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计算

计算题:
一、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五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万6千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半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1、 ∵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每月工人工资=80 ×50=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 c +4000v+(4000×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元
2、 ∵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16000元× (1+50%)=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4,000×1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15000斤×2·5元/斤=37500元
3、∴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33000=4500元
本月的m`=4500+4000/4000=212·5%

二、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有机构成(c:v)为9:1。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这周按19:1追加资本4万美元;原来资本进行更新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19:1。
试计算:该企业这周是增加了就业人口还是减少了就业人口,如造成工人失业,数量若干?
1、? ? ? ? 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难度] *[概念]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2、? ? ? ? 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 ?=3(1+20%)/5=0.72则,纸币贬值了(1—0.72)×100%=28%
[难度] **[概念] 流通中货币需要量 纸币 贬值 通货膨胀
3、? ? ? ? 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分析] 考的是货币的两个职能 流通和支付手段 {赊-、到+、抵-(口诀:说到底,减加减)}[难度] ** [概念]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

额、抵消支付总额、流通次数、流通货币的总额、流通手段、支付
第三章 4、? ? ? ? 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分析]股份资本和股息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难度] ** [概念] 股票、股息、存款利率、股票价格、资本、剩余价值
5、? ? ? ? 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答案:P’=m/c+v=200/(200+800)=20%[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七大转化之一}[难度] *** [概念]预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注:流通资本和固定资本,一个是小c;一个是大C,一个是预付;一个是生产,一个是价值构成;一个是有机构成,有阶级性}、利润率、七大转化:略。
6、? ? ? ? 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 {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性}[难度] *** [概念]资本的有机构成、工资、劳动生产率计算题(后补充)
7、 某制鞋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4)每双鞋的价值量。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2)c=22×(8/4)×50=2200(元);v=8×50=400(元);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3)m=2×4×50=400(元);m’=400/400=100%(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总双数=8/4×50=100(双)??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3)资本家一天共

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分析] 资本与剩余价值??[难度] **** [概念]略
8、 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48元。[分析]同上[难度] ***** [概念]略[说明]在序列二中有一道题,看不懂就难,看懂了就易了!
9、 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0.5次。问:(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解:(1)n=U/u=12/3=4(次)n=U/u=12/0.5=24(个月)=2(年)答:(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为4次。(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为2年。[分析]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难度] * [概念]略10、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答案:M’=m’×n=100%×1/4=0.25×100%=25%[分析]资本的周转速度对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难度] * [概念]剩余价值等
11、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80%,使用寿命为10年;乙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40%,使用寿命为5年;甲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乙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次,资本有机构成为9:1,剩余价值率为100%。求(1)两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各为多少?(2)年剩余价值率各为多少?(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各为多少?解:(1)年剩余价值量:M甲=v×m’×n=100/(9+1)×100%×10=100(万元)M乙=v×m’×n=100/(9+1)×100%×15=150(万元)(2)年剩余价值率M甲'=M/v=100/10=1000%M乙'=M/v=150/10=1500%(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n甲 = =??= =2.08(次)n乙= =??=9.08(次)[分析]个别的资本运动最鲜明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难度] **** [概念]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12、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根据扩

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I(v+Δv+m/x)=II(c+Δc)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 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应是7:1[分析]资本的宏观运行[难度] **** [概念]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第一部类、第二部类[说明]大C和小c的问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从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的关系来反映的,书上用大C表示它反映的是一种物质形态,详见序列一p127。在从宏观上分析资本的运行时就忽略成有小c。(最后一句是自己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留个悬念吧!)综合题
13、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1)、m’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是多少?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 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M’=90000元/18000元=500%。计算方法2:M’=m’×n=125%×12/3=500%。[分析]综合题就是跨章考试,在政治中一般不会考,这里只不过为了同学整体记忆方便而选的。[难度] ** [概念]略计算题(后补充)
14.全社会有甲乙丙三个部门,投资总额均为100亿元,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9:1、4:1、7:3,固定资本分别为总资本的80%、60%、40%,使用年限为10年;流动资本一年周转1次;m'为100%。计算:(1)各部门的所费资本总额?(2)剩余价值总额?(3)利润率?(4)平均利润率?(5)平均利润?(6)生产价格?解:(1) K甲=c+v =100×80%×(1/10)+(100×9/(9+1)-100×80%)+100/(9+1)=8+10+10=28(亿元)K乙=c+v =100×60%×(1/10)+(100×4/(4+1)-100×60%)+100/(4+1)=6+20+20=46(亿元)K丙=c+v =100×40%×(1/10)+(100×7/(7+3)-100×40%)+100/(7+3)×3=4+30+30=64(亿元)(2) m甲=v甲?m'=10×100%=10(亿元)m乙=v乙?m'=20×100%=20(亿元)m丙=v丙?m'=30×100%=30(亿元)(3) P'甲= m甲/C甲=10/100=10%P'乙= m乙/C乙=10/100=10%P'丙= m丙/C丙=10/100=10% (4)??'= =60/300=20%(5)P'=100×20%=20(亿元)(6)生产价格甲= K甲+??=28+20=48(亿元)生产价格乙= K乙 +??=46+20=66(亿元)生产价格丙= K丙+??=64+20=84(亿元)[分析]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此题只作为参考可以略。[难度] ****** [概念]

略补充;
1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10000×(1—10%×73/360)=9797.22(元)?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答案:M1=m1×n=100%×1/4=0.25×100%=25%
????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 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1+20%)/50000 ==0.72则纸币贬值了(1—0.72)×100%==28%
????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10000×(1—10%×73/360 ==9797.22(元)
????6、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答案:P1==m/c+v=200/(200+800)==20%
????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 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8、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

220元。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1)、m1是多少?(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3)、M1是多少?????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 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1=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M1=90000元/18000元=500%。????计算方法2:M1=m1×n=125%×12/3=500%。
????10 、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第一部类: 4000c+1000v+1000m=6000第二部类: 1600c+800v+800m=3200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 25% 。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 I 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 9 : 1 ,那么第 II 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 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 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 I ( v+Δv+m/x ) =II(c+Δc) 则第 II 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 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 第 II 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 c:v 应是 7 : 1
设产业部门予付不变资本16,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3,250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1,80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200%。商业部门设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相等,剥削生产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予付资本的情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000万元;保管费用300万元(其中:2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为百分之多少?(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4)产业部门商品出厂价格是多少?(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生产价格是多少?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业予付资本总额+商业予付资本总额) =[1,800×200%+(100+100)×200%-200]/(16,200+1,800+1,000+300+500+200)=19% 2、产业平均利润=(16,200+1,800)×19%=3,420万元 商业平均利润=(1,000+300+500+200)×19% =380万元 3、出厂价格=(16,200-13,250×4/5)+1,800+3,420=10,820万元

4、商业售卖商品生产价格=出厂价格+商业利润+保管费+运输费+纯粹流通费用=10,820+380+300+500+200=12,200万元 产业资本各部门剩余价值率均为200%,预付资本有机构成情况如下:计算各部门生产价格为多少?解答此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求出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公式是: =Σm/Σk 因此, =[(400+900+500)×200%]/(5,600+8,100+2,500+400+900+500)=20% (2)然后,求出各自的生产价格。需要运用两个公式: 生产价格公式: 生产价格=k+ =c+v+ ?平均利润公式: =k× 根据公式计算: 甲生产价格=[5,600-(5,000×4)/5]+400+(5,600+400)×20%=3,200(万元) 乙生产价格=[8,100-(6,500×4)/5]+900+(8,100+900)×20%=5,600(万元) 丙生产价格=[2,500-(1,750×4)/5]+500+(2,500+500)×20%=2,220(万元) (原式中的(5,000×4)/5为甲部门未消费的固定资本,因为它的价值没有转移到产品中去,所以减掉。以下类同。) 答:甲部门生产价格是3,200万元;乙部门生产价格是5,600万元;丙部门生产价格是2,200万元。 社会两大部类予付资本情况是: Ⅰ24,000 c +3,000v; Ⅱ6,000c+1,500 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ˊ= 100%。 试计算: (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 :1,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w=k+m ∴ Ⅰw=(24,000c×50%)/5+24,000c×50%+3,000v+3,000m=20,400 Ⅱ w=(6,000c×50%)/5+6,000c×50%+1,500v+1,500m=6,600 2、先求Ⅰ(v+△v)+m/x=3,000+3,000×60%×1/(11+1)+3,000×(1-60%)=4,350; ∵ Ⅰ(v+△v)+m/x= Ⅱc+ △c ∴Ⅱ△c =4,350- Ⅱ3,600c =750 又 ∵ m- m/x = △c +△v ∴Ⅱ△ v =1500 m ×60/100-750c =150 ∴ Ⅱ△c :△ v=750:150=5:1

解:∵按原资本有机构成9:1,10万美元可雇佣工人=10000/50=200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后,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95000:5000
3、先求Ⅰc和 m, Ⅱ c和 m? Ⅰc =[(24,000c+1650 △c )×50%] × (1+1/5)=12825 ×6/5=15390 Ⅱ c =[(6,000c+ 750 △c )×50%]+(1+1/5) =3375 × 6/5=4050 Ⅰm=Ⅰ(3000v+150△v)×100%=3150 Ⅱm= Ⅱ (1500v+150△v)×100%)=165 ∴ Ⅰ 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 m =106· 32% 14400c+3000v+3000 m Ⅱ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 m =11

1·36% 3600c+1500v+1500 m 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投资固定资本3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9万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雇佣工人50人,月平均工资10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30元。 试计算: 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年予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依据关于预付资本总周转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影响的原理进行计算: 1、 m′=生产周期的剩余价值量/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 = (30元×10000件)W-(9万×12/6+30万/10年)c (50人×100元×12月)v =9万/6万元=150% 2、年预付资周转速度=30万元×1/10+9万元×12/6 =1·9次 30万元+9万元 3、M`= m′ ·n=150% ×12/6=300% 答:1、剩余价值率为150%;2、年预付资本周转1·9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300%。 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有机构成(c:v)为9:1。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这周按19:1追加资本4万美元。 试计算:该企业这周是增加了就业人口还是减少了就业人口? 若造成工人失业,数量若干?∵按原资本有机构成9:1,10万美元可雇佣工人=10000/50=200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后,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95000:5000 追加资本40000美元资本的有机构成为38000:2000 ∴本周可变资本=5000+2000=7000美元 可雇佣的工人数=7,000 / 50=140人 本周失业人数为:200人-140人=60人 答: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数为60人。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五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万6千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半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 1、 ∵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80 ×50=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 c +4000v+(4000×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元 2、 ∵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16000元× (1+50%)=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4,000×1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

=15000斤×2·5斤=37500斤 3、∴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33000=4500元 本月的m`=(4500+4000)/4000=212·5% 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50元;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212.5%。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1、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即w=k+m,∴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 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0元)×1.88×30=7·75 × 1·88 × 30=437.10元。 2、 m’=m/v=437.10元/32.24元=1,351.58% 答: (1)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 (2)剩余价值率是1,351.58%。 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亿 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提示:1、按货币流通公式计算所需要的货币量 2、按流通需要货币量与纸币发行量之比求纸币每元值多少。 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 1400+400-350-250 =150亿元 8 货币贬值后每元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150 =0·75元 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 200 答: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50亿元 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为0·75元 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 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为15000件。试计算: 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 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多少? 提示:1、设货币币值不变,在供求一致条件下单位价格与价值一致,按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成反比的原理求今年单位商品价值2、按求过于供影响价格偏离价值假定按比例提高,求今年单位商品价格。 根据劳动生

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力 =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力=1 ∴ 今年劳动生产力=1·(1+25%)=125% ∴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100/125=0·80元 根据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原理: ∵社会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为10000件,社会需求商品使用价值量为15000件 ∴社会必需的价值量为15000×0·80元=12000元 ∴单位商品价格=12000/10000=1·20元 单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1·20元-0·80元=0·40元 答:1、该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20元;2、价格高于价值0·40元 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根据经验统计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试计算: (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纸币每元贬值多少? (3)请写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 (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解: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14000+4000-3500-2500)÷8=1500亿元 纸币贬值后每元值=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 1500亿元÷2000亿元=0.75元 1元-0.75元=0.25元 答:(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为1500亿元。 (2)纸币每元贬值了0.25元;纸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 (3)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G=PQ/V (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纸币流通规律是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因为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银的实际流通数量。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有机构成(c:v)为4:1。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这周按9:1追加资本5万元;原来资本进行更新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9:1。 试计算:该企业这周是增加了就业人口还是减少了就业人口造成工人失业,数量若干? 题解: ∵按原资本有机构成4:1,10万美元的资本构成为 80000C:20000V,可雇佣工人=20000/50=400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9:1后,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 90000C:10000V 追加资本50000美元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5000C:5000V ∴本周可变资本=10000+5000=15000美元 可雇佣的工人数=15000 / 50=300人 本周失业人数为:400人-300人=100人 答: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数为100人。社会两大部类予付

资本情况是: Ⅰ24,000 c +3,000v; Ⅱ6,000c+1,500 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 为100%。试计算: (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 :1,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计算题解 1、∵w=k+m ∴ Ⅰw=(24000c×50%)/5+24000c×50%+3000v+3000m=20400 Ⅱ w=(6000c×50%)/5+6000c×50%+1500v+1500m=6600 2、 ∵ Ⅰ(v+△v+m/x)= Ⅱ(c+ △c ), ∴ Ⅱ△c = Ⅰ(v+△v+m/x)- Ⅱc 又∵ Ⅰ(v+△v+m/x)=3000v+3000m×60%×1/(11+1) +3000m×(1-60%)=4350 Ⅱc = (6000c×50%)/5+6000c×50%=3600 ∴Ⅱ△c = Ⅰ 4350-Ⅱ3600c =750 又 ∵ m- m/x = △c +△v ∴Ⅱ△ v =1500 m ×60/100-750 △ c =150 ∴ Ⅱ△c :△ v=750:150=5:1 假定社会上有A、B、C三个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分别是300、150、60,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资本周转速度相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A为7c:3v,B为8c:2v,C为9c:1v;再假定全部资本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根据以上条件,试列表计算:各个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以及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 (1) 银行自有资本10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经营银行业务费用,100亿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650亿元用于贷款,存款利息为3%,贷款利息为5%。试计算银行利润和银行利润率各是多少? 计算题答案: 银行利润:(105-5 )×5%+650 ×(5%-3%)-5=13亿元 银行利润率:13亿元/105亿元×100%=12.38% 2)某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11.5万元;吸收存款10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除银行业务开支5,000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息率为5%。银行资本家用获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6%向外抛售。试计算: (1)银行利润是多少? (2)银行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 (3)每张股票价格是多少? (4)通过抛售股票又捞取多少创业利润?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业务费=(115,000-5,000)×5%+1,000,000×(5%-3%)-5,000=20,500元 ◆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银行自有资本总额 =20,500/115,000=17.8 % ◆ 股票价格=股息量/利息率=股票票面额×股息率/利息率 =100元×6%/3%=200元 ◆ 抛售股票取得的创业利润额=抛售额/票面额×(股票价格-股票票面额)=20,500/100×(200-100)=20,500元 答:(1)银行利润是20,500元;

(2)银行利润率是17.8%; (3)每张股票价格是200元; (4)通过抛售股票又捞取创业利润是20,500元。
追加资本40000美元资本的有机构成为38000:2000
∴本周可变资本=5000+2000=7000美元
可雇佣的工人数=7,000 / 50=140人
本周失业人数为:200人-140人=60人
答: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数为60人。

三、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50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50元。
求1)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解: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额=[商品价值量-消耗的固定资本总额-消耗的流动资本总额]/可变资本额=[30万-10万/10-5万*12/3]/6万=150%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n=(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 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总资本
=(1+20)/(10+5)=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周转次数=150%*4=600%
=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9万/[6万/(12/3)] =600%
1.、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3、(1)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即W?=?K?+?m?,
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0元)×1.88×30
=?7.75×1.88×30
=?437.10元
(2)m`?=?m?/?v?=?437.10元÷32.34元?=?1,352%
答:(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
???(2)剩余价值率是1,352%。

2.、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2,000万元;剩余价值率200%。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情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3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试计算:
(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
(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
(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
(4)产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

(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
4、(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业部门与预付资本总额+商业预付资本总额)
=[2,000万元×200%+(100万元+100万元)×200%-200万元]/(19,200万元+2,000万元+1,2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
=4200万元/23500万元
=17.87%
(2)?产业部门平均利润=(19,200万元+2,000万元)×17.87%=3,789万元
(3)?商业部门平均利润=(1,2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17.87%=411万元
(4)产业部门售卖价格=(19,200万元-15,250万元)+15,250万元×1/5+2,000万元+3,789万元=12,789万元
(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生产价格=产业部门售卖价格+商业利润+保管费+运输费+纯粹流通费用=12,789万元+411万元+4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14,300万元
答:(1)平均利润率是17.87%。
(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3,789万元。
(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411万元。
(4))产业部门出厂价格是12,789万元
(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14,300万元。
3.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答案:M1=m1×n=100%×1/4=0.25×100%=25%
4. 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答案:P1=m/c+v=200/(200+800)=20%
5. 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1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1是多少? 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 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1=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M1=90000元/18000元=500%。 计算方法2:M1=m1×n=125%×12/3=500%。
6. 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

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 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I(v+Δv+m/x)=II(c+Δc) 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 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应是7: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