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政治论文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

王延东

摘要:苏教版初-《思想品德》“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一框,引入了一则柯尔伯格关于海因茨偷药的“两难选择”案例。但教材的过多阐述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而相关设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道德两难的冲突。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借助经典影视情节重构新的“两难选择”来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关键词:两难选择教学案例解析重构

王延东,男,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2014年11月,苏州市教科院组织了一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有效课堂的建构”研讨活动,本人进行了初二第七课第一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公开课展示。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案例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海因茨偷药”案例的解析

首先,教材的过多阐述无形中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教材对“海因茨偷药”在“偷”与“不偷”的理由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每一点都有其合理性。例如以教材所列有关“偷”的理由:

(1)你已经走投无路,既然借不到钱救妻子,你就不用保自己的清白;

(2)药剂师乘人之危,敲诈勒索,天理难容,偷他的药,是对他的警告;

(3)你的妻子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不去偷,别人会取笑你无能;

(4)偷药是为了病人,自己做出牺牲,你的行为是高尚的。

更充分的理由是:

按照柯尔柏格本人关于儿童道德的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划分标准,其中第4点理由,已接近柯尔柏格提出的后习俗水平中的“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个阶段),即“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就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更为完整的补充。在平时的听课中,许多学生的回答不外乎“人的生命是至高无尚的,为了挽救生命,即使触犯法律去偷盗也是可以的”。其实,这不过是对教材第4点理由的重复和展开。

下面,我们看看海因茨本人是如何与儿童进行本案例讨论的。

柯尔伯格声情并茂地讲完“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提问道:”孩子们,你们认为海因茨是否必须去偷药吗?偷药用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难道有错吗?人们在这种情形下偷药应该受到惩罚吗?”孩子们早已被这个故事感染了,于是纷纷举起了小手。

“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爸爸说,偷东西的人不是好孩子!”吉恩大声地说,“不过,那个药商应该把药卖给海因茨。因为他的妻子就要死了!”

“可是药商不肯卖药啊!”玛丽安站起来提醒吉恩,“我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先给自己的妻子治病,然后再弄钱来还给那个药商。”……

柯尔伯格显然非常满意这种热烈讨论的场面。当他看见9岁的罗杰坐着默不作声时,示意让他发言。罗杰说:“我认为,偷药是不对的,但是为了妻子的病又必须这样做。不过,最好在他妻子用药后,他能主动到药商那里坦白真相,接受责罚。”

“为什么呢?”柯尔伯格瞪大了眼睛问道。

“因为……因为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既然偷了东西,做了错事,他应该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罗杰试着回答。“很好。”柯尔伯格翘起大拇指说,“大家要知道,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和责任。这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考虑到可能的结果。”

显然,柯尔柏格在让儿童交流时没有作过多的前置性提示,完全是依据故事情境本身来让学生进行感悟和交流,传授的道理通过学生由自行获得,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其次,教材的相关设问无形中消解了“两难选择”的冲突。教材76页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在意大利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而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救她的命……海因茨想尽了办法(“他找到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去借钱并尝试了每一种合法的手段。”注:引号中引文系柯尔伯格的原话,教材无),也只筹到药价一半的钱,他向药剂师恳求把药便宜卖给他或允许他以后将药钱补上。但药剂师拒绝了。”

大家都知道“海因茨偷药”这是一个虚拟的故事。“妻子重病”意味着于情于理,不能不救;“濒临死亡”意味着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海因茨想尽了办法”也筹不到足够的钱,而他的请求又被“药剂师拒绝了”,这些都意味着海因茨只能在“偷”与“不偷”进行选择。这就是“海因茨偷药”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两难选择”的关键所在。但是教材P77却这样写道:“其实,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形,行为的选择怎么可能仅仅在偷与不偷之间?而对人的行为的判断,又怎么可能仅仅用对和错加以概括?难道海因茨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给他一个更好的建议吧!”

正是因为教材这样一段提示,所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会请学生来给他一个更好的建议,于是便会有一连串答案的出来:“爱心捐款”、“按揭贷款”、“药商的良心发现”……看似聪明的回答其实值得商榷。事实上,柯尔柏林的本意不是让他们去寻找第三种可能的方法,而是在于通过对“偷”与“不偷”行为背后的理由,来判断一个人道德认知的发展所处的水平和阶段。一个经典的道德“两难选择”情境,由于教材的上述设计消解了其两难的意味。

二、借助经典影视情节重构“两难选择”情境

有鉴于此,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两难选择”情境?有关“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材料很多,如不负责任的司机违章驾驶导致一连串的车祸,如当前肆恣的雾霾天气。笔者认为,情境材料的选择应该关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包括学生可以看到的一些经典影视作品。经过反复思考,我最终选择了阿加莎的经典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因为该影片的情节富有趣味性和新颖性,与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契合性,最为关键的是能设计出综合运用本课知识的“两难选择”。

1.坚持“三线合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追求情境线、问题线和知识线的“三线合一”是进行问题情境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设计与情境材料的关系尤如菜肴与食材的关系,一堂精彩的教学设计离不开精当贴切的情境材料。为此,首先要对影片进行适当的剪辑处理,如果故事情节太繁琐的话,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进入角色;反之如果过于简单的话,也不利于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同时,考虑到初中未成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对电影中过于恐怖的情节进行了虚化,下面是《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故事梗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