放, 而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抗原,刺激机 体产生免疫应答。 如眼球的晶状体、脑、精子等,在外伤、手 术的影响下使其外部的屏障结构受损而暴 露于免疫系统之下,引起的免疫应答。

抗原决定簇大小: 蛋白质,5——7个氨基酸 多糖,5——6个单糖 核酸,5——8个核苷酸
3、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的决定簇
功能性决定簇:一个抗原分子可有一个或多 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般抗原决定簇即 指在抗原分子表面的有功能性的决定簇。
3、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的决定簇
3、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的决定簇
第 二章
抗 原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抗原(Antigen,Ag)
是指那些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 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 同时又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 /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 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亦称为免疫原 (immunogen)。
1、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2 、决定免疫原性的生物学因素


(1)宿主方面的因素
个体的遗传背景: 不同MHC背景的实验动物对同一 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格局可有明显的差异。 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 一般而言青壮年动物比幼年和老年动物免疫应答强; 雌性比雄性动物抗体生成高,但怀孕动物的应答能力 受到限制; 感染或免疫抑制剂能干扰和抑制动物对抗原的应答。
1、 决定免疫原性的抗原因素
(1)异己性 免疫学中的“异己性”不仅包括来自 体外的非己抗原性物质,还包括某些改变 或隐蔽的自身抗原。 异己性不是专指体外物质而言,而是以 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在胚胎期是否曾与之 接触而决定

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来自 与免疫动物不同种属的抗原.即动物本种成 分以外的各种具有免疫原性特性的抗原物 质。通常种属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例如对人来讲,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用于治疗和预防的生物制品(疫 苗和异种血清),所有植物蛋白对动物来 讲因种属关系差异巨大,故是良好的抗原。
2、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
外毒素(extoxin):是某些细菌在生长代谢 过程中分泌到体外的毒性物质。大多 数由G+ 产生,少数由G- 产生,能刺 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抗毒素。



外毒素具有以下特性: 蛋白质,典型的外毒素是蛋白质,加热易 变性,易被蛋白酶破坏; 毒性强,有实验证明肉毒杆菌1mg 可毒死 小白鼠约2千万只; 毒性对组织有特异性选择作用:白喉杆菌 外毒素可引起心肌坏死、肾脏、肝脏出血。 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又名神经痉挛毒素 可 引起中枢、外周神经痉挛。
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刺激机体
免疫系统,使之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性 能。
T T 致敏T细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g
B 浆细胞 抗体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或反应原性 (reactivity):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
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 应的性能。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抗原(或 抗体)除与其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 异性反应外,还可与其它抗体(或抗原) 发生反应。
交叉反应特点: 1、交叉反应有程度上的差别. 2、交叉反应不仅在两种抗原决定簇构型完 全相同时发生,也可在两种抗原决定簇构 型相似的情况下发生。只是前者结合力强、 后者结合力弱
三、抗原的特异性
1、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 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在免疫学中,特异性(specificity)是免疫应答 和免疫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抗原抗 体物质之间的吻合程度。它既表现在免疫 原性上,也可在反应原性上体现。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 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决定簇:在抗原分子内部的决定簇, 它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一般是无功能的。 它经理化因素处理后可暴露在表面,从而 作为新的功能性决定簇发挥免疫作用,
4、功能性抗原决定簇分类
(1)构象表位 (conformational epitope): 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短肽和多糖残基 在序列上不连续排列。 (2)线性表位(linear epitope): 由连续性排列的线性氨基酸片段构成的决定 簇。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指无需T细胞辅助,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 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
TI抗原特点:结构简单; 决定簇种类单纯,数目较多,排列 密集而有规律; 能与B细胞表面相应抗原受体牢固 结合,从而直接激活B细胞。 天然TI抗原种类较少,主要有细菌脂多糖(LPS)、肺炎 球菌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

半抗原—载体现象:小分子的半抗原不具 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但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结合后,就能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 体结合,这种现象为半抗原—载体现象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机体免疫系统在防御性免疫应答中能 否对病原体抗原起反应涉及构成病原 体的各种大分子抗原及其特性。 抗原进入机体是否诱发有效的免疫应 答,还取决于接收抗原的生物体的多 种特性。 因而免疫原性的强弱既由抗原因素决 定,也和机体的生物学因素有关。
四、抗原的分类
1、根据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分类:
完全抗原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2、根据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
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 同种异体抗原(allogenic antigen) 自身抗原(autoantigen)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它是 指那些须被抗原递呈细胞(APC)摄 取,并与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 物的形式递呈给T细胞。 主要包括: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 抗原。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指免 疫效应细胞的靶细胞自身所产生的抗 原,它们与MHC-I类分子结合成复 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并被递呈给细 胞毒性T细胞。 包括隐蔽自身抗原、变性的自身抗原、 肿瘤抗原、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抗原 等。
指需在T辅助细胞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 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TD抗原特点:蛋白质抗原, 分子量大, 表面决定簇种类多,但每种决定簇 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匀。 如血细胞、血清成分(人血清球蛋白、牛血清球蛋 白、卵白蛋白等)。
其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如下:
⑴. 不仅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也能引 起细胞免疫应答; ⑵. 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同时也可产 生其它类别抗体; ⑶. 可产生免疫记忆。
抗原的特异性
2、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determinant)


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 其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 表位 (epitope)。 它是免疫应答与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 的物质基础。
模式配体 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受体
抗原
*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 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 起免疫应答,也可通过表面抗原决定簇与 相应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 生免疫反应。 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的靶结 构。


2 、决定免疫原性的生物学因素
(2)免疫途径和抗原剂量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 佐剂
佐剂定义: 指那些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 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佐剂是非特 异性的免疫增强剂。
佐剂的作用机制
①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 除、延长抗原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抗原性
T T 致敏T细胞
Ag
B 浆细胞
2、根据上述性能,可将抗原分为两类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 仅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 子抗原物质。
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 + 载体 完全抗原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 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它们之间有广泛 的交叉反应性。Forssman抗原既是一种典型的 异嗜性抗原
豚鼠 绵羊
3、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类毒素(toxoid)
外毒素在0.3-0.4%的甲醛作用下转变成 类毒素(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常用的 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抗毒素(antitoxin)
抗毒素是用类毒素免疫动物(一般是 马)制备的,其免疫血清即含有抗毒素。
②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对抗原的
处理和提呈能力 ③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 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种类: ⑴ 无机佐剂:氢氧化铝、明矾等 ⑵ 微生物及其产物: 如分枝杆菌(卡介苗、结核杆菌)、短小棒状杆菌、百日 咳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脂多糖)。 ⑶ 合成佐剂: 合成的双链多聚核苷酸如: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 (Poly I:C)、双链多聚腺苷酸、尿苷酸(Poly A:U) ⑷ 弗氏佐剂: ①完全弗氏佐剂:系由乳化剂(羊毛脂或Tween80)、 油剂(石蜡油、植物油)相混合而成,当其与抗原混合即 成为油包水乳剂,最后加入死的分枝杆菌即成。 ②不完全弗氏佐剂: 是指不加分枝杆菌的完全弗氏佐剂。
4、根据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对T 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
1、 决定免疫原性的抗原因素
(2)理化性状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为大分子物质, 一般而言,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分子量应在4KD以上, 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抗原须为大分子物质的原因: ① 抗原相对分子量越大,表面特殊化学基团 (抗原决定簇)就越多,因而就越能有效地刺 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② 大分子抗原物质化学组成复杂、结构稳 定,不易被破坏和清除,在体内停留时间较 长,故可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