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槽前有暖平流(>0),槽后有冷平流(<0) 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则大气层结不稳定。 (8)沙氏指数℃
Si>0 稳定,Si<0 不稳定 当 850hPa 与 500hPa 之间有锋面或逆温时不能用沙氏指数 (9)K 指数℃ K 指数=[T850-T500]+[Td]850-[T-Td]700 K≥35℃时,并有辐合区相配合,雷雨可能性较大 K<20℃时,一般无雷雨,20≤K<35℃时局部有雷雨。 (10)假相当位温(θse)K
水汽通量最大值的前方常有降水发生. (5)水汽通量散度:10-8.g(cm2.hPa.s)-1
低层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区时,表示水汽辐合区,负值越大,说明水汽汇合越强,易 形成强降水. (6)涡度平流 10-11.℃.s-1
一般槽前有正涡度平流,有上升运动,槽后有负涡度平流,有下沉运动 (7)温度平流 10-3℃.s-1
辐射雾:近地层湿空气由于辐射冷却作用,气温降到接近露点温度时,产生的雾,称为辐 射雾。 辐射雾的特征: (1)一年四季都能产生,尤以秋季和冬季最多; (2)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它形成于夜间,日出前后最浓,日出后随着低层气温逐渐升 高而减弱消散; (3)辐射雾一般产生于晴朗的夜晚; (4)冬季消散慢、夏季消散快。日出前所产生的辐射雾最容易消散,子夜产生的雾,日出 后若干小时方能消散。日落后即产生的雾最不容易消散。
Ⅷ.强雷风暴的预报着眼点有哪些(缺乏科学认识,突发性,生命财产损失): 1.水汽来源(湿舌、低空急流、高湿度辐合) 2.位势不稳定 3.上升运动(天气尺度系统低层辐合,低空急流,低空辐合线,负变压、迎风波、背风波,
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热地面,局地受热不均匀)
Ⅸ.各个层次数值模式产品分析重点是哪些(以及各产品的优缺点): (1)地面 气压(P) 等压线 :间隔 2hPa 低压中心 3 小时变压(△P) 3 小时显著升压 3 小时显著降升压 风(U,V) 辐合线: 标识性流线:确定地面辐合 温度(T) 等温度线:间隔 2℃分析 冷锋、暖锋、静止锋:温度不连续线 露点温度(Td) 等露点温度线:Td:≥7 ℃ ,间隔 2 ℃分析 露点锋(干线):湿度、露点温度不连续线(干线) 温度露点差(T-Td) 显著湿区:T-Td≤5 ℃ ,间隔 2(1 ℃ ,3 ℃ ,5 ℃ ) 天气区 飑线: 雷暴区:用浅灰色阴影区显示 (2)850hPa 分析 风(U,V) 最大风带(LLJ):无最小风速限制,只要比周围风速大 显著流线:不必是最大风带,用以确定分流区;要特别关注干、湿 区之间的气流,以及靠近急流轴的位置 辐合区(急流核、切变线、风速辐合、槽线):避免总是分析气流槽, 弱辐合区也很重要,准确的辐合区将有助于确定距离强天气危险区 最近的热脊和最主要的水汽平流轴。 温度(T) 等温度线 :间隔 2 ℃ ,等温线必须平行于流线,即使在无观测的 站,不要随意调整 温度脊:最值得关注的温度脊位于最强辐合区前。通常冷平流位于 具有暖平流辐合区的后面 露点(Td) 等露点温度线: Td≥6℃ ,间隔 2 ℃ ,等湿度线平行于流线 分析等露点线时记住分析最大湿轴和最大湿区
影响系统:影响系统是指影响本地区的直接天气系统,如气旋、锋面、冷高压、地面 倒槽、热带气旋等地面系统,高空常有低压槽、切变线、冷涡、急流、高原低涡、高原切 变、东风波等高空系统。
3.关系: (1)处在长波脊控制下,天气以晴好为主; (2)处在稳定长波槽或槽前锋区控制,通常以短波槽替换间隙 以中等强度将水为主。 (3)当纬向环流(西风环流高指数)转为径向(西风环流低指数),将发生转折性强烈性 天气。 (4)当两段(支)锋区或两段低槽同位相叠加时(如北槽南涡或梅雨锋区中有气旋波产生 时)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降水。
Ⅶ.在北半球风向和风力的预报基本原则: 风向的预报:主要根据未来本站处于何种地面天气系统影响以及所处该天气系统的部位。 如高压环流是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若本站在高压的北部,则吹西风,东部则吹北风,南部 则吹东风,西部则吹南风。
气旋环流是按逆时针方向流动,本站在低压的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分别 吹东、南、西、北风。切变线南侧吹偏南风,北侧吹偏北风。 风力的预报:风力主要决定于影响本站的天气系统的发展状态和高低压系统之间相配置产 生某一部位气压梯度大小而定。
Ⅴ.如何科学有序地检索,调用数值预报产品:
1.抓住本地当前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和天气分布特征 2.抓住主导系统和影响系统的分析 3.抓住冷暖空气活动和水汽输送 4.比较各种模式产品,降水预报是否一致。
(理解性知识点):常用数值产品(物理量): (1)涡度 10-5.s-1 ζ>0 辐合上升 ζ<0 辐散下沉 (2)散度 10-5.s-1 D<0 辐合上升 D>0 辐散下沉. (3)垂直运动: 10-3hPa.s-1 在 p 坐标、σ坐标中ω<0 上升,ω>0 下沉 在 z 坐标 w<0 下沉,w>0 上升 日本传真图中垂直速度是用的 p 坐标,T213L31 模式是用的σ坐标。 (4)水汽通量:g.(cm.hPa.s)-1
几种主要的影响系统
(1)高空:短波槽(波长小于 50 个经距,波的振幅小于 10 个纬距,平均移速 0-15 经距/ 天,持续时间一般在 3 天以下。
切变线 低空急流:850hPa 偏南风速≥12m/s 或 700hPa 偏南风速≥16m/s (2)地面:气旋、锋面、地面倒槽、高压、低压、热带气旋、切变线等天气系统。 3.关系: (1)一般受高压、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好天气为主,如若受气旋、冷涡、切变线影响天气 转阴雨。 (2)本地区处于槽后受西北气流控制天气晴好,处于槽前西南气流天气转阴雨。 (3)如若两个或以上天气系统共同影响时,天气会复杂,雨量加大。
风(U,V) 最大风带(LLJ):无最小风速限制,只要比周围风速大,急流对产 生干侵入重要,大风区描述冷暖平流 显著流线:不必是最大风带,用以确定分流区;要特别关注干、湿 区之间 的气流,以及靠近急流轴的位置 辐合区(急流核、切变线、风速辐合、槽线):避免总是分析气流槽, 弱辐合区也很重要,准确的辐合区将有助于确定距离强天气危险区 最近的热脊和最主要的水汽平流轴。
Ⅳ: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水面或陆面)时,空气与下垫面之间的湍流和热传 输使气温下降而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 平流雾的特征: (1)浓度和厚度大 (2)水平范围广,在云图中可看到大片边界整齐的雾区 (3)持续时间长,一般 5、6 个小时,有时整日不消,而且可以维持几天。 (4)没有日变化,一日之中任何时刻都可能产生。 (5)可随风飘移
a. θse850- θse500>0 不稳定, θse850- θse500<0 稳定
b.低层(850hPa 或 700hPa) θse 的湿舌,配合偏南急流,表示暖湿气流向北涌。 c.高空锋区与θse 密集区平行,可用θse 密集区帮助确定锋区。 (11)温度露点差(T-Td)℃
大气中水汽大多集中在低层大气中,在 1.5-2km 的地方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1/2, 在 5km 的高空的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1/10。
影响系统与天气关系 : 1.重要性: (1)是影响本地天气的直接影响天气系统 (2)通过比较和回顾这次影响系统与历史上同类型系统模型的主要差异,明确这次过程预 报重点。 (3)通过影响系统的三维结构和变化,了解天气过程变化和原因。 2.如何分析:
通过高空图、地面图分析确定何种天气系统,再通过数值预告图,了解影响系统的变 化和三维空间结构特征。
Ⅰ.天气符号,云的符号,常见云的特征。 Ⅱ.总的预报思路:预报员在制作地方短期天气预报时,应当先从分析大范围环流背景开始, 由远到近,由粗到细逐步集中到分析影响当地天气的环流系统和天气过程,通过高低层系 统配置和物理量配置分析,作出预报。
天气预报制作的主要步骤: 1.首先分析和判断近期大气环流背景和主导系统; 2.分析和判断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及影响部位的主要结构特征; 3.考察其中可能存在相应的中小尺度系统的征兆; 4.分析局地天气实况和气象条件,做到理解、判断和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及上一级指导预报意 见,同时结合动力、统计释用方法和综合有关预报的结果; 5.最终作出自己的预报 Ⅲ.主导系统:主导系统是指新显示的(500hPa 或 300hPa)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 右影响系统的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如长波槽、长波脊、阻塞高压、极涡、副高、纬向 环流等。
主导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1.重要性:主导系统发生调整(移动、加强、减弱)就出现明显的转折天气; 2.如何分析(在 500hPa 通过主导系统的演变,可判断主导系统处于稳定和调整状态) (1)长波槽(或长波脊)波长在 50-120 个经距,槽(脊)振幅在 10-20 个纬距,移动速 度平均 0-10 个经距/天,持续时间在 3-5 天或以上。 (2)阻塞高压在 45°N 以北有闭合的暖高压中心,高空流场呈Ω型。 (3)极涡位于 500hPa 高纬极地附近的高空涡旋。 (4)副热带高压位于 15°N-35°N 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 (5)纬向环流 500hPa 西风环流指数呈高指数状态,波长较长呈纬向型。
气压:地面锋线大多处于明显的低压槽中。 注意点: 1.穿心冷锋(一般在我国北方常见) 2.隐槽中的冷锋 3.地形槽:有风切变、风力小、温度分布均匀,因而无锋面,如华北、东北、台湾海峡的“虚 锋”。 4.暖性低压槽内、温度高、温度梯度小,也没有锋面,当冷锋进入暖性低压槽中,其性质 就改变,这时才能出现锋面。 三小时变压:暖锋前有明显的 3 小时负变压,冷锋后有明显的 3 小时正变压,而暖锋后、 冷锋前 3 小时变压都很小。 注意点: 1.气压系统的加强和减弱的影响 2.气压的日变化影响 24 小时变压和 24 小时变温:在山地和高原地区常用这个方法来分析锋面。一般冷锋后有+ △P24 和-△T24,冷锋前有-△P24 和+△T24。 注意点: 1.冷锋位置并不与 24 小时 0 变压线相重合,而多半在负变压中心与 0 变压线之间等压线比 较密集的地带前沿。 2.一个地区在 24 小时内有两条以上冷锋过境时,24 小时变压(变温)就不好用来分析锋面。 高空锋面:根据 850hPa 或 700hPa 等温线密集的锋区(一般 700hPa 5 个纬距有 3 根等温线 通过的地方)可帮助分析地面锋的位置,850hPa 锋区和地面锋线比较靠近,且接近于平行。 注意点: 1.地形的影响 2.空中冷锋 卫星云图:在资料稠密地区并不需要用云图来确定地面锋面的位置,但在海洋、沙漠、高 原地区是分析锋面的十分有用的工具。 注意点: 1.活跃的冷锋通常位于 500hPa 槽前,冷锋位于连续云带的前沿,暖区则是破碎的低云。不 活跃的冷锋云区破碎,在云图上很难找到锋面的确切位置。 2.锋面坡度较大的所谓第二型快速移动的冷锋,冷锋位于云带的后部。
850hPa T-Td≤2℃, 700hPa T-Td≤4℃, 500hPa T-Td≤6℃,可认为大气达到准饱和状态。 Ⅵ.分析锋面时有哪些注意点: 温度:锋线两侧一般存在较大的气温差异,应用气温要素来分析锋面一般白天比夜晚、平 原比盆地、高原、冬季比夏季好用。 注意点: 1.地形条件的影响 2.云和降水的影响 3.风的影响 4.冷空气膜的影响 露点:锋面的两侧有明显的露点分布差异,在锋面后部的冷空气控制地方露点小,锋前露 点大。 注意点: 1.冷空气有降水时,锋两侧露点差不明显。 2.暖气团比较干燥(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暖气团),锋两侧露点不明显。 风:锋的两侧的风呈气旋切变,冷锋后部多吹偏北风,冷锋前多吹偏南风或较弱的偏北风。 暖锋前多吹东南风或偏北风,暖锋后吹西南风或偏南风。 注意点: 1.地形的影响 2.锋面各段的移速不同的影响
露点锋(干线):气流从干区进入显著湿区,强天气预报最关注的决 定性区域——大风速带从干区穿过湿区
温度露点差(T-Td)
显著湿区:T-Td≤6℃,间隔 2(2,4,6) 850hPa 与 500hPa 温度差(T85=T850-T500):反映大气稳定度
等 T85 线:分析 T85 > 25 ℃,间隔 2 ℃ (3)700hPa 分析
Si>0 稳定,Si<0 不稳定 当 850hPa 与 500hPa 之间有锋面或逆温时不能用沙氏指数 (9)K 指数℃ K 指数=[T850-T500]+[Td]850-[T-Td]700 K≥35℃时,并有辐合区相配合,雷雨可能性较大 K<20℃时,一般无雷雨,20≤K<35℃时局部有雷雨。 (10)假相当位温(θse)K
水汽通量最大值的前方常有降水发生. (5)水汽通量散度:10-8.g(cm2.hPa.s)-1
低层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区时,表示水汽辐合区,负值越大,说明水汽汇合越强,易 形成强降水. (6)涡度平流 10-11.℃.s-1
一般槽前有正涡度平流,有上升运动,槽后有负涡度平流,有下沉运动 (7)温度平流 10-3℃.s-1
辐射雾:近地层湿空气由于辐射冷却作用,气温降到接近露点温度时,产生的雾,称为辐 射雾。 辐射雾的特征: (1)一年四季都能产生,尤以秋季和冬季最多; (2)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它形成于夜间,日出前后最浓,日出后随着低层气温逐渐升 高而减弱消散; (3)辐射雾一般产生于晴朗的夜晚; (4)冬季消散慢、夏季消散快。日出前所产生的辐射雾最容易消散,子夜产生的雾,日出 后若干小时方能消散。日落后即产生的雾最不容易消散。
Ⅷ.强雷风暴的预报着眼点有哪些(缺乏科学认识,突发性,生命财产损失): 1.水汽来源(湿舌、低空急流、高湿度辐合) 2.位势不稳定 3.上升运动(天气尺度系统低层辐合,低空急流,低空辐合线,负变压、迎风波、背风波,
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热地面,局地受热不均匀)
Ⅸ.各个层次数值模式产品分析重点是哪些(以及各产品的优缺点): (1)地面 气压(P) 等压线 :间隔 2hPa 低压中心 3 小时变压(△P) 3 小时显著升压 3 小时显著降升压 风(U,V) 辐合线: 标识性流线:确定地面辐合 温度(T) 等温度线:间隔 2℃分析 冷锋、暖锋、静止锋:温度不连续线 露点温度(Td) 等露点温度线:Td:≥7 ℃ ,间隔 2 ℃分析 露点锋(干线):湿度、露点温度不连续线(干线) 温度露点差(T-Td) 显著湿区:T-Td≤5 ℃ ,间隔 2(1 ℃ ,3 ℃ ,5 ℃ ) 天气区 飑线: 雷暴区:用浅灰色阴影区显示 (2)850hPa 分析 风(U,V) 最大风带(LLJ):无最小风速限制,只要比周围风速大 显著流线:不必是最大风带,用以确定分流区;要特别关注干、湿 区之间的气流,以及靠近急流轴的位置 辐合区(急流核、切变线、风速辐合、槽线):避免总是分析气流槽, 弱辐合区也很重要,准确的辐合区将有助于确定距离强天气危险区 最近的热脊和最主要的水汽平流轴。 温度(T) 等温度线 :间隔 2 ℃ ,等温线必须平行于流线,即使在无观测的 站,不要随意调整 温度脊:最值得关注的温度脊位于最强辐合区前。通常冷平流位于 具有暖平流辐合区的后面 露点(Td) 等露点温度线: Td≥6℃ ,间隔 2 ℃ ,等湿度线平行于流线 分析等露点线时记住分析最大湿轴和最大湿区
影响系统:影响系统是指影响本地区的直接天气系统,如气旋、锋面、冷高压、地面 倒槽、热带气旋等地面系统,高空常有低压槽、切变线、冷涡、急流、高原低涡、高原切 变、东风波等高空系统。
3.关系: (1)处在长波脊控制下,天气以晴好为主; (2)处在稳定长波槽或槽前锋区控制,通常以短波槽替换间隙 以中等强度将水为主。 (3)当纬向环流(西风环流高指数)转为径向(西风环流低指数),将发生转折性强烈性 天气。 (4)当两段(支)锋区或两段低槽同位相叠加时(如北槽南涡或梅雨锋区中有气旋波产生 时)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降水。
Ⅶ.在北半球风向和风力的预报基本原则: 风向的预报:主要根据未来本站处于何种地面天气系统影响以及所处该天气系统的部位。 如高压环流是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若本站在高压的北部,则吹西风,东部则吹北风,南部 则吹东风,西部则吹南风。
气旋环流是按逆时针方向流动,本站在低压的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分别 吹东、南、西、北风。切变线南侧吹偏南风,北侧吹偏北风。 风力的预报:风力主要决定于影响本站的天气系统的发展状态和高低压系统之间相配置产 生某一部位气压梯度大小而定。
Ⅴ.如何科学有序地检索,调用数值预报产品:
1.抓住本地当前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和天气分布特征 2.抓住主导系统和影响系统的分析 3.抓住冷暖空气活动和水汽输送 4.比较各种模式产品,降水预报是否一致。
(理解性知识点):常用数值产品(物理量): (1)涡度 10-5.s-1 ζ>0 辐合上升 ζ<0 辐散下沉 (2)散度 10-5.s-1 D<0 辐合上升 D>0 辐散下沉. (3)垂直运动: 10-3hPa.s-1 在 p 坐标、σ坐标中ω<0 上升,ω>0 下沉 在 z 坐标 w<0 下沉,w>0 上升 日本传真图中垂直速度是用的 p 坐标,T213L31 模式是用的σ坐标。 (4)水汽通量:g.(cm.hPa.s)-1
几种主要的影响系统
(1)高空:短波槽(波长小于 50 个经距,波的振幅小于 10 个纬距,平均移速 0-15 经距/ 天,持续时间一般在 3 天以下。
切变线 低空急流:850hPa 偏南风速≥12m/s 或 700hPa 偏南风速≥16m/s (2)地面:气旋、锋面、地面倒槽、高压、低压、热带气旋、切变线等天气系统。 3.关系: (1)一般受高压、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好天气为主,如若受气旋、冷涡、切变线影响天气 转阴雨。 (2)本地区处于槽后受西北气流控制天气晴好,处于槽前西南气流天气转阴雨。 (3)如若两个或以上天气系统共同影响时,天气会复杂,雨量加大。
风(U,V) 最大风带(LLJ):无最小风速限制,只要比周围风速大,急流对产 生干侵入重要,大风区描述冷暖平流 显著流线:不必是最大风带,用以确定分流区;要特别关注干、湿 区之间 的气流,以及靠近急流轴的位置 辐合区(急流核、切变线、风速辐合、槽线):避免总是分析气流槽, 弱辐合区也很重要,准确的辐合区将有助于确定距离强天气危险区 最近的热脊和最主要的水汽平流轴。
Ⅳ: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水面或陆面)时,空气与下垫面之间的湍流和热传 输使气温下降而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 平流雾的特征: (1)浓度和厚度大 (2)水平范围广,在云图中可看到大片边界整齐的雾区 (3)持续时间长,一般 5、6 个小时,有时整日不消,而且可以维持几天。 (4)没有日变化,一日之中任何时刻都可能产生。 (5)可随风飘移
a. θse850- θse500>0 不稳定, θse850- θse500<0 稳定
b.低层(850hPa 或 700hPa) θse 的湿舌,配合偏南急流,表示暖湿气流向北涌。 c.高空锋区与θse 密集区平行,可用θse 密集区帮助确定锋区。 (11)温度露点差(T-Td)℃
大气中水汽大多集中在低层大气中,在 1.5-2km 的地方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1/2, 在 5km 的高空的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1/10。
影响系统与天气关系 : 1.重要性: (1)是影响本地天气的直接影响天气系统 (2)通过比较和回顾这次影响系统与历史上同类型系统模型的主要差异,明确这次过程预 报重点。 (3)通过影响系统的三维结构和变化,了解天气过程变化和原因。 2.如何分析:
通过高空图、地面图分析确定何种天气系统,再通过数值预告图,了解影响系统的变 化和三维空间结构特征。
Ⅰ.天气符号,云的符号,常见云的特征。 Ⅱ.总的预报思路:预报员在制作地方短期天气预报时,应当先从分析大范围环流背景开始, 由远到近,由粗到细逐步集中到分析影响当地天气的环流系统和天气过程,通过高低层系 统配置和物理量配置分析,作出预报。
天气预报制作的主要步骤: 1.首先分析和判断近期大气环流背景和主导系统; 2.分析和判断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及影响部位的主要结构特征; 3.考察其中可能存在相应的中小尺度系统的征兆; 4.分析局地天气实况和气象条件,做到理解、判断和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及上一级指导预报意 见,同时结合动力、统计释用方法和综合有关预报的结果; 5.最终作出自己的预报 Ⅲ.主导系统:主导系统是指新显示的(500hPa 或 300hPa)高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 右影响系统的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如长波槽、长波脊、阻塞高压、极涡、副高、纬向 环流等。
主导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1.重要性:主导系统发生调整(移动、加强、减弱)就出现明显的转折天气; 2.如何分析(在 500hPa 通过主导系统的演变,可判断主导系统处于稳定和调整状态) (1)长波槽(或长波脊)波长在 50-120 个经距,槽(脊)振幅在 10-20 个纬距,移动速 度平均 0-10 个经距/天,持续时间在 3-5 天或以上。 (2)阻塞高压在 45°N 以北有闭合的暖高压中心,高空流场呈Ω型。 (3)极涡位于 500hPa 高纬极地附近的高空涡旋。 (4)副热带高压位于 15°N-35°N 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 (5)纬向环流 500hPa 西风环流指数呈高指数状态,波长较长呈纬向型。
气压:地面锋线大多处于明显的低压槽中。 注意点: 1.穿心冷锋(一般在我国北方常见) 2.隐槽中的冷锋 3.地形槽:有风切变、风力小、温度分布均匀,因而无锋面,如华北、东北、台湾海峡的“虚 锋”。 4.暖性低压槽内、温度高、温度梯度小,也没有锋面,当冷锋进入暖性低压槽中,其性质 就改变,这时才能出现锋面。 三小时变压:暖锋前有明显的 3 小时负变压,冷锋后有明显的 3 小时正变压,而暖锋后、 冷锋前 3 小时变压都很小。 注意点: 1.气压系统的加强和减弱的影响 2.气压的日变化影响 24 小时变压和 24 小时变温:在山地和高原地区常用这个方法来分析锋面。一般冷锋后有+ △P24 和-△T24,冷锋前有-△P24 和+△T24。 注意点: 1.冷锋位置并不与 24 小时 0 变压线相重合,而多半在负变压中心与 0 变压线之间等压线比 较密集的地带前沿。 2.一个地区在 24 小时内有两条以上冷锋过境时,24 小时变压(变温)就不好用来分析锋面。 高空锋面:根据 850hPa 或 700hPa 等温线密集的锋区(一般 700hPa 5 个纬距有 3 根等温线 通过的地方)可帮助分析地面锋的位置,850hPa 锋区和地面锋线比较靠近,且接近于平行。 注意点: 1.地形的影响 2.空中冷锋 卫星云图:在资料稠密地区并不需要用云图来确定地面锋面的位置,但在海洋、沙漠、高 原地区是分析锋面的十分有用的工具。 注意点: 1.活跃的冷锋通常位于 500hPa 槽前,冷锋位于连续云带的前沿,暖区则是破碎的低云。不 活跃的冷锋云区破碎,在云图上很难找到锋面的确切位置。 2.锋面坡度较大的所谓第二型快速移动的冷锋,冷锋位于云带的后部。
850hPa T-Td≤2℃, 700hPa T-Td≤4℃, 500hPa T-Td≤6℃,可认为大气达到准饱和状态。 Ⅵ.分析锋面时有哪些注意点: 温度:锋线两侧一般存在较大的气温差异,应用气温要素来分析锋面一般白天比夜晚、平 原比盆地、高原、冬季比夏季好用。 注意点: 1.地形条件的影响 2.云和降水的影响 3.风的影响 4.冷空气膜的影响 露点:锋面的两侧有明显的露点分布差异,在锋面后部的冷空气控制地方露点小,锋前露 点大。 注意点: 1.冷空气有降水时,锋两侧露点差不明显。 2.暖气团比较干燥(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暖气团),锋两侧露点不明显。 风:锋的两侧的风呈气旋切变,冷锋后部多吹偏北风,冷锋前多吹偏南风或较弱的偏北风。 暖锋前多吹东南风或偏北风,暖锋后吹西南风或偏南风。 注意点: 1.地形的影响 2.锋面各段的移速不同的影响
露点锋(干线):气流从干区进入显著湿区,强天气预报最关注的决 定性区域——大风速带从干区穿过湿区
温度露点差(T-Td)
显著湿区:T-Td≤6℃,间隔 2(2,4,6) 850hPa 与 500hPa 温度差(T85=T850-T500):反映大气稳定度
等 T85 线:分析 T85 > 25 ℃,间隔 2 ℃ (3)700hPa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