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分析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因此合理安排运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分析,从传统文化,大好河山,社会制度,民族精神等方面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并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对树立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之一,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尽管如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已形成系统,但是学校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而语文学科由于其学科性质的独特性,使其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①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基石,其中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在运用教材时,需要对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深入挖掘和巧妙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行为。

本论文旨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爱国主义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式,为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和反思。

1. 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1.1 爱国主义的内涵

我们谈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在2008年高教版《思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爱国主义的:“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①而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史论》一书中,则将爱国主义定义为:”千百年来人们把个人同祖国的生存利益一体化而历史地积淀而成的热爱、忠诚、保卫、建设祖国的生命情节,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存意识,这种生命情节和生存意识是一种定向性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②从这两个异曲同工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爱国主义其实是个人对于国家所持有的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有形和无形中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最终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其次,还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不等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对象是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③而爱国主义的对象则是国家,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必须具有一定的领土,建立一个政权且在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权,在国际范围内拥有平等主权。也就是说,我们谈爱国主义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爱国主义也应该包括认同并拥护与本国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表现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古至今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对百姓的思想教育,从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统治王朝国家夏朝开始,就出现了从血缘亲属关系和对统治者的敬畏崇拜中产生的爱国情感,统治者把爱家、爱朝廷、爱国与敬畏上天、崇敬祖先、图腾崇拜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利用伦理道德理论对百姓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强化,最终形成了一种以“忠君爱国”为核心的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然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

①张云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②赵馥洁,段建海,董小龙.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史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③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斯大林选集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267

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①

到了近代,随着延续千年的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崛起,中国进入了动荡和屈辱的百年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一大批的仁人志士都在为了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这时的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使命感。这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这些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起到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因此更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安全、荣誉和尊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体现着历史上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积淀,又蕴含着鲜活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而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也更加的多样化,形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总的来说,学校教育更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因此学校仍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2.语文教材分析

2.1 语文教材的性质

中共中央宜传部和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指出:“爱国主义宜传教育的内容、素材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到处都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风光

①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五册[A]. 见: 田广林.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C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