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
新闻作者:省统计局
旅游业作为湖北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应该看到,湖北旅游业还存在竞争力不强、市场深度开发不够、规模发展不足等问题。如何充分挖掘旅游市场的潜力,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旅游业快速平稳发展,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一、湖北旅游业基本情况
(一)旅游资源丰富
湖北有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神秘莫测的神农架原始森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传目录”的武当山和明显陵。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楚城遗址10余处,楚文化遗存千余处。
在中国现代史上,湖北是红色革命的热土,大别山下的红安走出了200位将军,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湖北人文旅游景观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有古人类长阳人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又有众多的古三国胜迹和楚都纪南城;有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阅马场,又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及“八七会议”会址;有以编钟为代表的灿烂的荆楚文化,又有著名的现代工程三峡大坝;有气象万千的武汉大都市风光,又有浓郁的鄂西土苗民族风情。湖北境内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比比皆是,颇具特色。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近年来,湖北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力逐年提高。2008年底,全省共有旅行社82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7家;星级饭店585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54家;长江星级游船18艘,其中四、五星级游船12艘。旅游业态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传统的“一江两山”精品之旅和“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之旅外,湖北还启动了旅游名镇创建工作,推出了“湖北人游湖北”、拓展了“农家乐”“温泉旅游”等大型活动,涌现出产业旅游、科教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娱乐、旅游美食和其它旅游新的业态,以往观光游览独占鳌头的格局被打破,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相互推进,刺激了广大民众的旅游消费需求。
目前,全省已评定国家质量等级旅游景区99家,其中5A级2家,4A级42家、3A级55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3个。2008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18.8万人次,创汇4.43亿美
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17亿人次,居全国第10位,实现旅游收入713亿元,居全国第14位。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带动作用增强
2008年,全省旅游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万个,为相关行业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万个,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发展还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春节、“十一”黄金周给旅游有关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增加商机的极好机会。据统计,2008年春节、“十一”黄金周,全省各景区游人如织,随着景点吸引游客人数的增长,拓宽了商贸服务、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黄金周所在的二月、十月我省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到了49.25、66.05亿元,为全年最高的月份。2008年我省客运量达9.77亿人,比上年增长16.2%。
二、湖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素质看,湖北旅游业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模式。旅游服务滞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
(一)旅游竞争力不强
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分布散、实力弱,使湖北旅游业很难按支柱产业的要求发挥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形不成规模效应,旅游产业没有有效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省没有一家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在全国百强旅行社中,湖北榜上无名;在全国300多家五星级饭店中我省仅占7家。湖北旅游产业没有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旅游企业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叫得响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精品名牌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周边省份特别是河南、湖南在旅游发展上已经先行一步,而且举措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使湖北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二)旅游市场深度开发不够
1.国内外游客在鄂花费偏低
从国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全国排位看,2008年湖北游客数量排位虽比2007年前进了一位,居全国第10位,但国内旅游收入位次排位比2007年后移了一位,居第14位,旅游收入位次比接待人数排位落后4个位次。
从接待国内游客的人均花费看,2008年国内游客人均停留1.92天,在全省17个市州中,游客停留天数最长的恩施州也只有2.41天;全省国内游客人均花费610.92元,人均花费最多的
武汉市也只有771.79元,而著名的神农架景区游客的人均花费仅236.28元。
从接待境外游客的人均天花费看,湖北与外省市的差距更大。2007年我省接待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313.04美元,居全国第23位,比北京少738.4美元,比上海少585.17美元,比福建少493.76美元,比天津少441.32美元。2008年我省入境游客人均停留1.87天,人均花费372.66美元,虽然比上年分别提高0.09天和59.62美元,但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2.旅游产业的外向度偏低
2007年,湖北旅游总收入为640.87亿元,旅游外汇收入为4.13亿美元,入境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4.4%(汇率按1:6.85计算),居全国第21位。入境游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0%的省市有8个,其中广东为24.3%,西藏为19.02%,上海为16.3%,北京为14.9%,福建为14.8%,海南为11.98%,云南为10.5%,黑龙江为10.3%。
2007年湖北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占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的1%,居全国第20位。全国有6个省市超过3%,其中广东为7.7%,内蒙为4.6%,上海为4.6%,海南为4.5%,西藏为3.4%,福建为3.3%。
3.品牌影响力不够
目前全省旅游景区产品存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的结构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结构局部失调,同质产品的近距离重复现象仍然存在;线路产品往往有名无实,操作性差,很难形成优质品牌,产品品牌不足以有效吸引海内外旅游市场,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观光型旅游经济,无法实现以景点景区为依托,其它旅游要素同时发展的格局
(三)产业规模发展不足
1.旅游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业态开发不够
目前,湖北旅游资源产品开发程度较低,旅游产品单一,大部分景区、景点开发和形成的产品处于低层次、初级化的状态。资源的低层次开发和粗放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高水平策划、高起点建设、全方位开发,形不成“大手笔”。一些具有垄断性的独特资源,由于开发深度不够,配套程度差,缺乏内涵式发展,削弱了其应有的吸引力,旅游收入单一,门票依然是收入的重要来源。
2.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