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聊斋志异》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姓名王雪
院(系)美术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专升本
年级2013级
班级艺设三班
学号130653059
摘要
蒲松龄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为主要组成内容的蒲文化在今天发挥着深远影响。

其在文学上创作上可谓使鬼怪灵异小说得到长足发展,在影视创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以其文化效应名人效应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深远影响。

由于从小对于神鬼故事的喜爱,我自小爱看《聊斋志异》、《希腊神话》之类的书。

最早接触《聊斋》是在小学一次逛书店,无意间看到,特别好奇向往,便买下来成为了自己的收藏品。

那时候只觉得这些小故事有趣,让人神往,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聊斋》不只是神话鬼故事那么简单,它还有着更加浓重深厚的意义。

出于个人的兴趣,我这学期选修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课,并且有幸能够听老师讲的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学习中国古代小说。

老师也多次提到了《聊斋》,然后就对它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对它的感悟也更加深刻了。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进入了高峰期,而在这期间产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著作,譬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

《聊斋志异》和《红楼梦》这两部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红楼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对《聊斋志异》的地位虽有人论述,但至今并不统一。

鲁迅先生对《聊斋》的评价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可见在鲁迅先生眼里,对《聊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中国小说的渊源最早可于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即为地理博物体的志怪小说,如《山海经》、《洞冥记》、《海内十洲记》等等;直至魏晋南北朝进入鼎盛期,《搜神记》堪称为中国志怪小
说的鼻祖,的确是有史以来价值最高、对后世元、明、清影响最大的志怪小说;唐朝进入演变期,唐人作传奇文,而元稹的《莺莺传》成为唐人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唐传奇之一,后改编为《西厢记》;进入宋朝就进入了萧条期,一方面,志怪及传奇文日趋式微,另一方面,作为通俗小说的话本应运而生,并赢得了日益广泛的读者,这时的小说多取材于历史,少现实;到了明代,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短篇白话小说不仅成了小说的主流,更是成为了一代文学的主要代表,而作为文言小说的志怪传奇虽也产生了像《剪灯新话》的作品,但其在思想艺术成就或实际产生的影响都无法与当时的白话小说相抗衡。

也正是在这种形式下,清初出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远绍“史”,“汉”而中承唐人传奇,“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仅“一书而兼二体”,而且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我国传统的古代小说推进到一个历史高度,因此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看,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拟晋唐小说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的志怪传奇的中兴,而且代表了作为我国小说一支的文言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
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和孤愤。

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蒲松龄,山东淄川人,清末文学家。

他的一生都在科举中度过,然而命途不济的蒲松龄至死也未谋得一官半职,但是作为一个文人他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他的足迹,至今无论在文学、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蒲文化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刻的。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问世后便风行一时,浩歌子的《萤窗异草》、袁枚的《新齐谐》等。

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形式,于其寄托“孤愤”的积极精神略无涉及;虽也不乏文笔流畅之作,但却始终未有可媲美聊斋的作品。

到了唐代,传奇作者的小说家意识压倒了史家的意识,使得传奇与史分道扬镳,因而成为真正的小说。

《聊斋志异》则继承了志怪和传奇创作的经验,并加以融合,提高和发展,使文言小说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聊斋》创作之时,蒲松龄广泛搜集民间传说,而对所收集的传闻,则不仅注重其奇异性,又侧重作品中所蕴藏的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心目中,《聊斋志异》的写作与屈原创作忧愤深广的《离骚》并无差异,他所追求的已不再是“事不二迹,
言无异途”的“信使”。

而是寄托他来自生活,并与人民的爱憎感情息息相通的“孤愤,并不是:"妄言妄听,记而存之"。

由于蒲松龄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是家道中落,加之之后屡试不第,曾任幕僚,这样即使他接触了大量的统治阶级的人物,又与下层人民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他对封建社会的重重人物——上至官僚、举子、名仕,下至农村夫妇、贱婢娼妓、恶棍无赖等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命运遭遇,这种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统治的黑暗的认识,为他的创作大侠身后的基础,这种孤愤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的鲜明态度。

其次《聊斋志异》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比唐传奇单纯描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悲剧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聊斋志异》中的人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而主动,并且看中的是人的品质。

另外,《聊斋志异》第一次在志怪传奇小说作品中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腐朽,它为后来的《儒林外史》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像《聊斋志异》这样既反映现实,又充满幻想,既十分真实,又极其荒诞,既在意料之外,又属情理之中的作品,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不得不说明的是, 蒲松龄和许多著名的古代作家一样, 世
界观自然也是十分复杂的。

就整个思想倾向而论, 他并不属于离经叛道的人物。

在他的头脑里, 既包含着属于未来的东西。

更充斥着属于过去的东西。

这种状况,构成了《聊斋志异》一书的良莠不齐, 也制约着他对妇女何题的态度。

蒲松龄总是不惜调动他脑库中最美妙的词汇来把他心所其许的女性装扮成“媚丽欲绝”的人间仙女,她们频繁地往来于《聊斋》的字里行间,一颦一笑,一步半跬都是如此奇异迷人,这就难怪一部《聊斋》读下来,过不多久,读者头脑中仍然保留的印象几乎就只是这形形色色媚女的光彩了。

基于此不少论者都以为《聊斋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众多形象塑造的成功,《聊斋》的意义也多来源于这些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为错。

近年来,根据《聊斋志异》改变剧种也是几乎涉及到全国,并且成绩斐然。

除了在戏剧上的影响,电影电视的改编也不在少数,根据《聊斋》改变的最早的电影是1922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根据《珊瑚》改编的《孝妇羹》。

《聊斋志异》不仅标志了我国传统志怪传奇文学的中兴, 而且代表了作为我国小说一支文言小说的高峰,它在我国小说史上起到了对文言小说历史总结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