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义乌名人的故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望道(1891-1977),原名明融,号参一,以字行,夏演乡分水塘人,现代著名语言 学家、教育家。 1915年,陈望道赴日本留学,先后东亚预备学校、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攻 读四年,结识了日本著名进步学者河上肇、山川均等。 1919年“五四”运动回国后,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他与夏丐尊、刘大白、李次九 被顽固势力称为“四大金刚”。1919年冬,在夏演乡分水塘村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毛泽 东同志就是读了这本?共产党宣言?之后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1920年至1921年间,陈望道参加了上海工人运动,组织了纺织、印刷等工会,并到沪西 工厂区开办工人夜校和平民女校。同时在<<新青年>><<觉悟>><<妇女评论>>上发表文章, 提倡妇女解放、主张社会改革。1922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在上海共产党办的上海大学担任 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等职,并同师生参加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第三 次武装起义等反帝反封建斗争。 1932年,陈望道完成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修辞学发凡>>,这时国民党在白 区加紧文化“围剿”,提出“尊孔读经”,“文言复兴”。1936年6月,在上海同乐嗣炳、 胡愈之、夏丐尊共同发起“大众语运动”。同年9月,在鲁迅支持下,创办<<太白>>半月 刊,与林语堂等鼓吹的<<论语>><<人世间>>相抗衡。 1938年,提倡拉丁代新文字运动,发起组织“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 等进步团体,主编<<每日译报>>和<<语文周刊>>,1947年被子参加党所领导的上海地区 教授联谊会。并用理事会主席,参加反内战、反饥饿等民主革命运动。 解放后,陈望道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长,华东高教局局第,复旦大学校 长,中国拉学哲学家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人大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三、 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等职。他的著作有<<修辞学发凡>><<美学概论>><<作文法讲义>><<文法简论>>等。
语言学家----陈望道
湖畔诗人----冯雪峰
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赤岸乡神 坛村人。 1919年,考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师范科。此时正爆发了“五四”运动,他也接 受了时代思潮影响,参加闹学潮,被开除出校。同年秋,考入浙江省师范学校, 开始写作新诗,与柔石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 后来又与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出版了<<湖畔>><<春 的歌集>>成了全国闻名的“湖畔诗人”。 1924年,去上海中华学艺社当事务员,不久又到慈溪县当小学教师。1925年 和柔石一起到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课,并自修日文。1926年,冯雪峰试着翻译 日文小说,不久又被苏俄文学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吸引,并阅读李大钊的 著作。他的译作大都发在鲁迅主编的<<莽原>>半月刊上。 1927年6月,冯雪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他因为译稿中有“献给 为共产主义牺牲的人们”的题词而遭到反动当局缉捕,南下上海,重新流浪。 不久,就与中共浙江省委接上关系,省委要冯雪峰与另一党员一起回义乌建立 党组织,1928年7月回到阔别名年的故乡,一面在义乌中学教书,一面任城区 支部书记。年底,因遭国民党省政府通缉,离开义乌赴上海。为编印<<科学的 艺术论丛书>>,经柔石介绍结识鲁迅,先后翻译出版了<<新俄的文艺政策 >><<作家论>><<艺术是社会的基础>><<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学评论>>等重 要作品。
主编:黄健
曹பைடு நூலகம்铭 陈姗
八 零 九 班
义乌市稠州中学809班
才华横溢----骆宾王
骆宾王(619--687),字观光, 唐初诗人。资质聪颖,七岁时,便 以一?咏鹅?诗而闻名于世,被人称 之为“神童”。 骆宾王一生生性耿直,讲求气节、 不曲意奉承。 骆宾王诗才横溢,一生创作的诗 文,数量浩瀚,留传有130余首诗, 他的诗作与同时代的王勃、杨炯、 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骆宾王的诗,无论是思想性、艺术 性还是人品与诗品、文品都是一流 的,值得后人敬仰和钦佩。他的衣 冠冢在市廿三里丁店村口,规模颇 宏,“文革”时遭毁后重修,近来 在骆家塘当年咏鹅所在地,建起了 一个占地六十亩,以骆宾王的一生 为素材的仿唐园林,以表后人对这 位杰出诗人的怀念。
历史学家----吴晗
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字伯辰。吴店乡苦竹塘村人。著名历史学家。7岁始在乡村学堂读 书,11岁时读<<御批通鉴>>,成了他学习历史的启蒙教材。17岁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后,在本村湖 山小学教。1927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1928年入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 破格录取。 1934年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因才华出众,1937年,年仅仅8岁的吴晗被聘为去南大学 文史教授,1940年又到西南联大执教。1943年7月,在昆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参加共产党组织的 “西南文化研究会”等活动,在集会上发表<<论贪污>><<说土>><<贪污史的一章>>等议论,抨击同 民党反动统治。1945年吴晗帮助民主青年同盟建立秘密印刷厂,翻印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毛泽东著作。 1949年北平解放,吴晗参加接管北在、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长、历 史系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人代表,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三届 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以及全国青联副主席、秘书长、民盟北京市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 等职。从1949年11月起,他还担任了北京市副市长。
河神----朱之锡
在鲁西南和苏北地区,被当地人民颂称为“河神”的朱之锡 (1623-1666),乃义乌陇头朱山头下人,字孟九,号梅麓。 清顺治二年(1645),赴北京赶考,以首科荐举,第二年,中了进 士。顺治十四年,又升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 治理,兼管军内事务。朱之锡住在济宁,统一治理黄河、淮河、定河。 他重视治标又治本,调查研究,精心筹划,使淤塞几十年的决口,都 有一一得到解决,使船泊得以畅航。 同时,朱之锡对民工十分体贴,曾向朝延奏请革除陋规,立碑于道, 严禁官吏虐待民工,使用权民工的苦难有所缓解。康熙元年(1662), 鲁、皖、苏一带闹饥荒,朱之锡首创了赈济活动,救活了许多灾民。 乾隆四十五年,追封他为永宁候,并加封“佑安”。立了祠庙。他为 清王朝的“乾嘉六治”立下了汗马功劳。遗著有<<河防疏略>>20卷, 至今仍对治理黄河有着极大的价值 .
义乌悠远的历史文化:外地历史名人与义乌 (集)
义乌自秦建县以未,向以礼仪著称。虽地处丘陵,然山清水美,古来国内名人, 或来义乌任官,或临境督察,或游览胜地,或路过逗留,或与县人交往,代不乏人, 为义乌增添了不少光彩。
大 禹 姓拟,名文命,鲧之子。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 水。据令人推测,来过会稽於越旧地,在今浙东一带疏通河道。后于 这带大会诸侯,计功封疆。古乌伤境内存禹山、禹庙、大禹峰等地名。 伯 益 一作伯翳、柏翳。东夷族领袖,善于畜牧狩猎,舜时掌管草木 鸟兽,又管火。为禹重用,助禹治水。据令人推测,曾随禹来茅山之南 疏通河道,来过今义乌之地。 无 余 夏朝第五代君主少康的庶子,封于於越。据推测,其都城在
出污泥而不染----黄晋
黄晋(1277-1357),字晋卿,稠城人,元代史官。著作有<<日损斋稿 >>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 黄晋从小就很聪明,做人循规蹈矩,学习孜孜不倦,无事不会随便跨出 自身门槛。教他读诗书,能很快背诵,学作文,一下笔,几百字就顷刻而 成,曾写的?吊诸葛武候辞?,杭州学者刘应龟大为称赞他的才能,就留他 当学生。20岁时游学杭州,与隐居浦江仙华山的诗人方凤交游,以诗歌相 唱和。于是学问日进,以“文名于四方”。 但黄晋淡泊名利,后因友人力荐,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举为教 官,两年后为宪吏。延佑元年,“面举之法行”,第二年县更强迫他参加 考试,中进士,出任台州路宁海县丞,4 年后升绍兴路诸暨州判官,又奉省 檄监税杭州。公元1331年荐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造国史院编修官,教 国子博士。公元1346年任翰林百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接着以升侍讲学 士,中奉大夫, 同知经筵事,一身数任多职。 元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但黄晋能出污泥而不染,在京城20年,“足不登 巨公势家之门“,不攀附,不阿谀,人们称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尺玉, 纤尘不污“。 黄晋在义乌时,教了不少学生,如宋濂、王玮、傅烁、金涓、朱廉、傅 藻都是他的高徒。他在书法方面造谐颇深。现存他的书法有:<<与德懋书 贴>>、<<免颖贴>>、<<跋兰亭图>>百书法上均有其闪光的一页。
一代名医----朱丹溪
朱丹溪(1281-1358),原名朱震亨,字彦修,赤岸人。 朱丹溪从小就十分聪明,酷爱读书,一心想在仕途上发展,谋求一 官半职,但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屡考不中。 后来他的母亲生病,请了不少医生也无用。由于他家原系世代书香, 藏有医书,再加上他天资聪明,渐渐地入了门,并拜名医罗知悌为师。 朱丹溪治病坚持临症视情,辩证施治,修定了?大观方?,因地、因 时、因人制宜,制定了“相火论”,被誉为“滋阴大师”,还根据临 床经验,写下了大量治疗杂病的理、法、方、药,仅<<丹溪心法>> 就记载1337方,被称为治疗杂病的“锦囊妙法”。他的<<格致余论 >>、<<丹溪心法>>、<<局方发挥>>、<<伤寒论辩>>、<<外科精要发 挥>>、<<本草衍义补遗>>等十几部著作,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灿 烂明珠,并广泛流传至日本。现日本还有“丹溪学社”。后人把他与 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四个医师合称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的墓座落于仿赤岸镇东朱村北墩头庵旁。1992年,又集资修 建了朱丹溪陵园,塑有丹溪铜像,常有游人前来瞻仰。
抗金名将----宗泽
宗泽(1059-1128),字汝霖。宋代抗金名将。嘉佑四年十二月生于今联合乡新 厅附近的板塘村,后迁移福田乡宗宅。 元符元年(1098),任浙江省龙游县令,并创办学校,聘请教师。崇宁二年 (1103),出任山东胶水县令。政治三年(1113),调知山东掖县。宣和元年 (1119),因反对朝廷连结女真攻打契丹,被贬提到南京鸿庆宫。
公元前1126年9月,68岁的宗泽率领随从十多人一到磁州,就抓紧布置防守, 整顿防务,训练士兵。不久,金兵进攻了磁州,他利用自制的神臂弓打退了敌人 还派兵袭击敌人粮道,连破河西敌军三十余村寨,从而振奋了军心民心。
1127年月,康王赵枸即位称帝。由于李纲推荐,宗泽留守开封。在留守期间, 他上了二十四道奏章,向朝廷报告抗金的大好形势,陈述准备渡河北伐的计划, 驳斥奸臣投降误国的言论。但是大部分的奏章均被奸臣扣压,赵枸也在扬州过着 花天酒地的帝皇生活。宗泽的忠心无人赏识,心情十分的悲愤,不禁长吧一声, 低吟杜甫的?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月薪8日,宗泽 连呼“渡河!渡河!渡河!”就永远闭上了眼睛,终年70岁。
吴晗是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对明史研究造诣颇深。同时还创作杂文,出版了杂文集 <<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灯下集>><<春天集>><<投抱集>><<学习集>>等。 1957年,吴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要学习海瑞刚直不阿精神的号召,写 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和历史剧<<海瑞罢官>>,与邓拓、廖浅河同志一起,为<<前线>>撰写 <<三家村札记>>思想性文学都很强。“文化大革命”后,因?海瑞罢官?和?三家村札记?受到“四人帮” 的批判,于是969年10月11日吴晗被迫致死。1979年7月,北京市委为“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平反, 为吴晗恢复党籍,恢复名誉。 从1949年到家0年代初,吴晗对北京的文化教育、学术活动、古籍整理及文物古迹的保护等方面,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还发表了许多文章,重新改写出版<<朱元璋法>>、主编<<中国历史小丛 书>><<外国历史小丛书>>,主要著作有:<<读史札记>><<投枪集>><<灯下集>><<春天集>><<吴晗 历史论著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