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代十大名中医汇总
吉林撷英——甘肃省名中医 刘国安
中医特色的 “ 内调外治” 治疗体系 , 形成了一整套防衰抗衰 、 治病延年的治
疗 方法 。研 制 出 “ 冠丸 ” 系列用 于治 疗 老年 冠心病 ,“ 脑 丸”治 疗脑 动 通 通
脉 硬化 ,“ 炎康 ”系列 治疗 慢性 结 肠炎 ,“ 肠 镇静 安 神 丸”治疗 老 年不寐 症 , “ 阳胶 囊”治 疗老 年 人 习惯性 便 秘 ,“ 列脐 贴 … ‘ 列栓 ”治 疗老 年人 前 锁 前 前 列 腺肥 大并 发 症 ,“ 降龙 擦剂 ”治 疗 老年性 带状 疱 疹等 。
刘 国安 主 任医 师 医术精 湛 , 德高 尚 , 医 受到 患者 的 信赖 和好 评 , 得到 社
会 的认 可 ,于 19 年 l 97 2月获 “ 甘肃 省老龄 委颁 发 的重视 老龄 工 作功 勋奖 ” , 20 0 5年被 甘 肃省 人 民政 府授 予 “ 肃省 劳动 模范 ”荣 誉称 号 。 甘 刘 国安 主任 医 师先 后发 表论 文 4 篇 ,主持 完成 省部 级 科研 项 目9 , 0余 项 在研 省 部级 科研 项 目3 ,其 中:“ 项 中药泄 宁治 疗 溃疡 性结 肠炎 的临 床研 究 ” 1 8 年 获甘 肃省 卫生 科技 进步 二 等奖 ;9 5 获黄 河流 域 九省 区首 届新技 术 99 l9年 新 产品 博 览会 金奖 ;“ 心 通 冠 灵系 列治疗 冠心 病 的临床 实验 研 究”1 9 补 9 3年 荣获 “ 国际 医学 研究 金奖 ” 9 6 获甘 肃 省卫生 科技 进 步三 等奖 ;“ ,1 9 年 老年眩 晕证 辨治 及 其微 量元 素相 关 关 系的研 究” 9 9 1 9 年获 甘肃 省医 药卫 生科 技进步 三 等奖 ;“ 三结 合 教学方 法 在 临床教 学 中的 应用 研究 ”1 9 年 获 甘肃 中医学 99 院 教学 成果 二 等奖 ;“ 中药 内 调9 敷 相结 合 治疗 老年 带状 疱疹 ”2 0 1 、 0 6年获 甘
首批甘肃省名中医名单
首批甘肃省名中医名单于己百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王自立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刘宝厚兰医二院主任医师宋贵杰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甘肃中医学院教授郑魁山甘肃中医学院教授裴正学甘肃省医科院主任医师许自诚兰医一院主任医师刘国安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马明非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张士卿甘肃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图布旦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赵健雄兰州医学院教授贾斌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尹锡泰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华占福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李永寿陇南地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道坤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王德林甘肃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夏永潮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高志林白银市白银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必舜兰大一院主任医师王俭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王惠兰兰大一院主任医师唐士诚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高冬来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丹增坚措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李少波甘肃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第二批甘肃省名中医名单谢君国庆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郭宪章兰州市城关区中医骨伤医院主任医师胡溶武威市凉州区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永庆天水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朱生多武威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卓玛甘南州碌曲县藏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余元泰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杨积茂庆阳市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葛健文天水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子俊平凉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斌陇南市成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何天有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正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文春甘肃中医学院主任医师韩忠义平凉市华亭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建平武威市凉州区医院主任医师张延昌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高正星兰州市榆中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龙文君甘肃中医学院教授赵文鼎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东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保林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副主任医师周文祥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伊达伟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姜志芳定西市通渭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李九平平凉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第三批甘肃省名中医名单李盛华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赵继荣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孙其斌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左进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定华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田旭东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洪涛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沈玉鹏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石国璧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王海东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武权生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史正刚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张晓刚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应东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马鸿斌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戴恩来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张志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薛国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王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魏清琳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薛文瀚甘肃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时吉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魏玉香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国义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安欣欣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孟庆常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主任医师李顺保兰州石化总医院主任医师许筠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潘建西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主任医师柳树昌兰州市西固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天生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蒲朝晖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杨国栋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志刚天水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德珍天水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刘宝录天水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夏小军庆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赵国庆平凉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任建华平凉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家蕊平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黄国强崇信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炯平凉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徐集民庄浪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维平陇西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政陇西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张银川定西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王福林定西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周大勇会宁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崔爱军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李启林景泰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明胜宕昌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杜社全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杨宏权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李生棣武威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薛德馨武威市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曹生有凉州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宗武三武威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赵明芳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姚军汉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任医师王景录山丹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永岱高台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力争张掖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古代名医 皇甫谧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皇甫谧生平简介姓名皇甫谧字士安、玄晏先生别名皇甫静去逝时间公元282年所在朝代三国曹魏→西晋出生地区安定朝那主要成就著《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针灸甲乙经》一、皇甫谧简介: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
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大体和傅玄同时。
他虽然一生多病,但学习和钻研非常刻苦,“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计有《晋征士皇甫谧集》二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针灸甲乙经》十二卷。
是魏晋之际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与医学家。
二、人物介绍:皇甫谧(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
安定郡朝县(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人。
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
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
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
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三、主要著作:《晋征士皇甫谧集》二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针灸甲乙经》十二卷。
四、学术内容:他继承了先秦以来一元论的哲学观点,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生命的根源。
他在《针灸甲乙经》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之德,地之气,阴阳交合,生成万物,也就是说,天所赋予的是生生之机,气所赋予的是物质基础,两相结合,万物才有生化之机。
自然界万物万象正是由于所受气不同而致。
第四批甘肃省名中医及第二批甘肃省基层
定西市
陇西县中医医院
2
李福荣、张海军
123
定西市
陇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1
朱维武
124
定西市
陇西县巩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王志武
125
定西市
通渭县中医医院
1
张存龙
126
定西市
临洮县中医院
4
杨景福、耿新民、张永科、石廷伟
127
定西市
通渭县人民医院
1
车念祖
128
白银市
平川区红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王君琪
7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
2
刘福俊、谢潇侠
8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4
沈世林、王一庆、匡钱华、乔成栋
9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1
杨 恂
10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1
郭 烽
11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
1
刘东亮
12
兰州市
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医院
兰州市
兰州市城关区第三医院
1
高 莉
8
兰州市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
1
李雅清
9
兰州市
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李桂霖
10
兰州市
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九州中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1
赵文金
11
兰州市
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街道真气堂中医社区门诊部
1
谈 升
12
天水市
甘肃省名中医张志明
甘肃省名中医张志明
张志明,甘谷县金山镇阳屲村人,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科主任。
擅长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主治重症感冒、咳嗽、偏头痛、失眠、顽固性腹泻、便秘、胃脘痛、前列腺炎、银屑病等。
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甘肃省名中医,为甘肃省卫生厅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五批省市五级师带徒指导老师。
先后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急诊协会副会长,甘肃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甘肃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首届“甘肃省医师奖”获得者,从事医疗、教育、科研工作30余年。
特别是运用中医药治疗“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甲流”获得了显著效果,事迹在《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报道。
擅长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急慢性呼吸衰竭、哮喘、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全身严重感染、肺脓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结缔组织疾病、顽固性头痛、难治性失眠、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急慢性腹泻、肝硬化腹水、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银屑病等。
出版专著一部,完成科研6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第四批甘肃名中医及第二批甘肃基层
拉 毛
60
甘南州
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寺藏医院
1
丹巴尖措
61
甘南州
碌曲县藏医院
1
看照加
62
甘南州
迭部县藏医院
罗 瑾
37
庆阳市
庆城县人民医院
1
曹平涛
38
庆阳市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
1
付 玮
39
庆阳市
庆城县南街社区
1
李振国
40
庆阳市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
1
仝铁甲
41
庆阳市
华池县人民医院
2
安平祥、宋尚贵
42
庆阳市
华池县中医医院
3
曾明言、杨学景、张新文
43
庆阳市
宁县第二人民医院
1
李怀民
附件1
第二批甘肃省基层名中医推荐候选人名单
1
王军仓
27
庆阳市
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
2
袁岳鹏、张世龙
28
庆阳市
庆阳市妇幼保健院
1
董永军
29
庆阳市
环县中医医院
1
董治君
30
定西市
定西市人民医院
2
孙 钧、宋守江
31
定西市
临洮县人民医院
1
潘星宇
32
陇南市
康县中医院
1
侯守谦
33
陇南市
陇南市人民医院
1
李 春
34
陇南市
礼县中医医院
1
金玉盛
35
陇南市
成县抛沙镇中心卫生院
1
韩生林
36
陇南市
宕昌县中医院
甘肃古代十大名精深中医
古代十大名中医1.岐伯,生活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北地(今省庆阳市庆城县)人,为黄帝臣,主管医药,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著名医学家。
他和黄帝以问答形式著成的《黄帝经》总结了先秦医学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中医学奠基之作,被尊称为“医家之宗”。
由此,岐伯被尊奉为“中华医学之祖”。
2.封衡(约116-220),字君达,号青牛道士,东汉初道(今陇西东南渭水东岸三台镇)人。
自幼出家当道士,隐居鸟鼠山(今渭源县境)修行。
封衡精老庄之学,善医药、针灸。
著有《容成养气术》《灵宝卫生经》《墨隐形法》,为祖国养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著成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此,他被后人推崇为“世界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4.吴褆,宋,昭武(今省县西北)人,太学生。
著《圣济经注》十卷。
《圣济经》乃徽宗皇帝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经》《道德经》之奥旨。
5.好问,生卒年月不详,字希敬,祖籍高邮,其祖父仁为韩王侍医,遂定居。
他承祖业医术,悉心钻研,术益精湛,从医活动时间是在明代弘治初年(1488)至嘉靖十四年(1535)。
著有《氏医精》。
另著《太素集》《时巢鉴》等书。
6.石坚(?-1743),字碧天,号太朴,高台县人。
石家世代行医。
石坚幼承家传,医术精良,善治各种杂症。
著有《鸿宝堂医案》一书,惜已失传。
7.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平阳府曲沃县人,为清代著名丹家。
后半生一直隐居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是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医家之一。
医著有《眼科启蒙》四卷、《经验奇方》二卷、《经验杂方》《杂疫证治》二卷。
“甘肃省名中医”人员名单
“甘肃省名中医”人员名单
谢君国庆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郭宪章兰州市城关区中医骨伤医院主任医师
胡溶武威市凉州区医院副主任医师
吴永庆天水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朱生多武威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卓玛甘南州碌曲县藏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余元泰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
杨积茂庆阳市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葛健文天水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子俊平凉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
廖志峰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赵斌陇南市成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何天有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正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文春甘肃中医学院主任医师
韩忠义平凉市华亭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建平武威市凉州区医院主任医师
张延昌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高正星兰州市榆中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龙文君甘肃中医学院教授
赵文鼎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
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刘东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王保林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副主任医师周文祥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伊达伟甘肃省中医学校副主任医师
姜志芳定西市通渭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九平平凉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
凉州名医:明末清初凉州蔡氏三代神医
凉州名医:明末清初凉州蔡氏三代神医作者:李元辉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9年第8期明末至清初,武威蔡嘉善、蔡芩、蔡元勋三世行医,祖孙三代医术高明,都被百姓称之为神医,在民间传下无数佳话。
蔡嘉善,字建阳,凉州人,明代名医。
据《五凉全志》记载,他“精通方脉,详辨阴阳,曾从戎恢复扒沙(今古浪县大靖镇),全活征兵甚众,后题请授凉州卫医官”。
大意是,蔡嘉善精通各种医药处方,擅长诊脉,熟悉用阴阳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
明代万历年间,他以随军医生的身份跟随大军参加松山战役,用精湛的医术救活了无数受伤的士卒。
可见,蔡嘉善在治疗创伤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战役结束后,有关部门立即奏请他为凉州卫专职医官。
据《明史》记载,明代有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在边关卫所各设医官,一般由太医院考核派遣。
年底,考察其功过,决定留任还是废黜。
由于医官不足,后来在卫所设立医学,培养医疗人才。
蔡嘉善由凉州卫推荐专职医官,足见其医术精湛,受到地方官员的肯定。
同时,他的医术和医德,也受到凉州百姓的称道,他去世后,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甘肃新通志》记载,蔡氏“世传医业,纯以济世为心,活人甚众。
殁后,人立祠于三皇庙侧以祀之。
”蔡嘉善医术精湛,他的子孙也继承祖业,医疗水平不亚于蔡嘉善。
据《五凉全志》记载,“其子蔡芩,明末清初名医,袭职医官,其善太素脉,定人生死穷通毫无差谬,人称其神。
”大意是,蔡嘉善的儿子蔡芩世袭凉州地方医官,擅长诊太素脉,决定人的生老病死、贫穷通达,毫无差错,人称为神医。
这里顺便抄录一段有关太素脉的科普文章。
据说,太素脉是明代青城山人张太素由隐者密授,再经他反复实践、整理而得以流传。
张太素著有《太素脉秘诀》上下二卷,里面记载道:“太素脉者,以轻清重浊为命论,轻清为阳,为富贵;重浊为阴,为贫贱。
男子以肝木部为主,以决功名高下;女子以肺金兑位为主,以决福德。
且如轻清者,如指摸玉,纯粹温润,应指分明,六脉不克。
如源之流长,不敢断续,纵有小疾,直清不浊,主为人禀性冲和,智识明敏,禄位高擢,此为轻清之脉。
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授予石国璧等63名同志“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的决定
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授予石国璧等63名同志“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2.02.06•【字号】甘卫中发[2012]26号•【施行日期】2012.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授予石国璧等63名同志“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的决定(甘卫中发〔2012〕26号)各市(州)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了表彰在继承、弘扬中医药学术和中医医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经民主推荐、省名中医评选委员会评选、省名中医评选领导小组审核和省政府同意,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授予石国璧等63名同志“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
希望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向获得“甘肃省名中医”称号的专家学习,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三批“甘肃省名中医”人员名单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附件:第三批“甘肃省名中医”人员名单1. 石国璧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2. 李盛华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3. 李妍怡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4. 赵继荣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5. 孙其斌甘肃省中医院中医推拿主任医师6. 左进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7. 张定华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8. 田旭东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9. 张洪涛甘肃省中医院针灸主任医师10.沈玉鹏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儿科主任医师11.王海东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2.李应东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13.武权生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妇科教授14.史正刚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儿科教授15.戴恩来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教授16.张晓刚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17.张志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8.马鸿斌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9.薛国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20.王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21.魏清琳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主任医师22.薛文瀚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23.时吉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24.魏玉香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针灸副主任医师25.马国义甘肃省中医学校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26.安欣欣甘肃省中医学校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27.孟庆常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28.李顺保兰州石化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29.许筠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30.潘建西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31.柳树昌兰州市西固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32.王天生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针灸副主任医师33.蒲朝晖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34.杨国栋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35.王志刚天水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36.李德珍天水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37.刘宝录天水市疾控中心中医内科主任医师38.夏小军庆阳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39.赵国庆平凉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40.任建华平凉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1.杨家蕊平凉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主任医师42.黄国强崇信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3.王炯平凉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44.徐集民庄浪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5.杨维平陇西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6.李政陇西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7.张银川定西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48.王福林定西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9.周大勇会宁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50.崔爱军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51.李启林景泰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52.杨明胜宕昌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53.杜社全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54.杨宏权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藏医副主任医师55.李生棣武威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56.薛德馨武威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57.曹生有凉州区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58.宗武三武威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59.赵明芳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60.姚军汉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内科主任医师61.王景录山丹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62.黄永岱高台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63.刘力争张掖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历代中医名家名录
历代中医名家名录中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中医名家。
他们以精深的学识和卓越的医术成就在中医界和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历代中医名家的名录,带领大家一同探索中医药学的宝贵遗产。
一、东汉末年:张仲景张仲景(150年-219年),字益春,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中医学家。
他以《伤寒杂病论》一书闻名于世。
这部著作系统总结了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于诊断和治疗传染病以及其他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的贡献被后世尊为“伤寒论祖”。
二、唐代:孙思邈孙思邈(581年-682年),字孟春,是唐代中医学家、医药学家、书法家。
他广泛吸收和总结前人的医学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被誉为“药王”。
孙思邈的代表作《千金方》收录了大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对于后世的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三、宋代:张志聪张志聪(1090年-1153年),字玄石,是宋代著名的中医学家。
他以临床医术高超而闻名,被尊为“医圣”。
张志聪提出了“三因”学说,即“肝主情志,脾主饮食,肺主气息”。
他的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对于后世的中医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明代:李时中李时中(1518年-1593年),字元化,是明代中医学家。
他精通脉学、针灸学和药理学,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李时中的代表作《医学入门》对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总结。
这部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清代:吴鞠通吴鞠通(1758年-1836年),字次栋,是清代享有盛誉的中医学家。
他尤其擅长妇科,对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吴鞠通提出了“病因必通过冲任”和“血行不畅则病”等重要理论,对于妇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现代:钱世凯钱世凯(1860年-1937年),字庚辛,是中国现代中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甘肃现代已故十大名中医之窦伯清
甘肃现代已故十大名中医之窦伯清
窦伯清(1914年~1988年),名微,甘肃武威市人。
幼年就读于武威县清应寺私塾,1927年转入武威国学专修馆,1930年辍学经商。
在此期间,亲人因病被庸医误治而丧生,悲愤之余遂立志学医,刻苦攻读中医基础理论,以《医学三字经》启蒙,从简至繁,由易而难,渐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
常义务为乡邻亲朋诊治,颇多效验。
为求深造,1930年10月前往兰州积善针灸馆,进一步系统学习了中医及针灸专业技术。
1940年正式悬壶于武威。
所疗者奇验甚多,故而名声大噪,慕名求医者盈门。
1948年参加了北平国医砥柱社,进一步探求中医学术,并任武威分社社长。
1952年,他与权爱棠、杨衡武等8位中医师组织成立了武威第一联合诊所(新中诊所),被选为武威地区卫生协会副主任委员。
1955年调入甘肃省中医院任中医主治医师,1960年2月在上海中医学院深造半年,同年被任命为省中医院住院部主任。
196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甘肃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中医院及省卫生厅先进工作者。
窦伯清从医50余载,治学严谨,对医术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
在内科、儿科、妇科及针灸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中风、消渴、虚劳诸病的疗效更为显著。
在治疗时强调审证求因,循经定治。
论著有《窦伯清医案》,另有《中风》《消渴》《湿热》《烂喉丹痧》《痛经》《麻疹未透》等10余篇医案。
甘肃古代十大名中医
精心整理甘肃古代十大名中医1.岐伯,生活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北地(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为黄帝臣,主管医药,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着名医学家。
他和黄帝以问答形式着成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医学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4.吴褆,宋,昭武(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人,太学生。
着《圣济经注》十卷。
《圣济经》乃徽宗皇帝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内经》《道德经》之奥旨。
5.张好问,生卒年月不详,字希敬,祖籍高邮,其祖父张仁为韩王侍医,遂定居平凉。
他承祖业医术,悉心钻研,术益精湛,从医活动时间是在明代弘治初年(1488)至嘉靖十四年(1535)。
着有《张氏医精》。
另《痘疹管见》行世,书名见《四库全书简明录》,子六人,佑、侃俱庠生,佶拔贡生,最知名,能读父书,传其家学,受业于门者亦盛,后官武威县教谕。
9.陈至义(1781-1843),字宜亭,号椿山,甘肃武山县洛门大柳树人。
出身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
至义平生精通儒术,尤工医学,妙有神契。
临床医方用药,变通机要,所悟恒在古方书外,是陈氏家族在中医方面之集大成者。
曾设万全草堂,赈济贫病,闻名会宁、临洮、渭源、巩昌一带,时人呼之为“陈佛爷”。
着有《医案问答》《脉决》等书。
在京二十余年,公务之暇,行医活人。
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无论贫富老幼,均一视同仁,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医着有《外感辨证录》二卷、《小儿惊风治验录》一卷。
3.杨建春(1825-1889),字逢春,号普青,清光绪庠生,原籍江西鄱阳县,至建春辈始居于甘肃庆阳府(今合水、庆城),世代行医。
建春医德高尚,医术至精,救死扶伤,在当地颇有盛誉,集行医经验,搜集单验方5453个,编着《一百七十五证方》两卷,约十八万字。
其孙朝卿遗有《临证验方集》手稿一卷。
其临证经验被武威1958年的《验方汇编》收录。
7.岳毓兰,清末,生平未详,金县(今甘肃榆中县一带)人,精于医学。
着有《岳毓兰验良方》一卷、《医方百科录》一卷、《外方歌括》一卷。
看病不发愁,武威居然隐藏了四个中医世家
看病不发愁,武威居然隐藏了四个中医世家
第二批甘肃中医世家考证结果为:甘肃火高明中医世家,第四代:永登县民乐乡满水村卫生室火勋达;甘肃张登峰中医世家,第五代:西固区张氏国医馆张正红;甘肃刘孟轁中医世家,第三代:平凉市刘璞君针灸诊所刘芳;甘肃万育中医世家,第四代:庄浪县朱店镇西街村卫生所万永生;甘肃张步荣中医世家,第四代:崇信县木林乡木林村卫生室张新亮;甘肃杨均顺中医世家,第三代:庆阳市人民医院杨鹏华;甘肃王永式中医世家,第四代,庆阳市西峰区中心骨伤医院王大庆、西峰区长庆北路社区服务站王大农;甘肃魏长征中医世家,第四代:庆城县驿马镇儒林村刘庄芳芳中医诊所魏芳芳;甘肃张永宽中医世家,第四代:华池县中医医院张载钰;甘肃米为生中医世家,第三代:宁县早胜南街村卫生所米旭东;①甘肃席松龄中医世家,第五代:武威席兴贤中医诊所席晓虎;②甘肃王栋才中医世家,第三代:凉州区西营镇中心卫生院王元基;③甘肃卢常泰中医世家,第三代:天祝县藏医院卢生海;④甘肃张学仁中医世家,第三代:古浪县定宁镇卫生院张致恒;甘肃潘文华中医世家,第三代:武山县人民医院潘有为;甘肃李郁中医世家,第四代:甘肃省中医学校李世昌;甘肃黄文镇中医世家,第三代:甘肃省中医院黄晋;甘肃何俊章中医世家,第六代:山丹县中医医院何贤;甘肃李登基中医世家,第三代:临泽县医药公司李春伟、临泽县中医医院李春佐;甘肃朱嘉禧中医世家,第三代:民乐县新天镇王什村卫生室朱鸿章;甘肃柴立帮中医世家,第三代:民乐县六坝镇五庄村卫生室柴述延;甘肃单培荇中医世家,第五代:民乐县洪水镇单庄村卫生室单永堂。
甘肃省乡村名中医名单
甘肃省乡村名中医名单甘肃省乡村名中医评选委员会评选确定的甘肃省乡村名中医名单市州工作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从事中医工作年限兰州市 (2人)榆中县金崖镇卫生院陆中海男56 中医主治医师37榆中县马坡乡银山中心卫生院朱存仁男62 主治医师43天水市(16人)麦积区元龙中心卫生院张俊武男44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26麦积区马跑泉镇王鉴中医诊所王鉴男51 乡村医生36麦积区王董斌中医诊所王重治男62 乡村医生32武山县山丹乡卫生院李加保男53 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36张川县张川镇中心卫生院刘基男46 中医主治医师 28张川县马关乡石川村卫生所窦智勇男57 中医副主任医师29张川县梁山卫生院张安文男60 中医执业医师 40张川县马鹿乡堡梁村卫生所王存维男44 乡村医生26张川县恭门乡付川村卫生所付学著男56 乡村医生32张川县恭门乡柳沟村卫生所杨天生男61 乡村医生38张川县闫加乡付堡卫生所王振国男58 中医主治医师 43秦安县兴国镇卫生院杨成子男52 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 27清水县红堡镇高沟村卫生所高金贵男63 乡村医生42清水县草川中心卫生院弥长存男61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47工作年限清水县土门乡卫生院陈万卿男74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51 清水县红堡镇城子村卫生所邓应泰男68 中医执业医师 47陇南市(14人)武都区城郊卫生院袁永德男58 中医主治医师 36两当县西坡镇冯元清诊所冯元清男70 中医师29两当县东街残联康复服务站马如军男50 33两当县西坡镇苍坪村卫生所李建奇男60 乡村医生36宕昌县理川镇刘祛病个体诊所刘祛病男67 中医师43宕昌县城关卫生院刘耀杰男45 中医主治医师 26康县云台中心卫生院蒲治才男61 中医主治医师 37康县豆坪乡卫生院杨廷宪男60 中医主治医师 45康县铜钱乡卫生院蒋占仁男62 中医师43文县石坊乡槐树村卫生所王文贵男52 乡村医生32文县丹堡中心卫生院张星财男54 中医主治医师 30徽县伏家镇中心卫生院闫好贤男64 中医主治医师 46徽县伏家镇架山村卫生所孙忠林男59 乡村医生 38徽县栗川乡栗亭村卫生所郭志元男58 乡村医生 37庆阳市(5人)西峰区彭原乡卫生院杨丕清男51 中医师28环县倪晓瑞诊所杨世雅男43 中医师27镇原县临泾乡席沟圈卫生所段文广男56 乡村医生38工作年限庆城县驿马中心卫生院张鸣波男44 中医主治医师 25 庆城县驿马镇上官村卫生所魏正广男47 中医师 30平凉市(12人)崆峒区白水镇段堡村卫生所吕启明男57 乡村医士35泾川县党原乡徐家村卫生所徐忠义男68 中医士44华亭县西华镇卫生院潘忠吉男46 中医师29华亭县上关中心卫生院李斌男42 中西医结合医师28灵台县什字中心卫生院咸红金男47 中医主治医师25灵台县朝那镇皇甫谧研究所郝定国男62 乡村医师46灵台县独店镇白玉村卫生所柳守岳男72 乡村医师48灵台县中台镇坷台村卫生所杨春男66 乡村中医师47崇信县九功卫生院张建新男41 中医师25庄浪县南湖中心卫生院马新生男45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25静宁县灵芝乡俊丰村卫生室郑全民男59 医师38静宁县甘沟乡崖湾村卫生所李汉斌男60 中医师 42定西市(7人)临洮县新添中心卫生院黄文璞男66 中医主治医师 39陇西县巩昌镇一心村卫生室李子才男68 中医内科医士40陇西县巩昌镇红旗村卫生室石俊秀女45 医士30陇西县巩昌镇李家沟门村卫生室杨世栋男53 医士28陇西县文峰镇杨学文诊所杨学文男46 中医师30工作年限陇西县巩昌镇二渠村卫生室张映奎男63 医士 35通渭县修真堂诊所崔仪龙男69 执业医师 50白银市(9人)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卫生院关元祯男63 中医主治医师 44白银区水川中心卫生院李万海男46 中医副主任医师 23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中西诊所李守学男64 中医助理医师 44会宁县河畔乡中心卫生院冯廷义男61 中医主治医师 42会宁县世兴诊所王世兴男53 中医助理医师 31会宁县党家岘中心卫生院李胜乾男52 中医主治医师 30景泰县五佛中心卫生院万国胜男59 中医主治医师 37景泰县芦阳卫生院李维奎男44 中医副主任医师 25靖远县平堡乡蒋滩村卫生所雒维平男51 中医师 31武威市(21人)凉州区黄羊镇二坝卫生分院达金汉男58 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41 凉州区双城镇羊儿村卫生所刘生永男52 主治医师30凉州区清源镇曾家堡卫生所叶成智男52 乡村医生33凉州区五和乡支寨村卫生所党长寿男67 乡村医生48凉州区黄羊镇吴璠诊所吴璠男49 乡村医生31凉州区金羊镇松涛村卫生所梁成山男44 乡村医生26凉州区中坝镇头沟村卫生室尹希柏男54 乡村医生33凉州区张义镇中心卫生院顾成仁男64 中医主治医师40市州工作单位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从事中医工作年限凉州区柏树乡张寨村张春奎诊所张春奎男61 中医师41 凉州区古城镇卫生院杨泽林男46 中医主治医师25民勤县红沙梁卫生院刘家地分院刘学元男44 乡村医生26民勤县重兴乡下案村卫生所俞天爱男63 乡村医生40民勤县西渠镇水圣村卫生所韩文绪男60 乡村医生39民勤县苏武乡西湖村卫生所王国泽男58 乡村医生32民勤县三雷镇马思敏中医诊所马思敏男68 中医主治医师47 天祝县安远镇直沟村卫生所丁晓武男59 乡村医生36天祝县大红沟乡大沟村卫生所陈天禧男71 乡村医生 48第一卫生室天祝县安远镇极乐村卫生所周东平男51 乡村医生35天祝县安远镇安远村第二卫生所王有德男48 乡村医生30 天祝县天堂乡卫生院秦德寿男58 藏医主治医师31古浪县黄羊川大南冲村卫生所胡鸿基男67 医师30张掖市(8人)临泽县鸭暖中心卫生院郑天琪男46 中医师29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卫生所刘正海男52 乡村医生30山丹县清泉镇东街村卫生所马新男65 乡村医生40甘州区上秦中心卫生院罗天生男46 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26 山丹县张盛国中医诊所张盛国男65 乡村医生46工作年限山丹县东乐乡大桥村尹世昌诊所尹世昌男55 乡村医生 40 高台县巷道乡红联卫生所许兴炘男66 乡村医生 48山丹县霍城镇王庄村卫生所陈元品男58 乡村医生 40金昌市(2人)永昌县水源镇卫生院魏文照男67 中医师 45永昌县第二人民医院徐克贤男54 中医主治医师 37酒泉市(9人)敦煌市杨家桥乡月牙泉村曹孝男58 乡村医师 37社区服务站敦煌市郭家堡乡卫生院白金贵男47 中医执业医师29敦煌市肃州中心卫生院王多祥男47 主治医师29肃州区果园卫生院雷天文男59 中医师35肃州区下河清卫生院王晋明男59 中医师37肃州区金佛寺镇第二卫生院杨学仁男56 乡村医生37 肃州区西峰乡卫生院张万义男67 中医主治医师32玉门市清泉乡卫生院崔永善男60 中医主治医师40金塔县大庄子乡卫生院韩济民男65 乡村医生40嘉峪关市(1人)嘉峪关市新城镇长城村卫生所杨志明男62 乡村医生43 工作年限临夏州(6人)临夏市城郊镇李如俊诊所李如俊男60 乡村医生 34临夏市城郊镇卫生院王福英男54 中医主治医师 28积石山县吹麻滩镇方家村卫生室乔永昌男43 中医师 26 临夏县漫路乡小沟门村卫生所祁小宁男42 中医师 25 临夏县莲花镇鲁家村卫生所鲁孝让男55 乡村医生 32 广河县买家巷镇曾家村卫生所赵建录男47 乡村医生 27 甘南州(2人)舟曲县巴藏乡下巴藏村卫生室闫福海男47 乡村医生 25 舟曲县江盘乡卫生院杨彦新男71 中医师 38合计共114人。
甘肃古代十大名精深中医
甘肃古代十大名中医1.岐伯,生活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北地(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为黄帝臣,主管医药,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著名医学家。
他和黄帝以问答形式著成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医学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中医学奠基之作,被尊称为“医家之宗”。
由此,岐伯被尊奉为“中华医学之祖”。
2.封衡(约116-220),字君达,号青牛道士,东汉初道(今甘肃陇西东南渭水东岸三台镇)人。
自幼出家当道士,隐居鸟鼠山(今渭源县境内)修行。
封衡精老庄之学,善医药、针灸。
著有《容成养气术》《灵宝卫生经》《墨隐形法》,为祖国养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著成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此,他被后人推崇为“世界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4.吴褆,宋,昭武(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人,太学生。
著《圣济经注》十卷。
《圣济经》乃徽宗皇帝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内经》《道德经》之奥旨。
5.张好问,生卒年月不详,字希敬,祖籍高邮,其祖父张仁为韩王侍医,遂定居平凉。
他承祖业医术,悉心钻研,术益精湛,从医活动时间是在明代弘治初年(1488)至嘉靖十四年(1535)。
著有《张氏医精》。
另著《太素集》《时巢鉴》等书。
6.石坚(?-1743),字碧天,号太朴,甘肃高台县人。
石家世代行医。
石坚幼承家传,医术精良,善治各种杂症。
著有《鸿宝堂医案》一书,惜已失传。
7.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为清代著名内丹家。
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是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也是当时甘肃最具影响的医家之一。
历史十大名医及简介
历史十大名医及简介1、张仲景:张仲景,字楚源,号钱老,东晋时期医学家、内科学家、画家,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
他是《伤寒论》的作者,也是中国中医学的创始人和发起人。
《伤寒论》是历代相传的医药典籍,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提供了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中国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华佗:华佗,名子德,号子瞻。
东汉末期大夫,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生之一,被誉为“神医”。
他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并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把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在外科学方面格外突出,出入重大病症均有奇效。
3、葛洪:葛洪,号圆子,字宗洲,明代最杰出的医学家,以《水经注》而闻名,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张要把传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实践来验证理论,把中医学概念提升到实践的层面,为随后的医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4、李时珍:李时珍,字回谦,明朝最杰出的医学家和药学家,被誉为“药王”。
他收集了大量的中药材,作了大量的药物实验,总结出一套关于药物的理论,并为中药材的采集、炮制、用法全面系统地进行了记载,是历代最杰出的药学家和药学典籍的作者。
5、沈括:沈括,字谫名,号阴公。
北宋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东晋《四部丛书》和《天工开物》的基础上,创立了“古今天文应用”学说,奠定了中国智能机械和天文仪器的基础,并创立了早期的气象学。
他在地理学和气象学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被称为“古今天文地理家”。
6、济公:济公,真名叫莱女士,现代名叫莱氏,号称英主。
唐代大夫,中国宋元时期最杰出的医师之一,著名的神医,对古代中医学理论和实践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开创了赝法诊病,把传统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中医在实践上有了深刻的改变和发展。
7、任和:任和,号曲阳君,唐代著名医学家,以《任氏医书》而闻名,被称为“神医”。
他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的理论,对内科学和外科学都有深入的研究,把传统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尤其是在内科学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兰州十大名老中医~悬壶济世裴正学,主任医...
兰州十大名老中医~悬壶济世裴正学,主任医...
兰州十大名老中医~悬壶济世
裴正学,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擅长肝病,恶性肿瘤,肾病等疑难杂症,出诊甘肃省肿瘤医院;
张世卿,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擅长儿科,出诊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何天有,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擅长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男性疾病,出诊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自立,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擅长肺炎,脾胃,肾脏,肝脏,妇科,出诊甘肃省中医院;
廖志峰,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擅长肝胆消化系统,呼吸,糖尿病,出诊甘肃省中医院;
王道坤,甘肃省名中医,擅长胃炎,癌症,消化系统疾病,出诊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唐士诚,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擅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男性病,皮肤病,出诊甘肃省中医院。
刘国安,教授,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擅长老年病,糖尿病,结肠炎,出诊甘肃省中医院;
张武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呼吸,消化,肾病,心血管疾病,出诊兰大二院;
张太峰,主任医师,擅长肿瘤,内科,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出诊甘肃省肿瘤医院;
我大甘肃还有那些好的中医,可以评论区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
甘肃古代名医考证
甘肃古代名医之一岐伯岐伯,战国末期人,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汉书•艺文志•方技》在列数古代著名医家时亦说:‚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
‛关于其籍贯,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
‛关于其职官,《史记•孝武本纪》和《史记•封禅书》皆云:!‚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
‛《史记正义》注曰:‚岐伯,黄帝太医。
‛《汉书•音义》曰:‚尚,主也。
岐伯,黄帝太医,属使主方药。
‛韦昭注《汉书•郊祀志》曰:‚风后、封钜、岐伯皆黄帝臣也。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
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其《帝王世纪》亦云:‚(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
《黄帝内经》乃中医学奠基之作,其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论医,并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农艺、哲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中医药学的第一部经典,它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养生保健知识,既是医家临证之书,更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因此《黄帝内经》被尊称为‚医家之宗‛。
从此中国传统的医药学和医术,又称为‚岐黄之术‛。
《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而黄帝为五帝之一,声高位显,岐伯为黄帝之臣,后世称‚岐黄之术‛,将岐伯名列黄帝之前,显然于礼不符。
此理推之,则《内经》所托名者,乃黄帝也,岐伯才是《内经》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最初构建者。
故《难经注疏》、《皇汉医学》均言,《内经》乃‚昔者岐伯以授黄帝‛,中医学之创立,岐伯功高千古。
另,据有关史志书目记载,岐伯的其他著作还有8种:1.《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载《汉书•艺文志》);2.《岐伯经》十卷(载《隋书•经籍志》);3.《岐伯灸经》一卷(载《新唐书•艺文志》;4.《岐伯针经》一卷(载《宋史•艺文志》);5.《黄帝岐伯针论》二卷(载《通志•艺文略》);6.《岐伯精藏论》一卷(载《通志•艺文略》);7.《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载《崇文总目》);8.《岐伯五藏论》(载《竹堂书目》)。
甘肃古代名医——崔嘉彦
甘肃古代名医——崔嘉彦
李顺保;朱燕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15(028)001
【摘要】崔嘉彦系南宋甘肃天水人,中年客居庐山,传习医学,首创西原正派脉学,编著《脉诀》等医籍,门人甚多,继承和发展了西原正派脉学,脉学著作颇丰;纠偏时行的“七表、八里、九道”脉学之弊端,系中医脉学发展之里程碑,对后世脉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李顺保;朱燕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兰州7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2
【相关文献】
1.造就一个山川秀美的新甘肃:甘肃省副省长崔正华谈甘肃开发 [J], 孔陪;孙娟
2.甘肃古代名医--崔嘉彦 [J], 李顺保;朱燕
3.为霞尚满天——访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后东庄村崔世彦、崔起爱 [J], 陈
付启;惠学芝
4.崔世安故乡崔嘉亨村前村长崔永进专访--庆回归故乡摆筵席共贺崔氏连任特首[J], 陈标华
5.崔强:不忘初心真汉子r——记国网甘肃泾川县供电公司城关供电所所长、共产党员崔强 [J], 康云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古代十大名中医1.岐伯,生活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北地(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为黄帝臣,主管医药,是传说中我国远古时代著名医学家。
他和黄帝以问答形式著成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医学思想与临床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中医学奠基之作,被尊称为“医家之宗”。
由此,岐伯被尊奉为“中华医学之祖”。
2.封衡(约116-220),字君达,号青牛道士,东汉初道(今甘肃陇西东南渭水东岸三台镇)人。
自幼出家当道士,隐居鸟鼠山(今渭源县境内)修行。
封衡精老庄之学,善医药、针灸。
著有《容成养气术》《灵宝卫生经》《墨隐形法》,为祖国养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著成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对后世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此,他被后人推崇为“世界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4.吴褆,宋,昭武(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人,太学生。
著《圣济经注》十卷。
《圣济经》乃徽宗皇帝敕编《圣济总录》时亲自撰写,以阐发《内经》《道德经》之奥旨。
5.张好问,生卒年月不详,字希敬,祖籍高邮,其祖父张仁为韩王侍医,遂定居平凉。
他承祖业医术,悉心钻研,术益精湛,从医活动时间是在明代弘治初年(1488)至嘉靖十四年(1535)。
著有《张氏医精》。
另著《太素集》《时巢鉴》等书。
6.石坚(?-1743),字碧天,号太朴,甘肃高台县人。
石家世代行医。
石坚幼承家传,医术精良,善治各种杂症。
著有《鸿宝堂医案》一书,惜已失传。
7.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为清代著名内丹家。
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是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也是当时甘肃最具影响的医家之一。
医著有《眼科启蒙》四卷、《经验奇方》二卷、《经验杂方》《杂疫证治》二卷。
8.张振濯,字仲缨,清·嘉庆十八年举人。
濯素精岐黄术,著有《易医集》《痘疹管见》行世,书名见《四库全书简明录》,子六人,佑、侃俱庠生,佶拔贡生,最知名,能读父书,传其家学,受业于门者亦盛,后官武威县教谕。
9.陈至义(1781-1843),字宜亭,号椿山,甘肃武山县洛门大柳树人。
出身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
至义平生精通儒术,尤工医学,妙有神契。
临床医方用药,变通机要,所悟恒在古方书外,是陈氏家族在中医方面之集大成者。
曾设万全草堂,赈济贫病,闻名会宁、临洮、渭源、巩昌一带,时人呼之为“陈佛爷”。
著有《医案问答》《脉决》等书。
10.杨维仁,字伯廉,为县医学训科。
幼嗜医术,弱冠南游江浙访师,得吴江徐大椿《医书》六种以归。
后师事古浪李资深,复得钱塘张志聪所注《素问》《灵枢》《伤寒论》及《本草崇原》等书。
生平论述最富,皆能发前人所未发。
著有《周易汇参》《伤寒体注》十卷、《医学阶梯》十二卷。
甘肃近代十大名中医1.慕元春,字善卿,生于清·乾隆盛时,同治二年冬卒,年八十余,镇原县南乡平泉镇人。
元春精歧黄术,其医病以养生为本,服药次之。
著有《养生论》。
2.秦霖熙,字瑞泉,号春帆,甘肃皋兰人。
霖熙素善岐黄,精于别白。
在京二十余年,公务之暇,行医活人。
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无论贫富老幼,均一视同仁,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医著有《外感辨证录》二卷、《小儿惊风治验录》一卷。
3.杨建春(1825-1889),字逢春,号普青,清光绪庠生,原籍江西鄱阳县,至建春辈始居于甘肃庆阳府(今合水、庆城),世代行医。
建春医德高尚,医术至精,救死扶伤,在当地颇有盛誉,集行医经验,搜集单验方5453个,编著《一百七十五证方》两卷,约十八万字。
其孙朝卿遗有《临证验方集》手稿一卷。
4.丁彦龙(1841-1901),回族,原籍陕西凤翔,后迁居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世代行医。
彦龙自幼随父习医,后入药店学徒,钻研医道。
1871年自创“保盛堂”中药铺,闻名遐迩。
自制“避挹疫散”“清瘟散”等,曾有效控制时疫流行。
其二代炳义、炳乾、炳文,著书《圣点脉决》(俗称“佛点头”)。
5.王继志(1868-1926),字士先,号雪山主人,靖远县大庙堡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恩科举人,任《秦风报》主编、《陕西通志》总纂。
晚年精医,撰成《经证证药录》十二集16卷,共40余万字,证药172味。
6.王仁山(1892-1972),原名王得寿,甘肃武威城关镇人。
仁山自幼酷爱中医,对伤寒脉法颇有研究。
被当时同行称为“伤寒医家王八爷”,其临证经验被武威1958年的《验方汇编》收录。
7.岳毓兰,清末,生平未详,金县(今甘肃榆中县一带)人,精于医学。
著有《岳毓兰验良方》一卷、《医方百科录》一卷、《外方歌括》一卷。
8.葛正儒,字青云,清末,鼎新县(现甘肃金塔县)新西人,清代文庠生(秀才)。
正儒精医理,善太素脉。
内伤外感,无不手到病除。
而又善治时疫、白喉及虚火。
手著《产后经验良方》《男女杂证要略》等书,惜未刊行。
9.张鼎成,字丹陵,清,生平事迹不详。
精医学,所著有《验方》数十则,抄行于世。
其父张照南,咸丰三年进士,成就后学甚众。
10.甘惠廷(1900-1979),原名甘维哲,学名甘希先,字惠廷,甘肃皋兰县人,世医出身。
曾参与筹建甘肃省中医院、兰州市中医院等。
中华医学会第一批会员,甘肃省第一届人大代表。
善治伤寒、脾胃、妇科等疑难诸病。
一生独创数十特效医方,如治疗外感伤寒的“灵宝汤”“三清汤”“柴豉汤”“苏防杏仁汤”,调经的“加味逍遥汤”“加味少腹逐瘀汤”“荆炭柴胡汤”“柴胡桂枝鳖甲汤”,安胎的“苏梗归身汤”等等,素有“甘氏一贴药”“平民医生”之美誉。
甘肃现代已故十大名中医1.柯与参(1903-1978),名敏,字与参,甘肃宁县人。
1926年,开始行医。
历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光华医药杂志社兰州分社社长,甘肃省国医分馆馆长、省中医学会理事长、省中医学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等职。
他一生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思想,精研《灵枢》《素问》等经典著作,曾先后受教于章太炎、恽铁樵、陆渊雷、施今墨等医坛大师,尤以治疗妇科、儿科及消化系统疾病见长,研发了著名儿科良方“健儿素”。
发起创办了甘肃第一个中医学术刊物《国医月刊》,著有《六十种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柯与参医案》。
其论文、医案遗稿由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整理汇集成册,出版了《中国当代医疗经验荟萃》。
2.张汉祥(1911-1983),天津人,中医主任医师。
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中医门诊部主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
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
他对仲景学说的研究尤为深入,经他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数十年后仍健康地生活。
他曾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明显疗效,由于在中医临床诊治上的卓越成效,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他积极筹建了甘肃省中医院。
曾被评为甘肃省和兰州市劳动模范。
其学术思想载入《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中。
3.董静庵(1901-1973),甘肃广河县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医名渐起,1951年与名中医牛孝威、柯与参等组建中医联合诊所,1955年成立兰州市中医门诊部,1958年扩建为兰州市中医医院并任副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董静庵主张辨证论治和专方治专病相结合,提倡以少御多,药力才能专一,组方用药谨严,精简便廉,常以七、八味取胜。
晚年治病,多出奇方,以奏奇功。
对常见急慢性传染病和内伤杂病,用自拟方,师古方之意加减,尊古不泥,屡用必验。
自创方“马鞭汤”和“龟龙丸”(天水中药厂制成改名结核丸)治多种结核病疗效甚佳;善用雷击散预防流行性感冒;运用“羚黄散”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地丁汤”治各种急性炎症,随证变通,每获奇效。
4.张涛清(1915-2002),山东烟台市人,中医针灸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甘肃省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甘肃省政协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
倡导成立了甘肃皇甫谧针灸研究所。
他总结出“疾徐,提插,捻转”的复合手法,并根据张机“六经传变”、李杲“脾胃为生化之源”、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理论,提出临症应重视调理脾胃,“调经络,保中气”,创立了“五穴方”,用之于临床疗效显著。
主要著作有《针灸治疗菌痢临床和实践研究论文集》《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针灸内难选读》《甲乙经原文出处考》《张涛清针灸治验选》等。
其传略被载入《中国针灸气功按摩100名人》中。
素有陇原“针灸神手”之美誉。
5.裴慎(1917-1989),字慎之,武山县洛门镇裴家庄人。
最初从事教育,曾任小学校长。
酷爱中医,于三十年代中弃教从医,先后去上海、南京等地,师事我国著名中医欧阳予仲、余无言等人。
学成后在西安、平凉、天水等地开业行医。
三十岁左右,即以伤寒、杂病闻名于陇东、陇南一带。
1949年秋,倡导组建洛门及洛门大众诊疗所和中医药研究组。
其论文《麻疹的辨证论治》《天冬合剂治百日咳113例》因临床验证疗效确凿,被列为协定处方推广。
1953年,被评为省甲级模范,洛门医研组获省甲级模范奖。
1956年,调武山县医院,将原洛门诊所1.5万元的私有资金,无偿捐给国家。
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身陷冤狱。
狱中4年,著成《本草骈比》《金匮新释》等著作。
1962年出狱后安排在天水机床厂医务所工作。
1973年调省劳改局兰州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名誉院长。
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出版了《裴慎医案选》《本草骈比》《伤寒论方证识》等专著,成为省内著名的中医专家。
裴慎博学多才,于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有“陇上板桥”之誉。
6.刘景泉(1904-1977),字盈川,甘肃秦安县人。
自幼深受“普施仁义,广积阴德”家风的熏陶,承六世之家学,精通岐黄之术。
1958年,调往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工作。
刘景泉治学以《内》《难》为理论,以《伤寒杂病论》为临证指导,览百家学说,秉承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之说,结合临床辨证实践,总结出中医诊病以“阴阳为基础,脏腑为根本,脉象为依据,八钢为准绳”的思辨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尤其注重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以升降学说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独创“升降益气汤”等方剂,应用祖传秘方研制成了“小儿消积杀菌丸”等儿科良药。
临床上胆大心细,选方神奇,处方简约,用药精粹,疗效迅捷,敢于承担风险,曾使众多垂危病人起死回生。
擅治内、妇、儿及杂病。
2007年其子刘东汉教授将刘景泉先生一生行医之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整理,编著60余万言的《刘景泉、刘东汉医案精选》。
7.郭均甫(1901-1977),河南省洛阳市人,“平乐郭氏正骨”嫡系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