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基本理论: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例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计算方法:(10×6+8×10)÷(10+8)≈7.7小时。

例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分析: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即无论它的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其价值总量仍然不变,但使用价值总量发生变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分子的变化情况。两个企业的价值总量仍然为:(10×6+8×10)。

但是由于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使用价值总量也相应增加20%,两个企业的使用价值总量也发生相应变化。即为:[10×(1+20%)+8]。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10×6+8×10)÷[10×(1+20%)+8]=7小时。

后续分析:比较例1和例2,一定要注意,分子是没有变化的,即该行业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总量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与劳动生产率无关。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既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减少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减少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甲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计算方法是

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原用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6÷(1+20%)

=5小时

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5×10×(1+20%)

=60万小时

这个结果正好等于10×6即60万小时。

其二:这里有两个概念要比较清楚,即价值总量与交换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即劳动总量,它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交换价值总量即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以后所获得的价值总量。再思考下面一个问题:

甲企业2009年的交换价值量是多少?

甲企业的交换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

=7×10×(1+20%)

=84万小时

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一、价值总量等于价值量与商品数量的乘积

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价值量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品总的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区别。我们平常讲的价值量,通常指的是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比如,生产1公斤的茶油需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小时,我们就讲1公斤茶

油的价值量是2小时,记着:2小时/公斤,也就是茶油的价值量是2小时。如果1小时值人民币10元,我们就记着茶油的价值量是:20元/公斤。这其实就是茶油的价格(单价)。正如我们讲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一样,我们讲商品的价值量,其实就是指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我们的例子看,前者的单位是元/公斤,后者的单位是小时/公斤。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价格),等于商品的总价值除以商品的总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量的总和。公式是: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从前面的例子看,茶油的价值总量的单位就是小时或元。)

二、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为劳动时间有社会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之分,劳动生产率也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所以,这个关系完整表述应该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以社会劳动时间与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为例。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生产某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如生产1公斤茶油需要劳动时间2小时,我们记着2小时/公斤。相反,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如果生产1公斤茶油需要劳动时间2小时,我们记着2小时/公斤,那么,这时茶油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是每小时生产0.5公斤,我们记着.05公斤/小时。

三、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如:我们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茶油在2007年社会必要时间是3小时/公斤,2008年是2小时/公斤,2009年是1小时/公斤。如果1小时值10元,2007年、2008年、2009年的价值量分别是30元/公斤、20元/公斤、10元/公斤;如果1小时值20元,2007年、2008年、2009年的价值量分别是60元/公斤、40元/公斤、20元/公斤。说明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但是,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茶油劳动生产率在逐步提高,分别是1/3公斤/小时,0.5公斤/小时,1公斤/小时。说明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也无关

生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也无关。除非……例如2009年,里耶镇市场茶油的价值量是20元/公斤,那也就是在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上以2小时/公斤和0.5公斤/小时为标准。个别劳动时间,如大板村的3小时/公斤,或个别劳动生产率

1/3公斤/小时就要亏点;反之,个别劳动时间,如比耳村的1小时/公

斤,或个别劳动生产率1公斤/小时就要赚点。因为这时的商品都要按20元/公斤这个标准的价值量出售。

五、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无关

因为假设1小时值10元,10小时始终就值100元。价值量变了,但是生产商品的数量也跟着改变。如下表,以里耶镇市场为了例子(时间定为10小时)。

六、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例如,假设在今年2009年,10小时这个一定的时间内,以里耶镇市场的茶油价值量20元/公斤为标准,看看比耳、里耶和大板三地茶油价值总量与个别的劳动时间和个别的劳动生产率是如何变化的。如下表:

说明了: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 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 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 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公式3: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4: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公式5: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 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湖南李孔明 如何计算商品的价值量,是高一学生刚刚学习经济常识就碰到的一个难点。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例题:假设1双拖鞋=4双袜子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而生产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1双拖鞋=1双袜子 B. 1双拖鞋=2双袜子 C. 1双拖鞋=4双袜子 D. 1双拖鞋=8双袜子 方法一:1双拖鞋=4双袜子符合等价交换原则,说明二者的价值量相等,即生产1双拖鞋和生产4双袜子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假设都为1小时。现在生产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则1小时可生产出2双拖鞋;而现在生产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1倍,则1小时只能生产出2双袜子。由于2双拖鞋和2双袜子都是在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所以现在1双拖鞋只能换1双袜子,故选A项。 方法二:设生产1双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生产1双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由题意可得X=4Y; 再设生产1双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现在生产1双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由题意可得 则 所以,现在1双拖鞋只能换1双袜子,故选A项。 练习:假设1台手机与6辆自行车交换成功。现在手机和自行车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1)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2)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3)手机行业和自行车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1倍。 则手机与自行车的交换比例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 1:3 1:6 1:12 B. 1:6 1:12 1:3 C. 1:12 1:6 1:3 D. 1:12 1:3 1:6 参考答案:D

高中政治有关价值量劳动生产率计算题

近三年高考政治中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2007年高考】 1、(文综全国卷Ⅰ第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 克 D、32克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材料可知,在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则5件A商品=16克白银。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克黄金=4克白银,而此时5件A商品=4克黄金=16克白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2、(文综全国卷Ⅱ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 【2008年高考】 1、(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2、(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一、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基本理论: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例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计算方法:(10×6+8×10)÷(10+8)≈7.7小时。 例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分析: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即无论它的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其价值总量仍然不变,但使用价值总量发生变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分子的变化情况。两个企业的价值总量仍然为:(10×6+8×10)。 但是由于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使用价值总量也相应增加20%,两个企业的使用价值总量也发生相应变化。即为:[10×(1+20%)+8]。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10×6+8×10)÷[10×(1+20%)+8]=7小时。 后续分析:比较例1和例2,一定要注意,分子是没有变化的,即该行业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总量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与劳动生产率无关。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既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减少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减少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甲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计算方法是 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原用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6÷(1+20%) =5小时 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政治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及答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运用生产资料,以获取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物质产品)的社会经济活动。 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即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亦称经济关系或利益关系。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 一切活动的基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在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如何?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会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反之则相反。 4、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之间关系怎样? (1)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分配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 ②人们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人们参与分配的方式。 (2)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分工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生产为交换创造对象。 (3)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 ②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 (4)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 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5)交换对生产有反作用: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基本理论: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例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计算方法:(10×6+8×10)÷(10+8)≈7.7小时。 例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分析: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即无论它的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其价值总量仍然不变,但使用价值总量发生变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分子的变化情况。两个企业的价值总量仍然为:(10×6+8×10)。 但是由于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使用价值总量也相应增加20%,两个企业的使用价值总量也发生相应变化。即为:〔10×(1+20%)+8〕。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10×6+8×10)÷〔10×(1+20%)+8〕=7小时。 后续分析:比较例1和例2,一定要注意,分子是没有变化的,即该行业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总量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与劳动生产率无关。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既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减少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减少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甲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计算方法是 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原用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6÷(1+20%) =5小时 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5×10×(1+20%) =60万小时 这个结果正好等于10×6即60万小时。 其二:这里有两个概念要比较清楚,即价值总量与交换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即劳动总量,它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交换价值总量即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交换以后所获得的价值总量。再思考下面一个问题: 甲企业2009年的交换价值量是多少? 甲企业的交换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 =7×10×(1+20%) =84万小时 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二是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某个商品的价值大小;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劳动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价值量的总和,两者也不能混淆。单位商品价值量指的是个体,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则是个体之和(一定时间商品价值之和)。 [编辑]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计算

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公式3: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 公式4: 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 公式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 (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 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 (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

成反比。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值量 (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单位商品价格 典型例题: (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 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T)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16

价值量的计算

公式1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二上一年度商品数量X( 1+本年 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X(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 公式2: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 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3:价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数量价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格量X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公式4: 单位商品价格=单位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公式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交换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额(量)、价格总额(量)、的计算。

(一)、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寸,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 (1+50% (二)、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 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贝J M商品的价值二X/(1+50% (三)、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四)、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价格二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五)、价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二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X单位商品价值量 (六)、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额二使用价值量(商品总件数)X单位商品价格 典型例题: (一)2007-2009各地高考题

高中政治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

高中政治商品价值的计算方法 基本概念 单位商品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 商品价值总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的价值总和。 商品使用价值量:指商品的数量。 劳动时间:指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基本关系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受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不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假定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使用价值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例3.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 B.4袋大米 C.3袋大米 D.2/3袋大米 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注意:提高了2倍,即是原来的3倍。提高到2倍,即提高了1倍,是原来的2倍。 (2001年?广东政治卷、河南卷?18)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答案:C (2005年?广东综合卷?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发表日期:2012年7月18日已经有574位读者读过此文

币表现=X/ (1-Y%) 2.当该国货币价值上升(升值)丫%其他条件不变,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现=X/(1+Y%) 示例3:假设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 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 元B12.5 元C.18 元D18.75 元 解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 成反比,所以反比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除法,于是15元宁(1+50%)-(1-20%)=12.5 元。选Bo 其他条件不变时,“ 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200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1.5倍,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是15元/1+50 % =10元。“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的情况下,价值10元的M商品的用该国货币表示为多少钱。此时,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在10元钱的基础上增加20%应该计算比例,即要计算出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勺情况下,现在的1元相当于去年的0.8 元,那么价值10元的M商品价格G究竟是多少呢?用比例关系可以看 出,1:0.8=G:10,此时答案就出来了,G=10/0.8,就是12.5元,选择项是B。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 (G-10)/G=20%,G=12.5元,(注:贬值是以现期物价作为基数的,不能除以原来的物价)。 示例4:假设某国2009年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勺不同情况下,甲商品的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D8元16元 解析:注意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是两上概念,前者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后者与商品价格成正比。算法不同。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当货币价值不变时,价值量=10-(1+1)=5元;当通货膨胀率为20%即物价上涨了20%那么该产品的价格=5元X(1+20% =6元。选A o 练习 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 50% 40 万 B. 50% 80 万 C. 100% 80万 D. 200% 160 万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及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的关系的有关知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表中可知,2010年一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因此,一件M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以此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0万X 4=80 万,生产M商品的总量由10万增加到20万,其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 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 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 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 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 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 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 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 二、高考题举例分析: 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总数量,根据公式1,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正确答案C 例2.(2010年湖北文综)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 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价格等于它的价值量=10÷(1+100%)=5元。 ②单位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5,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2010年甲商品的单位价格=5×(1+20%)=6元。正确答案是A 例3.(2008全国文综)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项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08年单位M 商品的价值量=15÷(1+50%)=10元 ②单位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4,2008年货币的价值下降(贬值)20%后,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即单位M商品价格=10÷(1-20%)=12.5元。 正确答案B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理解上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在当时某 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其 次,“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 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因此,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 平均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前一个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物的因素;后 一个决定因素是主观条件,人的因素。“两个决定因素”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是二者共同参与平均的结果。 【典题剖析1】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他们都生产布匹,当时绝大部分布匹都用织布机生产。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耗费10小时,乙耗费12小时,丙耗费8小时,丁耗费20小时。则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是( A. 6 小时 B. 8小时 C. 10 小 D. 12小时 【答案】 【典题剖析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14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 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 小时。如果2015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5年M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 小 D. 8小时 【答案】B 【解析】在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要注意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15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十(1+20%)=5小时; 2015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商品数量为10万件X(1+20%)=12万件;2015年M商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X 12万件+10小时X 8万件)+ (12万件+8万件)=7小时。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高三政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技巧(教学实录)

高中政治标准教材 高三政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技巧(教学实录) Studying politics can make us understand ourselves earlier and have more goals to strive for.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高三政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技巧 (教学实录) 1、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几件上衣? 2、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生产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一倍,那么,现在10部手机可以换几部mp4。 3、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

布能分别换到几个瓷碗。 4、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5、假设XX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XX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XX年一单位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6、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XX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XX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7、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注: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解释: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则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例如: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远远大于生产一支圆珠笔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一辆汽车的价值量远远大于一支圆珠笔的价值量。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如:生产一辆汽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那么,一辆汽车的价值量就变小了,表现为一辆汽车的价格下降。(理解这一问题,还必须搞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②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解释:首先要注意此问题的“个别”这一关键词(是“个别”而不是“社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例如: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甲企业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100个小时,乙企业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200个小时,而绝大多数企业耗费的劳动时间是160个小时,那么一辆汽车的价值量就由绝大多数企业耗费的劳动时间160个小时来确定。 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了,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变化,那么,随之而来发生变化的是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根据上述道理,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如上例,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了,而绝大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改变。此时,发生变化的只是甲、乙企业生产汽车的个别劳动时间。所以,一辆汽车的价值量仍然是就由绝大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即每辆汽车耗费的劳动时间160个小时来确定。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解释:正如你说,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短,说明其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则在一定的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而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此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这一公式,用数学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社会劳动生产率是160小时/一辆汽车,某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由原来的160小时/一辆汽车提高到80小时/一辆汽车,也就是说在同样的160个小时里生产了两辆汽车;假定一辆汽车售价是10万元。根据“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公式得到两个数值:一是某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前的商品的价值总量=1×10=10万元;二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商品的价值总量=2×10=20万元。从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例关系;个别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1.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某服装厂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①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②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与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 ③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价值量依次是( ) A.提高、不变、降低B.不变、提高、降低 C.降低、不变、提高D.降低、降低、不变 2.下表为M商品的生产情况,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甲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量分别是( ) A.20% 320万件B.25% 320万件 C.20% 300万件D.25% 300万件 3.2017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件乙商品,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假如2018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2018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6件丙商品 ②2018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5件丙商品 ③2018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8件乙商品 ④2018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2.5件乙商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国2018年M商品的生产状况如下表: A.48 48 8 000 B.48 60 9 600

C.40 96 8 000 D.50 57.6 10 000 5.某厂去年全年生产产品的总产值为500万元,若今年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30%,在行业生产效率提高20%,国家纸币超发20%的情况下,该厂今年的产品产值用货币表现应为( ) A.385万元B.780万元 C.451万元D.650万元 6.某国2017年生产M商品1.5亿件,价值总额为450亿元。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额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 A.200元693.3亿元B.312.5元562.5亿元 C.200.5元520.5亿元D.250元520亿元 7.假定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A公司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2018年5月1日签订出口美国合同售价为10美元/个(含税),即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1∶6.3。8月24日该商品被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贬值10%,若合同继续履行,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后A公司每天10小时内生产的单位W商品的价值量、使用价值量和利润量分别是( ) A.40 10 119.75元B.20 10 230元 C.40 20 173.25元D.40 10 207元 8.2017年某企业一天生产10件M商品,每件商品价值90元。假定2018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一天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 20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的价值量和该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幅度将分别是( ) A.80元提高12.5% B.81元降低10% C.80元降低12.5% D.99元提高10% 9.2017年A商品的价格为1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2018年A商品的价格为16元,则意味着纸币________,此时如果2018年生产A商品的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25%,那么2018年A商品的价格是________。( ) A.升值37.5% 12.8元B.升值60% 12.8元 C.贬值37.5% 16元D.贬值60% 16元 答案精析 1.D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故D符合题意。] 2. B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之成正比。材料中2018

价值量_价格_计算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 N ÷(1+M%)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 N ÷(1-M%)元 该国货币价值升值M% N ÷(1+M%)元 该国货币价值贬值M% N ÷(1-M%)元 该国通货膨胀M% N ×(1+M%)元 该国通货紧缩M% N ×(1-M%)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 N ×(1+M%)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 N ×(1-M%)元 解此类题首先转通俗表达为专业术语,如 ①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 ②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 ②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 (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④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 ⑤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 注: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1:甲企业去年生产某商品100万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6000万元。如果今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 下降了25% B 下降了50% C 提高了50% D 提高了25% 1:甲企业去年生产某商品100万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6000万元。如果今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 下降了25% B 下降了50% C 提高了50% D 提高了25% 1:甲企业去年生产某商品100万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6000万元。如果今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 下降了25% B 下降了50% C 提高了50% D 提高了25% 1:甲企业去年生产某商品100万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6000万元。如果今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 下降了25% B 下降了50% C 提高了50% D 提高了25% 1:甲企业去年生产某商品100万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6000万元。如果今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练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1.假设某企业2015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16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 2.假设某企业2015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6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6年的价格分别是( ) A.40元、32元B.40元、50元 C.30元、50元D.45元、32元 3.2015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6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 A.10万件、80元、800万元 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 600万元 D.20万件、40元、800万元 4.2015年A商品的价格为1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2016年A商品的价格为16元,则意味着纸币________,此时如果2016年生产A商品的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25%,那么2016年A商品的价格是________( ) A.升值37.5% 12.8元B.升值60% 12.8元 C.贬值37.5% 16元D.贬值60% 16元 5.假设W企业2015年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与价值一致,每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200元。2016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W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在货币贬值20%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W企业1小时生产甲产品的价格总额是( ) A.200元B.250元 C.192元D.312.5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