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cc38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9.png)
浅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文化与旅游是息息相关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则是文化的载体和推动者。
文化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体验,而旅游则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关系。
文化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体验。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表演等。
这些文化元素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体验。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古迹、文化街区等来了解和感受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的长城、故宫等古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他们可以在这些文化遗址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旅游活动也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旅游的推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旅游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旅游活动使得文化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当地的文化表演、传统节日等都可以通过旅游活动向外界展示。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与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和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这种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旅游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传统的手工艺品、文化产品等可以成为旅游商品,通过旅游的推广和销售,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在中国的旅游胜地丽江,当地的纳西族手工艺品成为了游客瞩目的文化产品,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纳西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旅游可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
旅游活动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了文化多元性的发展。
旅游者可以通过走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景点,比较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差异,从而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旅游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世界上的文化遗产和旅游名胜都成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文化多元性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化。
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平衡发展。
宗教文化在康养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宗教文化在康养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3db59327d3240c8547ef3a.png)
2019·11一、宗教文化与康养旅游概述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各民族文明进程中可以看到,哲学、道德、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宗教的影响。
在中国,以佛、道教为核心的宗教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继承,宗教文化同样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养分。
康养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产业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态,国内相关研究也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虽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都未能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但可以预见康养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这种集医疗、养生、康复、养老、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旅游模式,符合人们在社会经济高速转型中对身心健康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康养旅游并不是单纯针对老年人所设的特定群体旅游,它应该是一种适应全民需求的多样化综合旅游形式。
二、宗教文化与康养旅游的关系宗教文化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合,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它涵盖了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宗教文化现象表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双面性,既有物质性,如大量的宗教建筑是旅游重要的资源,又有精神性,如禅修养生成为文化旅游的特色。
宗教文化与康养旅游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旅游能为宗教文化的融合交流提供途径,特别是康养旅游的发展能够为宗教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供重要手段,因为欣赏接触不同的宗教文化本身就是旅游活动的目的与动力之一,特别是在宗教文化传播阶段,旅游行为就客观上成为了一种传播方式。
另一方面宗教文化能够为康养旅游提供旅游资源,其包含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部分,康养旅游则能够促进蕴藏在宗教文化中的这些资源实现价值转化,将其以旅游产品形式呈现于现实社会。
像是大量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观都因为有宗教文化的烙印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浅谈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谈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5c6d7cc8bd63186bcebbc08.png)
探讨 和研 究 宗教 文化 的一个重 要途 业的发展 , 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 的关注 , 以, 所 宗教文化与旅 游业的关 系 旅 游活动 的发展也 是人 们传 播 了解、 是极其 密切的 , 是互相联 系、 互相影响 的。
有受外来 宗教影响而产 生的具有 中国 民族特 色 的宗教如 明教、 白莲教等 。 染 , 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 , 声喧哗 , 大 破坏 了宗教名胜 仅国务 院公布的三批 全 国重 点文 物保 护单位 中 , 种宗 教名胜 古迹 就有 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 的气 氛。游客 的不文 明行 为也 会给 宗教文物 古迹 各 如 1 5 0多处, 国各省 、 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 迹共有 3 0 全 市、 0 0多处。丰 造成一定的损害 , 驰名中外 的佛教 石窟 敦煌壁画 由于 游客人数的大量 增 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吸引了海 内外信徒 、 专家学 者和一 般游客 。因此 , 宗教 多 , 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 的化学作 用 引起 壁画大 量剥 落, 造成 了严重 的
一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 , 如沙特 阿拉伯 的麦加 、 耶路撒冷 、 大利 流 和研 究 。 意 罗马、 梵蒂冈等都成 了国际旅游 业发达 的地方。 中国宗教 种类齐全 , 既有 土生土长 的宗教 , 如道教 ; 有外来 宗教如佛 教、 也 伊斯 兰教 和基督教 等 ; 更 定 的消极作用 , 由于旅游人数 的增 多。 带来 了一些人 为的破 坏和 环境污
一
径 。如古代 的鉴真和 尚东渡 日本传播佛教 , 明代 外国传教士利玛窦 来华传 播基督教 。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 文化交流 、 研究 的桥 梁。如来
浅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883484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5.png)
浅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文化旅游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种新型形式。
首先,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容。
出游的人们通过参观各地的历史遗迹、古迹、文化景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
这些都是旅游所带来的文化体验,也是推动文化交流的一个途径。
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对文化产生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文化是旅游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文化体验,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这也促使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纷纷推出各种文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文化因素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和魅力。
再次,文化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
传统的旅游方式往往是风景名胜观光,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文化的内涵,开始选择走文化之路,享受文化的内心愉悦和满足感。
传统旅游和文化旅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在享受风景的同时,也在感受文化的魅力。
最后,文化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通过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
文化旅游还可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整个地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总之,文化和旅游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文化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为更多的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832db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0.png)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摘要】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文化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旅游业的吸引力不可忽视。
宗教文化景点不仅吸引着游客的观光体验,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宗教文化节日也成为推动旅游业的重要因素,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旅游业也可以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利共赢关系体现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在未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合作将继续深化,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
【关键词】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关系、吸引力、促进作用、节日、融合发展、文化传承、交流、互利共赢关系、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意义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意义非常重要,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体系。
宗教文化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朝拜、感受宗教之美。
宗教文化景点、古迹、寺庙等都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为旅游业增添了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宗教文化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也体现在它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上。
宗教文化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宗教仪式等都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内容,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体验,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交流。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意义在于宗教文化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化传承,是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宗教文化是旅游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游客会选择前往具有独特宗教文化背景的地区旅游,以感受不同宗教信仰的历史和文化。
前往印度瓦拉纳西的游客可以感受到印度教的神秘和庄严,而前往以色列的游客可以体验到基督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宗教文化概述
![宗教文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7cb80cad51f01dc281f1f5.png)
❖ 基督教
❖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它上承 希腊哲学,下启近、现代哲学。
❖ 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在哲学上,对信仰 与理性、传统和自主、灵魂和不朽性等观念进行了深 入探讨与整合,从而形成了西方的文化传统。
❖ 综上所述,宗教史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 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旅游文化》
宗教文化概述
❖ 一、宗教文化的影响 ❖ 二、世界宗教流派及分布 ❖ 三、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中国旅游文化》
一、宗教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和道教 (二)伊斯兰教 (三)基督教 (四)宗教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中国旅游文化》
❖各 地 穆 斯 林 欢 度 古 尔 邦 节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 基伊督斯教兰耶教稣阿圣克墓萨教清堂真寺
意大利伯罗利马恒-犹太教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故乡 梵蒂冈
犹太教所罗门圣殿
《中国旅游文化》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 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信徒在世界宗教信徒中占22.56%,奉 行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有29个国家。
❖ 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最多的10国顺序是: 印尼、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前苏联、 尼日利亚、土尔其、埃及和伊朗。当代伊斯兰教 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和 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的兴起。
❖ 基督教是信仰耶酥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总称。它包 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主流教派及非白人土著教 会、圣公宗教会和边缘教会等其它非主流教派。在 信仰人数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方面,它在各类宗 教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天主教会中有罗马天主教、 东仪天主教、非罗马天主教会等。
调研报告:关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b3ecbda6137ee06eff91848.png)
调研报告:关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从早期信徒们前往宗教圣地的朝圣活动,发展到今天众多普通旅游者以饱览宗教名山、了解宗教文化、体验宗教气氛、祈福祭拜等为内容的旅游活动,宗教文化旅游一直长盛不衰。
有资料表明,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宗教名胜所占比例达90%,在我国当今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宗教名胜所占比例达55%,正如所谓“旅游之胜,半赖寺庙”。
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既有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自身的传承、交流和发展,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
我市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素以“淮海东来第一郡”的盛名享誉海内外,如何更好挖掘宗教文化资源,发挥其旅游功用,提升我市旅游开发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积极健康的宗教活动是荡涤心迹、矫正心态、抚慰心灵、开启心扉的有效途径。
旅游,就其核心内涵而言,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超越当下、突破自我、提升境界的心灵感悟之旅。
因此,宗教文化与旅游发展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生共赢。
推动宗教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与开发,可以较好提高精神产品,满足游客宗教文化需求,有效扩大旅游市场容量,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促进消费结构改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开启心智,升华精神境界。
旅游活动是人们对物质、精神等追求提高的具体表现,通过旅游过程能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加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也包括对不同地区的宗教文化的理解。
宗教文化场所是集文化艺术之大成者,幽雅环境,足以游览。
文人骚客对宗教场所周边景观的咏唱,给只供单纯欣赏的自然景观增添韵味;名人雅士给宗教寺庙题写的匾额、对联、诗词,让旅行者在游览参观之中,发思古之幽情,得到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宗教场所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掌故传说、风俗民情,蕴藏着历史痕迹和时代信息,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可丰富人们想象。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69fbd90964bcf84b8d57b5f.png)
文化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着旅游的走向。
举两三个例子吧
西安,众所周知,其旅游景点主要有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城墙以及周边的乾陵,黄陵等。
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秦、汉、唐等朝代几百年的皇城文化,也正造就了今天西安最大的旅游特色,同时这一文化又决定着当地的旅游走向。
罗马,意大利首都,市内比较著名的景点有: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圣乔瓦尼大教堂,特莱维喷泉(又叫少女泉),古罗马斗兽场等等。
很多教堂在意大利被作为地标性建筑及重要景点,这就反映了宗教文化对当地极深的影响力,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王公贵族看角斗士与野兽决斗的剧院,古罗马文化的影子在现代罗马城的角落还随处可见。
中国旅游地理-第七章-宗教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第七章-宗教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024d035aaea998fcd220e0a.png)
知识要点
了解宗教的概念与起源
了解宗教与旅游的联系及中国宗教概况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和发展 的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派 别、供奉对象、宗教胜地。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概念
(一)宗教的定义 宗教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普 遍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支 配人们的思想、心理和生活,是以超自然的形 式在人们的头脑中颠倒和虚幻的反映。 (二)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 象。
2.佛教的主要节日 (1)佛诞节(浴佛节):纪念释迦牟尼诞生 的节日,时间为阴历四月初八,是日,以香水沐 浴佛像。 (2)涅槃节:时间为阴历二月十五,即纪念 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 (3)盂兰盆节(鬼节、中元节):时间为阴 历七月十五,佛教徒追祭祖先的节日。“盂兰盆 ”为梵文音译,意即“救倒悬”——救度亡灵倒悬 之苦。 (4)佛成道节:时间为阴历十二月初八,纪念释 迦牟尼得道成佛的节日。后每至这一天,老百姓 要以“腊八粥”供佛。
罗 汉 堂 配 殿 配 殿 西 配 殿 鼓 楼 楼 藏经阁 配 殿 配 殿 僧 舍
方丈室
法
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7.4
东 舍 配 殿 东 天王殿 钟 楼 2 楼 学 事 山 门 业 上 汉传佛寺的平面布局 的 大雄宝殿
韦驮天:佛寺护法神
调
顺
风
雨
六)佛教的教派和节日
1.佛教的教派 佛教产生于印度,却发展于中国。 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传 入的时间、途径、地区、民族文化及社 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 个派别,即汉地佛教(汉语系、大乘佛 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上座 部佛教(巴利语系、小乘佛教)。
旅游宗教定义
![旅游宗教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2a148611eb91a37f1115cf5.png)
第一部分旅游的定义1.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信徒的朝拜、帝王的巡幸、文人雅士的游历都属于早期的旅游形式。
——张素威<宗教与旅游关系浅论>2.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1927年由德国蒙根.罗德提出,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3.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引起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指出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4.旅游发生在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地,旅游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该地的各种活动。
——1974年英国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列克提出,强调了旅游本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
5.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中国学者于光远1985年提出,强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6.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娱乐、运动、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等,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活动,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世界旅游组织1995年对旅游的定义7.旅游是要符合三个要素的: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
即旅游是旅游者在一段时间内离开惯常环境所发生的所有活动。
——艾斯特及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宗教的定义宗教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现象, 人类社会在诞生之初, 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素威<宗教与旅游关系浅论>由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宗教伦理和宗教圣地组成了今日的宗教文化景观。
——颜亚玉1. 宗教实在论(宗教的实质为神性感受)a) 新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 年)的“绝对依赖感”(‘a feeling of absolute dependence’)b) 神学家兼宗教现象学者奥托(Rudolph Otto,1869-1937 年)“对神性的感受”(‘thesense of the numinous’)c) 基督教神学家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 年)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d) 范·德·列伍(van der Leeuw,G. 1890-1950) 引进的‘搁置判断’(epoché)着意将宗教与世俗分开,把宗教归属为‘另类的’(sui generis)。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22361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e.png)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它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和信仰,而旅游则提供了探索和体验这些文化的机会。
本文将深入探讨宗教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宗教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以宗教旅游为主打,如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以色列旅游、以印度教寺庙为景点的印度旅游、以圣城麦加为目的地的伊斯兰教朝圣等。
这些宗教旅游地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和外国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其次,旅游也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旅游业的繁荣使得宗教地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提高。
大量游客的涌入,促进了宗教地点的维护和管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宗教场所和服务。
同时,旅游业的影响也扩大了宗教信仰的影响范围,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触不同的宗教信仰,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承。
此外,宗教旅游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宗教地点往往扎根于本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许多宗教地点也是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和维护宗教地点也是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
然而,宗教与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
宗教旅游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宗教地点的商业化和过度开发,进而引发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和影响。
因此,旅游业需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
综上所述,宗教与旅游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紧密。
宗教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而旅游也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通过宗教旅游,游客和当地居民能够相互交流,并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内涵与历史。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宗教旅游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以更好地实现宗教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6f4b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4.png)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各个领域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对宗教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关系。
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各种宗教从起源到现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对世界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许多宗教信徒也加入其中,宗教信众的进香、拜佛、朝觐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流,同时,宗教建筑、雕塑、宗教活动等也强烈地吸引着非信众的普通游客。
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文化可以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宗教文化的发展及传播。
如何处理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
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
现代寺庙中,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
不同种类的宗教,其制度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1)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e62db65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a.png)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与之相伴随的是文化旅游的兴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游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占有不同的地位。
宗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人类社会。
在旅游业中,宗教文化一般以宗教文化遗产和宗教活动为主要形式出现。
宗教文化遗产指的是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文学等。
宗教活动则是指人们在宗教场所进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和活动,如祭祀、礼拜、香火等。
人们通过参观宗教文化遗产、参加宗教仪式等活动来加深对宗教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旅游业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紧密而又复杂。
首先,宗教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素材。
宗教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为旅游业提供了众多的资源和素材。
许多著名的宗教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印度泰姬陵、希腊雅典卫城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其次,宗教文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以在旅游业中扮演良好的推动作用。
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挖掘宗教文化遗产的价值,加强宗教文化旅游的推广,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宗教文化旅游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和运营需要统筹规划和管理。
宗教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需要统筹规划,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塑造文化形象。
其次,宗教文化旅游需要更好的管理和维护。
很多宗教场所存在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以便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最后,宗教文化旅游对于宗教信仰的尊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尊重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避免冲撞和非法侵害。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d05c3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f.png)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首先,文化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宗教、艺术、建筑、历史等方面的特色。
这些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从而形成了旅游业的需求和市场。
同时,旅游也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其次,旅游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了解和学习不同地区的文化。
旅游目的地通常会设立博物馆、艺术画廊、文化演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
游客们可以参观历史遗迹、参加传统节日、体验当地特色美食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旅游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其次,文化旅游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文化旅游带来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了解到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理解和认知。
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国际和地区间的合作与发展,促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同时,文化旅游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改善了民生。
也有很多地方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旅游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是一个多产业的综合性产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方方面面。
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各个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旅游也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旅游业的兴盛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的繁荣,从而刺激了就业和投资。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带动当地小型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扶贫和经济的转型。
综上所述,文化与旅游是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关系。
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基础和内容,而旅游则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文化旅游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试论都峤山宗教文化与宗教旅游的开发
![试论都峤山宗教文化与宗教旅游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78123329dd36a32d737581b3.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的宝元岩 ( 即圣人岩)及太极 岩均 为古 时著名 的讲学 读 书之处 ,时 称 “ 书舍” 。据载 ,宝元岩 于宋朝年 问筑殿奉祀孔 子、颜 渊 、子思 、曾参 、 孟柯塑像 ,岩 内壁上还绘有孔子 的 7 2贤弟 子像和一 车两马图 ,宋太 宗 时降有御书 。太极岩则在圣人岩下方 约 30米处 ,始建于 明朝 ,清代 乾 0 隆年 间进行重修 ,岩 内则奉祀周敦颐、张载 、程颐 、程颢 、朱 熹 5位宋 代著名 学者 。据 闻,那时 “ 晚书声喃喃 ,不必抚 琴 动操 ,已觉众 山 早 皆 音 矣 ” 。 都峤山因其风光秀美 、寺观众多 ,自古 以来就吸引 了无数 的文人墨 客 ,唐宋 “ 八大家” 之一 ,著名诗 人、书画家苏东 坡 ,宋代宰相李 纲 明代兵部尚书李永茂等人均慕名游览并 留下了诗文或 墨迹。苏东坡来 到都峤山就住 在北洞 的娑婆岩。岩 内正中墙壁上 至今还保存着 他赠与邵 道士的诗书遗迹 :“ 身如 芭蕉 ,心如莲花 。百节疏通 ,万 窍玲 珑。来时 古时八万四千 。此义 出 《 楞严》,世未有知之 者也。元符 三年九月 二十一 日书赠都峤邵道士 ” ( 邵道 士即邵 彦甫 ) 明朝 的地理 学家 、旅 。 行家徐霞客也曾徒 步游览 过都峤 山并将 其所 见所 闻详 细记载 于其 游记 中。
的 重 要 途径 。
都 峤 山 宗教 文化 历 史 都峤山不仅是风景胜地 ,而且还是少有的集儒 、释 、道三教于一体 的宗教名山。丰富的宗教 文化资 源是都 峤 山的人 文价值 所在 。 自汉朝 始 ,道教便 传人了容县 。道教是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奉春秋战 国时期 道家的老子为最高教 主,尊称为太上老君 。神仙方术和隐士观念是形成 道教的基础 ,长生与成仙 是道教追 求的最终 目标。为 了实 现这一 目标 , 诸多道士隐逸于各地的名 山大川 ,从事炼丹 、服食等形式的修炼 。都 峤 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 ,其 山体在长期 的流水侵蚀和风化剥蚀 的作用下 形 成 了众多天然的洞穴 ,这 些洞穴便 成为 了道 士们隐居修炼 的理想 之地 。 根据 《 容县志》记载 ,道教 自汉朝传人容县以来便先后有诸多道士和道 姑修炼于都峤 山中。例如 ,汉朝 时有刘根 、华子期 、廖 冲、廖 平、廖 扶 等道士及滇媪 、陀妪两位道姑。唐代道士 司徒子在其微撰的 《 天地 宫府 图序》 及宋代张群房在其撰写 的 《 云芨七 筑》 中均有 仙人刘 根修道 于 都峤 山的记载 ;华子期 、廖冲 、 廖平 、廖扶则相继被敕封为 “ 大元 至坚 真人 ” 志雷真人 ” “ 治真人 ”及 “ 、“ 致 拯危 真人” 。滇媪 、陀妪两 位道 姑也长期于都峤 山中炼丹修道及 至坐化 而去 ,据称 ,位于 中峰娑婆岩 以 北 的两个岩洞便是 当年滇 、陀二人坐化 的地方 。南北朝 时期 ,南汉 的王 归一管 内道 门道正 ,被赐焚修于圣人岩内的栖真观 ,同是南汉 的莫道人 也隐居修炼 于山内石洞 中,据传他曾在晚间坐在飞云顶石 岩间 ,有一老 虎蹲 自他身边直到天亮才离去 ,极富有传奇色彩 。此外 ,宋 朝的道士邵 彦甫及 明朝 的王普真等人也均在都峤山留下了他们修炼 的足迹。在古道 书 中 ,都峤 山被 列 为 道 教 三 十 六 洞 天 中 的 第二 十洞 天 。佛 教 自东 汉 明 帝 永平 十年 ( 公元 6 7年)传人 中国,唐朝 时期传人 容县 。随着佛 教的传 人 ,都 峤 山 又成 为 了佛 教 胜 地 ,与 道 教 并 存 ,出 现 了九 寺 十 三 观 的 蔚 然 局面。旧 《 容县志》 记载 ,伏 傥 、惠云曾先后担任容州景星寺住持 ,二 僧均频繁往来 于都峤 山各岩寺 。灵景岩内的灵景寺相传 也是 唐皇朝委派 二僧所建。 目前仍存 留着唐代所造 的 “ 双狮顶莲 盘”石雕及数尊泥塑佛 像。南北朝时期 ,赐紫僧智音 、智聪及匡达 、晓真、义诚等人均在都 峤 山出家 ;明朝的铁 船、清代 的何斋 、济津 、幻僧等高僧 也曾住持都峤 山 各岩寺。一直到民国时期 ,都峤 山中各岩寺 的香火依然很 旺 ,云溪寺 、 灵景寺 、庆寿岩 、福寿岩 、 菩提岩 、娑婆岩 、莲花岩 、宝盖岩等岩洞 的 佛寺 中均有僧尼住持 ,到了每年 的农历二月二十九 ( 观音诞 )更是僧俗 云集 ,香火缭绕 。在都峤山众多从 事佛教活 动的岩洞寺 观 中,其 规模 、 名声最大 的当数庆寿岩禅寺 ,庆寿岩禅寺其佛事鼎盛于清 ,第 四代 住持 为著名 的圣 一法 师 ,此禅 寺依 据 14 94年去 世 的第 二代 住持 惠 禅 和 尚 “ 此岩需 甲戍年 甲戍月 甲戍 日重新 开光 ” 的遗嘱于 19 9 4年农历 9月 1 1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0496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5.png)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宗教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
宗教文化的发展与旅游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宗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它不仅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信仰、文化和历史,也能为旅游业增添更多的吸引力。
例如,欧洲的教堂、印度的寺庙、中国的庙宇等宗教景点都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旅游者可以在这些宗教景点中体会不同的宗教文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除此之外,宗教文化还可以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许多教堂、寺庙等宗教景点都面向游客开放,并且会提供各种服务,如导览、礼品店等。
这些服务带来的收益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同时也会对宗教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旅游业带来的游客数量的增加,宗教景点往往需要进行改善和扩建,以满足游客对宗教文化的需求。
例如,一些欧洲的教堂为了吸引游客,会增加音乐会、文化展览等活动,这也使宗教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
然而,旅游业发展也可能会对宗教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宗教景点可能会变得十分拥挤,这对当地居民和宗教信徒的宗教活动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游客可能会对宗教信仰表现出不尊重,例如在寺庙中摄影、穿着不当等行为,这会损害宗教文化的尊严和形象。
三、宗教文化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它要求保护环境、尊重文化、促进经济等方面的平衡。
宗教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做出贡献。
宗教文化的保护对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宣传和弘扬宗教文化,让游客了解宗教信仰和文化,促进游客保护和关注当地文化和环境。
此外,旅游业应该尊重宗教文化,避免对宗教场所和实践的干扰,保护当地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尊严。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e1b13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1.png)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摘要】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相关,宗教文化对旅游业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文章通过分析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探讨了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
文章探讨了宗教文化旅游带来的文化交流与传承,以及其意义所在。
文章总结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交流和发展,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影响、发展现状、地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承、意义、联系、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定义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联系一直备受关注,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旅游业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宗教景点成为旅游热点,也体现在旅游活动对宗教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宗教文化是人类对神灵、信仰与崇拜的表达和实践,涵盖了宗教信仰、仪式、建筑、艺术、传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宗教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意义。
旅游业是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包括旅行、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不断壮大,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形式,即宗教文化旅游。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深入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深入分析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动作用。
通过研究宗教文化旅游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文化交流和传承。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3980cc9e2bd960591c6775d.png)
浅析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作者:刘亚斌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2期刘亚斌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的旅游更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各种文化的交融。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甚至艺术等方面影响重大,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宗教文化和旅游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有鲜明特色的、富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一)宗教节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宗教符合大众的心理要求,使它不仅是信徒们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外出时间。
例如,在拉卜楞寺有一年一度的正月毛兰姆法会,正月毛兰姆法会意思就是“祈祷法会”,于每年的正月初四至十七日举行,其中初八日为牲畜放生;十三日展佛;十四日举行法舞会;十五日晚展出酥油花会;十六日“转香巴”,这些节日项目游客都可以参与其中,尤其十三日的展佛节,每年都会有十万余人聚集参观。
另外,除了正月的毛兰姆法会,拉卜楞寺每年还有六次规模宏大的宗教法会,这些法会都会有众多的人参加,还有一些外地游客也参加这些盛会,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宗教文化为旅游景观注入了文化内涵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人类历史中长期存在,其影响十分广泛、深刻。
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西藏大大小小的寺院十分众多,据《圣武记》载:“达赖喇嘛所辖寺庙三千百有五十余所,喇嘛三十万二千五百有奇,百姓十有二万千四百三十八户。
班禅所辖寺庙三百二十七所,喇嘛万有三千七百有奇,百姓六千七百五十二户。
”众多的寺庙在西藏成为一道普遍的风景线,使得西藏成为一个宗教文化浓郁的地方,很多进藏的游客主要就是为了来西藏感受藏传佛教的文化氛围。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13aa1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摘要】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和促进。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体现在吸引力和价值传达上,旅游业则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包括朝圣、宗教节日游览等,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收益。
宗教文化旅游也面临挑战,如文化冲突和商业化等问题。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不仅带动了旅游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联系、影响、传承、发展模式、益处、挑战、密切关系1. 引言1.1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联系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许多宗教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宗教文化景点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对于神秘和信仰的向往。
旅游业也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为宗教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
宗教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景点和体验,而旅游业也为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这种密切的关系不仅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也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加多元和丰富。
2. 正文2.1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宗教文化的存在也为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游客可以在参观宗教遗迹的了解当地的宗教传统和历史,感受不同宗教文化带来的心灵震撼。
这种文化体验不仅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宗教文化还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一些地区将宗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对宗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吸引了游客、丰富了旅游体验,还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旅游文化学。刘敦荣。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2)宗教名山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名山,是指传播宗教问场所的名山胜地,如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是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道教名山有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等。随着宗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作为传播文化的名山胜地,也就名声大振了。这些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文化内涵深刻、意蕴丰富。
(3)宗教精神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精神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宗教最深层的文化内容,包括宗教的基本教义,宗教美学思想等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其中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感受、体念的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宗教精神旅游资源文化形态பைடு நூலகம்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六个基本信条,这也是信徒行为的规范信条:一信真主阿拉、二信天使、三信无知、四信经典、五信后世、六信前定。
(三)按照宗教文化内容划分
按照宗教文化内容划分,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可分为:宗教艺术、宗教名山、宗教胜地、宗教建筑、宗教礼仪等类型的旅游资源文化。
(1)宗教艺术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艺术文化,是指各类宗教信徒根据各自的宗教文化理念创作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一种宗教艺术文化形态。这种宗教艺术文化,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感受、体念、的旅游资源客体时,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便是宗教艺术旅游资源文化。一切宗教幻化的世界,都是无形的世界。而要是无形的世界向有形世界转化,就必须使神形与神灵,得到双重展示,这就必须借助世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加以表达和传递。在艺术的参与下,神仙的无形形象随着造神运动的结束,便在绘画雕塑等形式中转化为有形的静态现象。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造型优美,色彩鲜明,体态形象生动。同时,无形的神行与神灵,又在语言、技艺等形式中转化为动态的显现。如大型的宗教仪式,表达宗教文化的舞蹈等。这样,就形成了宗教艺术。
论宗教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与哲学、道德、法律、文学艺术一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中悄然而生的社会文化积淀。而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
(一)按照宗教文化类型划分
按照宗教文化类型划分,宗教旅游文化可以分为基督教旅游资源文化、伊斯兰教旅游资源文化、佛教旅游资源文化、道教旅游资源文化等类型。佛教对我国影响颇大,所以就着重说一下佛教旅游资源文化!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又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达摩,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本教义是“四蹄”、“八正道”“十二因缘”,认为人生“无常”“无我”,充满痛苦。”“苦”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贪、颠、痴等烦恼和身、心、意等活动。因而造成人类生死不息的轮回流转,同时由于人们的善恶行为而遭受相应的报应。佛教认为只有按其教义修行,总受佛教的道德说教,断绝世俗的欲望和认识,才能摆脱轮回达到“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在因果报应和修行摆脱方面主张“四姓平等”。佛教在印度大致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大乘密教四个阶段。
(2)宗教行为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行为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各种宗教信徒,按照各自的宗教文化教义的要求开展的宗教行为规范活动,其中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感受、体念的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宗教行为旅游资源文化形态。如宗教旅行、宗教仪式、宗教音乐以及与宗教有关的一些民俗活动。例如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的宗教行为规范,有五项宗教功课: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
佛教旅游资源文化,是指佛教的外在物质文化形象和内在佛教教义文化内涵,其中一部分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感受、体念的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佛教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二)按照宗教文化结构划分
按照宗教文化结构划分,宗教旅游资源文化了可分为宗教物质旅游资源文化、宗教行为旅游资源文化和宗教精神旅游资源文化。
(5)宗教礼仪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信仰者的宗教文化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表现的。宗教礼仪的类型有:巫术仪式、禁忌仪式、献祭仪式和祈祷仪式。宗教礼节包括佛教的合掌、绕佛、五体投地、宗教斋礼、宗教修行
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宗教旅游资源都是值得人们去关注开发的。它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宗教物质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物质旅游资源文化,是指一切看得见得宗教外在物资实体,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其中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感受、体念的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形态。在中国比较典型的宗教建筑有佛寺建筑。中国佛寺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有四合院组成,具有中轴线,两偏殿对称,大型的寺院还有廊院。一般常见的殿堂有山门(或三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法堂(亦称讲堂)、罗汉堂、方丈室、藏经楼。
(3)宗教圣地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圣地是指宗教建筑密集、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辐射范围广、八方信徒仰慕的大型宗教活动场所。如佛教圣地蓝毗尼、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天主教圣地梵蒂冈、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圣地耶路撒冷
(4)宗教建筑景观旅游资源文化
宗教建筑景观旅游资源文化,主要有石窟、庙宇塔、亭、楼、阁、台等。这类资源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造型特殊、结构奇特、保存完整,在宗教旅游资源文化中首屈一指,也是游客游览、观赏、学习的重要的内容。
在当代二者的完美结合就形成了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宗教旅游资源文化,是指能展示各类宗教文化事象的文化实体和内在的文化意蕴,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其中一部分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宗教旅游资源时,所展现的一种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形态。
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宗教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可按宗教类型和宗教文化结构和宗教文化内容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