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华语流行乐坛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华语流行乐坛现状
1249079刘山丽
摘要: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相应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索的制约,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本文以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为线索,回顾了我国流行音乐30年的发展概况,发掘其与欧美流行音乐的关系,探讨21世纪华语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历程问题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简称Pop Music)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基于其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流行性”传播特性,流行音乐亦可称之为“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历经30年发展,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商品化、国际化,传播手段现代化、表现方式多元化的过程,对繁荣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近观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复苏开拓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特别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为触发,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引发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高度一致下的革命歌曲一统天下,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娱乐性流行歌曲的转换。
在大陆,原创音乐方面,如施光南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王酩的《边赣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红楼梦》;谷建芬的《校园的早晨》、《年轻朋友来相会》。还有《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时代主流音乐。此外港台、欧美音乐也成为国内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邓丽君、山口百惠、刘文正、谭咏麟及披头士等,国内流行音乐文化市场空前活跃,流行音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高速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期,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基于录音机、唱片(磁带)的快速普及,流行音乐个体化听赏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以新兴的音像产业为核心,内地流行音乐市场不断拓展。同时,电视传媒迅
速崛起,成为又一个覆盖面极广的传播媒介,电视歌手大赛出现美声、民族、通俗的专业分类,唱法的细划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的文化地位得到认可和提升。在新兴艺术市场的需求方面,晚会歌曲、影视剧主题歌曲、唱片歌曲逐步成为推动流行音乐创作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国内原创作品呈现空前繁荣局面,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人才聚集,影响较大的如“西北风”,代表性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等。抒情流行歌曲如《我多想唱》、《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等;摇滚音乐《一无所有》、《朋友》、《赤裸裸》等。
3.多元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日益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互联网应用普及,数字化应用提速,音乐艺术传播途径更加快速便捷。在国内流行音乐领域,港台音乐、欧美流行文化的无障碍输入,使我国社会音乐生活面临新的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是音乐需求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音乐文化的社会需求量极剧扩大,多元化受众使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流行音乐品种更多,如“雷鬼”、“饶舌”、“嘻哈”等等。其次是音乐创作多元化。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电脑录音系统的家庭化都极大降低了流行音乐合成录音成本以及创作门槛,流行音乐的创作或生产者更加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再次是传播媒质多元化。除广播、电视、影视传媒、发行CD唱片等传统传播方式外,流行音乐具备了更多的传播载体,如MV制作发行、网络歌曲、彩铃、手机音乐等,特别是网络成为推动音乐传播强劲引擎,网络原创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亮点。
至此,流行歌曲创作的技术手段不再受传统方法或传统模式所制约,正探索性地走向一条自由创新发展的新路。这也必然刺激和促进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使音乐更贴近人们生活,极大普及了流行音乐艺术。
二、华语流行音乐与欧美流行音乐的关系
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已有历史。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流行音乐在我国上海的传播,到五六十年代对我国港台地区的影响;从七八十年代港台音乐在内地的传播,到中国流行音乐不断融合欧美音乐的发展过程,都一一说明欧美流行音乐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的深远影响。
随着欧美列强殖民地的不断扩张,欧美流行音乐传入了我国上海。20世纪20年代初,唱片业就在上海兴起了。主营电影唱片的“百代”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这样便为欧美流行音乐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最快捷的方式。当时上海的“百乐门”就有“东方第一乐府”的称号。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是著名音乐家黎锦晖。由于上海当时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特征,所以欧美流行音
乐便通过舞厅、影院、广播等媒介传入内地。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也开始了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因此黎锦晖创作的流行音乐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运而生。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巡演,《毛毛雨》等流行歌曲与他的儿童歌舞成为主要节目,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黎锦晖组建的“明月歌舞团”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一个重要音乐团体,其中的“金嗓子”周璇因为演唱了《天涯歌女》、《夜上海》、《何日君再来》等歌曲而久负盛名,这些歌曲至今还在流传,因此周璇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的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和当时的“明星”。由此可见,欧美流行音乐一开始传入中国,就在上海打开了局面,找到了市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解放初期苏联音乐的传入,内地流行音乐日渐衰弱。与此同时,欧美流行音乐对台湾地区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台湾并没有自己的歌曲,当时广为传唱的一些歌曲例如:《秋水伊人》、《何日君再来》等都是之前十里洋场上海滩的陈蝶衣和刘雪庵等人的作品。直到60年代末,布鲁斯和爵士等欧美风格音乐的涌入,才结束了旧上海情调音乐在台湾岛内的流传。20世纪60年代“披头士”到香港演出,对香港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学生组建了自己的乐队,竭力地模仿他们偶像的演绎方式,利用“披头士”的曲子,演唱出自己的情绪。“披头士”文化带给香港社会前所未有的一种“新感性”,整个6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乐都被欧美的摇滚乐和民歌所占领着。进入20世纪70年代,欧美流行音乐进入黄金期,列农,“滚石”……把整个西方社会唱个天旋地转。这个时期的港台音乐不仅在音乐风格上受到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而且在演出风格上也极力地模仿欧美巨星们,演出时衣着华丽,演唱时大多为原声而且载歌载舞,场面热烈,气氛火爆。
70年代末期,时隔三十年后,欧美流行音乐与港台流行音乐合流再次传入内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这时期的代表人物——邓丽君。正是她演唱的《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等歌曲,才使流行音乐传入了千家万户。也正是听过邓丽君的演唱,人们才知道了什么是流行音乐,才懂得了流行音乐的发声、吐字、配器、词曲等方面的知识。卡式录音机的广泛使用和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生产出来的盒式磁带,把流行音乐的星星之火烧成了燎原之势。新崛起的一代音乐人大胆创新,拼命地吸收欧美和日本流行音乐中的养料,使之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进入90年代,欢快的拉丁音乐和重金属音乐都在我国“生根发芽”。欧美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如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尼休斯敦、席琳迪翁等人演唱的歌曲,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听众的心。在华语流行乐坛的诸多歌手中,庾澄庆可以算是一个全才,集歌手和词曲作者于一身,他所创作的歌曲既有爵士风格的《老实情歌》也有拉丁风格的《我最摇摆》,既有蓝调风格的《似水年华》也有乡村风格的《情非得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人民欣赏水平的提高,国外电影音乐如《人鬼情未了》的主题曲,《罗马假日》的主题曲和《泰坦尼克》的主题曲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