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景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旅游景区

低碳旅游是一种减少碳排放的旅游方式,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目前,旅游企业对打造低碳景区“情有独钟”,如注重降低景区内的水电气等资源的损耗、在景区内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加强景区内可重复使用物品的使用率、倡导使用无污染低污染交通工具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景区的“碳排放”,有利于低碳景区的建设,使人们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旅游“低碳化”的同时,了解低碳景区的概念,明晰其发展路径及构成旅游低碳景区的要素,这对避免表层开发后续乏力的弊端,走低碳化景区建设之路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景区的界定及景区碳排放的构成

低碳旅游景区是提供休闲体验型旅游项目、节能型住宿设施、环保型出游工具、轻便化旅游装备等有限低碳旅游服务的旅游景区(点)。具体而言,构建低碳景区就是要控制景区内活动的碳排放,具体表现在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方面。其中,交通和住宿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大。

二、构建低碳景区的主要途径

碳排放对旅游景区的危害日益严重,为限制旅游景区的碳排放,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交通

其一,景区内实行交通管制,可采用自行车、牲畜等作为交通工具,鼓励步行游览,将因运输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景区之间的换乘可安排中巴或者电瓶车定时接送客人。其二,鼓励旅行者选用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如放弃飞机,选用火车、汽车、轮船等作为出行工具,短途旅行者可徒步或骑自行车,既达到环保的目的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低碳住宿

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一般也越高。因此,在低碳旅游景区应提倡游客入住舒适、便捷的经济型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并且,在酒店内不主动免费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提倡旅行者在住宿时自带洗漱用品、节约用水用电等。

(三)低碳饮食

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避免因外来食品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选择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选择自备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以减少消耗的石化产品量。

(四)低碳游览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该讲文明,做到除留下脚印外不留任何东西,不随便丢垃圾;游客还可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碳汇,以弥补因为交通运输、旅行消费所造成的碳损耗,从而实现反哺环境的作用。

(五)低碳购物

游客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可以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另外,对构建低碳旅游景区还可提供低碳旅游的各种咨询,如配备专业的低碳导游,在讲解美景的同时融入低碳知识,查询低碳交通工具租借点、提供低碳饮食资讯;标示“低碳营业商店”,凡相应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落实垃圾分类回收、不主动提供包装塑料袋、优先使用当地食材的商家皆有此标示。旅游者应尽量自带饮用水,不买或少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以达到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

三、景区面临的低碳困境

(一)游客的“低碳”习惯养成需要时间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景区低碳意味着游客很多惯常的旅游行为需要改变。例如,酒店不再免费提供牙刷、牙膏等日用品,减少换床单的次数,使用电瓶车、牲畜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垃圾要自己带回家,自己随身携带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食用素食,等等。

这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对很多人的旅游习惯提出了挑战,如果大众能够接受则无疑会实现节能环保和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双赢;反之,如果人们不能接受则势必降低游客的体验价值甚至降低景区游客满意度。

(二)技术门槛高,中小景区难实现

建设低碳景区,首先是运用低碳技术改变现有能源的消耗模式,涉及到景区能源供应如改变景区的能源利用模式,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替换如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替换汽车;建筑如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环保材料;服务如增加低碳导游,设置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以及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等。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革新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实现,而对于一般中小型景区而言,则没有能力解决。况且,就目前我国利用新能源的技术现状而言,完全在景区使用新能源也存在困难。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太阳能的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部分关键设备和一些高效、低成本、环保技术仍然依赖国外进口,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的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

(三)成本高昂,进程艰难

从景区经营管理来说,景区的低碳转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技术更新、替换以及融资等方面。例如,自主创

新技术不成熟所付出的设备购买成本;投资额大、融资渠道有限所造成的融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景区在实施低碳转型期间举步维艰。

(四)景区“低碳”优劣难衡量

目前,景区评价标准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业化标准衡量后工业化时代追求个性的旅游业发展。在评定5A级景区时,停车场要有多大、道路要有多宽,这些硬性标准已经完全不能适合低碳型景区。在对景区的评定衡量中,“GDP至上”一直是奉行的理念,提高游客接待量、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是景区GDP 的主要增长点。然而,毫无限制地扩大游客接待量和过分开发势必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现行评价体系与低碳景区评价标准不相符。

(五)公众环保生态意识不足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可以说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游客乱扔的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在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等著名景点,垃圾随处可见,甚至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乱扔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处理这些垃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产生碳排放。还有,在交通和饭店方面,能源消耗仍然突出,尤其是奢华之风更助长了碳排放。在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注重硬开发,把旅游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