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小型机、x86服务器的区别

大型机、小型机、x86服务器的区别
大型机、小型机、x86服务器的区别

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关闭了其最后一台大型机,宣告了NASA大型机时代的终结。美国太空计划由于预算的减少而搁置,但是中国的登月计划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实现登月不可或缺的是对于轨道的计算,必然少不了大型机的支持。美国阿波罗计划正是运用了大型机进行人类第一次登月计划中相关的复杂计算。

大型机计算阿波罗飞船着陆地点

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NASA领用IBM 360大型机系统计算出了阿波罗11号的着陆地点范围。虽然关于大型机明日黄花的论调也由来已久,但真实情况确是大型机一直屹立不倒。2012年一月IBM发布了其大型机战略计划,大型机将会继续以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服务性的特点应用在银行等机构中。

NASA关闭其最后一台大型机

IBM硬件主管罗德在回应大型机渐行渐远的说法时说道,NASA 关闭最后一台大型机之所以被关注,原因在于最早的大型机应用系统之一正是帮助将人类运送到月球的制导系统。大型机曾经因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辉煌,美国宇航局在登月计划中应用了几台IBM早期的大型机系统。帮助其进行复杂的运算,例如轨道计算等等。

大型机系统与登月计划

而在其他的领域,例如银行等企业,大型机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型机缘何经历半个世纪依然不倒,它与小型机、x86服务器、甚至是超级计算机又有何分别。接下来就来揭开大型机的神秘面纱。

大型机与超级计算机的区别

光从名字而言,可能有网友会将大型机与超级计算机混为一谈。超级计算机(旧时又名巨型机),有极强的计算速度,通常用于科学与工程上的计算,这些计算的速度与内存性能大小有关,而大型机的运算任务主要受数据传输与转移、可靠性及并发处理性能所限制。

大型机更倾向整数运算,如订单数据、银行业务数据等,超级计

算机则是更强调浮点计算性能如天气预报,大型机在处理数据的同时需要读写或传输大量信息,如海量的交易信息、航班信息等等。

大型主机和超级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型主机使用专用指令系统和操作系统,超级计算机使用通用处理器及UNIX或类UNIX操作系统(如linux)。

2.大型主机长于非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超级计算机长于数值计算(科学计算)。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

3.大型主机主要用于商业领域,如银行和电信,而超级计算机用于尖端科学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例如我国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1-A超级计算机系统。

4.大型主机大量使用冗余等技术确保其安全性及稳定性,所以内

部结构通常有两套。而超级计算机使用大量处理器,通常由多个机柜组成。

大型机、小型机、x86服务器的区别

首先来讲x86服务器,与平常人们所接触的台式机笔记本类似,采用CISC架构处理器。随着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升,业内有种说法是x86服务器有抢占小型机市场的趋势。

x86服务器

Intel推出至强7500系列处理器(例如Nehalem-EX),将至强平台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带到新的高度,此外将原本只为RISC架构专属的诸如机器校验架构(Machine Check Architecture,MCA)等特性的移植,也使至强7500平台在面向高端关键性业务应用时底气更足。至强7500的推出,是Intel志在关键应用市场一展身手的重要一步。

虽然近年来x86服务器的出货量占整个服务器(包含x86服务器、小型机、大型机)领域的80%左右,但是其市场份额却只有50%。这主要是因为在重要的关键业务应用上,小型机向来都是首选。

小型机

小型机,一种介于PC服务器和大型机之间的高性能计算机,一般认为,传统小型机是指采用RISC、MIPS等专用处理器,主要支持UNIX操作系统的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所以又称RISC服务器或Unix服务器。

IBM大型机Z196 芯片架构

大型机,又名大型主机,使用专用的处理器指令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故此,大型机不仅仅是一个硬件上的概念,更是一个硬件和专属软件的有机整体。大型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经过四十年的不断更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是首屈一指的。

大型机

大型机与小型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他们与x86服务的区别主要是在于RAS、I/O吞吐量以及ISA。

大型机的特点优势

现在的大型机的性能,并不能用单一的每秒并行浮点计算能力来体现,大型机相比于其他计算机系统,其主要特点在于其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务性)。对于一些企业,其关键业务往往需要不间断服务,亚马逊网站宕机一分钟的损失就超过5万美元。力求零宕机的大型机正好符合要求。

大型机

RAS

大型机一般都在系统内集成了高程度的冗余和错误检查技术,防止系统发生灾难性问题。每个处理器核心都有2个完全的执行通道来同时执行每一条指令。

如果两天通道的计算结果不一致,CPU的状态就会复原。重新执行该条指令,结果还是不一致的话,一个空闲状态的CPU将会被激活替代当前的CPU。

除了CPU,其它的元件例如记忆芯片、内存总线、I/O通道电源

等等,都有相应的冗余设计。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

即使出错,许多组件的热拔插特性也能确保系统的高服务性,在系统运行的同时被更换。

1990年,IBM还推出了Parallel Sysplex(并行系统综合体),由多个大型机组成一个联合体,最多支持32个系统作为一个系统镜像运行。即使一个独立系统遭受了毁灭性损失,其工作将自动由剩下的系统重新开始。整个系统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I/O吞吐量

除了RAS外,大型机还是被设计用来处理大容量的I/O应用

大型机的设计中包括一些辅助电脑来管理I/O吞吐量的通道,而让CPU解放出来只处理高速内存中的数据,每一个I/O通道都能同时处理许多I/O操作和控制上千个设备。利用大型机处理数据中心超大数据是十分常见的。

GB级或是TB级的文件时普通的是。相比于普通的个人电脑,大型机经常是同时处理上千个数据流。并且能保证每一个数据流的高速运转。

ISA 系统指令架构

作为大型机市场的绝对霸主,IBM大型机的整体指令集保持了对

应用程序的向后兼容。这样客户采用新的硬件就更为容易,只需换上新系统,而无需做额外的软件测试工作。

大型机的投资回报率,像其它的计算机平台一样,取决于其规模,所支持的工作负载,减少人力资源,保证关键业务应用的不间断服务,和一些其它的风险因素。持续的对系统指令架构的支持对于保持大型机客户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与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兼容

大型机与当前的技术热点云计算虚拟化都联系十分紧密,所有大型机操作系统中都广泛而深入的采用了虚拟化技术,而云计算技术也是如此,有关人士说到,“云计算”的概念假定了在使用计算资源和软件的同时,不用去管它们从何而来。大部分大型机使用者将意识到,这和大型机系统建造的模型不谋而合。

大型机市场现状

大型机主要是在政府机构银行等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应用,大数据处理例如人口统计,工业和顾客统计企业资源规划,银行交易处理等等。大型机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今天还有固定的市场。

现在大型机市场主要是IBM z系列产品。IBM大型机一直服务于领先企业的关键业务领域,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的有71%是IBM System z的用户,全球企业级数据有80%驻留在IBM大型主机上。

IBM占据了大型机市场的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它的还有:Unisys大型机,ClearPath大型机,早期基于Burroughs的产品,现在基于OS1100的大型机。

Hitachi(日立)大型机

2002年,Hitachi与IBM合作制造了z800系列大型机,但是后来Hitachi独立制造大型机产品。惠普自己特有的NonStop大型机系统,是通过收购Tandem计算机公司得到的。

富士通GS大型机

Gtoupe Bull的DPS、富士通的BS2000以及ICL VME大型机在欧洲市场还能见到。富士通、Hitachi和NEC仍然占据日本大部分大型机市场份额。富士通主要的大型机产品为GS系列。

IBM大型机发展历史

提到大型机,就不得不提IBM大型机之父吉恩·阿姆达尔。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计算机设计师之一的阿姆达尔,缔造了IBM S/360大型机的辉煌。使得IBM在50~60年代统治整个大型计算机工业,奠定了IBM计算机帝国的江山。

IBM大型机之父吉恩·阿姆达尔

1964年4月7日,在阿姆达尔的带领下,历时三年,耗费50亿美元,第一台IBM大型机SYSTEM/360(简称S/360)诞生。这项50亿美元的投资甚至超过了原子弹的研究资费,但最终被证实是一项启动创新商业运作的历史性变革。

IBM S/360大型机系列

S/360以取一圈360度之意,即为满足每个用户的需要而设计。它可以让低端电脑连接大型主机,下传和下载程序或资料,将电子数据处理的“松散终端”连接起来。

可以说,S360大型机的推出,IBM在大型机领域就没有竞争对手了,一直以来,IBM在大型机市场的占有率都在80%以上。

在50年代末至70年代,就有一些公司就开始生产大型机。IBM 凭借其的360系列大型机主宰了市场,占据了美国大型机行业的70%份额。以至于美国媒体将这些企业称为IBM和七个小矮人,七个小矮人则是指Burroughs、UNIVAC、NCR、Control Data、Honeywell、通用电子和RCA七个公司。

IBM和七个小矮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IBM的大型机产品线已经从当初的S/360、S/370、S/390,发展到后来的z9、z10系列,现在最新的大型机已经

是zEnterprise系列中的z196。

1968年,System/360 85型引入了高速缓存存储器,使得可以比以前快12倍的速度提供高优先级的数据,并且为今天很多的计算技术中可见的同一种高速缓存存储器打下了基础。

1972年,IBM 公布了VM虚拟化。今天,zVM帮助创建敏捷的主机,能够迅速有效地利用资源来响应动态需求。

1976年,System/370 上的SAS软件帮助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商业智能。这一创新将原始数据转换成为可操作的智能,它能够帮助组织发展获利性更好的客户关系和供应商关系,并实现了更好、更准确的决策。

1988年,IBM引入了Enterprise System/3090 600S 型。它是业界最强大的通用处理器,为客户提供了额外的56% 处理能力并引导了新的10型号S系列高级大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利用IBM 的企业系统体系结构/370、多虚拟系统/ESA 和虚拟机/扩展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软件。

1994年,IBM公布了System/390并行系统综合体产品,它包括了耦合器、S/390并行事务服务器、高速耦合链路以及软件功能增强。并行系统综合体设计用于提供应用的持续可用性、减少或消除计划的应用程序,并且能够扩展到实际上不受限的容量。

IBM System/390

1995年,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所支持的处理器引入到了大型机环境,为现代大型机技术设定了新的路径图。CMOS 芯片需要的电力比只使用一种类型晶体管的芯片要少。

1998年,IBM引入了System/390 第5代服务器。Turbo型号突破了1000个MIPS的障碍,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主机之一。

1999年,IBM引入了System/390 第6代服务器。它是第一个使用IBM创新的铜芯片技术的企业服务器2000年IBM公布了IBM eServer z系列900,它是从头构建的第一个以电子商务作为其主要功能的IBM主机。z系列主机构建用于处理不可预测的电子商务需求,使得数千个服务器能够在同一个机箱中运作。IBM还向z/OS引入了新的64位操作系统。

2003年,IBM公布了eServer z系列990,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服务器、eServer系列的新旗舰产品。它为动态地平衡关键应用提供了均衡的、高度安全的平台,并且是投入了4年时间和超过10亿美元所得

到的成果。运行z/OS 1。4的z990上的每秒SSL交易量增加到11000。

2004年,IBM公布了新的IBM eServer z系列890。eServer z890有一些新的选择方案,用于帮助更好地管理软件成本和设计用于提供简化、响应能力更好的基础架构的创新技术。z890 保留了System/360 包容每一位用户的每种需求这一传统,并为中型企业提供了64年4月7日,诞生了第一台IBM大型机(SYSTEM/360,简称S/360)。这项投资50亿美元的投资,被证实是一项启动创新商业运作的历史性变革。

2006年,IBM向全球正式推出专门针对中端用户、具有突破意义的IBM System z9 Business Class大型主机。此外,IBM还宣布增加System z9 Enterprise Class(IBM System z9 109)服务器新功能,以强化系统的业务灵活性。

2008年,IBM宣布推出System z10大型主机以帮助客户创建一个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凭借新的设计,System z10通过显著提升性能、降低用电与冷却成本,以及占地空间需求,从而大幅度提升数据中心的效率。同时,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安全水平,并通过自动化管理和自动跟踪IT资源来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IBM System z10企业级服务器(z10 EC 柜式)专业为企业级业务需求设计的世界一流的企业级服务器。z10 EC为企业发展和大规模整合,实现更高的IT安全性、弹性和可用性,以及降低IT风险提供

了全新的性能和容量,同时引入了即时资源分配来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2010年7月,IBM宣布推出zEnterprise大型主机服务器和一个全新设计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允许大型主机、POWER7和System x 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共享资源,并作为一个单一的、虚拟的系统进行管理。全新的大型主机也是迄今为止最强大、且最具能源效率的大型主机。

大型机最新战略动态

2011年,IBM宣布zEnterprise大型主机服务器将支持Windows 系统。

众所周知,历史上大型机与Windows俨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然而这一局面不久将被打破。IBM欲通过传输大型机数据的Windows应用程序实现对其的兼容。通过将Windows 应用程序合并到一个系统中,实现在数据中心架构中的统一管理。

zEnterprise支持Windows

根据此前国外媒体的报道,IBM旗下的zEnterprise大型机将实现对Windows系统的支持。至此,IBM zEnterprise System能够支持的平台有z/OS、Linux、IBM AIX、x86 Linux和微软Windows平台。

另外,今年1月11日,IBM在京发布大型机战略,全面展示了zEnterprise主机的技术性能及产品策略。2012年,IBM主机会继续以高可靠、高可用、高安全、高扩展、绿色节能等特性支持银行业特别是区域性银行实现高速发展。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的IT趋向,IBM 将为银行客户进一步提供全方位的高端技术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

深入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功能和区别(1) 2009-06-08 12:30中国IT实验室安琪 关键字:交换机路由器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询问交换机、路由器是什么,功能如何,有何区别,笔者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 首先说交换机(又名交换式集线器)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 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而路由器与交换机有明显区别,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需求不大。路由器是产生于交换机之后,就像交换机产生于集线器之后,所以路由器与交换机也有一定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设备。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换机不能路由转发数据包的不足。 目前个人比较多宽带接入方式就是ADSL,因此笔者就ADSL的接入来简单的说明一下。现在购买的ADSL猫大多具有路由功能(很多的时候厂家在出厂时将路由功能屏蔽了,因为电信安装时大多是不启用路由功能的,启用DHCP。打开ADSL的路由功能),如果个人上网或少数几台通过ADSL本身就可以了,如果电脑比较多你只需要再购买一个或多个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考虑到如今集线器与交换机的价格相差十分小,不是特殊的原因,请购买一个交换机。不必去追求高价,因为如今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我最便宜的交换机现在没有任何问题。给你一个参考报价,建议你购买一个8口的,以满足扩充需求,一般的价格100元左右。接上交换机,所有电脑再接到交换机上就行了。余下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把各个机器的网线插入交换机的接口,将猫的网线插入uplink接口。然后设置路由功能,DHCP等,就可以共享上网了。 看完以上的解说读者应该对交换机、路由器有了一些了解,目前的使用主要还是以交换机、路由器的组合使用为主,具体的组合方式可根据具体的网络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案

1项目概述 1.1竹溪县民政局现状 竹溪县民政局机房现有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造成管理难度大,基于这种现状我司推荐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启动平台化建设。 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是提高健康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推手,是规范医疗政府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主要手段,不仅对推动竹溪县政务整改工作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工作迫切的需求。 1.2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按照国家有 关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竹溪县民政局实际,做好顶层设 计,进行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建设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构建竹 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为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工作协调发 展。 2)标准化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指 导原则下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也须遵循国际、国家、部 颁有关标准,没有上述标准要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竹溪县民政局信息 化平台的标准、规范。 3)开放和兼容性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系统, 而是搭建一下通用平台,基于平台承载各类应用系统运行,因此,系统 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开放性,同时因发展需要,应具有较好的伸缩性,满 足发展需要。 4)先进性原则:采取业界先进系统架构理念和技术,为系统的升级与拓展 打下扎实基础,如在技术上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和开发技术,面

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支持 Internet/Ineternet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客户/应用服务器/数据 服务器体系结构与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相结合的先进的网络计算 模式。 5)安全与可靠的原则:作为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关乎到民生及医疗 数据安全,其数据库硬件平台必须具备最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接近 连续可用。平台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因此竹溪县民政 局信息化平台需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稳定的硬件平台上,并达到系统要求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网络安全。在系统架构和网络结构设计上首先 考虑安全性,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综合适用技术、经济、制度、 法律等手段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三是信息安全。主要是数据安全即保 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运行数据不可被他人修改或访问,记录者的 记录不容抵赖,访问和修改可追踪性等。在系统设计时既考虑系统级的 安全,又考虑应用级的安全。应用系统采用多级认证(系统级认证、模 块认证、数据库认证和表级认证)等措施,采用用户密码的加密技术以 防止用户口令被破解。同时需制定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和 合理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在灾难时也能快速从灾难中恢复。四是信息化 平台应具有较强数据I/O处理能力,同时系统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大规 模并发,长期运行条件下的系统可靠性,满足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7× 24小时的服务要求,保证各机构单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要。 6)协调合作原则:要求各有关方将以往的行为方式从独立行事向合作共事 转变,从独立决策向共同决策方式转变。各方在合作基础上,应在人力 资源和设备实体方面全力建立更加稳定的信息技术设施。 1.3平台需求 1.3.1硬件需求 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是支撑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硬件设备和网络设施建设,是系统平台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支撑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

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区别和作用

快速了解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很多人在网络中对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是的作用及使用常是是而非的感觉,到底三种设备的的功能如何,区别在哪,什么条件下使用无法准确把握,这里就这些问题简单的做些解答。 集线器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作用与集线器大体相同。但是两者在性能上有区别:集线器采用的式共享带宽的工作方式,而交换机是独享带宽,这样在机器很多或数据量很大时,两者将会有比较明显的。路由器与以上两者有明显区别,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需求不大。路由器是产生于交换机之后,就像交换机产生于集线器之后,所以路由器与交换机也有一定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设备。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换机不能路由转发数据包的不足。总的来说,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层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 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OSI 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 (2)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 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同网络的ID号(即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IP地址是在软件中实现的,描述的是设备所在的网络,有时这些第三层的地址也称为协议地址或者网络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件自带的,由网卡生产商来分配的,而且已经固化到了网卡中去,一般来说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 (3)传统的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广播域 由交换机连接的网段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广播数据包会在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网段上传播,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通信拥挤和安全漏洞。连接到路由器上的网段会被分配成不同的广播域,广播数据不会穿过路由器。虽然第三层以上交换机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广播域,但是各子广播域之间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们之间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的异同点简介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和区别是什么?如何区分交换 机,集线器,路由器? 号称网络硬件三剑客的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与路由器(Router)一直都是网络界的活跃分子,但让很多初入网络之门的菜鸟恼火的是,它们三者不仅外观相似,而且经常呆在一起,要想分清谁是谁,感觉有点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 三剑客的工作原理 一、集线器 1.什么是集线器 在认识集线器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中继器。在我们接触到的网络中,最简单的就是两台电脑通过两块网卡构成“双机互连”,两块网卡之间一般是由非屏蔽双绞线来充当信号线的。由于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信号功率会逐渐衰减,当信号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信号失真,因此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当两台电脑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时,为了实现双机互连,人们便在这两台电脑之间安装一个“中继器”,它的作用就是将已经衰减得不完整的信号经过整理,重新产生出完整的信号再继续传送。中继器就是普通集线器的前身,集线器实际就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集线器一般有4、8、16、24、32等数量的RJ45接口,通过这些接口,集线器便能为相应数量的电脑完成“中继”功能。由于它在网络中处于一种“中心”位置,因此集线器也叫做“Hub”。 2.集线器的工作原理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以图2为例,图中是一个具备8个端口的集线器,共连接了8台电脑。集线器处于网络的“中心”,通过集线器对信号进行转发,8台电脑之间可以互连互通。具体通信过程是这样的:假如计算机1要将一条信息发送给计算机8,当计算机1的网卡将信息通过双绞线送到集线器上时,集线器并不会直接将信息送给计算机8,它会将信息进行“广播”--将信息同时发送给8个端口,当8个端口上的计算机接收到这条广播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该信息是发给自己的,则接收,否则不予理睬。由于该信息是计算机1发给计算机8的,因此最终计算机8会接收该信息,而其它7台电脑看完信息后,会因为信息不是自己的而不接收该信息。 3.集线器的特点 1)共享带宽 集线器的带宽是指它通信时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目前市面上用于中小型局域网的集线器主要有10Mbps、100Mbps和10/100Mbps自适应三种。 10Mb带宽的集线器的传输速度最大为10Mbps,即使与它连接的计算机使用的是100Mbps 网卡,在传输数据时速度仍然只有10Mbps。10/100Mbps自适应集线器能够根据与端口相连的网卡速度自动调整带宽,当与10Mbps的网卡相连时,其带宽为10Mb;与100Mbps的网卡相连时,其带宽为100Mb,因此这种集线器也叫做“双速集线器”。 集线器是一种“共享”设备,集线器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 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集线器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

小型机

小型机 百科名片 小型机 小型机是指采用8-32颗处理器,性能和价格介于PC服务器和大型主机之间的一种高性能64 位计算机。一般而言,小型机具有高运算处理能力、高可靠性、高服务性、高可用性等四大特点。 中文名:小型机外文名:minicomputer 开发商:DEC(数字设备公司)公司主要特点: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 服务性开发年代: 70年代目录[隐藏] 简介 主要特点 RAS特性 蜥蜴计划 系统原则 [编辑本段 ] 简介 小型机

小型机是指运行原理类似于PC(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但性能及用途又与它们截然不同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它是70年代由DEC(数字设备公司)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种高性能计算产品。 小型机具有区别PC及其服务器的特有体系结构,还有各制造厂自己的专利技术,有的还采用小型机专用处理器,比如美国Sun、日本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的小型机是基于SPARC处理器架构,而美国HP公司的则是基于PA-RISC 架构;Compaq公司是Alpha架构。另外I/O总线也不相同,Fujitsu是PCI,Su n是SBUS,等等。这就意味着各公司小型机机器上的插卡,如网卡、显示卡、SCS I卡等可能也是专用的。此外,小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基于Unix的,像Sun、Fujitsu是用Sun Solaris,HP是用HP-UX,IBM是AIX。所以小型机是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小型机的用户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 [编辑本段] 主要特点 现在生产小型机的厂商主要有IBM和HP等。IBM典型机器有RS/6000、A S/400等。它们的主要特色在于年宕机时间只有几小时,所以又统称为z系列(z ero 零)。AS/400主要应用在银行和制造业,还有用于Domino,主要的技术在于TIMI(技术独立机器界面),单级存储,有了TIMI技术可以做到硬件与软件相互独立。RS/6000比较常见,用于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等。 小型机仅仅是低价格、小规模的大型计算机,典型的小型机运行UNIX或者象MPE、VEM等专用的操作系统。它们比大型机价格低,却几乎有同样的处理能力。HP的9000系列小型机几乎可与IBM的传统大型计算机相竞争。 在高端小型机一般使用的技术有:基于RISC的多处理器体系结构,兆数量级字节高速缓存,几千兆字节RAM,使用I/O处理器的专门I/O通道上的数百G B的磁盘存储器,以及专设管理处理器。它们较小并且是气冷的,因此对客户现场没有特别的冷却管道要求。现在小型机跟中型机跟大型机之间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了,因为IBM把很多原来只在大型机和中型机上应用的技术都在小型机中实现了。 小型机跟普通的服务器(也就是常说的PC-SERVER)是有很大差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型机的高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务性)特性。 [编辑本段] RAS特性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详细)

虚拟化解决方案

目录 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 (3) 1.1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3) 1.2 VMware商业连续性解决方案 (5) 1.3 VMware测试和开发解决方案 (8) 二、VMware虚拟化实施方案设计 (10) 2.1 需求分析 (10) 2.2 方案拓扑图 (10) 2.3 方案构成部分详细说明 (11) 2.3.1 软件需求 (11) 2.3.2 硬件需求 (11) 2.4 方案结构描述 (11) 2.4.1 基础架构服务层 (11) 2.4.2 应用程序服务层 (13) 2.4.3 虚拟应用程序层 (18) 2.4.4 VMware异地容灾技术 (19) 2.5 方案带来的好处 (22) 2.5.1 大大降低TCO (22) 2.5.2 提高运营效率 (24) 2.5.3 提高服务水平 (24) 2.5.4 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 (24) 2.6 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24) 2.6.1 效率 (24) 2.6.2 控制 (25) 2.6.3 选择 (25) 三、VMware 虚拟化桌面应用实列 (27) 3.1 拓扑图 (27) 3.2 方案描述 (27) 3.3 方案效果 (27) 四、项目预算 (28)

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 1.1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成长,IT部门必须快速地提升运算能力-以不同操作环境的新服务器形式而存在。因此而产生的服务器数量激增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IT部门需要: ?提升系统维护的效率 ?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 ?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成本的方法 VMWARE服务器整合为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虚拟构架提供前所未有的负载隔离,为所有系统运算和I/O设计的微型资源控制。虚拟构架完美地结合现有的管理软件并在共享存储(SAN)上改进投资回报率。通过把物理系统整合到有VMWARE虚拟构架的数据中心上去,企业体验到: ?更少的硬件和维护费用 ?空闲系统资源的整合 ?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 ?性价比高,持续的产品环境 整合IT基础服务器 运行IT基础应用的服务器大多数是Intel构架的服务器 这一类的应用通常表现为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活动目录,网页服务器,防火墙,NAT/DHCP服务器等。 虽然大多数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10%-15%,但是构架,安全和兼容性方

路由器和交换机区别与实例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交换机主要是实现大家通过一根网线上网,但是大家 上网是分别拨号的,各自使用自己的宽带,大家各自上网没有影响,哪怕其他 人在下载,对自己上网也没有影响,并且所有使用同一条交换机的电脑都是在 同一个局域网内。路由器比交换机多了一个虚拟拨号功能,通过同一台路由器 上网的电脑是共用一个宽带账号,大家之间上网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一台电脑 在下载,那么同一个路由器上的其他电脑会很明显的感觉到网速很慢。同一台 路由器上的电脑也是在一个局域网内的。 如果上述叙述大家还是不明白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那么小编就举例来跟大 家来说明。例如我们家庭上网,肯定是只拉一个宽带,但是家里有3台电脑,都 想通过同一个宽带上网,那么就使用路由器。再如很多大学宿舍只有一个宽带 接口,但是全寝室的人都需要上网,而且是各自都拥有自己的宽带账号,又想 大家上网相互之间不影响,那么这个使用就使用交换机,大家各自拨号上网, 相互之间无影响。 路由器同时具有交换机的功能,如果大家已经有路由器了,但是现在想

把路由 器当交换机使用怎么办呢?很简单,路由器上有wan接口,宽带线都是接在wan 接口上的,当把路由器当交换机使用时,把wan接口上的宽带线拔掉,插到其他 接口上去,把wan口空起来就可以了。 如果有三台路由器,计算机通过三台路由器访问enternet 有两种方法: 一、三个设备都当路由器使用。 连接方式如下: ADSL----路由A的WAN口----LAN口(1-4口任意一口)----------路由B的WAN 口----LAN口(1-4口任意一口)---------路由C的WAN口----LAN口----计算机 该方式连接三个设备都工作在路由模式,路由器B和C都要更改LAN的地址,不能 与前端路由器A处于同一网段,可更改为192.168.2.1和192.168.3.1 二、一个设备为路由器,另两个设备为交换机 连接方式如下: ADSL----路由A的WAN口----LAN口(1-4口任意一口)-----路由B的LAN口(1-4口任 意一口)---------LAN口----路由C的LAN口(1-4口任意一口)---------LAN 口----计算机 该连接方式下,没有使用路由器B的WAN口,同样需要更改LAN的地址,不要与前 端路由器A的管理地址192.168.1.1冲突,B和C路由器可以IP设为 192.168.1.2和

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区别

大型机(Mainframe) 大型机(mainframe)这个词,最初是指装在非常大的带框铁盒子里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以用来同小一些的迷你机和微型机有所区别。虽然这个词已经通过不同方式被使用了很多年,大多数时候它却是指 system/360 开始的一系列的IBM计算机。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由其他厂商,如Amdahl, Hitachi Data Systems (HDS) 制造的兼容的系统。 有些人用这个词来指IBM的AS/400 或者iSeries 系统,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即使IBM自己也只把这些系列的机器看作中等型号的服务器,而不是大型机。 什么是I/O通道(Channel) 一条大型机通道(channel)某种程度上类似于PCI 总线(bus),它能将一个或多个控制器连接起来,而这些控制器又控制着一个或更多的设备(磁盘驱动器、终端、LAN端口,等等。)大型机通道和PCI总线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大型机通道通过几对大的bus and tag 电缆(并行通道方式),或者通过最近常使用的ESCON(Enterprise System Connection)光导纤维电缆(串行通道方式)以及光纤通道来连接控制器。这些通道在早期是一些外置的盒子(每个约6’X30’’X5’H 大小),现在都已经整合到了系统框架内。 这些通道的超强I/O处理能力是大型机系统功能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DASD DASD 是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直接存取存储设备)的缩写;IBM创造这个词来指那些可以直接(并随意)设定地址的存储系统,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磁盘驱动器。但在过去,这个词也指磁鼓(drums)和数据单元(datacell)等等。什么是数据单元?嗯,在磁盘驱动器变得廉价、快速并普遍使用前,IBM曾经制造过一种设备,基本上就是由一个磁鼓和绕在磁鼓上的许多磁条(单元)中的一个组成,然后读写的资料就被纪录在卷动的磁条的磁道上。这种存取数据的方法和磁盘很类似,但当(磁鼓)搜寻资料的时候需要更换磁带的话,所需的时间显然就得按秒来计算。数据单元设备还有个调皮的习惯,它喜欢在卸下一个单元到存储槽的时候卷成一块,这有时会造成介质的物理损坏。可见,在取得目前的技术进步前,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 什么是LPAR 一个LPAR(逻辑分区 logic partition)是一种通过PR/SM(Processor Resource/System Manager,一种最近的大型机都具有的固件fireware特性)来实施的虚拟机。在每个分区上,可以运行一个单独的镜像系统,并提供完全的软件隔离。这和UNIX操作系统上的domains 原理很相似,但IBM的方法更加细致,它允许所有的CPU和I/O子系统可以在逻辑分区间被共享。PR/SM 允许在单个系统上运行15个LPAR,每个(LPAR)拥有专有真实存储(dedicated real storage RAM)并且拥有专有或共享的CPU和通道。因为对性能影响最为重要的部分都是在CPU里完成的,所以(这样做)没有多少性能的损失。IBM已经宣称它准备在不久的将来把最高可支持的LPAR数目扩展到超过15个。 大型机系统得以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特点)是:RAS,I/O处理能力以及ISA。 RAS 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务性)是一个IBM常用来描绘它的大型机的词。到70年代早期为止,IBM已经认识到商业用途系统市场远比科研计算机系统市场有利可图。他们也知道IBM商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高可靠性。如果他们的商业客户准备采用IBM计算机来开展极其重要的商业业务,客户就得确认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正常使用(IBM的机器)。所以,最近30多年来,IBM致力于使每一个新系列的系统比前一

路由器(Router)、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的各自特点与区别

路由器(Router)、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的各自特点与区别 1.路由器(Router)是一种负责寻径的网络设备,它在互连网络中从多条路径中寻找通讯量最少的一条网络路径提供给用户通信。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对用户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径,路由器利用路由表为数据传输选择路径,路由表包含网络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间距离的清单,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数据包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确路径。路由器使用最少时间算法或最优路径算法来调整信息传递的路径,如果某一网络路径发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选择另一条路径,以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路由器可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成为不同协议之间网络互连的必要设备。 路由器使用寻径协议来获得网络信息,采用基于“寻径矩阵”的寻径算法和准则来选择最优路径。按照OSI参考模型,路由器是一个网络层系统。路由器分为单协议路由器和多协议路由器。 Internet由各种各样的网络构成,路由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Internet上的路由器不计其数。Intranet要并入Internet,兼作Internet服务,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组件,并且路由器的配置也比较复杂。 (一)路由器的寻址和路由选择 在互连网上交换信息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每个站都具有可达的唯一地址。像邮政编址类似,互连网地址也由几部分组成。在互连网上,通常要求使用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和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 规定了地址之后,接下来便是如何选择路径到达报文的终点。路由选择涉及规定路由选择参数以及如何获得这些参数。 在互连网中使用的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该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IP地址分为下述3类:A类地址使用7位来标识网络,24位用来规定网络上的主机; B类地址使用14位来标识网络,16位用来标识主机; C类地址使用21位来标识网络,8位用来标识主机。 路由器在选择路径时常用的算法有两种:一是距离向量;二是链路状态。前一种由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使用,后一种由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使用。 现举例来说明路由器如何工作。假设由一个路由器连接了三个子网,子网地址(掩码)分别为1000、2000 和 3000,相互通信的两个站的地址分别是1400和2034。 假定编址为1400的站向2034发送报文。信源站首先将其网络地址掩码(1000)与终点网络地址掩码进行比较,因为两者不同,源站认识到报文接收者不在同一LAN上,不能直接发送到接收者。于是该源站便从其路由选择表中把它所连接的路由器1的地址和该报文置于一个信封内,并将信封发给路由器1。 路由器1收到报文,丢掉信封,观察报文的终点地址,将其与它具有的3个网络地址掩码(1000,2 000 和 3000)比较。由于与2000相同,路由器便将报文直接发送给接收者。当然,这个例子是互连网络中最简单的一种,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二)路由器与网桥的差别

小型机和PC服务器到底有什么区别

小型机和PC服务器到底有什么区别 从各种性能测评指标到单一CPU的处理能力,小型机似乎并不占优势,那么它昂贵的原因何在? 我们可以从性能、可靠性、扩展能力这几个比较有特点的方面来分析。 如果是单一CPU,PC服务器所用的Intel Xeon或者AMD Opteron并不比小型机所使用的CPU 性能差。但是在PC服务器上发布的操作系统最多支持16颗CPU(最新的一些操作系统也可以支持更多的CPU,甚至于UNIX达到相同的支持度,例如Windows 2003 Data Center 64bit 版,这开始给UNIX服务器越来越大的压力) 与此对比,在小型机上,一台机器集成的CPU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到几百颗。目前,IBM p595配合AIX6.1操作系统可以支持64颗POWER6 5GHz CPU(支持128颗CPU的P595也即将发布);HP的Superdome使用PA-8900或Intel Itanium 2芯片更可以支持128颗CPU;Sun 的M9000使用SPARC 64 VI 芯片也可以支持128个CPU(内核)。这种超级的并行处理能力把PC服务器及Windows操作系统远远抛在后面了。(Windows 2003 Datacenter 64 bit版也可以支持高达64个CPU了)尽管当CPU增加后,处理能力不能完全实现线性增长,但毋庸置疑,80个CPU比8个CPU总要快得多(在相近主频和制造工艺、技术的情况下) 不仅仅是硬件处理能力,操作系统自身的管理能力很重要,能够将数十个CPU充分调动起来,发挥每颗CPU的能力,本身就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另外,操作系统还要对一些内存的进程进行管理,如果某个进程有问题(例如死循环),可能会把系统的资源耗尽。UNIX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多用户、多进程之间调度而设计的,通常可以更好的控制这些耗资源的进程,在各个进程之间合理地分配CPU处理能力。最后,UNIX一般也不提供很复杂的多媒体、图形界面,而这些绚丽的用户界面确是CPU和内存消耗的大户。 由于以上原因,在低端市场,小型机完全处于劣势,但是到了高端,形势开始逆转,只有小型机才能负担得起繁重的处理任务(当然还有Mainframe大型机)。 处理能力强不仅仅靠CPU,CPU仅代表计算能力,CPU还需要IO支持,如果机器不能及时接受请求,计算完成后无法返回结果、不能保存,计算能力再强也无用武之地,或只能用于特定的计算领域。一般小型机体系设计最多都可以支持一百个以上的IO通道卡,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将处理结果从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保存到磁盘,同时还能够接受新任务。几乎没有哪个PC插了10块以上的IO卡,当业务量大的时候,及时CPU忙得开,IO也处理不来。 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增加处理卡数量的,IO控制器,总线带宽制约了可以插接的IO卡、内存和CPU的数量。因此小型机往往采用特殊的技术,来实现近乎疯狂的扩展能力。与之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 浏览次数:33498次悬赏分:10|解决时间:2011-8-2 17:34 |提问者:493649772 功能、作用,适用方面、范围···网上很多长篇大论,求高手给个简单明了,形象易懂的解释 最佳答案 你好,交换机就相当于原来的HUB(集线器),但是比它要高级了,它是每个端口独享带宽的,假如说你的交换机是百兆交换机,意思就是说你交换机上每个端口都是一样的速率百兆,在一个局域网里交换机起转发数据包的作用,而路由器就是跨网段的一个设备,就相当于一个网关,就是说你现在的情况是:电脑全部连在交换机上,通过交换机你就可以互访局域网内的任何电脑上的资源,也就是资源共享;再一步就是假如说你接到交换机上的电脑每台电脑上都想上网(Internet),那你的上一层设备就是路由器,它就是一个网关,一个出口,连接你的局域网和外网的一个跨接设备! 追问 是不是说只装交换机是建立局域网不能访问广域网的?路由器是广域网的分散使用接口?两者几乎无共通性? 回答 对啊,就是这样的,一点就通,你太聪明了啊! 什么是中继器?它的特性和功能有哪些? 浏览次数:1428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1-5-25 13:59 |提问者:匿名 什么是中继器?它的特性和功能有哪些? 最佳答案 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中继器是对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的网络设备OSI 模型的物理层设备 目录 简介 1. 按总线接口类型分类

2. 按网络接口划分 3. 按带宽划分 4. 按网卡应用领域来分 简介 1. 按总线接口类型分类 2. 按网络接口划分 3. 按带宽划分 4. 按网卡应用领域来分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各种应用环境和应用层次的需求,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网卡,网卡的划分标准也因此出现了多样化,下面我们就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网卡分类情况进行一下浏览。 编辑本段1. 按总线接口类型分类 (1)ISA总线网卡 这是早期的一种的接口类型网卡,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期几乎所有内置板板卡都是采用ISA总线接口类型,一直到上世纪 常见的以太网卡 常见的以太网卡 90年代末期都还有部分这类接口类型的网卡。当然这种总线接口不仅用于网卡,像现在的PCI接口一样,当时也普遍应用于包括网卡、显卡、声卡等在内所有内置板卡。 ISA总线接口由于I/O速度较慢,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PCI总线技术的出现,很快被淘汰了。目前在市面上基本上看不到有ISA总线类型的网卡。不过近期出现一种复古现象,就是在一些品牌的最新的i865系列芯片组主板中居然又提供了几条ISA插槽,真是令人费解! (2)PCI总线网卡 这种总线类型的网卡在当前的台式机上相当普遍,也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种网卡接口类型。因为它的I/O速度远比ISA总线型的网卡快(ISA最高仅为33MB/s,而目前的PCI 2.2标准32位的PCI接口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33MB/s),所以在这种总线技术出现后很快就替代了原来老式的ISA总线。它通过网卡所带的两个指示灯颜色初步判

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1)工作层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 (2)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 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同网络的ID 号(即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IP地址是在软件中实现的,描述的是设备所在的网络,有时这些第三层的地址也称为协议地址或者网络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件自带的,由网卡生产商来分配的,而且已经固化到了网卡中去,一般来说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 (3)传统的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广播域 由交换机连接的网段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广播数据包会在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网段上传播,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通信拥挤和安全漏洞。连接到路由器上的网段会被分配成不同的广播域,广播数据不会穿过路由器。虽然第三层以上交换机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广播域,但是各子广播域之间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们之间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墙的服务 路由器仅仅转发特定地址的数据包,不传送不支持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传送和未知目标网络数据包的传送,从而可以防止广播风暴。 交换机一般用于LAN-WAN的连接,交换机归于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些交换机也可实现第三层的交换。路由器用于WAN-WAN之间的连接,可以解决异性网络之间转发分组,作用于网络层。他们只是从一条线路上接受输入分组,然后向另一条线路转发。这两条线路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网络,并采用不同协议。相比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速度相对也慢,价格昂贵,第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线速转发报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广泛应用。

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整合建设方案

凯迈测控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整合建设方案

一、前言 云计算如何让IT 改头换面 在这个必须先发制人、IT 对每个决策都很关键的商业世界,IT 响应能力和敏捷性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然而,许多IT 组织却难以作出足够快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的基础架构不但管理成本高昂,而且还由于过于复杂而难以进行调整。 云计算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灵活和经济的方法,可帮助IT 组织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IT 即服务。VMware 提供了一种向这种新模式转型的变革性实用方法,采用的解决方案既能够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强大功能,又能够确保安全并实现对现有技术投资的保值。 VMware 的方法:踏上“你的云”之旅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本促进因素。作为虚拟化领域的领导企业,VMware 将这一坚实的基础作为立足之本,其平台和解决方案可为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动力、构建并运行强健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并将终端用户计算作为基于云的服务提供。 我们的方法具备全面性,但与其他云计算产品不同,它并不试图用一种云满足所有需求。为了实现竞争优势,必须灵活地对云计算进行量身定制和调整以满足您的个性化需要。对于您的企业而言,云可以是内部私有云、利用外部服务的公有云,或二者相结合的混合云。 无论哪个云选项最适合您,都只有VMware 可提供用于构建和管理云的完整解决方案体系,而且VMware 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体系,可以确保其解决方案中的一切均安全、无缝地正常运转。我们不会向所有客户都提供同样的云,我们提供的是“你的云” - 通过促进IT 交付能力来促进您更快取得业务成效。 VMware 的定制方法能通过实现以下方面带来灵活性和安全性,并同时保护您的现有投资: ?通过提高利用率和实现自动化来提高效率 池化资源以及动态优化的自助管理环境可以显著提高IT 性能- 利用现有资源以避 免不必要的基础架构投资和技术锁定。这样可以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敏捷性和可控性 云计算旨在加强终端用户的计算能力,同时确保安全性并保留IT 的监督和授权能 力。VMware 解决方案将所有三种云计算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可极大地简化IT 服务调配和部署,同时保持IT 控制力、防护性保护以及合规性。因而,IT 组织可以更加快速安全地响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自由选择 IT 保留了支持传统系统的能力,并获得了在内部或外部部署传统系统的灵活性,而不必局限于任何一种技术或一家供应商。开发人员可以构建可在通用的管理和安全框架内的混合云、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移植的应用程序。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网关设备之间的区别

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网关设备之间的区别 在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网络的划分:网络的划分类型一般是我们下面常见的几种:互联网: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互联体。形象点说,互联网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组互联的 网络的集合,即由许多网络互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因此被人们称为“互联网”。 广域网:一种覆盖范围在数十千米以上的,跨越大的地域性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是处于同一建筑或方圆几千米远地域内的专用计算机网络。 以太网: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它是一种基于总线的、广播式的局域网络。 从概念就看出区别啦,首先互联网是最大的一个网,广域网包含在了互联网中,局域网比广域网小, 也是包含在互联网中的。而以太网,就是一种技术,一种用于局域网的技术。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 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 1、集线器 集线器(Hub):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层 集线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共享型模式,就是指在有一个端口在向另一个端口发送数据时,其他端口就处于“等待”状态。为什么会“等待”呢?举个例子来说,其实在单位时间内A向B发送数据包时,A是发送给B、C、D三个端口的,但是只有B接收,其他的端口在第一单位时间判断不是自己需要的数据后将不会再去接收A发送来的数据。直到A再次发送IP广播,在A再次发送IP广播之前的单位时间内,C,D是闲置的,或者CD之间可以传输数据。我们可以理解为集线器内部只有一条通道(即公共通道),然后在公共通道下连接着所有端口。 集线器没有交换机的智能记忆功能可以通过MAC地址映射表找到某台具体的计算机,更没有学习能力,只是把收到的数据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给所以连接到集线器的计算机。这个数据包到底是传输给集线器上的哪台计算机是通过各个计算机本身进行识别的。基于这样的原因集线器就具有下面的不足之处: (1)用户的数据包向所有节点发送,很可能带来数据通信的不安全因素,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就能非法截获他人的数据包; (2)由于所有数据包都是向所有节点同时发送,加上以上所介绍的共享带宽方式,就更加可能造成网络塞车现象,更加降低了网络执行效率。

解析小型机、大型机和x86服务器间的差别

解析小型机、大型机和x86服务器间的差别 小型机(minicomputer or midrangecomputer)是一个已过时的术语,用来指一类界于大型主机(mainframe)和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之间的计算机产品,它是60年代由DEC(数字设备公司)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高性能计算产品。 UNIX服务器具有区别于X86服务器和大型主机的特有体系结构,基本上,各厂家UNIX 服务器使用自家的UNIX版本和处理器。比如IBM公司采用Power处理器和AIX操作系统,Sun、 Fujitsu(富士通)公司采用SPARC处理器架构和Solaris操作系统,HP采用PA-RISC 架构(现在转向于安腾处理器)和HP-UX操作系统;过去的Compaq公司(已经被并入HP)处理器架构采用Alpha。使用小型机的用户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 早期的小型机通常有各制造厂自己的专利技术,使用专用的指令系统和操作系统。不过,自80年代UNIX操作系统兴起后,一些面临危机的小型机改用了UNIX系统。 小型机 中国业内习惯上说的小型机,是指一种UNIX服务器,是在服务器市场中处于中高端位置。小型机是指运行原理类似于PC(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但性能及用途又与它们截然不同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它是70年代由DCE(数字设备公司)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种高性能计算产品。小型机通常采用8-32颗处理器,性能和价格介于PC服务器和大型主机之间,高性能 64 位计算机。一般而言,小型机具有高运算处理能力、高可靠性、高服务性、高可用性等 小型机具有区别PC及其服务器的特有体系结构,还有各制造厂自己的专利技术,有的还采用小型机专用处理器,比如美国Sun、日本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的小型机是基于SPARC处理器架构,而美国HP公司的则是基于 PA-RISC架构;Compaq公司是Alpha架构。另外I/O总线也不相同,Fujitsu是PCI,Sun是SBUS,等等。这就意味着各公司小型机机器上的插卡,如网卡、显示卡、SCSI卡等可能也是专用的。此外,小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基于Unix的,像Sun、Fujitsu是用Sun Solaris,HP是用HP-Unix,IBM是AIX。所以小型机是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小型机的用户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 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小型机系列:IBM:AS/400DCE:PDP7、PDP11、V AX等。 现在生产小型机的厂商主要有IBM和HP及浪潮、曙光等。IBM典型机器有RS/6000、AS/400等。它们的主要特色在于年宕机时间只有几小时,所以又统称为z系列(zero 零)。AS/400主要应用在银行和制造业,还有用于Domino,主要的技术在于TIMI(技术独立机器界面),单级存储,有了TIMI技术可以做到硬件与软件相互独立。RS/6000比较常见,用于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等。 小型机的四大特色 第一,高运算处理能力(High Performance) 1、采用8-32颗处理器,实现多CPU协同处理功能;

路由器和交换机_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区别和联系

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工作原理,区别和联系 工作原理 一、集线器 1.什么是集线器 在认识集线器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中继器。在我们接触到的网络中,最简单的就是两台电脑通过两块网卡构成“双机互连”,两块网卡之间一般是由非屏蔽双绞线来充当信号线的。由于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信号功率会逐渐衰减,当信号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信号失真,因此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当两台电脑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时,为了实现双机互连,人们便在这两台电脑之间安装一个“中继器”,它的作用就是将已经衰减得不完整的信号经过整理,重新产生出完整的信号再继续传送。 中继器就是普通集线器的前身,集线器实际就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集线器一般有4、8、16、24、32等数量的RJ45接口,通过这些接口,集线器便能为相应数量的电脑完成“中继”功能。由于它在网络中处于一种“中心”位置,因此集线器也叫做“Hub”。 2.集线器的工作原理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以图2为例,图中是一个具备8个端口的集线器,共连接了8台电脑。集线器处于网络的“中心”,通过集线器对信号进行转发,8台电脑之间可以互连互通。具体通信过程是这样的:假如计算机1要将一条信息发送给计算机8,当计算机1的网卡将信息通过双绞线送到集线器上时,集线器并不会直接将信息送给计算机8,它会将信息进行“广播”--将信息同时发送给8 个端口,当8个端口上的计算机接收到这条广播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该信息是发给自己的,则接收,否则不予理睬。由于该信息是计算机1 发给计算机8的,因此最终计算机8会接收该信息,而其它7台电脑看完信息后,会因为信息不是自己的而不接收该信息。 3.集线器的特点 1)共享带宽 集线器的带宽是指它通信时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目前市面上用于中小型局域网的集线器主要有10Mbps、100Mbps和10/100Mbps自适应三种。 10Mb带宽的集线器的传输速度最大为10Mbps,即使与它连接的计算机使用的是100Mbps网卡,在传输数据时速度仍然只有10Mbps。10/100Mbps自适应集线器能够根据与端口相连的网卡速度自动调整带宽,当与10Mbps的网卡相连时,其带宽为10Mb;与100Mbps的网卡相连时,其带宽为100Mb,因此这种集线器也叫做“双速集线器”。 集线器是一种“共享”设备,集线器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集线器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 由于集线器在一个时钟周期中只能传输一组信息,如果一台集线器连接的机器数目较多,并且多台机器经常需要同时通信时,将导致集线器的工作效率很差,如发生信息堵塞、碰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