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养成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养成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4年第11期

调查显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毕业生首当其冲,约七成毕业生选择转行,显然,世

界容纳不了那么多艺术家。而接受过专业艺术教育、拥有艺术才华的人,如何才能转变成一个优秀而成功的艺术家?

今天这样的时代,年轻艺术家们要面临怎样的挑战。致力于扶持年轻艺术家,助力青年艺术家推广的CIGE(中艺博国

际画廊博览会)在2014 年扩大了推广年轻艺术家的规模,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项目之一是今年特别策划的“艺术家提名展”。在这一届艺博会上,邀请了九位知名的艺术家,分别提名九位他们所关注和欣赏的年轻艺术家举办个展。九位知

名艺术家分别是方力钧、毛焰、隋建国、王广义、王兴伟、徐冰、展望、张晓刚、曾梵志,而他们推荐的艺术家分别是:高波、张瑛、宋建树、王俊艺、徐小国、张文超、朱利页、李青、宋易格。

艺术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与社会相关的事情。除了内在的才华和勤奋,地域与人际环境也是艺术家成功的必要

条件。张晓刚谈及自己当年为何要离开生活舒适的四川来到北京,也是希望能得到专业领域的认可和发展。八十年代,张晓刚和叶永青在盛行乡土艺术的四川美院工作,他们喜欢现代艺术,被学校看作是不可能成功的典型,学校领导还

劝年轻教师不要与他们来往。即使是后来拥有了一批在专业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也会觉得一帮人互相认可是不够的。

美国拉古纳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曾经撰文指出:“你所在的地域会影响你的成功。大都市有足够的收藏家和画廊

支持崭露头角的艺术毕业生,也有博物馆和艺术中心来展示他们的成就。比比皆是的批评家们会给予足够的关注,成

功的同行们也会在那里鼓舞人心、互相竞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你远离大城市就不会成功,只是在大城市会让

你更容易实现目标。”知名艺术家们推荐的基本上都是跟他们有过长期相处的青年艺术家,大部分是师生关系,也有像

方力钧和高波那样的朋友关系。这种“举贤不避亲”的态度源于他们对彼此艺术创作方式的熟悉与认可。张晓刚说:最后

成为艺术家的,不一定是当年最有才华的人,需要很多外部条件共同起作用。如今,一个艺术家除了拓展自己的知识

结构,还必须建立基本的人脉关系,不过,知名艺术家们也指出“混圈子”的方式有区别:看你用身体交往还是作品交往,好的艺术家并不是出席各种活动,而是积极地参与各种展览,用作品去交往。关于青年艺术家成功的外在因素,方力

钧认为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可能性大于任何人的总结。知名艺术家推荐青年艺术家的时候更多是着眼于对他们未来的

期待。在他们看来,现今的青年艺术家中技法好的人已经太多了,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独特性。

知名艺术家在判断青年艺术家的前景时,不仅是看他/她现在作品的成熟程度,更多是从原点去判断这个人从事

艺术的动机,以及是否有可能为世界贡献属于他们独有的艺术语言。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课题需要面对,被推选的青年

艺术家们大多都提到了经济影响的扩大化和海量信息对人的冲击,尤其是这个世界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对于年轻艺

术家来说,如何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中处理自身感受,文化认知和“二手经验”的关系,是他们要面对的新命题。新的生活

模式带来新的问题,有大量新的命题有待去探索。青年艺术家宋建树说:我们这两代人中间的这二、三十年,正好处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转型期,也处在世界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中。中国在经历了物质狂潮席卷的30 年后精神世

界被冲的一片狼藉,而与此同时,信息的大浪又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

在张晓刚、方力钧等知名艺术家看来,外部价值观在变,而艺术不会变。张晓刚说:“从艺术诞生之日开始,艺术

就在与资本和权力发生关系。现在,艺术家总是在试图得到资本、超越资本,背叛资本。今天,大家觉得资本最重要,可能再过十年,资本不算什么。”方力钧说:“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命的本质。如果你认为个人的生命是你的本质,那

么变化不大。如果你看重外在,那么现在跟过去相比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王广义认为现今信息的丰富化的同时也

带来了价值观上的混乱。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他们应该在与时代相处时保持其独立性,和世俗的价值观保持一个安

全的距离。

特别推荐

推荐人:隋建国(1956-)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

被推荐人:宋建树(1982-)曾做过“剔”个展,参加“中国当代青年雕塑邀请展”等。

宋建树自述:《几乎标准》和《七倍于一拃》是我感觉的标尺,也是感性判断与理性测量之间的距离。在《等量

齐观》、《1 米螺旋》和《1 公里塔》中,我试图将日常提及的某些既定概念转化成一个实在的物体,以传达我从不同

的角度来认知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