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近代十大名中医考证对象基础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慕元春,清,字善卿。
镇原县南乡平泉镇人,生于乾隆盛时。
隐居不仕,高尚其志,所居曰古城山慕氏,元春高卧山中,萧然尘表,视天下无一物撄其心。
精歧黄术,其医病以养生为本,服药次之。
是以声名洋溢乎陇东。
凡踵门求诊者,令季子性生切脉立方,元春略为增减,无不霍然愈。
泾州牧谢某,得不治之症,闻元春名,修车路以至古城山,倩泾州某绅劝驾,元春抵州署甫三月,州牧视事如常。
将归。
馈以千金,却之。
后亲书“山中宰相”匾额。
以鼓乐送进山庄,镇之人传以为荣。
同治二年冬卒。
年八十余。
(参考民国二十四年《重修镇原县志》卷十二《慕元春传》)
慕元春精歧黄术,其医病以养生为本,服药次之。
尝引邱长春对元太祖之语以告人曰:药为草,精为髓。
去髓添草,譬如囊中贮金,以金易铁。
久之金尽,所有者铁耳,夫何益哉!著有《养生论》。
甘肃近代名医之二秦霖熙
秦霖熙,字瑞泉,号春帆。
光绪丁丑(1877年)进士。
光绪甲申(1884年)入京为官。
任户部主事,后改官广西恭城知县。
素善岐黄,精于别白。
在京二十余年,公务之暇,行医活人,由于他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
无论贫富老幼,均一视同仁,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于是仁声远播数百里外。
(参考民国《皋兰县新志》之《略传十二·文化上·艺术类》)
医著:
1.《外感辨证录》二卷(清光绪十年甲申恭城县署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外感辨证录》综风、寒、湿、热,而究其原,分门别类,将伤风、伤寒各证,分为十门,并脉诀、伤寒六经歌,风寒内外各证辨,粗加注解,名曰《外感辨证录》。
文义浅显,方法无多,取其易知易从,人见则晓。
2.《小儿惊风治验录》一卷(清光绪十二年丙戌刻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
该书分为总论、续论诸章,剖析分明,言简意赅。
自谓:在京二十余年,公余常为人诊病。
每见小儿患此证者,非内伤、即外感。
分门施治,无不愈者。
甘肃近代名医之三张鼎成
张鼎成,清,字丹陵。
陕西知县,历署华阴等县知县。
生平事迹不详,精医学,所著有《验方》数十则,抄行于世。
其父张照南,咸丰三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累迁河南司郎中,曾主讲五泉书院。
(参考民国二十七年《青城记·人物》)医著:《验方》
王继志(?~1926),清末民初,字士先。
靖远县大庙堡人。
父亲王惇,字成裕,入太学,性情严肃木纳,被称为一乡表率。
战乱年代时,王惇出资制舟,送堡民渡河避难。
同治二年贼入县境,民众争相渡河,惇让堡民先行,舟既离岸,贼至,惇与合家尚立河干。
贼问:“何为不遁?”惇曰:“吾制舟为救堡民耳,吾何为先渡。
”贼义之,乃释令登山逃命,里人以是感之。
妻汪氏死于同治之乱,王惇娶继中卫袁氏,生继志。
盖继志生,而惇年已五十六矣。
继志性至孝,父殁,继志被缞绖,面深墨。
冬令奇寒,日夜坐卧苫块中,无倾刻离。
葬则庐墓茹素,经大祥后始归。
母殁,丧礼守制,亦如葬父时。
继志初读书,颖悟异常人,弱冠县试冠军,自是文思大进。
潜心经史,惟不得志于场屋。
七越秋闱,始捷于癸卯,春官报罢,益肆力于诸子百家之学。
尝谓人不可不学,学不可不有所决择,非博览则决择无从。
经史之略,端在经史。
书生立定脚根,放开眼孔,不患终身无见用之日也。
后以保送举贡,官陕西,上书两江总督端方陈时事、论宪政。
端方为誉扬于陕抚,不次拔擢。
民国二年,应省议会议员,七年任金塔县知事。
十五年卒。
继配牛氏,事姑相夫,持家训子,各得其道。
故继志宦游各地,得无家室之累云。
晚年精医。
(参考民国《靖远县新志》第五编《耆旧传》)
王继志精于诸子之学,晚年精医,著有《经证经药录》十六卷,待梓。
甘肃近代名医之五刘绳武
刘绳武,清末民初,字绍庭。
宣统元年以优秀成绩考入贡生,进京为官,辛亥革命后,游历青海、新疆为官,后归兰州。
晚年自号颐叟,以诗酒自娱,拟古作,尤历落可诵。
自编其诗为八类。
更研医术,亦有所著,曰《刘氏医畴》。
(参考民国《皋兰县新志》之《略传十二·文化上·别集类》)
医著:《刘氏医畴》一册
甘肃近代名医之六葛正儒
葛正儒,清末,字青云,鼎新县(现金塔县)新西人,清代文庠生(秀才)。
为近世之明医。
先生仁心仁术,对贫寒求治者,不索谢聘,反将自己所治之药赠之,于是踵门医治者,络绎不绝。
晚年精神壮健,秉性谦恭,慷慨挥霍不吝。
邻县人有要病,常聘之往,一时名传邻县。
年七十有六。
(参考民国三十五年《鼎新县志草稿·寓贤传》)
精医理,善太素脉。
寻得张、李、朱、薛之秘法,所治神效。
伤寒、疟证,尤为极专。
内伤外感,无不手到病除。
而又善治时疫、白喉及虚火。
喉症得郑梅
涧先生《养阴忌表》之要诀。
临症不慌,病虽极重,而始终不改全方,立起沉疴。
论本养身寡欲,弱男保精,羸女养血之妥论。
对病用药,又极心细。
功尚望、闻、问、切之法,脉通先知之要。
并手著《产后经验良方》及《男女杂证要略》等书,惜未刊行。
甘肃近代名医之七秦凤鸣
秦凤鸣,清末,字晓楼,廪生。
性情豪爽,聪慧过人。
十四岁入邑庠第一。
文章劲奇,且长医术。
凡名家医书无不尽心研究,于张仲景《伤寒论》尤有心得。
著有《医学三字经》一书,未竟而没。
(参考民国二十七年《古浪县志》卷九《人物·群材》《人物·技艺》)
医著:《医学三字经》
甘肃近代名医之八王汝藩
王汝藩:清末,静宁人,生平未详。
医著:《医治验方》。
(参考民国三十七年《甘肃省乡土志稿》第二十一章《甘肃省历代考人物及其著述·第三节历代主要著述·第十四清》)
甘肃近代名医之九岳毓兰
岳毓兰,清末,金县人,精于医学。
生平未详。
(参考《陇右著作录补》)
医著:《岳毓兰验良方》一卷、《医方百科录》一卷、《外方歌括》一卷。
(参考民国三十七年《甘肃省乡土志稿》第二十一章《甘肃省历代之人物及其著述·第三节历代主要著述录·第十四清》)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朱云龙
朱云龙,清末至民国,字紫明,兰州人士,为青海同仁等县县长。
(参考《陇右著作录补录》)
精于医学,尝集中西医理为《中医先后天阴阳精经集》三卷。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一甘惠廷
甘惠廷(维哲),(1900—1978) 甘氏医学集大成者,陇上名医,平民医生。
双亲早逝,在族人的教导下,研习甘子明遗书及病案。
毕业于甘肃甲等工业学校。
拜甘肃名医关子廉(清末甘肃官医药局副局长)为师,学成后,游学江南。
曾悬
壶于河南、北京等地。
民国时期曾任冯玉祥部队少校军医,中央国医馆甘肃分馆副馆长,中医研究室主任,并兼任皋兰同仁局医科主任。
1939年,兰州成立红十字分会,义务应诊七八年。
时年与名医牛孝威、董静庵、苗天辅先生并称为甘肃四名医。
解放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联合诊所并任所长。
曾参与筹建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市中医院等。
中华医学会第一批会员,甘肃省第一届人大代表,兰州市第四、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皋兰县第一届人大常委,皋兰县政府委员。
行医五十余年,活人无数。
善治伤寒、脾胃、妇科等疑难诸病。
一生独创数十特效医方,如治疗外感伤寒的“灵宝汤”、“三清汤”、“柴豉汤”、“苏防杏仁汤”,调经的“加味逍遥汤”、“加味少腹逐瘀汤”、“荆炭柴胡汤”、“柴胡桂枝鳖甲汤”,安胎的“苏梗归身汤”等等,素有“甘氏一贴药”“平民医生”之美誉。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二杨建春
杨建春,字逢春,号普青,生卒年为公元(1825~1889年),清光绪庠生。
祖上为江西鄱阳县人,先后曾迁徙于安徽潜山、湖北竹山、陕西商洛等地,至杨建春辈始居于甘肃庆阳府(今合水、庆城)。
杨建春祖上行医,先生继承祖业,后徙居庆阳县城,自幼读书,立志从医,壮年博览各家著述,医术精明,身负盛誉,2 0岁曾单独行医。
悬壶于合水,庆城等地,杨建春终身在甘肃省境内为医,年青时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定祥一带从医,后迁居今庆阳市庆城县县城坐堂行医。
先生一生行医在当地颇有盛誉,他集一生行医经验,搜集单验方5453个,编著《一百七十五证方》两卷。
其序曰:此数千灵方……亦可稍稍济世”。
嗣后,四代均继其“济世之志”。
子忠海,忠钰,孙朝卿,曾孙积茂皆为名医。
杨建春有著作传世,为毛笔手书本,前有先生所作序言(已不全),为先生亲笔墨迹。
写作格式为:以证配方,证简方精,后注明处方来源。
共收集效方达五千五十则,主治一百七十五证,分上下两卷,约十八万字。
关于杨建春的文献记载有:《庆阳县志》、《庆阳地区卫生志》、《庆阳地区地方志》。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三张义德
张义德,1852-不详,张家川。
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 陕西华阴籍张义德在龙山开设永春堂,同寿堂中药铺.内有坐堂中医。
1954年前,龙山、张川、恭门、马鹿,闫家,梁山、马关、大阳、刘堡、傅堡等地。
有60多家中药铺(各铺均有堂号),68名中医药人员(每堂1-2名)。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四丁彦龙
丁彦龙,1863-1900,张家川。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 陕西凤翔回族籍中医丁彦龙迁居恭门,开展保盛堂中药铺,从医四辈,闻名遐迩。
丁彦龙二弟丁彦虎、丁彦寿,始终遵循杏林宗旨,以济世活人为怀,待病人热情周到。
第二代丁炳义、丁炳乾、丁炳文,著书《圣点脉决》(俗称“佛点头”)。
第三代丁映详、丁映瑞、丁映壁、丁映斗,1983年国家民委、人事部、科协联合授予丁映瑞“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五刘百录
刘百录,1871-1919,张家川。
清同治十年(1871), 陕西歧山回族籍中医刘百录在张家川镇创办戬谷堂中药铺,四代从医,历经118载。
第二代有九思、九经、九德、九宵兄弟4人,均执医业。
第三代有士栋、士林。
清同治二年(1863), 清同治十年(1871), 陕西歧山回族籍中医刘百录在张家川镇创办戬谷堂中药铺,四代从医,历经118载。
百录苦读医籍,无师自精中医,第二代有九思、九经、九德、九宵兄弟4人,均执医业。
九经医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尤以银针治疗腰椎结核、创伤“神效万应膏”治疗外科疮疡,独具特色。
民国8年(1919)张家川、渠子一带白喉流行,九德创制“喉症异功膏”和“喉症散”内外兼治。
有效的控制了白喉的蔓延。
第三代有士栋、士林。
士林博览医学典藏,善治腰椎结核,外科疮疡。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六洪毓峰
洪毓峰,1881-1931,张家川。
青年时曾中举人,但志于医,并教子洪治禹攻读医书。
治禹于民国20年(1931),创办中药铺,坐堂行医,擅长内科诸疾,应诊日久,对一些不孕症辨证有绝技,第三代洪发勇精通脉络,辨证甚详,善治妇科和老年性疾病,治愈者难以数计。
1983年国家民委、人事部、科协联合授予洪发勇“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发勇长子洪骞玺,自幼随父学医,出师在望。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七王仁山
王仁山,1892-1972年,武威。
原名得寿,武威市城关镇人。
生前系原武威县人民医院中医。
王老幼读私塾6年,性聪慧,勤奋过人,酷爱中医。
16岁时投身至武威西大街益春堂中药店做学徒,达10余年之久,其间刻苦学医有成。
1916年开始行医,1942年被当时县公安局聘为医官,任职四年,声名随之而噪。
王老出身商门,家道富裕,排行为八,故人称为“王八少”。
(《凉州中医史话》记载)他自幼酷爱中医,耳濡目染,刻苦攻读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中医学家理论。
对《黄帝内经》、《医宗金鉴》、《温病条辩》等熟记于心,尤以《伤寒论》、《金匮
要略》、《千金要方》等医著造诣较深。
他曾说:“病虽千病,理法遵《内经》、《伤寒论》,要深入学习,研读国学,才能继承发扬,推陈出新。
”从事中医五十余年,特别注意积累总结经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诊治疾病时,四诊诊察,八纲归纳,综合分析,循经定论,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从整体观点出发,临床主张“师古而不泥古”灵活运用的原则.王老治伤寒从经络立论,从六经方证的定位与定性问题阐发,对伤寒脉法颇有研究。
他强调:“治伤寒须先识脉、须识阴阳、须辨表里,否则误矣!”他认识到有些病证性质的判断主要决定于脉诊,所以十分重视切脉。
他举例说:“病人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结胸证。
《素问》说:‘中满者,泻之于内。
’治疗于下法。
而《伤寒论》132条云:‘结胸脉浮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其135条云;‘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可见脉象断病性定治法的重要性。
审证细微,用药大胆,治疗上补即补而泻即泻;热斯热而寒而寒。
运用十枣汤辨证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小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太阳病、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因阳虚而寒邪凝滞经脉所致的痛经等取得奇效。
许多他处不愈的患者,在王老处治疗可取得效如浮鼓之奇效,使之名声大振.被当时同行称为"伤寒医家王八爷",是武威有名的中医.王老诊务繁忙,常利用夜间休息时对白天遇到的疑难病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勤于总结,记录了部分医案经验心得,在当时武威中医界尚属不多。
其临证经验可见武威1958年汇编的《验方汇编》中。
王老在学术传承上主要将其临证经验心得传承给其子王浚,其孙王永睿、王永胜。
(2005年《武威卫生志》记载)
甘肃近代名医之十八侯绪功
侯绪功,1907年至1979年,陇南市康县大堡镇街道村人。
幼年就读于私塾,14岁因病休学,后随宗人侯喜明离家乡去徽县、天水、陕西、汉中等地拜师学医11年,1925年返回康县原籍,又拜康县民国时期著名的郑佐周老中医专学骨科。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继承老师所传授的治疗骨伤、内、外、妇、儿、中医杂症等方面,侯续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骨伤治疗中,灵活运用“正骨八法”,利用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不计其数,独创了自家的一套治疗方法,其方法奇特,灵活多变,疗效甚好。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在继承先师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了骨折初期服用的“活血接骨散”,中后期服用的“养血接骨散”,在治疗骨髓炎、骨结核,烧、烫伤及疑难杂症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疗效甚佳,从而形成了在甘肃陇南和陕西汉中、略阳等地很有影响的侯氏中医骨伤科治疗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