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政府机关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王南江

摘要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情改进建议

当前,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于通过这一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从而形成网络舆情、引发舆论热点,常常导致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现实状况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各类新闻评论、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客、QQ群、聚合新闻(RSS、跟帖,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等形成并传播。

(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1 网络舆情形成快速直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事件、发表意见、参与议论。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杭州七十码事件 ,在传统媒体未介入之前已现身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互联网对个人思维言论约束较小,多数网民乐于表达个人真实观点,反映个人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较为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

2 网络舆情题材丰富广泛。网络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涉及政治、民生、经济发展等话题。不同阶层、不同状况、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网民都能够自由发挥,怎么写、写什么往往是随意的、自发的,没有任何约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网络舆情虽然内容丰富,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可能客观,观点看法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 网络舆情互动参与热烈。网络的虚拟性、无约束性特征决定网民的参与意识相对现实生活要强烈得多。某类问题、某一事件传播于网络后,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就不同观点出现激烈交锋。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各类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快速深入表达,并形成主流,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

4 网络舆情易受情绪左右。网络舆情又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网民现实生活的压力困惑会直接影响其网上言论的表达,网民的言论也可能会体现为情绪的宣泄。相同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有过同样遭遇的网民会形成共识 ,并压制住理性客观的言论。因此,网络舆情反映的事件可能真实,但产生的结果与当初的目的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引发有害舆论,造成不良影响。如涉警舆情,由于媒体炒作和公众对警察工作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内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等诸多原因,网民对涉警舆情往往不假思索将责任归咎于警方,这即是明显情绪化选择性失明的体现。

5 网络舆情存在渗透现象。西方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将互联网作为反华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渗透,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花钱雇佣网络特务,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视听、蓄意制造社会矛盾,试图争夺舆论阵地。

(三网络舆情的现实状况

1 网上议事已成为网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四次互联网络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 38亿人,网络普及率达25 5%,网络媒体使用率达78 7%,用户达到3 2亿。其中,81 7%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网络媒体使其更加关注社会事件,56 1%的被调查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

2 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以博客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 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1 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 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过去,写博客主要是记述个人生活;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针对社会现象发言的作者所占比例达到54 5%,比2007年上升了44 5个百分点。随着科技的进步,网民不必仅依靠电脑进入互联网发表意见,手机等传统通讯工具同样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发表传播信息意见。微博客有效地突破某些信息屏障,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等发布信息、相互留言交流,能够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之前,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如在湖北石首事件中,一位匿名网民在网上实时播报街头消息约200条。

3 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 ,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各类极端事件的汇合集中源。孙志刚事件改变了延续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反日游行事件也是从网上发起,并在网下付诸行动; 邓玉娇事件发生后网络的推动作用明显左右了案件的最终裁决;从另一角度

而言, 躲猫猫事件对加强监管场所科技化建设、规范监所管理是有推动作用的。网络舆情对现实影响力还将随着网民队伍的壮大、公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不断扩大。

4 涉警舆情占各类舆情总量比例较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梳理出的2009年上半年十大

舆情热点中,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浙江杭州市七十码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等涉警事件榜上有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跟帖数统计出的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 躲猫猫、七十码、跨省抓捕 (河南灵宝王帅案等涉警舆情分列第二、三、十名。据正义网舆情工作室统计,2010年1月份以来政法网络舆情负面信息公安类话题占49%,成为媒体和网民最为关注的焦点,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1 12 贵州安顺枪击案、 1 12 广西荔浦警民冲突事件、 1 19 广东阳山警民冲突事件等。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众对公安工作的高关注度,注定涉警舆情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热点,甚至是引发后果事件的导火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躲猫猫事件 ,此事成为网络焦点之后,凡涉及监所管理死亡事件非常容易成为网络焦点、热点。

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视网络舆情为眼中钉、肉中刺,对网络舆情一味控制、围堵遏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观察事务的方式、角度、立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渴望通过网络实现其参政议政的愿望。因此网络舆论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常态,网络上只有一种声音是病态。少数领导错误认为凡是网络舆情就必须控制,凡是负面舆论不加分析研判、有效引导就坚决遏制。实际上,当舆论浪潮已经风起云涌,早期没有准确判断形势,后期强行封堵,反倒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二视网络舆情为身外事、梦中景,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束手无策

不可否认,部分领导干部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陌生,没有养成上网的习惯,更不用谈常看评论跟帖,常逛网上论坛,因此无法从网络舆情中发现问题。一些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没有固定的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民意早期受冷落,就会演变为中期的民议和后期的民怨 ,就会导致舆情能量的聚集与放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