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创作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创作手法
作者:朱青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9期
摘要:《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拍摄的12集人文纪录片,一经播出便获得一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2分。
本文从《人生第一次》的叙事手法、拍摄方式、视听三方面出发,对其创作手法进行解析,切实反映纪录片中人文关怀、价值引领和中国人精神特质的传递。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叙事;拍摄手法;解说词
《人是第一次》选取十二个对于中国人而言最为重大的人生截面——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空间上分布于医院、学校、军队、村庄、工厂等不同场景。
12位导演蹲守拍摄和12位声音各具特色的讲述人的讲述,将人生的重要节点串联成一幅表现万千中国人的“人生图鉴”。
一、多元化的叙事手法
(一)总体递进的叙事方式
递进结构思维,是指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切入让结构单位的内容保持一种前后相继的逻辑、时间或空间关系的一种结构思维方式。
递进式叙事方式具有强烈的叙事逻辑性,以时间为轴线的递进式叙事方式,是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人物或事件进行有机的整理、组合。
《人生第一次》以“人”为探讨的目标,在创作之初的主题是“记录每个平凡中国人的高光时刻”,不难看出导演将生命线为时间轴,将十二个单独的人生断面串联起来,在《人生第一次》从生到死的线性叙事中,每个人生断面的主角不同,但又可将故事整体看作是一个人的人生,以达到影片整体代入感。
(二)有逻辑的并列叙事语法
《人生第一次》由多个故事组成十二集系列纪录片,通常一集包括两到三个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通常出现在一个场景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构成可续性素材呈现在观众眼前。
第十集《退休》主要讲述了退休老人如何在老年大学中再次找回对生活的热爱、拥抱自己的生活。
在横向时间和纵向空间的的同一点下,三组人物并列的故事丰富了退休老人在老年大学学习生活的内涵。
这些故事没有孰轻孰重,以并列的的语法从不同的维度讲述,将实现遗憾、相伴和热爱的情绪注入此时此刻的人生节点,营造出立体的故事。
二、多重拍摄方式的运用
(一)蹲拍式拍摄手法
导演秦博认为好故事是“蹲”出来的。
蹲拍是旁观式纪录的一种形式,需要拍摄者蹲点于某个场景,寻找拍摄素材,等待最符合主题要求的人物故事。
为此,12个拍摄小组在半年的时间里在蹲守中搜集、筛选素材。
作为艺术形态的纪录片,不仅是对拍摄者的培养,也是对被拍摄者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纪录片是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完成的。
蹲拍式拍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对拍摄者的一种心理考验,他们需要和被拍摄者一起经历生活,建立一种基于信任的心灵陪伴,共同度过一段生活,并传达给更多的人。
在这种状态下的拍摄,生活是真实的,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距离进入了一种可调节的状态。
第四集《当兵》的主人公是新兵,拍摄团队为了拍摄新兵从入伍到完成第一跳的过程,蹲守了小半年的时间。
虽然有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是观察者可以对被观察者造成一定影响。
导演选定的拍摄对象张书豪入伍后表现优异,这也给了拍摄者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
(二)隐蔽拍摄的运用
通常对于纪录片的概念界定皆锚定于“纪实”上,并把纪实性作为纪录片的唯一本性。
所谓纪实就是对真人真事真场景、真情实感真思想等原生态素材的采集、提炼和整合。
可见,纪实性在于真实性。
用“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的话来说就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
隐敝拍摄是将摄影机隐藏于环境当中,不对被拍摄主体造成影响。
隐蔽拍摄很好地解决了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矛盾。
由于隐蔽拍摄有极强的确定性,便保证
了影片的真实性,而且隐蔽的拍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第二集《入学》的拍摄对象是幼儿园第一天上学的小孩子们,为了保证在诸多不可控因素下捕捉到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摄像组运用拍摄自然纪录片的方式,将拍摄动物时常用的隐藏、远离等方法运用于此片。
在多重拍摄技巧的应用下,还原了孩子们最真实、最本质的模样。
三、视听语言的融合
(一)解说词的气氛营造
在纪录片中,解说词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信息解说、叙事和配合画面营造气质三方面上。
《人生第一次》作为以讲述人为叙事引导的纪录片,其解说词在营造气氛方面尤为重要。
《人生第一次》团队基于对纪录片主题、对故事经历的契合性,邀请12位明星讲述。
通过讲述者在配音解说词之前观看视频、阐述观感的细节设置,让讲述者带着故事中的情绪,富有感情地讲解说词,让观众自然融入情节,将观众、影片和制作团队紧密连在一起。
(二)解说词的信息解读
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包含很多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需要相互配合,解说词也不例外。
纪录片解说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需要注意生动性、喻理性和声韵协调性,与镜头画面、同期声、配乐等元素相辅相成才能传达出纪录片完整的思想内核。
在《当兵》一集中,当新兵们第一次从高空纵身而跃,这句解说词也令观众跟着一起心潮澎湃:“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
”在此集结尾,导演对空降兵的定义有着匠心独具的解读:“原来,空降兵的降,不仅仅意味着降落,也意味着降服困难,决不投降。
”解说词不仅抓住画面的形象特征,也表明了创作主体的取向,对画面进行了补充,对主题加以升华和深化。
画面与解说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完整体现纪录片的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紀录片《人生第一次》用多元的叙事手法通过对个体经历的记录,将人生这一庞大的命题拆解开,用多重的拍摄方式将老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最真实、最温情的故事讲述和情感传递,用扎实的视听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启迪,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生活境遇下的残酷与美好。
参考文献:
[1] 陈文生.关于隐蔽拍摄的形式美[J].青年记者,2009(05):64.
[2] 景彦渊,邵璐.纪录片《人间世2》的创作手法表达[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05):98-100.
[3] 武新宏.寻找“旁观”与“介入”的适度距离——关于纪录片拍摄理念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6(01):61-62.
[4] 李智,郭沛沛.纪实性?真实性?真诚性——现象学视域下纪录片纪实性再议[J].当代电视,2020(02):66-68.
[5] 刘小津,张博文.试论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功能及作用——以B站《人生一串》解说词为例[J].新闻前哨,2020(06):86-88.
[6] 周龙.浅析纪录片解说词的语用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朱青城(1999-),性别:女,籍贯:吉林,职称和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或专业: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