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绪论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学理论、方药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科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

(三)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医学发展的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最早导源于此。

?汉代:《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收载药物365种,其中特别提到“牛扁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桐叶主傅猪疮”、“柳叶主马疥疮”以及“雄黄治疥癣”等。

?唐代:有了兽医教育的开端,太仆寺中设有“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李石编著《司牧安骥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学古籍。

?明代:《元亨疗马集》(右图)内容丰富,是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

三、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认为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家畜本身的整体性认为家畜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生理上认为脏腑之间,脏腑与躯体器官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

–病理上认为畜体任何一部分发生疾病都和整体有密切关系,局部病变可影响整体,反之,整体状况对局部也有一定影响。

–诊断上运用整体观念,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等情况。“见其外即知其内”。

–治疗上从整体进辨证施治。反对“头病医学,脚病医脚”。2.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认为动物与所处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所谓的“天人合一” ,自然界是个大宇宙,畜体是小宇宙。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均可影响家畜的生理功能,如果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家畜的适应能力,就会发生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除了强调病畜本身反映的情况外,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时、因地、因畜制宜。

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

?辨证:是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即通过四诊,将获取的病情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证”型。

?论治:是根据病证的性质确定治疗原则和治法。

?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辨证的目的,反过来验证辨证的正确性。辨证论治是否正确有待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检验。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证”与“病”、“症” 的概念及区别?病: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如感冒、痢疾等。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呕吐等。?证:是对许多具体症状或症侯群进行分析,综合后形成的概念,它概括了病因、发病部位、病理变化、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治疗方向。如“脾虚泄泻”证,指出病位在脾,邪正力量对比属虚,症状为泄泻,推测病因为湿,治疗亦“健脾燥湿”。

?证与病的区别在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若干证,如肺炎是一种病,中兽医辨证可分为风热犯肺、痰热蕴肺、肺阴不足等多种证,治疗上应采用不同的治法,称为“同病异治”;同样,多种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如子宫脱、阴道脱、肛脱等均以中气下陷为主证,均可用补中益气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由此可见,辨证论治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和“对症治疗”。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是代表一切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方面的抽象概念

阴:沉静的、抑制的、晦暗的、衰退的、寒冷的、物质的、液体的、腹、下、内、里、脏、血、寒、虚

阳:活动的、兴奋的、光亮的、亢进的、发热的、机能的、气体的、背、上、外、表、腑、气、热、实

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3.阴阳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阴阳两方面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互错相融的关系。

?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万物得以生长;

?在动物界,雌雄交媾,构成物种繁衍的基本条件。

?阴阳交感相错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荀子·礼论》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二)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四季的寒暑为例,夏虽阳热,而夏至以后阴气却随之而生,用以制约暑热之阳;冬虽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严寒的阴。

?以动物体的生理机能为例,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故《素问·疟论》所说的“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 。

(三)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互根: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

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上为阳,下为阴,没

有上也无所谓下。

?互用:阴阳的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所谓“孤阴不生,独

阳不长”、“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如阴精通过阳气的活动而产

生,而阳气又由阴精化生而来。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双方不断运动变化,此消彼长,以维持动态平衡。

?例如,机体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

质(阴),即阴消阳长;

?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

即阳消阴长。

?这种消长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若相对平衡失调,就

会引发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治疗应分别以温补阳气和滋阴增液,使阴阳重新

恢复平衡为原则。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属性互换。即阴可转

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

?例如,动物外感风寒,出现耳鼻发凉、肌肉颤抖等寒象,若

失治误治,寒邪入里,郁久化热,就会出现口干、舌红、气粗

等热象,阴证则转化为阳证;

?患热性病时,由于持续高热、耗伤津液,若治疗不力,出现

体弱无力、四肢发凉等虚寒症状,则由阳证转化为阴证。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

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动

物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防

治。

1.说明畜体组织结构

?下部为阴、上部为阳;胸腹为阴、背部为阳;体内为阴、体

表为阳;四肢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脏为阴、腑为阳。每一

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

2.说明畜体的生理功能

?物质为阴,功能为阳。营养物质是机体功能活动的源泉,而

营养物质的化生,也要靠机体的功能活动。

?只有阴阳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动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失去平衡,就会发生疾病;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

生命活动也将停止。《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神

乃绝”。

3.说明畜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了解下面的概念:

4.用于疾病的诊断

(2)分析四诊材料辨别疾病的证型

(1)确定治则

?阴阳偏盛—实者泻之:实寒证—寒者热之;实热证—热者寒

之。

?阴阳偏衰—虚者补之:虚热证—滋阴清热(壮水之主以制阳

光);虚寒证—益阳祛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制定预防措施:从整体观念出发,加强饲养管理,增强

抗病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同时调整阴阳,也是长生之

道。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含义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简称“五材”。

行——指运行或运动。

?五行——指五材及其不同属性和运动方式。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构成;五种物

质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哲学上用以解释自然界事物间的复杂关系,医学上用其解释畜

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1.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

?次序: 木→火→土→金→水→木,依次资

生,循环无端。

?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又称相生关系为母子关系。

2.相克

?即相互制约、克制。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任何一行都有克

我、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

克者为“所胜”。因此相克关系又称为“所

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生克制化

?相生、相克是事物间的正常关系,也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

?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与发展。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这种生克的配合称为“生克制化”。

3.母子相犯

?是一种反常的相生关系。包括:

(1)母病及子顺序与相生关系相同,母行太

过危及子行。

(2)子病及母顺序与相生关系相反,子行太

过上犯母行。

4.相乘、相侮

?是一种反常的相克关系。包括:

(1)相乘指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限

度。顺序与相克顺序相同。

(2)相侮指反向相克,反克,顺序与相克顺

序相反。

5.虚损相及

?任一行虚衰损及相关的另一行。如心气

不足——心血瘀阻——肺气虚——火虚损

金;脾气虚——运化不健——肝阴虚——

土虚损木。

?母子相犯、相乘相侮与虚损相及是事物

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表现,动物体一旦发生,则发生疾病。

用五行归类和生克乘侮等关系来解释畜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根据脏腑的特点将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2.用生克制化关系解释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 如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土生金);肾水抑制心火有余(水克火),肺气肃降使肝阳不亢(金克木)。

3.用五行归类说明畜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筋,……肝主目”。

(二)说明脏脏间的病理影响

?用母子相犯、相乘、相侮和虚损相及关系解释。?例如,肝病传心(木传火,母病及子),脾病传心(土传火,子病犯母);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肝(土侮木);脾虚传心(虚损相及)。疾病的传变都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1)诊断:主要用于脏腑辨证。根据五脏与五脉、五色、五味在五行分类归属上的联系,来分析病情,推断发病脏腑。如口色红、口味苦(人)、脉象洪可诊为心火亢盛。

(2)治疗:除了对病变脏腑进行处理外,还要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调整关系,控制传变。一般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其他治疗方法还有: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

(3)预后:根据口色判断,桃色平,白色病,红者和,黄者生,黑者危等。

第二章脏腑

第一节概述

1.脏腑学说的概念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脏腑学说——是中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畜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及其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各种联系的学说。

●脏腑学说古代称“藏象”。藏——指内脏;象——即形象、表现。“藏象”——即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脏腑学说的内容

●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心包),脏为“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奇”是异,“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脏腑学说除研究上述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外,还研究它们与肢体组织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研究脏腑机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等。

●脏腑与脏器的区别

中兽医学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前者是指一个解剖生理、病理的概念,除了包括解剖上脏器之外,还与现代医学其他系统有联系。

第二节脏腑的生理与病理

一、心与小肠

(

指心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输送养料以营养全身。与现代医学观点一致。

2.心藏神

●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日常用语很多,如“心计”、“心思”,

食物运化失司→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气血生化无源→神疲乏力、消瘦水饮运化失司→痰饮、水肿、积水、泄

泻、肢体困重

“心慌”,“用心”,“小心”,“心甘情愿”,“心不在焉”等。实际上指大脑的功能活动。

● 心藏神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功能障碍,则表现兴奋或抑制。

● 藏神与主血功能是相关的, “心藏脉,脉舍神”,因为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盈,“家畜皮毛光彩精神倍” ;心血不足,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心神异常也可引起心血不足或运行不畅。 3.心主汗

● 汗为津液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为心所主,血汗同源,故称心主汗,“汗为心之液”。

● 心阳不足,则腠里不固而自汗;心阴不足则阴虚盗汗;反之,出汗过多可损及心血及心气,引起精神或脉色异常。 4.心开窍于舌

● 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故有“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的说法

● 临床上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易从舌上反映出来。心血充足,舌运动自如,舌色红润;心血郁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二

● 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即接受胃腐熟后传来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分成清和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液,吸收后通过脾传输身体各部;浊者为糟泊及多余水液,下注大肠和肾,经二便排出体外。

● 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出现排粪、排尿的异常。 (三)心合小肠

1.经脉络属:构成阴阳、表里关系。

2. 生理联系

3.病理影响

二、肺与大肠 (● 一指主呼吸之气,进行气体交换;

● 二是指主宗气,将来源于脾的水谷之精气与吸入自然之清气在肺中化生为宗气,通过心、肺、血液循环输布至五脏六腑,以至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 肺主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各脏腑功能正常,精力充沛;肺气不足,则呼吸功能失调,出现体倦乏力、气短、自汗。 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 宣:宣发。肺主宣发:指气血津液通过肺的宣发而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

● 降:即清肃下降。肺主肃降:一是指肺居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肃降、气不得降,则出现喘咳等肺气上逆的病变;二是指通过肺气肃降来通调水道,使上焦的水液下输膀胱,若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则会发生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变。所以中医治疗尿不利除用利水药(车前草、茯苓等) 外,还用宣肺药桔梗,称为“提壶揭

盖”。

● 宣发和肃降都参

加水液的

代谢,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功能正常,才可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促进水液代谢及气体交换。否则,引起病变。 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 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被毛等组织,简称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指肺有调节气门(汗孔)开合和营养皮毛的作用。

● 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宣降作用。肺气充足,气血津液布散正常,皮毛温暖润泽;反之,肺气虚弱,营养布散失常,皮毛枯焦;外邪入侵,常由皮毛犯肺、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气不宣的证候。 4.肺开窍于鼻

● 鼻是呼吸气出入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外邪犯肺也常由口鼻而入。

● 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有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平和,鼻窍

通利,呼吸正常,嗅觉灵敏;若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嗅觉不灵。 (二

● 生理功能是传送糟泊,燥化和排泄粪便。

● 有病则引起燥化和传导失常。燥化不及,出现腹泻,燥化太过,引起便秘。 (三) 肺合大肠

1.经脉络属:构成阴阳、表里关系。

前肢阳明大肠经

大肠

前肢太阴肺经

2. 生理联系

大肠传导畅通促肺气和利

大肠

肺主宣降利于腑气下行和大肠传导

大肠主燥化

大肠

肺通调水道

大肠排出浊气(矢气)

大肠

肺呼出浊气

3.病理影响

大肠传到失常,引起肺失宣降,咳嗽气喘

大肠

肺经有热或肺阴不足,引起大肠津少,便秘

大肠传导不

肺失宣降利,便秘

,

咳嗽气喘

三、脾与胃 (

运,指运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转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输布全身。

(2)运化水湿:将代谢后的水液在肺的协同下,转输到肾,由膀胱排出体外。

●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病理情况下称为脾失健运。

● 脾运化水谷,以满足畜体的营养需要和气血的化生,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的作用,其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如脾气不升,甚至反作,称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则引起久泄、脱肛或内脏垂脱诸证。 2.脾主统血

●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于经脉之外,全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 脾气充盛→血行脉内;

● 脾气虚衰→血溢脉外→各种出血证,以慢性出血为主(稀血性出血)。 3.脾主肌肉四肢

● 全身肌肉的生长发育和四肢的功能活动,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液的营养。

● 脾气健运→肌肉营养良好→肌肉丰满,收缩力强; ● 脾失健运→肌肉营养不良→肌肉消瘦,收缩无力。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 开窍于口:指在水谷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

● 脾气健旺→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 脾失健运→食欲减损→口淡乏味。

● 其华在唇:指脾运化功能的盛衰可从口唇反映出来。

● 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口唇红润光泽; ● 脾气不健→营养不佳→口唇淡白无光; ● 脾经有热→口唇红肿甚破溃生疮。

(二

● 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

● 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胃内水谷,经胃的腐熟消磨,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周身,所以又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临床上,不论何种疾病,均注意“保胃气”,

也把胃气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方面,“有胃气则昌,无胃气则亡”。

● 胃气的功能特点是以降为顺,若胃失和降,则食欲减退,腹胀呕吐、呃逆。

(三)脾合胃 1.经脉络属 :

后肢太阴脾经

后肢阳明胃经

2.生理联系:

脾→阴脏→主运化→主升→喜燥恶湿 胃→阳腑→主受纳→主降→喜润恶燥

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应,燥湿相济,共同维持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精气输布。 3.病理影响:

脾为湿困,运化不健,脾气不升→胃乏受纳和降失常→纳呆,呕吐,肚腹饱胀;

饮食不节,食积胃脘,浊气不降→脾升清运化失职→嗳腐吐酸,腹胀泄泻。 四、肝与胆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安静时,一部分血液贮藏于肝脏;活动时,肝脏排出贮藏的血液,以供机体需要,故有“动则血运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之说。 ● 肝藏血正常→活动时肝供血充足→各器官功能正常→家畜不易疲劳

血不养目,则目眩

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各器官功能受影响,动物不安血溢脉外

2.肝主疏泄

● 指肝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肝主疏泄主要关系到畜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

●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 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正常的生理活动;气机不调,升降失常,则表现为某些内脏的病理活动。 ● 疏泄功能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1)精神活动:肝主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与精神活

动的关系密切相关。

●肝气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正常;

●肝气疏泄失常→气机不调→气滞血瘀,精神异常→抑郁、胸胁疼痛(肝气郁结),兴奋、易怒(肝气亢奋)

(2)消化方面

●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影响胆汁分泌。

(3)水液代谢:通利三焦,疏通水道

●肝失疏泄→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不行→水肿、腹水。

3.肝主筋,其华在爪

●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

●肝血/阴充足→筋得滋养→筋膜强健柔和→运动有力,灵活自如;

●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能影响到爪(甲、蹄)的荣枯变化。

●肝血、阴充足→爪甲得养→爪甲坚韧光泽;

●肝血、阴不足→爪甲失养→爪甲薄、软、变形、硬脆,易裂断。

4.肝开窍于目

●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其中主要是肝脏,因为肝主藏血,肝的经络又上联于目系。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往往可反映于目,目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

●肝血不足→视觉模糊不清,夜盲;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

●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肝风内动—→目斜上吊。

(二

●主要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助脾胃消化。

(三)肝合胆

1.经脉络属:

后肢少阳胆经胆

后肢厥阴肝经

2.生理联系

①胆汁:来源于肝,贮于胆;

②消化:肝主排泄,胆排胆汁共助消化;

③精神活动: 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3.病理影响

●肝失疏泄—→胆汁泌、排失常—→消化紊乱、黄疸、皮肤骚痒。

五、肾与膀胱

(

肾藏之精是构成畜体的基本物质,也是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精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也称生殖之精,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关;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联系,先天之精有赖后天之精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后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的气化才能不断产生。

●肾精又称肾阴,对各脏腑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为畜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真阴。

●肾精能转化为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突出反映了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

●肾精与生殖有关,故临床上出现的阳萎、滑精、早泄、不孕等都与肾有直接关系。若肾藏精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受到影响。如某些不孕证,发脱齿松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瘘软等症,都是肾精气不足的表现。壮阳药大多入肾经,如淫羊藿。

2.肾主命门之火

●命门之火,即肾阳,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的作用,为机体阳气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阳、真阳,生命的本元之火。肾主命门之火,指肾主管全身的阳气。若命门火衰,则会导致全身阳气衰弱——肾阳虚。

●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由寄于肾,故有“肾为水火之宅”之说。又有说,元阴元阳合为元气,藏于肾。所以,肾为畜体根本之所在。因元气的盛衰,可影响五脏六腑之盛衰。

●肾阴与肾阳在体内也是相互制约、依存的,以维持畜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即引起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然而,肾的病变以虚证为多,不是肾阴(精)虚(表现有内热),就是肾阳(火)衰(表现形寒肢冷)。严重者出现阴阳两虚(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3.肾主水

●肾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也”。

●水液自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通调而下归于肾。通过肾阳的气化而分清泌浊,清者再吸收上输复归于肺而为津,浊者下注膀胱而为尿排出体外。

●若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常→水肿、小便不利(泌浊失常)、多尿、尿频(分清失常)

4.肾主纳气:指肾有助于肺吸气下归于肾的作用。

●肾气充沛,摄纳正常→肺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肾气虚弱,纳气失常→肺气上逆、呼多吸少、动则气急。

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肾藏之精能生髓,髓藏骨中能养骨,髓中脊髓上通于脑,聚合成脑,故骨、髓、脑均为肾所主。

●肾精充足→髓足、骨坚、脑健→四肢轻健有力,精力充沛,反应灵敏;

●肾精亏损→髓损、骨、脑失常→腰肢无力,脑转耳鸣,倦怠

嗜卧。

● 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牙齿坚固;肾精亏损,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肾之合骨,其荣发也”。“发为血之余”,生机根于肾气,发为肾的外候。肾精充足,毛发光泽;肾气虚衰,毛发枯槁无光、变色、脱落。 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

● 肾的上窍是耳,下窍是二阴,耳与二阴的功能,赖于肾精的充养,肾气盛衰也可通过耳和二阴反映出来。 ● 肾精充足→听觉灵敏,二便、生殖功能正常; ● 肾气虚弱→耳聋、听力减退、二便异常,阳萎、滑精、早泄、不孕。 (二

● 主要功能是贮留和排泄尿液,称为气化。《素问·灵半秘典论》:“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发病则出现排尿异常。

(三)肾合膀胱

1.经脉络属:

后肢少阴肾经

后肢太阳膀胱经

2.生理联系:主要在水液代谢方面。

肾主水,肾气助膀胱气化津液,司膀胱开阖

膀胱贮留、排泄尿液

3.病理影响:

六、心包与三焦 (一)心包

● 是心的外围组织,其功能是保护心脏,病邪侵犯时,先及心包,其病证与心的一致,治疗上与心的用药基本相同。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 (二

● 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是指体内上、中、下三部分(人体)及其所包括的脏腑而言。

“上焦如雾”,指心主血脉、肺主骨、通调腠理。

● 三焦的病变,一般说来,表现在心、肺的叫上焦病;表现在脾、胃的叫中焦病;表现在肝、肾的称下焦病。

同时,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畜体气化的作用,为元气、水谷,特别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关系到水谷精微特别是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的全过程。若三焦水道不利,则使水液潴留,发生小便不利、水肿等证。

第三章 气血津液

● 气血津液是构成畜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来源于水谷精微,运行于经脉之中,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一、气

(一概括起来有二:

1.物质的概念(物质之气):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微细的精密物质(如营气、卫气等),是构成畜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畜体赖以生存的精微物质及代谢产物。

指脏腑功能活动的能力。 (

) ● 生成 先天之精化生而来。 ● 分布 产生于肾、贮藏于肾,通过三焦通达周身。 ● 作用 各脏腑功能的原动力,代表畜体抵抗力的强弱,元气充盛,则脏腑功能旺盛,畜体健康少病。

● 生成 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与水谷精微之气在肺中结合而成。

● 分布 生成于肺,藏于胸中。

● 作用 滋养各脏腑、组织、器官,尤对心脏重要。

(1)促进心主血脉的功能,宗气贯通心脉,营养心脉。 (2)助肺司呼吸,宗气滋养肺,助肺行呼吸。

● 生成 宗气中具有营养作用的部分,由水谷精微中比较稠厚

的、富有营养的物质化生。

● 分布 产生之后进入血脉,在心主血脉和肺主宣发的作用下随血液运行周身。

● 作用 主要滋养内脏器官,四肢百骸。因其营养全身的功能与血液相似,二者又同行脉中,常合称为“营血”。 ● 生成 由水谷精微中的悍气,即轻(清

)稀的有温养作用的物质化生而成。是宗气中具有温养作用的部分。

● 分布 形成后运行于脉外,散布全身,主要分布到体表,其次到内脏。

● 作用 具有阳气的功能,又有“卫阳”之称。

(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若卫气不足,肌腠不固,外邪可乘虚而入。

(2)控制汗孔开合,调节汗液排泄,利于调整体温。 (3)温煦脏腑、肌肉、滋养腠理皮毛。 (1)推动作用:含有鼓励、激发的作用。①促进脏腑经络气机的条畅,如肝气(主疏泄);②激发生长发育功能,如肾、脾、肝等气,营气;③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输布,如心、肺之气。 (2)温煦作用:主要指阳气,但阴气可滋养器官,促进器官产生阳气,间接温煦作用。

(3)防御功能:①护卫肌表(典型的卫气);②驱邪外出;③调整畜体功能。

(4)固摄作用:①控制血液循环于脉内,如脾气(统血);②控制汗液和尿液排泄,如肺气、卫气、肾气;③控制精液的排泄。如肾气,肾气虚弱,则精液不固,滑精、遗精,肾纳气也是固摄作用;中气对脏器位置的固定也是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①精、气、血、津液的互相转化,要在阳气的作用下互相转化;②脏腑的某一项功能,如膀胱的排尿,肾的温煦等。各脏腑都有气化,其内容各不相同,主要是阳气的作用。

此外,气还有升提作用,

(三

●就物质之气而言,气的运行指精、气、血、津液在体内处于不断运行的流动状态;就功能之气而言,指脏腑组织的气机必

须处于调畅状态。

●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气的升降出入,具体体现了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关系。如肺主呼吸,有升有降,吐故纳新;肺主吸气,肾主纳气;心火下降,肾水升腾,脾升胃降等。

只有全身各个脏腑的功能协调配合,也就是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处于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气的运行阻滞或紊乱,或升降失调、出入不利,便要影响五脏六腑、上下内外的协调统一,发生种种病变。

二、血

(一)血的概念血是脉管中含有营养的红色液体,与西医的血概念类似。

(二)血的生成五方面:

1.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最主要原料,《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2.营气入心脉,通过心的生血气化作用而成血。

3.肾精生髓(骨髓),髓可化血。

4.肾精归肝而化“清血”。

5.肾通过促进脾(胃)

(三)血液的功能

1.营养作用:血循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营养和滋润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血主濡之”。这种作用尤其表现于眼睛和四肢运动。《素问·五脏生成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灵枢·六腑生成论》:“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等。”如血不足,失去营养作用,就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作疼等病症。

2.精神活动: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神为血气之性”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灵枢·平人绝学篇》:“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因此,血虚、血热均可出现神志方面的病变,如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神志不安等表现。

3.载气(营养物质)功能:营养需要靠血的运载而发挥作用,故说“血为气母”。然而血的运行需要气(功能之气)的推动,又有“气为血帅”之说。所以气与血关系密切,“气行则血行”

气滞与血瘀、气虚与血虚常常互为因果。

(四)血的循环)。

体液”。

或肺、胃、肾阴虚,津液生成减少所致,临床表现干,脱水症状。

2.水湿潴留由于浊液排泄不利所致,常形成痰、饮、水肿、积水等。

●津液通过不同的脏腑转化形成不同的产物(五液)

●汗为心液心阳虚→多汗(自汗);心阴虚→盗汗

●泪为肝液肝阴/血不足→泪少,眼干涩;肝经风热或肝肾两虚→迎风流泪

●涎为脾液脾胃津液不能上承→涎少,口干;脾气虚不能固摄→流涎不止

●涕为肺液肺热、肺燥—→涕少、鼻干;肺气不宣—→鼻塞流涕

●唾为肾液肾水泛溢—→口舌润滑,多唾;肾阴不足—→口舌干燥,少唾

唾与涎区别:唾:唾生舌下,从口中吐出,泡沫多,较稀薄;

涎:涎溢于口,自口角流出,泡沫少,较粘稠。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与血

1.气能生血:(1)水谷精气、自然清气、肾藏精气是血液化生的原料;(2)血液的化生与多个脏腑的功能之气相关。

2.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

3.气能摄血:“脾气统血。”

4.血为气母:(1)血载气;(2)气赖血充:物质之气靠血的滋养而化生;功能之气赖血的滋养而发挥。

(二)气与津液

1.气旺生津,液停气滞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都依赖多个脏腑功能之气的气化功能,气旺则津液充足、输排有序。若气化失司则水液停留、痰饮积聚,阻碍气机的畅通。

2.气液相依,液脱气损

气的功能发挥也要依附于津液。津液的丢失也必然带来气的损伤。如大汗、大吐、大泻丧失津液严重时,气的功能也受到影响。

(三) 血与津液

●组成上:同为液体,津液是血液的组分之一,血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

●生理上:同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

●病理上:互相影响,津液不足与血虚互为因果。《灵枢·营卫生会篇》:“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治疗上:出血病畜不可用发汗法治疗,津亏病畜不要用放血疗法。

第四章经络

●经络学说是中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动物体经络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它对于辨证、用药以及针灸治疗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第一节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畜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形成联络脏腑、器官和全身组织的独特系统。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1.经脉

●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类。

(1)十二经脉:即前肢三阴经和三阳经,后肢三阴经和三阳经,供12条,因此称为十二经脉。它们沿肢体长轴纵行,左右对称,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所以又称十二正经。

(2)十二经别:由十二经脉分出的纵行支脉,其作用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通达某些正经未达的器官与部位,以补正经的不足,所以又称别行的正经。

(3)奇经八脉

●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谓之“八脉”;所谓“奇经”,是指有别于正经,奇在三点:

●①循行路线“别道奇行”,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虽然大部分是纵行、左右对称的,但也有横行和分布躯干正中线的;

●②没有脏腑络属关系,有人认为配奇恒之腑,个别奇恒之腑归入六腑(胆);

●③仅任脉、督脉有独立的穴位,其它没有独立的穴位(但与其它经脉有交会穴,穴属其它经脉)。

●任脉、督脉有自己独立的穴位,常与十二经脉合称“十四经脉”。

2.络脉

●主要有十五大络、络脉、孙络和浮络、血络。

(1)十五大络: 从经脉分出最大的络脉称为大络,十四经脉各分出一条,加上脾的大络,共15条,是络脉的主体。

(2)络脉: 从经脉和大络分出的横斜分支。

(3)孙络: 络脉分出的细小分支。

(4)浮络: 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5)血络: 络脉或孙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细小血管。

3.内属脏腑部分

●十二经脉每一条都与一定的脏或腑相连,称为“属”;互为表里的脏和腑的经脉也相连,称为“络”,合称脏腑络属。如,心经属心络小肠;小肠经属小肠络心。

4.外连体表部分

●主要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1)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及其络脉连属的筋肉系统。其功能是联缀百骸,主司关节运动。

(2)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络脉分布的皮肤部位。实际是十二经脉及其分出的浮络。

第二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一、十二经脉

(一)名称和循行部位

(二)循行规律

●总的来说,前肢三阴经,起于胸部,行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起于前肢末端,行于前肢外侧,止于头部;后肢三阳经,起于头部,经背腰部、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起于后肢末端,行于后肢内侧,经腹达胸部。

●人体口诀: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胸。

(三)交接规律(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由中焦水谷精气化生,上注于肺,经前肢太阴肺经→前肢阳明大肠经→后肢阳明胃经→后肢太阴脾经→前肢少阴心经→前肢太阳小肠经→后肢太阳膀胱经→后肢少阴肾经→前肢厥阴心包经→前肢少阳三焦经→后肢少阳胆经→后肢厥阴肝经,再复注于肺,首尾相连,如环无端,构成十二经脉循环。

●口诀: 肺经大肠胃,脾心小肠会,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回。

二、奇经八脉

1.名称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2.循行部位及功能总的功能是调整正经的气血。李时珍将十二正经比作江河,将奇经八脉比作湖泽,相互之间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

(1)任脉: 行于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故称阴脉之海;又有妊养胞胎的功能,所以又有任主胞胎之说。

(2)督脉: 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脉,故称阳脉之海。

(3)冲脉: 行于脊柱内和腹部两侧。总领一身气血之要冲,故称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4)带脉: 横行绕腰一周。有如束带,约束各经脉,故有“诸脉皆属于带”之说。

(5)阴维脉、阳维脉: 行于下肢和胸内、外侧。维系三阴、三阳经。

(6)阴跷脉、阳跷脉: 跷,指足跟部,起于足内外侧,行于下肢和胸内、外侧到达头部。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使行动健捷。

但是,关于动物十四经脉确切的循行部位,《元亨疗马集》中仅提到“马、牛周身有十二道经脉”,每一条经脉有一个代表穴位,如“胸堂心之经,鹘脉肺之经”等,但缺乏具体循行部位的描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关学者在总结马体经络循行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人体经络的循行路线,绘制了马体经脉循行路线示意图,(见附录),以供参考。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作用

1.生理方面

(1)运行气血,温养全身。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通过经络传注营养周身。(2)协调脏腑,联系周身。经络贯串全身,通过运行气血联系全身组织器官,协调脏腑的功能。

(3)防卫肌表,抗御外邪。经络运行气血特别是卫气,构成体表防卫屏障。

2.病理方面

(1)传导病邪。当正气虚弱或表证失治、表邪不解时,病邪通过经络由表及里传入脏腑,而发生里证。

(2)反映病变。脏腑有病时,常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及相应器官。

二、临床应用

1.指导辨证:经络有反映病变的作用,因而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表的病变来辨别发病的脏腑。如腰胯无力多为肾经病证,胁肋疼痛多为肝胆疾患,口舌红肿多为心经有热,目赤肿痛多为肝火上炎。

2.指导选药:经络能传递药物的作用, 传递有一定的选择性,即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起主要作用,称为药物的归经。因此可根据药物的归经按经选药。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黄柏泻肾火等。此外,还可以选引经药,如桔梗引药上行专入肺经,牛膝引药下行专入肝肾经。

3.指导针灸选穴。经络能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因此可根据发病的脏腑循经选穴。中医口诀:“肚腹三里(胃36)留,腰背委中(膀胱40)求,颈项寻列缺(肺7),面口合谷(大肠4)收”。

附: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是穴位主治功能的总结经络是伴随针灸的发展而形成的,通过对针灸穴位主治功能的归纳总结,发现功能相似的穴位往往成行分布在一些部位,由点的认识发展到线的概念,产生了经络的理论。

●是疾病反应点和针灸感应路线的总结有些疾病在体表有反应点,按压或针灸则可减轻病痛,则将这一点定为穴位,归入相应的经络;另外,针灸某一穴位,针感反应会沿着一定的径路扩散,称为循经感传现象,也是经络形成的依据之一。

●是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总结古人进行过大量的解剖实践。《灵枢.经水篇》说: “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解剖知识是经络“内联脏腑,外络于肢节”的部分依据。

●经络也是古人对生理病理现象观察的结果。认为经络的生理功能是行气血,营阴阳;各经脉的病证则与相应的脏腑相联系。

第五章病因与病理

第一节概述

一、病因、病理的概念

1.病因: 广义的病因是指发病学,研究疾病如何发生;狭义的病因是指致病因素,中兽医称为邪气。

2.病理: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二、正气、邪气与疾病

1.正气指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力。包括:

(1)内部环境的平衡协调的能力;

(2)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对各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及其消除影响的能力。在现代医学还包括对某些生物因子的特殊抵抗力,即免疫力。

2.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包括:

(1)相对不利的气候或环境变化;

(2)各种生物、物理、化学性致病因子;

(3)某些生理因子的缺乏,如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氧气等;

(4)相对恶性的精神刺激,七情或应激,对人尤为重要;

(5)饮食不节(/洁),劳逸失常;

(6)过敏体质;

(7)内生五邪(内风、寒、湿、燥、火)及病理产物(痰饮、瘀血)。

3.疾病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或失调引起的功能障碍,具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4.正气、邪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正气: 是内因,起主导作用。《内经》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旺盛,即使发病,症状也较轻,康复也较快。因此,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扶正。

(2)邪气: 是外因,起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如外伤、疫疠、中毒。即使如此,邪气仍要通过损伤正气而致病。因此,祛邪也是治病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病因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形成:

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即“天人相应”。将自然界比作大宇宙、机体比作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保持平衡,则健康无病。若大宇宙发生异常变化、小宇宙不能适应,或小宇宙局部发生异常变化、内部平衡状态破坏,则引起疾病。

●特点:

把相对异常的气候变化和病证直接联系起来,作为一类病证的病因,甚至以病因名称作为病证名称。如风寒、风热、风温(肺炎)、伤风、破伤风等。

病因是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本质概括,包含有病理的概念。例如,风性主动,将具有躁动症状的疾病归为风证。如破伤风、脐风、肝风等。肝风为内风证,症状有风证的特征。

四、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1.作为辨证和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

●随证求因→根据临床特征推断病因。

●审因施治→根据发病原因确定治疗原则。

2.对疾病采取病因性预防措施

●“不治已病治未病”,提早改善环境,消除病因。

五、病因的分类

1.外感: 六淫、疫疠

2.内伤: 饥、饱、劳、逸、(七情)

3.其他: 外伤、虫兽伤、中毒、痰饮、瘀血

第二节病因

一、六淫

(一)概述

1. 六淫的概念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是一年四季中正常的气候变化,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六淫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六种外邪,是六气的相对异常的气候变化。

●“相对异常的气候变化”是指: 与往年相比→异常;

以个体的适应能力为依据。

2.六淫的致病特点

(1)外感性:多由口、鼻、皮毛、肌表等外部侵入,发病初期都在于表,统称外感病。

(2) 季节性:多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一致,春多风病,夏多暑、热、火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

(3)兼夹性:既可单一致病又可相互兼夹致病。如风寒,暑湿等。

(4)转化性:致病证候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但多有化热的趋势。如表寒不解,则入里化热;燥邪伤阴,阴虚则内热。

3.关于内生五邪

●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的。虽然不是由外感六淫引起的,但症状与外感引起的症状相似,故一并讨论。

(二)风邪

●风为春天的主气,风邪致病也多见于春季。

1.特性与致病特征

(1)风性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有升发、开泄、向上、向外的特性,使皮毛腠理开泄,并常侵害头部和肌表。如头痛、恶风、出汗等症状。

(2)风性善行数变: 善行,风邪致病的病位游走不定,如风湿病游走性疼痛;数变,风邪致病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荨麻疹,此起彼伏,起的快,消的也快。

(3)风性主动: 风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所致病证特征是肢体抖动,表现为抽搐、震颤、甚至角弓反张,如破伤风。

(4)风为百病之长: 含义有二,①风邪是六淫中主要的致病因素,发病率最高;②其他淫邪常依附风邪侵害畜体,如风温、风湿等。

2.常见风证

(1)外风证由外感风邪引起的病证。

●伤风: 风邪引起的表证。包括风寒、风热。共同表现是发热、恶风、流涕、脉浮。

●风痹: 以风邪为主侵害经络引起的风湿病。表现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

●风疹: 风邪侵皮毛引起的黄证。表现皮肤疹快,瘙痒,此起彼伏(过敏性皮肤病)。

(2)内风证

●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精神异常。主要与肝(心、肾)有关,常称肝风内动。

血虚生风:肝血亏虚,筋脉失养(贫血性眩晕)。

阳亢生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脱水性烦躁不安)。

热极生风:热甚伤阴,肝心功能失调(高热引起的神经症状)。现代医学的观点

●风邪→包含气候影响和微生物感染。

●风证→风邪引起的神经机能失调。

●伤风→风邪引起的排汗和呼吸机能障碍。

(三)寒邪

寒为冬天的主气,寒邪致病也多见于冬季。

1.特性与致病特征

(1)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寒为阴邪,是阴气盛的表现,阴盛则

阳病,阴胜则寒,无论是表寒证还是里寒证,其症状都表现寒象,形寒肢冷。

(2)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寒邪能使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寒证多伴有疼痛。

(3)寒性收引: 寒邪能使毛窍经脉收缩牵引,毛窍收缩则无汗,经脉收缩则脉沉。

2.常见寒证

(1)外寒证由外感寒邪引起的病证。

●表寒: 寒邪袭表引起。表现同风寒证,恶寒、发热、无汗、流清涕、脉浮。

●中寒: 寒邪直中脏腑引起,最常损伤脾胃,引起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表现肠鸣腹泻,恶心呕吐肌肉、脘腹冷痛。

(2)内寒证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阳气虚弱,主要与肾有关。多见于老年、久病、体衰家畜,由于阳气受损或机能衰退引起,又称虚寒。主要表现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的观点

●寒邪→主要是低温的物理作用。

●寒证→寒邪引起的血管神经机能障碍。

●内寒→体虚引起的基础体温降低。

(四)暑邪

暑为夏天的主气,所以暑邪致病多见于夏季。

1.特性与致病特征

(1)暑性炎热,易致发热: 暑为阳邪,是夏季炎热之气,致病则出现热象→高热、口渴、多汗、脉洪。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邪能使腠理开泄而出汗,汗多则损伤津液,津亏则伤气,所以暑证多有大汗、气短、神昏(如中暑)。

(3)暑多夹湿,易困脾胃: 暑夏高温常伴高湿,二邪常兼夹致病。脾喜燥恶湿,暑湿最易引起脾失健运,出现消化紊乱,大便溏泻。

2.常见暑证

仅有外暑证。

●伤暑: 轻度中暑。表现身热、多汗、心烦、口渴、不思饮食。

●中暑: 高温高湿引起。症状重,表现高热、大汗、气短、神昏。

●暑湿: 暑湿引起的消化紊乱。表现寒热阵发、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痢疾)。

现代医学的观点

●暑邪→主要是夏季的高温作用。

●夹湿→包含微生物的因素。

●伤暑→对高温环境不适应的表现。

●中暑→与热射病、日射病的概念相同。

●暑湿→夏季饮喂不洁引起的消化道感染。

(四)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湿邪致病以长夏为多。

1.特性与致病特征

(1)湿郁气机,易损脾阳: 湿为阴邪,脾喜燥恶湿,易受湿困。运化水谷失常,腹胀腹痛;运化水湿失常,水肿、积水、泄泻。

(2)湿性重浊,其性趋下: 重,湿邪致病引起肢体沉重,粘着步样(如风湿);浊,湿邪引起分泌物、排泻物秽浊不清,如下痢脓血、带下腥臭、疮疡流脓淌水。趋下,湿病多起于下部(二阴污秽,下肢沉重)。

(3)湿性粘滞,缠绵难退: 粘滞,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难退,病程长,不易治愈,如风湿症。

2.常见湿证

(1)外湿证由外感湿邪引起的病证。

●表湿: 湿邪伤表引起。表现低热,微恶寒、肢体沉重懒动、腹稍满、便溏,见于胃肠道感染初期。

●湿毒: 皮肤湿疹、疱疹。

●湿痹: 湿滞经络引起,又称着痹。表现同风湿症。

●湿热: 二邪蕴结致病,表现随侵害部位而异。蕴结胃肠—痢疾,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蕴结肝胆—肝炎,黄疸;蕴结小肠膀胱—尿路感染,尿淋涩痛。

●寒湿:二邪同时致病,主要侵害胃肠,主要表现胃肠积水,冷肠泄泻。

(2)内湿证

由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引起水湿停滞。主要与脾有关。主要表现,食欲不振,完谷不化,腹胀腹泻等。

现代医学的观点

●湿邪→除气候因素外,主要是微生物因素。

●湿热→消化道、泌尿道感染。

●湿毒→皮肤感染。

(七)燥邪

燥为秋天的主气,一年四季皆有,燥邪致病也以秋天为多。1.特性与致病特征

(1)燥性干燥,易伤津液: 燥邪致病,均以伤津为特征,特别易伤肺阴。表现皮毛干枯,口、鼻、眼干燥,干咳痰稠,粪干尿少。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更因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燥邪为病,最易使肺阴受损,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常引起肠燥,出现粪干难下症状。

2.常见燥证

(1)外燥证:主要有两种

●凉燥: 燥而偏寒证。表现似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皮毛、口、鼻干燥,干咳痰稠、脉浮弦涩。

●温燥: 燥而偏热证。表现似风热感冒,发热、微汗、咽干口渴、干咳、便秘、脉浮数。

(2)内燥证由五脏积热引起慢性阴液耗伤,或吐泻、大汗、失血等引起津血亏损。主要表现肺燥干咳,肠燥便秘。

现代医学的观点

●燥邪→主要指气候因素,也包括微生物因素。

●外燥→燥热之邪引起的呼吸、消化系统机能异常。

●内燥→物理、生物因素引起的脱水症状。

(六)火(热)邪

火、热、温常并称,三者性质相同,但同中有异:

●程度上:火>热>温,火为热之极,温为热之渐。

●发生:热与温,多由外感;火,既可外感、又可内生。

●热象证候:火证较热证的热象更为明显,且有炎上的特征。

●习惯描述: 温→多用于外感热病,如温病,温疫,风温(大叶性肺炎);热→多用于内科病,如肺热,胃热,肝胆湿热;火→

内外科病均用,外科病如火毒(疮、疔),内科病如脏腑之火,如心火、肝火、胃火等。

1.火邪的特性与致病特征

(1)火为热极,其性炎上: 火邪致病,热象较热证更甚,常侵害上部器官,如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心火上炎则口舌糜烂,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

(2)生风动血,易致肿疡:火为热极,热极生风;火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出血;火热积于局部,腐蚀血肉,引发痈肿疮疡。

(3)耗伤阴津: 火热之邪易消灼津液,引起阴液亏损,故除见热象外,同时伴有燥象→口干喜饮,粪干尿少。

2.常见火证

(1)实火: 由外感温热之邪或其他五淫入里化火引起。为实热证,见于热性病初期。表现高热口渴,气喘,出血,便秘,脉洪数,重者神昏癫狂。

(2)虚火: 内生,由于阴液不足,精血亏损,阴虚阳亢。为虚热证,见于久病体虚患畜。表现体瘦毛焦,滑精盗汗,脉数无力。现代医学的观点

●火邪→主要指微生物因素。

●实火→感染性疾病发热极期。

●虚火→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全身机能衰弱。

二、疫疠

(一)概念

●是一种外感致病因素。疫→瘟疫,有传染的含义;疠→剧烈之意,指天地间一种不正之气。

●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中医文献有异气、疠气、戾气、乖戾之气、毒气等记载。它虽属外感,但不是六淫,《温疫论.绪》说: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疫疠是一种致病性强的微生物因素,疫疠之病为恶性传染病。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传染性强,症状相似。《素问.遗篇.刺法论》说: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2.多有季节性,古称“时疫”。

3.有传染途径,多由外部传入,通过空气、口、鼻而入或接触染病。

(三)疫疠流行的条件(诱因)

1.气候的反常变化(六淫)。《元亨疗马集.论马划鼻》说: “炎暑熏蒸,疫症大作……”。

2.环境卫生不良。《陈敷农书》说: “已死之肉,路过村里,其气尚能相染也。”

3.与社会重视有关。我国自解放后,许多疫病得到控制。

(四)疫疠的一般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三农记》说: “倘逢天时行灾,重加利剂,宜避疫之药常熏栏中。”

2.隔离病畜:《陈敷农书》说: “……欲病之不相染,勿令与不病者相近。”《齐民要术》说: “羊有病,辄相污。欲令别病,法当栏前作渎,深二尺,广四尺。”

3.预防接种:我国对免疫的认识比国外早几百年。公元三世纪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等书均有朴素的免疫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防治狂犬病“杀所咬犬,取脑敷之”的方法。十六世纪我国发明人痘苗,为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发明牛痘苗和法国巴斯德发明减毒疫苗奠定基础,清代《免疫类方》首次出现免疫一词。对家畜,灌花→收集病畜血液,深埋地下,次年给家畜灌服,可防疫病。

三、内伤

包括饥饱劳逸,可成为直接病因,也可降低机体抵抗力,成为外感诱因。

1.饥伤过于饥渴。水草不足或质量不佳→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失调→体瘦毛焦,神疲乏力。抗病力降低→继发其他疾病。

2.饱伤饮喂太过。水草过多、质量太好或乘饥渴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腹胀疼痛,嗳腐吞酸,泻下腥臭。

●饥饱之伤主要由饮食不节(饲养管理失常)引起,也包括饮食不洁(水草料腐败,微生物、寄生虫、毒物等污染)、饮食偏嗜(偏食或某些必需营养物质缺乏)。

3.劳伤

(1)役畜重役、过度使役或体弱使役(劳力过度): 可引起急性运动系统功能障碍,或慢性全身功能障碍(积劳成疾)。

(2)种公畜过度配种(人称房劳过度): 可引起生殖能力降低或性功能障碍(阳萎、滑精、早泄)。

在人还包括劳心过度,伤心伤脾。

●用脑过度→耗伤心血,心神不定,失眠多梦;

●思虑过度→遇事精想在心,所愿不遂,久思伤脾,不思饮食;久郁化火,扰乱心神,轻则精神错乱,重则癫(抑郁痴呆)、狂(躁动不安),如相思病。

●久坐伤肉→长期伏案工作,使脊柱弯曲,弯腰驼背;同时上焦受压→气机不畅,胸闷气短;眼睛疲劳,视力减退。目前新病→电脑病、上网病。

4.逸伤

过度轻闲,损伤也包括两方面。

(1)使机体结构和功能退化。

●结构退化: 用进废退,使筋骨柔嫩易折,使肌肉萎缩,收缩无力;使形体虚胖,增加心脏负担,产生痰湿(肥人多痰);

●功能降低: 使气血运行不畅或虚衰,脏腑功能降低,引起疾病或使抗病力降低。如消化无力,又可产生痰湿,进一步致病。

(2)使种畜生殖能力降低,引起不孕或不育(肥胖性不孕)。如奶牛场必须设运动场。

四、其他致病致病因

(一)外伤包括创伤、挫伤、烫火伤和虫兽咬伤。

(二)寄生虫包括体内外寄生虫。

(三)中毒包括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化学性等毒物及农药中毒。

(四)痰饮

1.概念分为有形痰饮和无形痰饮。

(1)有形痰饮: 视而可见的痰饮。包括痰和饮,是由津液凝聚变化而形成的水湿,是体内两种病理性产物。

●痰→质地粘稠,如呼吸道、关节腔的分泌物。

●饮→质地清稀,如胸、腹水,水肿液。

(2)无形痰饮: 仅有痰饮的症状,无可见的痰饮产物,按痰饮治疗可收到明显效果。是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本质概括,包含有

病理的概念。如,

●肢体麻木→痰滞经络;

●神志昏迷→痰迷心窍。

●此外,痰饮常与六淫兼夹致病,如风痰、寒痰、湿痰、热痰、燥痰等。

2.痰饮的形成

三个方面:

(1)主要是脾、肺、肾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了津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形成(回忆与水液代谢有关的脏腑的功能)。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2)外感六淫损害机体产生(诱因)。

(3)饲料质量过好。如过食豆谷。在人,饮食膏(肥肉)粱(细粮)厚味(嗜酒)者,易生湿生痰。

3.痰饮的证候特点

痰饮所致的病证很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其证候特点以停滞部位而异。

(五)瘀血

1.概念也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有有形和无形之分。

(1)有形瘀血: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局部血液停滞或存在离经之血。

●血滞经脉→血行不畅;

●血溢于组织间隙或腔道器官→离经之血。

(2)无形瘀血: 指瘀血引起的病证,也是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本质概括。

2.瘀血的成因

三个方面:

(1)气虚与气滞

●气虚:①阳气虚弱,血行无力;②不能摄血,血离经络。

●气滞:①气滞不行则血行不畅;②离经之血消散缓慢。

(2)寒盛与热盛

●寒盛:①凝滞收引,血脉卷曲;②血行缓慢。

●热盛:①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出血;②血热互结,血液粘稠,运行不畅,或血败肉腐,积于局部(疮疖)。

(3)外伤及出血

●外伤:损伤血脉。

●出血:血溢局部,压迫血脉,再致瘀血

3.瘀血的共同证候特点

(1)疼痛:疼痛剧烈,如锥如刺(血阻经络,不通则痛)。

(2)肿块: 血滞经脉,积聚成块。血瘀体表,肿块可见;血瘀脏腑,症瘕积聚。

●症:肿块硬,触之有形,固定不移→肿瘤或肝脾肿大;●瘕:肿块软,看之有形,触之无物→水肿臌气。

(3)紫绀、瘀斑瘀点、出血。

(4)肌肤甲错,毛发不荣: 缺血失养。

(5)脉象沉涩: 血行不畅。

瘀阻在不同部位各有特点:

●瘀阻于心→胸闷心痛,口唇青紫。

●瘀阻于肺→胸痛喘急,咳嗽咯血。

●瘀阻于肝→胁肋刺痛。

●瘀阻于脾→呕血便血。

●瘀阻胞宫→少腹疼痛,崩漏下血。

第三节病理

●病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即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证候和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

●疾病是多种多样的,其病理也是异常复杂的,但其共同的病理过程总不外乎邪正消长、阴阳失调、升降失常三个主要方面。

一、邪正消长

●邪正斗争贯串疾病的全过程,在斗争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和消长变化不仅决定疾病是否发生,而且影响着疾病证候的虚实、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展和顺逆转归。

1.邪正消长与证候虚实一般说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邪气盛则实指疾病过程中发生的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病理过程,常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邪气亢盛,正气未伤或虽伤未衰,抗病力强,正邪斗争激烈。临床出现一系列邪气有余的实证,表现形体壮实,叫声响亮,呼吸粗大,高热,脉大有力。

(2)精气夺则虚指疾病过程中发生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病理过程,常见于体质素虚、慢性病或大病、久病、失血、失水之后,正气虚衰,不足以与邪气抗争,反应平淡。临床出现一派虚象:形体衰弱,叫声低微,呼多吸少,低热,脉细无力。临床也易出现虚实错杂、真假和转化的情况:

●病邪久留,损伤正气→实中夹虚;

●正气本虚,又感新邪→虚中夹实;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得外达→真实假虚;

●脏腑虚弱,产生痰饮、瘀血→真虚假实;

●实证治疗不当或病邪久留耗伤正气→实转虚;

●虚证治疗及时或正气渐复,抗病力增加→虚转实。

2.邪正消长与病势进展和转归

●正胜邪退→病程短或病灶局限→趋于痊愈,预后好。

●正邪相持→病程长或病灶可能局限,但久之正气受损日著→预后较差。

●邪胜正衰→病程长或病灶扩展→趋于恶化,预后不良。

●邪气独盛,正气不复→阴阳离决→趋于死亡。

二、阴阳失调

指邪气引起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所致的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病理过程。

1.阴阳偏盛指邪气引起阳气或阴精有余的病变→实证。

●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感受阳邪,或阴邪化热→机体阳气偏盛,功能亢奋,产生热性病变→实热证→损伤阴液。

●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感受阴邪→机体阴气偏盛,损伤阳

气,功能衰退,产生寒性病变→实寒证→耗伤阳气。

2.阴阳偏衰指邪气引起阳气或阴精亏虚所致的病变→虚证。

●阴虚则热→阴虚液少,阴不制阳,火热内生→虚热证。

●阳虚则寒→阳虚火衰,阳不制阴,阴寒内盛→虚寒证

此外,还有阴阳的虚损相及、格拒、离决等:

(1)阴阳虚损相及

(2)阴阳格拒

(3)阴阳离决

三、升降失常

指邪气引起脏腑、经络、营气、卫气等气机升降形式紊乱的病理过程。归纳为升降太过、不及、反作三方面。

1.升降太过功能亢进。多为实证。

●肝主升发→升发太过→肝气太盛(习称肝气上逆) →暴躁易怒,吐血、衄血(血随气逆)。

●肾水上升(以资心阴)→上升太过→水气凌心→胸水。

●心火下降(以温肾阳)→下降太过→移热小肠→尿淋涩痛。

2.升降不及功能不足。临床多见,多为虚证。

●脾主运化→运化不及→水湿停聚→痰饮,腹胀便溏。

●肺主宣降→宣发不及→胸闷咳喘;肃降不及→痰阻咳喘。●肾主纳气→纳气不及→喘息气短。

●肝主疏泄→疏泄不及→气机不畅→神昏

●肃降不及→三焦不利,水液升降失常→水肿。

3.升降反作功能紊乱。有虚有实。

●脾气主升→不升反降→中气下陷→泄泻,垂脱证。

●胃气主降→不降反升→胃气上逆→呕吐,反胃。

●心火下降→不降反升→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

第六章诊法

●诊法的内容: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四诊合参:四诊结合,全面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

●中兽医诊断学的特色:察口色,切脉。

第一节问诊

●概念:有目的地与畜主交谈,调查了解病畜的情况。

●内容:同西医基本相同。包括发病过程及诊疗经过,饲养管理及使役情况,既往病史。

●中医《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问诊注意:态度谦虚,旁敲侧击,随诊随问。

第二节望诊

●概念:观察病畜的神色形态及排泄物分泌物有无改变,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方法。

●内容:

望全身: 望神、望形、望姿。

望局部: 望五官九窍及其分泌物、排泄物。

察口色: 观察口舌颜色、口津、舌苔、舌形、舌态。

一、望全身

1.望神即望精神,尤其要注意望眼神,“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判断有神、无神、真神、假神和神志失常。

有神(得神)→正气未伤,病轻,预后好。

无神(失神)→正气已伤,病重,预后不良。

真神→真实的精神状态。

假神→久病、重病、精气极衰者精神突然转佳,为阴阳格拒、即将离决之虚假现象,常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应特别注意。

神志失常:包括癫、狂、痫。

癫→抑制型→痴呆昏迷→痰气凝结,蒙蔽心神→文痴。

狂→兴奋型→狂躁不安→痰火扰心→武痴。

痫→卒然昏倒,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划动→痰迷心窍→羊痫风。

2.望形

●即望形体、皮毛,观察形体的胖瘦和毛发的荣枯,判断病程的长短和病证的寒热虚实。

●形体强壮,被毛光亮→病程短,多发实热证。

●形体衰弱,被毛粗乱→病程长,多发虚寒证。

●同时要观察皮肤的完整性和出汗情况。

3.望姿

●即观察驻立和运动的姿式。某些病证有特殊的姿势。如:

●猪: 犬坐式呼吸→气喘病;

后肢开张,弓腰举尾,粪球干小或不见排粪→便秘。

●牛: 左侧腹胀如鼓,喘息气促→瘤胃臌气;

前肢开张,频频换脚,下坡斜走,磨牙吭声→心经痛(创伤性心包炎)。

●马: 起卧打滚→结证疝痛;

眼急惊狂,耳紧尾直,牙关紧闭,形如木马→破伤风;

束步难行,四肢如攒→五攒痛(蹄叶炎)。

●羊: 转圈→脑包虫。

●望姿对运动系统疾病诊断尤为重要。《元亨疗马集.点痛论》对跛行诊断概括的十分简练。

二、望局部

●主要是检查眼、耳、鼻、口唇、呼吸、饮食、躯干、四肢、二阴、粪尿等有无异常变化。(自看)。

三、察口色

●观察唇、颊、舌、齿龈等的颜色及舌苔、舌形、舌态、口津的变化。其中以舌为主,又称望舌或舌诊。

(一)方法与部位打开口腔观察。马看唇、舌、卧蚕、齿龈;牛看卧蚕、舌底、颊部,猪主要看舌。

(二)正常口色一般是颜色淡红,舌体不胖不瘦,活动自如,微有

薄白苔,口津不滑不燥。常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有时受一些因素影响:

1.季节:气候影响气血的盛衰,口色产生相应的微小变化,一般夏季偏红,在冬季偏淡,故比喻为“春如桃花夏似血,秋如莲花冬似雪”。

2.种类和年龄:猪红于马,牛淡于马;幼畜红于老畜

3.染色:采食青绿饲料或灌服有色药物常形成染苔。

(三)有病口色

●包括口舌病色、病苔、舌形、舌态。

1.病色

(1)白色: 主虚证,为气血虚衰之候。

●淡白→主血虚,见于长期营养不良。

●苍白→为气血极度虚衰,见于大失血。

●青白→主虚寒,见于脾胃虚寒。

(2)赤色: 主热证,为热盛脉络充盈的征象。

●鲜红→卫分热证,见于热性病早期。

●深红→气分热证,热毒炽盛,见于热性病中期。

●赤紫→热入营血,气血瘀滞,见于热性病后期。

●红而干→热盛伤津。

●舌红无苔→阴虚火旺。

●舌尖独红→为心火上炎。

●舌边红→肝胆有热。

(3)青色: 主寒、痛、风,为寒凝、气滞、血瘀之象。

●青白→虚寒。

●青黄→寒湿。

●青紫→寒极、肝风内动、气滞血瘀。

(4)黄色: 主湿证,为脾虚湿蕴之象。

●目不黄者→脾虚气衰,湿邪内阻。

●目黄者→(黄疸),分为阴黄、阳黄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慢性肝炎,肝脾湿盛

阳黄→黄色鲜明如桔→肝胆湿热,或血液原虫病。

(5)黑色: 青紫而灰暗之色,主寒极(黑而有津)、热极(黑而无津)。

2.病苔

●包括苔色和苔质。常见病苔色有三种:

(1)白苔:主表证、寒证

(2)黄苔: 主热证、里证。颜色越黄,热邪越深。

(3)灰黑苔: 主危证。

病苔质分有无、厚薄、润燥、腐腻、真假等。

(1)有无: 表明病情的进退和胃气的复衰。

●由无转有→胃气渐复;

●由有突然转无(镜面舌)→胃气虚衰。

(2)厚薄: 表明病邪的深浅和病情的进退。

●薄苔→病邪轻浅。

●厚苔→病邪深重或有痰饮食积。

●由薄变厚→病邪深入,病情加重。

●由厚变薄→病邪渐退,病情好转。

(3)润燥:表明津液的盛衰。

●滑苔→苔面有过多水分,扪之滑利→水湿内停。

●燥苔→苔面干燥,扪之无津→

●糙苔→苔面干燥,扪之刺手→(4)腐腻:表明脾胃的湿浊。

●腐苔→疏松而厚如豆腐渣,刮之易脱→宿食化腐。

●腻苔→致密细腻,刮之难去→湿浊内停。

(5)真假: 表明病证的寒热虚实和胃气的盛衰。

●真苔(有根苔)→紧贴舌面,不易刮去→实证、热证,尚有胃气。

●假苔(无根苔)→悬浮舌面,容易刮去→虚证、寒证,胃气大衰。

3.舌形

舌体的胖瘦和外形。

(1)胖大舌(齿痕舌): 较正常体积变大。

●胖大淡白→脾肾阳虚。

●胖大赤红→热毒亢盛。

●胖大暗紫→中毒血瘀。

(2)瘦薄舌: 瘦小而薄,多见于虚证。

●瘦薄色淡→气血两虚。

●瘦薄色红而干→阴虚火旺。

(3)裂纹舌:舌面有裂沟,多由于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有裂纹且红绛→热盛津伤。

●有裂纹且淡白→血虚。

(4)芒刺舌: 舌乳头高起如刺,摸之刺手,多为热邪亢盛之征。

●舌尖芒刺→心火亢盛。

●舌边芒刺→肝胆火盛。

●舌中芒刺→胃肠热盛。

4.舌态舌体的运动变化。

(1)强硬舌: 舌体僵硬,运动不灵活。见于风证(热极生风、肝风内动)、木舌症(舌炎,放线菌肿)。

(2)痿软舌: 绵软无弹性,运动无力。见于虚证。

(3)颤动舌: 舌体颤动不定,不能自主。见于虚证,风证。

(4)吐舌: 舌伸长吐露于口外。见于疫毒攻心(急性传染病),常伴有高热神昏;或正气已绝。

(5)弄舌: 舌时时微露口外,立即收回,为风证先兆,如破伤风,謇唇似笑。

(6)歪斜舌: 舌体偏于一侧,为中风或中风先兆。

(四)绝色

●就是危重症或频死期口色。青黑和紫黑为绝色。

●但要注意,绝色不仅指舌质的颜色,同时也包括舌形、苔色、苔质等各方面的光泽与枯夭程度。

第三节闻诊

●概念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内容包括耳听声音和鼻闻气味两方面。

●听声音:听叫声、呼吸音、咳嗽、咀嚼和胃肠蠕动音。

●古代用耳贴腹壁听肠音,现代可借助听诊器。主证自看。

●嗅气味:闻口气、鼻气、痰涕、脓汁、粪、尿的气味。主证自看。

第四节切诊

●概念依靠触觉来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

●内容包括切脉和触诊两方面。

一、切脉又叫脉诊。用手指切按动脉,根据脉象的变化分析病情。

(一)部位与方法

1.部位:

●马→双凫脉(颈总动脉)或颌外动脉。

●牛、驼→尾动脉。

●猪、羊→股内动脉。

2.方法:三部九候。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左凫脉上、中、下三部或右凫脉风、气、命三关(人称寸、关、尺),先下中指探寻脉管,后下食指和无名指;以不同指力按取,先轻按叫“浮取”,再稍用力叫“中取”,最后重按叫“沉取”,三关三部三种指力,故称三部九候。

●切脉时间: 一般不少于3分钟。

●切脉注意:应保持环境和人畜安静。

(二)脉象

●脉动应指的形象,根据脉搏动的显现部位、速率、强度、节律、流利度、波幅等方面得出的一种总的概念。家畜分为平、反、易三类。

1.平脉即正常脉象。家畜的正常脉象应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至数一定,节律均匀,中和有力,连绵不断。但需注意内外环境的影响:

(1)季节: 春弦夏洪,秋毛(浮)冬石(沉)。

(2)品种和年龄: 不同动物脉动速率不同,小动物快于大动物,体瘦者偏浮偏虚,体胖者偏沉偏洪,孕畜偏滑,运动后偏数。各种动物正常脉动数不同,须记忆比较。

2.反脉与主病

(1)浮脉与沉脉是脉搏显现部位相反的两种脉象。

①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取即得,沉取稍弱,脉搏比较浮浅,如水浮木,轻按就可越到脉跳。主表证。

●有力→表实证→外邪袭表,邪正相争于表,脉浮而有力;

●无力→表虚证→外邪袭表,卫气不足,卫阴不固,脉浮而无力;

●浮而快→表热症;

●浮而慢→表寒症

●浮脉有时见于里虚证→内伤久病里虚,阳气虚衰,虚阳外浮,脉浮大而无力。

②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搏部位深,如石沉水底。主里证。

●有力→里实证→病邪在里,气血内困;

●无力→里虚证→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脉气难以鼓动;

●沉而快→里热证;沉而慢→里寒证;

●沉脉有时见于表寒证→表邪初感,风寒外束,脉不能外达而见沉脉。

(2)迟脉与数脉是脉搏快慢相反的两种脉象。

③迟脉:来去缓慢,(须了解正常脉动数及外界影响)。主寒证。

●有力→实寒证→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常见于冷积食证,如冷痛。

●无力→虚寒证→素体阳虚,阳气虚弱,气血运行缓慢,如冷肠泄泻

●浮而迟→表寒证

●沉而迟→里寒证

●迟脉有时见于实热证(寒邪入里化热)→邪聚热结,阻滞血脉流行,热邪与有形之邪内结于内。④数脉:去来急促,主热证。

●有力→实热证→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多见于外感热病。

●无力→虚热证→阴虚内热,气血运行加速→多见于外感热病后期,邪热伤津,或慢性病。

●浮而数→表热证;沉而数→里热证。

●数脉有时见于阳虚证→阳气虚弱,虚阳外浮→脉数大无力(似里虚证)。

以上四种称四大纲脉,为基础脉象。

(3)虚脉与实脉是脉动力量强弱相反的两种脉象。

⑤虚脉:三指举按皆无力和虚软,脉不充盈。主虚证→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无力充盈和鼓动血脉。

⑥实脉:三指举按皆有力,来去俱盛。“浮沉皆得大而长,有指无虚幅幅强”。主实证→邪气亢盛,正气不虚,邪正相持,气血壅盛。

以上六种脉象称为六要(纲)脉,重点掌握

●浮脉与沉脉:明确病位深浅,浮脉→表证,沉脉→里证

●迟脉与数脉:确定疾病性质,数脉→热证,迟脉→寒证

●虚脉与实脉:判断正邪盛衰,实脉→实证,虚脉→虚证

●脉证阴阳:

阳脉→浮脉、数脉、实脉→阳证;

阴脉→沉脉、迟脉、虚脉→阴证。

(4)其它反脉

⑦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有一种圆滑感。主痰饮,食滞,实热。

⑧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⑨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常与数脉同见。主邪热亢盛。

⑩细脉:脉体细小,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病。

○11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三指下脉波连成一气,挺直如弦)。主风证,肝胆病,痛症,痰饮

12濡脉:浮而细软,轻按可触知,重按反不明显。主虚证,湿证。

13促、结、代脉:节律不整的三种脉象→歇止脉。

促脉: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实热证,见于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食停积等证。

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代脉: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主脏气衰弱,气血亏损,元阳不足等。

3.易脉也称“怪脉”,是疾病危重期出现的一种脉象。其特点是:脉形大小不等,快慢不一,节律全无,散乱无序。表明生机已绝。(书上列举七种(P75),自看。))

4.相兼脉与主病

●由两个以上单一脉象相兼并复合而成的脉象称相兼脉。一般来说,相兼脉的主病等于各单一病脉主病之和。如:

5.脉证顺逆与从舍

(1)脉证顺逆:是从脉与证的相应和不相应来判断疾病的顺逆。

●实证:

见洪、数、实脉→脉证相应,为顺证→示邪实正盛,正气足以抗邪→预后好;

见沉、细、微、弱→脉证相反,为逆证→示邪盛正衰,正不抗邪→预后不好。

●暴病

见浮、洪、数、实脉→顺证,正气充盛足以抗邪;

见沉、细、微、弱脉→逆证,正气已衰。

●久病:

见沉、微、细、弱脉→顺证,有邪衰正复之机;

见浮、洪、数、实脉→逆证,正衰而邪不退。

(2)脉证从舍

●在脉与证不相应的情况下,辨证时必须辨明脉与证谁真谁假,以决定取舍,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医碥》说:“凡脉证不相合,必有一直一假,须细辨之。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者,必虚火也。腹虽胀满,当脉见微弱者,必胃虚也。虚火、虚胀,其堪攻乎?此宜从脉之真虚,不从证之虚假也。”意思是说,必须具体全面分析病情,排除假象,正确辨证。

●脉诊并不是诊断的唯一依据,还要四诊合参,才能做到从舍得宜,作出正确的诊断。

第七章辨证

概述

1.概念是中兽医分析和认识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在综合分析四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和病性,从而得出证型。

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疾病制定治疗原则,确定治法。因此,辨证是论治的前题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结果,同时又反过来验证辨证的正确与否。

3.辨证的方法及特点

(1)八纲辨证→辨证的总纲

(2)脏腑辨证→辨证的基础

(3)气血津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关

(4)六经辨证→→

(5)卫气营血辨证→

此外,前面介绍的病因,从审证求因来说,也属于辨证的内容。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型的纲领。

●八纲辨证将疾病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包括:兼证和转化

●八种证型是相互联系的。如两证并发,则有12种组合:表寒、表热、表虚、表实,里寒、里热、里虚、里实,虚寒、虚热,实寒、实热。

●各种证型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包括表里转化,寒热转化,虚实转化,阴阳转化。如:表邪不解入里侵犯脏腑,则由表证转为里证;表寒入里化热或里寒久蕴化热,则由寒证转为热证;寒热日久损伤阳气,则由实证转为虚证等。

一、表里辨证

●是辨别病位及其深浅的两个纲领。一般来说,病邪侵犯肌表,病位浅者属表。病邪侵犯脏腑,病位深者属里。

●必须注意是, 表里辨证不单是从病变的解剖部位来划分,主要从临床证候来区别,包括寒热,脏腑反应,舌苔,脉象及畜体功能障碍。某些皮肤病(如肺风毛燥,燥邪伤肺引起的被毛、唇、鼻、口干燥)或疮黄肿毒(心热舌疮)是由于脏腑发病而产生的,则属里证的外在反应,不属表证。

(一)表证

1.病因和特点表证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由于六淫自口鼻侵入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因而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2.证候特点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兼有咳嗽、流涕等肺部症状(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3.常见表证

(1)表寒:

病因→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表现→发热轻,恶寒重,无汗,不渴,口色青白,脉浮紧等。

治则→辛温解表。

(2)表热:

病因→风热之邪引起。

表现→发热重,微恶寒,有汗,口渴,舌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

治则→辛凉解表。

(3)表虚:

病因→风邪侵袭表或卫气素虚引起。

表现→除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无力为特征。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汗;自汗恶风者宜益气解表。

(4)表实:

病因→外邪袭肌表、卫气闭阻引起。

表现→除表证症状外,以无汗,脉浮紧或浮数有力为特征。治则→发汗解表。

(二)里证

1.病因(1)表邪不解入里;(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3)饥饱劳逸内伤。

2.证候特点多种多样,以损伤的脏腑而异,具体表现见脏腑辨证。

3.常见里证

(1)里寒:

病因→寒邪入里或阳气不足引起。

表现→形寒肢冷,不渴,粪稀,尿清长,口色青白,口津滑利,苔白滑,脉沉迟。

治则→温里散寒。

(2)里热:

病因→表证不解入里化热,热邪直接侵犯脏腑或畜体机能活动亢奋引起。

表现→发热,口渴,粪干或腐腻腥臭,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

(3)里虚:

病因→劳伤,饮喂不足,久病,老弱体虚或先天不足引起。

表现→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卧多立少,口色淡白,舌软无苔,脉沉无力。

治则→补虚(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脏腑功能不足,补有侧重)。

(4)里实:

病因→外邪入里或气滞、血瘀引起。

表现→肚腹胀满,腹痛起卧,呼吸气粗,粪便燥结,尿涩不通,口色红燥,舌苔黄厚,脉沉有力。

治则→攻下。

(三)表里转化

表、里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化。转化条件取决于正邪双方斗争情况。转化类型两种:

(1)由表入里: 表证不解,病邪入里。由于正气虚弱或邪气过盛,或失治、误治。

(2)由里出表: 病邪由里外透肌表。典型例子, 如麻疹,初期内热、喘促,疹出后热退喘平,病邪由里出表。

一般说来, 病邪由表入里,表示病势加重;病邪由里出表,表示病势减轻。

(四)表里同病表和里证同时出现。

●病因:外感和内伤同时或先后致病,表邪未解入里。

●治则:表里双解,或先解表后攻里,或先攻里后解表。

(五)半表半里证既不是表证,又不是里证,但同时具有表证和里证的某些特点,病位介于表里之间,六经辨证称为少阳病(P109)。

●证候特点:寒热往来,微热不退,恶寒时精神沉郁,寒颤;发热时精神稍好,不欲饮食,身热,脉弦。

●治则:和解法,方用小柴胡汤(P322)。

二、寒热辩证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概括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两种证候。

●寒→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

●热→阳盛则热,阴虚则内热。

(一)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表现出一派寒象。

成因:

①外感阴寒之邪;

②内伤久病,阳气耗伤,阴寒内盛。

临床表现及病机:

●形寒肢冷→外寒束表或阳气不足,机体失阳气温煦;●口淡不渴→阴寒内盛,津液不伤;

●小便清长→阳虚不能温化水液;

●大便溏泄→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运化失常;

●舌淡、苔白而润滑→阳虚不化、寒湿内生,津液不伤

●脉沉迟或涩→阳气虚弱,鼓动血脉之力不足。

治法:温以祛寒。

(二)热证

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一派热象。

成因:

1.外感火热之邪;

2.外感疫疬和其他淫邪入里化热;

3.饮食不节,积蓄为热;

4.阴虚阳亢。(习惯上,热证指实热证,而虚热证归属虚证。) 证候及病机:

●身热肢暖→阳热偏盛;

●口渴贪饮→津伤引水自救;

●小便短赤→火热伤阴,津液被耗;

●大便燥结→肠热液亏;

●舌红、苔黄、少津→热盛津伤;

●脉数→热盛,血流加速。

治法: 清热泻火。

(三)寒热证的鉴别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1.寒热错杂:同一病畜身上,寒热证同时存在。

①上热下寒:既见口舌生疮、牙龈溃烂的心经积热症状,又见肠鸣、粪稀等脾胃虚寒的症状。

②上寒下热:既见草料迟细、口流清涎的胃寒症状,又见尿涩短下焦湿热症。

③表寒里热:既见发热恶寒之表寒症状,又见咳喘,黄涕、舌红苔黄里热症状。

④表热里寒:既见发热,微恶寒、咳嗽流涕等表热症状,又见下利清谷之脾胃虚寒症状。

2.寒热转化

●寒→热:表寒证→入里化为里热证→正气尚盛。

●热→寒:实热证→伤津耗气太过→阳虚→虚寒证

3.寒热真假

①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见假寒。证见四肢厥冷、脉沉似寒证,但肢冷却身热、体温高、脉沉却数而有力、口渴贪饮、尿短赤、粪燥结、舌红苔黄等热证。本质属热证,由于阳盛格阴所致,习惯称“热厥”,见于急性热性传染病引起的休克时表现的症状。

②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见假热。证见身热、口渴、脉大似热

证,但身热喜暖、口渴喜热饮、脉大却无力、四肢厥冷、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等寒象。本质属寒证,由于阴盛格阳所致,习惯称“寒厥”,见于实寒证后期。

三、虚实辨证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正气不足,“精气夺则虚”,久病多虚。

●实→邪盛正不衰,“邪气盛则实”,初病多实。

●就邪正斗争而言,

●邪盛正盛→实证

●邪盛正衰→虚证,或虚实夹杂;

●邪衰正衰→虚证,迁延不逾

●邪去正伤→虚证

(一)虚证

机体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一派虚象,可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多种。

●病因:1.先天不足;2.后天失养(主要),体弱劳伤,久病、慢性病、失血、失治、误治。

●一般症状:毛焦体瘦,精神倦怠,无力懒动,口色淡白,舌软如绵,舌光无苔,脉虚无力。

●治法:补虚扶正。

各型特点:

1.气虚:主要指脾、肺、肾三脏功能衰退。除一般症状外,尚见多汗、自汗、动则尤甚,虚咳,垂脱症,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

2.血虚:指血量不足,主要与心、肝、肺、肾有关。特殊表现口色苍白,兴奋或抑制,脉细弱。

3.阴虚:即虚热证。特殊表现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口干、舌红、粪干、尿少、脉细数。

4.阳虚:即虚寒证。特殊表现畏寒肢冷,便溏,尿清长,口色清白,舌淡湿润,脉迟涩。

(二)实证

●病因:

1.外邪侵入(六淫、疫疬);

2.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第二致病因素(痰饮、水湿、瘀血)。

●一般症状及病机:

高热喘促——邪实正盛,交争剧烈;

烦燥甚神昏——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

腹胀、疼痛——实积胃肠,腑气不通,肠气机失畅;

小便不利——水湿内停,气化不利;

脉盛有力——邪正相争,搏击于血脉;

舌苔厚腻——湿浊蒸腾。

各型特点:

1.气滞:气机不通畅,即脏腑功能失调。在不同脏腑有不同表现,如肺气滞则咳喘,脾胃气滞,腹胀疼痛等。

2.血瘀:血行不畅。主要特点为局部疼痛,部位固定,皮肤及舌有瘀斑瘀点。

3.痰饮:

4.虫积:参病因部分。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虚实夹杂:虚证、实证在一个病畜体内同时存在。●有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实下虚、上虚下实、虚中夹实、实中夹虚(参P85)

●虚中夹实以虚为主,实中夹虚以实为主。辨证时需了解虚实程度,确定先补后攻还是先攻后补,还是攻补兼施。

2.实证转虚:实证拖久必虚。如实热证久伤阴→阴虚→虚热证。

3.因虚致实:

或叫虚中夹实。如肺气虚,不能布化→产生实邪,痰饮,水湿等。治法当以补虚为主。

4.虚实真假

①真实假虚:如热结便秘,病畜大热大汗,大便不通→真实证;由于热滞经脉,气血不能畅达,而出现精神沉郁,四肢厥冷,水泄→假虚证

②真虚假实:如脾气虚→虚证;表现腹胀腹病→假实证

四、阴阳辩证

(一)阴证和阳证作为八种辨证的总纲。一般说来:

●阴证→里、虚、寒证→表现抑制、沉郁、衰退、晦暗的征象。

●阳证→表、实、热证→表现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的征象●临床习惯上,阴证→虚寒证;阳证→实热证

(二)阴阳本身的病变

1.阴虚和阳虚

●阴虚证→阴液亏损,虚热证的一种证候。

●阳虚证→阳气不足的证候→虚寒证。

2.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的危急证候。

●亡阴→阴液衰竭的一系列证候。除原发疾病的症状外,尚有汗热而粘,身热,口渴贪饮,脉细数无力等阴津欲竭的症状。

●亡阳→阳气虚脱的一系列证候。除原发病症状外,尚有大汗淋漓,汗清稀而凉,形寒肢冷,精神萎糜,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阳气虚脱症状。

●亡阴亡阳证的形成,一般见于大热、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等情况下,常常是先亡阴,后亡阳。由于阴阳互根,所以亡阴和亡阳难于截然割裂,分类只为救治方便而已。

3.阴闭和阳闭

闭,闭塞不通。闭证是脏腑功能丧失出现的证候。多见于急重病过程中。

●阳闭→热入心包或热痰阻遏心窍出现的证候,相当于败血症的休克期。表现高热神昏,痉挛抽搐,口色深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阴闭→寒痰、湿痰蒙蔽清窍出现的证候。相当于脑水肿。表现神昏嗜睡,喉中痰鸣,口色淡白,舌苔白滑,脉沉滑等。

五、八纲辨证与八证论

●八纲辨证→中医学辨证方法;八证论→中兽医学的辨证方法。二者区别在于八证论以正证、邪证易八纲的阴证、阳证。

●正证→正常无病的状况;

●邪证→狭义指风病,广义指一切疾病。

●对家畜来讲,正证和邪证在辨证中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家畜不能表达自己是否有病,病在何处,兽医须依靠各方面的体征和表现来鉴别和判断,因此必须熟知正证,才能辨别出邪证。

●八纲辨证、八证论也必须与其他辨证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作出全面的分析判断,掌握疾病的本质。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中兽医学

1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2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①整体观念: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②辨证论治: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 3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4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之间的交感相错②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关系)③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④阴阳的消长和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的前提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⑤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阴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成阴) 5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病理方面:①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ⅰ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ⅱ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ⅲ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②说明疾病的发展③判断疾病的转归 2)治疗方面:①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a.偏盛治则—实则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盛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养阳; b.偏衰治则—虚者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a.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沉浮; b.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6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来阐述宇宙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的。 7 五行的相互关系: 1)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生理) ①五行相生: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病理) ①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②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③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8 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病理方面:①母病及子(轻):指疾病的传变是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肝(木)病传心(火); ②子病犯母(重):指疾病的传变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土)病传心(火); ③相乘为病(重):即相克太过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④相侮为病(轻):即反向克制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治疗方面: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克规律。其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9 脏腑:五脏:是动物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1)心: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心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2)肺: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与大肠相表里。 3)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 5)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 10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运动:叫气机,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来源:①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藏之于肾。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是药物炮制方法的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的方法。 9: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的生理功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18: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中兽医学实验指导

中兽医学实验指导 目录 一丶牛病的诊法(辨证论治) 二、猪病的诊法 三、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及蜡叶标本制作 四、原色药用植物标本制作 五丶常用中药炮制方法 六、膜剂、栓剂、颗粒剂与片剂的制作 七、中药蜜九剂的制备 八、双黄连注射液的制备 九、中药粉末的显微鉴别 十、清热药的体外抗菌实验 十一、清热药的体内抗菌实验 十二、承气汤系列的攻下作用比较 十三、杏仁及批把叶的平喘作用 十四、大蒜的抑菌作用 十五、洋金花制剂的麻醉效果观察 十六、牛常用穴位的取穴法 十七、猪常用穴位的取穴法 十八、犬常用穴位的取穴法 十九、白针疗法 二十、血针疗法 实验一、辨证施治 牛病的诊法 (一)目的通过本实习,了解中兽医辨证施治方法,通过牛病临床诊断的基本过程,掌握牛病一般望、闻、问、切法的操作技术,并了解其注意事项及应; (二)准备 1.动物牛(奶牛、黄牛、水牛均可)2头。 2.药物5%碘酊,70%酒精棉球。 3.器材牛鼻钳,听诊器,体温计,病历夹,病历表,保定绳。 (三)方法和步骤 1.望诊望诊的内容很多,大体可分为望全身、望局部和察口色三个方面。实习时教师先示范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望全身: 精神:精神的好坏在全身很多方面均有所表现,其中突出地反应在眼睛、耳朵、面部表情和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上,故望精神应重点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形体:外形、体质的肥瘦强弱,其与五脏相应。一般说来,五脏强壮的,形体也强健;五脏虚弱的,外形也衰弱。其中形体变化与脾胃功能更为密切。 被毛:被毛的变化可反映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及家畜气血的盛衰和营养状况,同时也体现着肺气的强弱和有无机械性损伤。

动态:健康牛卧多立少,站立时常低头,休息时常半侧卧,两耳前后搧动或用舌舔鼻或被毛,人一接近即行起立,起立时前肢跪地,后肢先起,前肢再起,动作缓慢。卧地或站立时,常间歇性反刍。 (2)望局部: 眼:眼为肝之外窍,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这说明望眼除了在望神中有重要意义外,还可测知五脏的变化。具体内容有望眼神、望目形、察眼色等。察眼色时只要两手握住牛角,将牛头扭向一侧,巩膜、瞬膜即可外露。欲检查结膜时,可用两手大拇指将上、下眼脸拨开观察。 耳:耳的动态与牛的精神好坏、肾及其他脏腑的某些病证有关。健康牛两耳灵活,听觉正常。两耳下垂、歪斜、竖立、唤之无反应均提示相应疾病的发生。 鼻:应注意观察鼻孔的开张,鼻涕的有无及性质,特别是鼻镜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常情况下,鼻镜湿润,且有少许水珠存在,触之有凉感。患病后鼻镜即发生不同变化。为了更好地观察鼻汗分泌的情况,也可左手牵住鼻孔,右手擦去鼻汗,稍待即可看见鼻汗分泌情况,可从分泌快慢、汗珠大小、分布情况等判定寒热、虚实。 口唇:望口唇,不仅要从外部观察口唇的形态及运动,还要打开口腔观察内部的情况和变化。口唇变化不仅反应脾气的盛衰,而且可以反映出全身功能状态。观察时注意口唇有无歪斜,牙关是否紧闭,唇、舌、齿龈、颊部等处有无疮肿、水泡、溃烂、破伤等,口津多少,流涎程度及性质等。 呼吸:呼吸异常往往与肺有关,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影响气机,从而造成呼吸功能的变化。在疾病过程中,呼吸的次数及状态常发生变化,主要有快、慢、盛、微、紧缓不齐、姿势异常等。 饮食:望饮食包括观察饮食欲、饮食量、采食动作和咀嚼吞咽情况等,特别是反刍情况更应注意。正常情况下,反刍的次数、时间均有一定的规律,多为食后30~60 min即开始反刍,每次反刍持续时间在20min至lh不等,每昼夜反刍4~8次,每次返回口腔的食团再咀嚼40~60次,高产乳牛的反刍次数较多且每次的持续时间长。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反刍障碍,表现为反刍开始出现的时间晚,每次反刍的持续时间短,昼夜间反刍的次数少以及每个食团的再咀嚼次数减少,严重时甚至反刍完全停止。 躯干;观察胸、背、腰、肚等部位的变化,注意被毛及上述部位有无胀、缩、拱、陷等外形异常。 四肢:观察四肢站立和走动时的姿势和步态以及四肢各部分的形状变化。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注意观察阴茎的功能、形态;阴门的形态、色泽及分泌物的情况。后阴指肛门,观察时注意其松紧、伸缩及周围的情况等。 粪尿:注意观察粪尿的数量、颜色、气味、形态等。 乳房:在奶牛检查时尤为重要,注意其对称情况、大小、形状、外伤、皮肤颜色、疹疮及挤乳时患牛的表现,乳汁的颜色、粘稠度、有否絮状物及混杂物物。此时最好结合触诊(温度、质地、结节)进行。 (3)察口色: 方法:检查者站于患牛头部的左侧方,先用手轻轻拍打牛的眼睛,在其闭眼的瞬间,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两侧鼻孔同时伸入,并捏住鼻中隔(或握住鼻环)向上提举,另一手从口角伸人口腔,拨开嘴唇、推动舌体,此时可进行观察。 部位:牛的口色由于受色素沉着的影响,故观察部位以颊部、舌底及卧蚕和仰池为主。 表现:正常口色呈淡红色。病理口色有白、赤、青、黄、黑等五色的变化。正常舌苔薄白。病理舌苦为白、黄、灰黑三种表现。正常舌筋(舌下静脉)不粗不细不分枝,形如棉线。病理舌筋有的粗大,分枝明显,呈乌红色,形如麻线;有的细小,不明显,不分枝,呈苍白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中兽医考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我国最早的兽医教科书是_《司牧安骥集》__由唐人_李石__编著 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则内寒,阳胜则外热。 4.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泄为主。 6.元气发源于肾,宗气形成于肺,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7.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宜。 8.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邪。 9.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的主热证,黄色是主湿证。 10.在诊脉的过程中,脉象是浮脉的主_表_证,迟脉的主__寒___证,洪脉的主_热_证 11.八纲辩证中阴阳是辩证的总纲。 12.肝的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13.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降的意思。 14.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1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神,肝藏血。 16.菊花的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17.柴胡的功效是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18.大承气汤是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药物组成。 19.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20.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21.独活寄生汤的主治是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22.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二、名词解释 1、厩苑律:秦代颁布的最早的收益法规。 2、药蜜库:宋朝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兽医药房。 3、滋水涵木:治法名。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4、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 5、培土生金:土虚累及金,中兽医上由于脾虚出现累及肺的病症,采用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阴治,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滋补肾阳治疗阴虚致阳热偏盛。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虚有寒,则益阳以祛寒。 8、治未病: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9、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而采用的同一种治法。 10、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治疗通泄病症的方法。 11、津液: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中清而稀的为津,浊而稠的为液。 12、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每一方均以相对立的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13、肝藏血: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方面。 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4、(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5、(三焦)是输送水液、养料及排泄废物的通道 6、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 7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和(血)的关系方面 8、(气)(血)(津液)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9、五行中的“五”,是指(目)、(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0、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11、常见的阴阳失调)有(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极变)(阴阳亡失)五个方面 12、中兽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 13、切诊分为(切脉)和(触诊)两部分 14、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胜)和(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15、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等为主要症状,常见的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 16、药物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晒干)、(阴干)、(烘干)三种 17中药的贮藏,主要应避免(霉烂)、(变色)、(虫蛀)、(泛油)、(变味)等现象,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18、中药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方面 19、虚证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 二、简答:1、气的功能有哪几方面?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2、气和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为气母 3、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 (1)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的作用。(2)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3)能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及降低胆固醇等 三、单选 1.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阴道脱出的证侯见于( D )。 A.脾虚不运 B.脾不统血 C.脾胃虚寒 D.脾气下陷 E.寒湿困脾 2.郁金散减诃子,加金银花和连翘的变化,属于( B )。 A.药量增减 B.药味增减 C.剂型变化 D.数方合并 E.药物替代 3.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C )。A.薄荷 B.桂枝 C.升麻 D.防风 E.甘草 4.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心火的药物是( B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大黄 E.牡丹皮 5.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为( A )。 A.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B.黄连、黄柏、黄芩、连翘 C.黄连、板蓝根、黄芩、栀子 D.黄连、金银花、连翘、栀子 E.黄连、秦皮、苦参、薄公英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复习题及答案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lA. 土侮木 B. 土乘水 C. 火侮水 D. 火克金 E. 金生木 8. 下列描述属于五行异常关系的是 A. 木克土 B. 土克水 C. 火乘金 D. 木生火 E. 金克 9. 下列属于属于肝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0. 下列属于属于肺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1.lE. 毒性 15. 黄连解毒汤主要用于 A. 阳明经证 B. 三焦热盛证 C. 热入血分证 D. 湿热黄疸证 E. 气分实热证 16 下列药物属于解表药的是 A. 黄连 B. 黄芪 C. 大黄 D. 麻黄 E. 三七 17. 麻黄汤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8. 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9. 下列药物属于四逆汤组方药物的是 A. 熟附子 B. 当归 C. 豆蔻 D. 厚朴 E. 芍药 20.下列穴位治疗犬休克首选 A.中脘 B.关元俞 C.水沟 D.耳尖 E.百会 A2题型(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马,枣红色,4岁,营养中等。就诊当天早晨突然发病,证见蹇唇似笑,不时前蹄刨地,回头观腹,起卧打滚,间歇性肠音增强,如同雷鸣,有时排出稀软甚至水样粪便,耳鼻四肢不温,口色青白,口津滑利,脉象沉迟。该病可确诊为A.风寒感冒

B.脾虚泄泻 C.湿热泄泻 D.肚腹冷痛 E.寒秘 2. 猪,28日龄,体温38.6℃,钻草堆,毛竖立,鼻流清涕,偶尔咳嗽,咳声洪亮,口色青白,舌苔淡白,脉象浮紧,该证属于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外感暑湿 D.热结胃肠 E.内伤发热 3. 马,3岁,体温39.5℃,无汗,被毛逆立,鼻流清涕,咳嗽,咳声洪亮,喷嚏,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该证属于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肺热咳嗽 D.气虚咳嗽 E.湿痰咳嗽 4. 牛,4岁,生病2天,体温39℃,精神倦怠,吃草料明显减少,口渴喜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咳嗽,咳声洪亮,气促喘粗,呼出气热,鼻流脓涕,口色赤红,舌苔黄藻,脉象洪数。该证属于 A.风寒咳嗽

中兽医学复习

1:中兽医学:就是中国传统兽医学得简称,就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与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得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就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得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3:五行:“五”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就是指这五种物质得运动与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得总称,就是动物体得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得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得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得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得意思,“疠”指天地之间得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得气称为气,就是不断运动得、极其细微得物质。 6:血:就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得红色液体。 7:津液:就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就是动物体内经脉与络脉得总称,就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与运行气血、调节功能得通路,就是动物体组织结构得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得原因。 10:病机:就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得机理。 11:七情,指人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就是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之一,也就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得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就是根据辨证得结论,确立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13:八纲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得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得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得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得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得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她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得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就是治疗目得一致得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得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得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得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就是药物炮制方法得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得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得方法。 9: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得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得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与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得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就是化生与贮藏精气得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得特点。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就是受盛与传化水谷得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得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得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得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得生理功能:营养与滋润全身得功能,就是机体精神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得生理功能:具有滋润与濡养得作用。 18:气与血得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就是血液得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得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与外连体表部分。 21: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与奇经八脉构成。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

7:[单选题] 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 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 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顺气安胎的药是() 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 参考答案:A 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 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 参考答案:E 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 参考答案:AD 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 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BE 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 参考答案:BC 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 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 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 参考答案:ABCDE 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 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 参考答案:CDE 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 参考答案:ABC 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E 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AB 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 A:风B:寒C:暑D:湿E:燥 参考答案:D 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 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A:黄芪B:大黄C:黄精D:黄芩E:黄连 参考答案:BDE 12:[多选题]黄苔主()证 A:湿B:热C:寒D:里E:表 参考答案:BD 13:[多选题]下列症状属血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细涩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体瘦毛焦 参考答案:BE 14:[多选题]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是() A:精神疲惫B:四肢僵硬C:脉象迟紧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AC 15:[多选题]可用于消化不良治疗的穴位是()A:后海B:关元俞C:脾俞D:姜牙E:邪气 参考答案:ABC 16:[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脾的是() A:藏血B:主运化C:主肌肉D:主血E:主筋参考答案:BC 17:[多选题]肾阳虚性胎动不安用()

《中兽医基础》教学大纲

《中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特制定本大纲(三年制适用) 一、课程名称:《中兽医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采的病症防治技术。在高等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中,《中兽医学基础》历来都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作为中兽医基础理论和病证防治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理解中兽医理论的独特之处,能应用中兽医基础理论理法方药,掌握解决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其中要求掌握的部分为重点内容。 2、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在学生具有了一定《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习了《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产科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中兽医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中草药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掌握使用中草药方药来解决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0学时。

六、教学要点 1、绪论: 《中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一套独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观点是认为家畜是完整的统一体,并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上,主要是根据辨证原理以确定治则,并提出方法。 2、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本章主要在于阐述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阴阳五行在中兽医学中的运用。 要求学生掌握阴阳的属性、划分与对立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之间的关系;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脏腑 本章主要阐述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基本概述,脏腑之间的联系以及脏腑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五脏之间的资助与制约关系;六腑之间的承接和合作关系;脏腑的表里关系;气血津液对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关系。 第三章经络 主要阐述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经络学说的涵义及起源)、经络组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经络学说在生理、病理及中兽医临床中的功用。 要求学生掌握十二经脉来源和各条经脉走向与功能;经脉运行规律;经脉和络脉的主要作用。 第四章病因与病理 主要阐述病因及病理的基本概念,中西兽医病因概念的异同点。 要求学生掌握病因和六淫的致病特征和病理过程;病理的几种表现形式。 3、第二篇、辩证施治基础: 辩证施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体系的核心,本篇主要讲述辩证施治的内容,临证原因以及独特性。 第五章诊法 讲述内容: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和步骤。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望诊和切诊的有关事项。 第六章辩证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

执业兽医(中兽医学)考试复习题 XX: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lA. 土侮木 B. 土乘水 C. 火侮水 D. 火克金 E. 金生木 8. 下列描述属于五行异常关系的是 A. 木克土 B. 土克水 C. 火乘金 D. 木生火 E. 金克 9. 下列属于属于肝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0. 下列属于属于肺的主要功能的是 A. 主血脉

B. 主运化 C. 主通调水道 D. 主统血 E. 主筋 11.lE. 毒性 15. 黄连解毒汤主要用于 A. 阳明经证 B. 三焦热盛证 C. 热入血分证 D. 湿热黄疸证 E. 气分实热证 16 下列药物属于解表药的是 A. 黄连 B. 黄芪 C. 大黄 D. 麻黄 E. 三七 17. 麻黄汤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8. 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 外感风寒表虚证 C. 外感挟湿表寒证 D. 外感风热证 E. 气分实热证 19. 下列药物属于四逆汤组方药物的是 A. 熟附子 B. 当归 C. 豆蔻 D. 厚朴 E. 芍药 20.下列穴位治疗犬休克首选 A.中脘 B.关元俞 C.水沟 D.耳尖 E.百会 A2题型(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马,枣红色,4岁,营养中等。就诊当天早晨突然发病,证见蹇唇似笑,不时前蹄刨地,回头观腹,起卧打滚,间歇性肠音增强,如同雷鸣,有时排出稀软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

7:[单选题] 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得就是() 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得就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得() 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顺气安胎得药就是() 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就是()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 参考答案:A 17:[单选题]"君主之官”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 ) 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 参考答案:E 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 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 参考答案:AD 8:[多选题]四物汤得方药组成中有( ) 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就是( )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BE 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就是( ) 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 参考答案:BC 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得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 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得就是( ) 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 参考答案:ABCDE 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得就是() 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 参考答案:CDE 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得穴位就是( )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 参考答案:CDE 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得方剂就是( )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 参考答案:ABC 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E 2:[多选题]中兽医学得两个最基本得特点就是( ) 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AB 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得脏腑就是( )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伤于( )者,下先受之” A:风B:寒C:暑D:湿E:燥 参考答案:D 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 )治疗 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三黄汤得方药组成就是( )。 A:黄芪B:大黄C:黄精D:黄芩E:黄连 参考答案:BDE 12:[多选题]黄苔主( )证 A:湿B:热C:寒D:里E:表 参考答案:BD 13:[多选题]下列症状属血虚者就是( ) A:精神兴奋B:脉象细涩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体瘦毛焦 参考答案:BE 14:[多选题]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就是( ) A:精神疲惫B:四肢僵硬C:脉象迟紧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AC 15:[多选题]可用于消化不良治疗得穴位就是( ) A:后海B:关元俞C:脾俞D:姜牙E:邪气 参考答案:ABC 16:[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脾得就是( ) A:藏血B:主运化C:主肌肉D:主血E:主筋 参考答案:BC 17:[多选题]肾阳虚性胎动不安用( )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311) 一、名词解释题 1. 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动物体又同周围环境构成更大的统一整体。 2. 五行: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生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 脏腑学说:脏腑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内脏器官。研究机体脏腑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理论,称为脏腑学说。 4. 经络:是动物体内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网络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经脉;“络”有网络的涵义,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无处不至。 5. 六淫: 风、寒、暑、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春温、夏暑、秋燥、冬寒等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不仅不会使动物发生疾病,而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如果由于动物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化反常,发生太多或不及,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则可成为致病原因,侵犯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就称为“六淫”或“六邪”了。“淫”是邪恶侵害的意思。 6.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致病因素和畜体相互斗争的情况。 7.正气:是指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8.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9.补虚药:凡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10.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中兽医学是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几千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兽医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她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开课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动物解剖学理论与技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的思维方法、能够熟悉和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学会利用针灸、中药等防治

技术防治畜禽疾病。 三、面向专业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解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解剖学知识的支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与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名称与部位。 六、理论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绪论(2学时) ⑴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兽医学的概念、发展史、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⑵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兽医学的概念;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 难点: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⑶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发展简史 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⑷思考题 中兽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中兽医学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

中兽医学_复习题_FXT222311_1306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 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动物体又同周围环境构成更大的统一整体。 2. 五行: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生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 脏腑学说:脏腑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内脏器官。研究机体脏腑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理论,称为脏腑学说。 4. 经络:是动物体内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网络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经脉;“络”有网络的涵义,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无处不至。 5. 六淫:风、寒、暑、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春温、夏暑、秋燥、冬寒等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不仅不会使动物发生疾病,而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如果由于动物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化反常,发生太多或不及,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则可成为致病原因,侵犯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就称为“六淫”或“六邪”了。“淫”是邪恶侵害的意思。 6.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致病因素和畜体相互斗争的情况。 7.正气:是指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8.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9.补虚药:凡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10.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11、宗气: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自然界吸入之气在胸中相结合的气。 12、相须:就是将性能和功用效相类似的同类药物配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物

兽医师中兽医学图文稿

兽医师中兽医学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兽医学》(分值:15%) A1型题(单项选择) 1.百合固金汤所治阴虚证的主要脏腑是 A A.肺、肾 B.肝、胃 C.心、肝 D.脾、胃 E.肺、胃 2.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A A.湿痰 B.寒痰 C.热痰 D.风痰 E.燥痰 3.生化汤的功用是 B A.温经散寒,祛瘀养血B.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C.化瘀生新,行气止痛 D.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E.活血化瘀,缓消症块 4.增液承气汤的功用是 C A.清热生津 B.辛凉解表,止咳平喘C。滋阴、清热、通便 D.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E.清热解毒 5.浮脉在临床表现为 A A.轻按即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B.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C.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D.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E.脉来迟缓,猪一息七、八至 6.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C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C.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D.脏腑学说 E.经络学说 7.脾在五行中属 E A.金 B.木 C.水 D.火E.土 8.治疗血虚病证C A.补阴是重要的 B.补阳是重要的C.补铁是重要的 D.补气是重要的 E.补水是重要的 9.表现游走性疼痛,治疗需用B A.祛风药B.除湿药 C.散寒药 D.温里药 E.清热药 10.情绪过激的个体,容易出现 B A.心病B.肝病 C.脾病 D.肺病 E.肾病 11.咳嗽喘气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C A.阴阳失调 B.正邪胜衰C.升降失常 D.五脏虚弱 E.六腑不通 12.传染病的临床辨证方法常用 A.八纲辨证 B.脏腑辨证 C.六经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E.三焦辨证 13.舌体红肿糜烂,处方主药宣选用 B A.黄芩B.黄连 C.'黄柏 D.栀子 E.石膏 14.食积不化宜选用下方加减治疗 A A.曲蘖散 B.平胃散 C.银翘散 D.犀角地黄汤 E.猪苓散 15.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常选用 B A.黄连解毒汤B.生化汤 C.银翘散 D.当归补血汤 E.十全大补汤 16.中药鸡内金在鸡那个器官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