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之小柴胡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 半夏半斤9g 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热入血室。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I方解]本方所治少阳病为伤寒邪传少阳,邪正相争华表半里所致。
少阳为与阳之少阳4枢,位于半表半里,伤寒邪犯少阳,正邪相争,正欲抗邪出其表,邪欲胜正以人里,故往太阳来寒热;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循胸布胁,邪犯胆经则经气不疏,胆热循经上炎,故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故可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本证邪不在表,又非里证,而在表里之间,非开、吐、下三法所宜,据证立法,宜和解治之。
方中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清解透达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君臣相合,一散一一清,相使为用,和解少阳。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皆为佐药,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半表半里之邪得解,少阳枢机得利,上焦通而胃气和,则诸症自除。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疏透方清泄结合,柴胡与黄芩相使为用,构成和解少阳的核
心配伍;二是在祛邪之中兼以扶正,人参、大枣、炙甘草扶正以御邪传。
本方煎服方法独特,强调“去滓再煎”,既使药性更加醇和,作用和缓持久,又使药液浓缩,服用量少,减少汤液对胃的刺激,对区吐患者尤为适宜。
小柴胡汤为和剂,服后一般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通过“-身谶然汗出”而解的情况,这是正气复、邪气去、胃气和、津液布散的表现。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是治疗伤寒少阳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
临床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篓以清热理气宽胸;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以柔肝缓急止痛,瘀血互结,少腹满痛,可人参、甘草、大枣之甘壅,加延胡索、当归尾、桃仁以活血祛瘀。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胸膜炎、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产褥热,睾丸炎等属少阳证者。
4.使用注意方中柴胡升散,黄芩、半夏味苦性燥)故阴虚血少者不宜用本方。
[方歌]小柴胡汤黄芩草,半夏生姜人参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