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英语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英语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英语

材料的类型Types of materials, metals, ceramics, polymers, composites, elastomer 部分材料性质复习Review of selecte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电导率和电阻率conductivity and resistivity, 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 应力和应变stress and strain, 弹性应变elastic strain, 塑性应变plastic strain,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最大抗拉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最大强度ultimate strength, 延展性ductility, 伸长率elongation,

断面收缩率reduction of area, 颈缩necking,

断裂强度breaking strength, 韧性toughness, 硬度hardness,

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 蜂窝honeycomb, 热脆性heat shortness, 晶胞中的原子数atoms per cell, 点阵lattice, 阵点lattice point, 点阵参数lattice parameter, 密排六方hexagonal close-packed,

六方晶胞hexagonal unit cell, 体心立方body-centered cubic, 面心立方face-centered cubic, 弥勒指数Miller indices, 晶面crystal plane, 晶系crystal system, 晶向crystal direction,

相变机理Pha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成核生长相变nucleation–growth transition, 斯宾那多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 有序无序转变disordered-order transition, 马氏体相变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 成核nucleation,

成核机理nucleation mechanism, 成核势垒nucleation barrier, 晶核,结晶中心nucleus of crystal, 金属组织的)基体quay,

基体,基块,基质,结合剂matrix, 子晶,雏晶matted crystal, 耔晶,晶种seed crystal, 耔晶取向seed orientation, 籽晶生长seeded growth,

均质核化homogeneous nucleation, 异质核化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均匀化热处理homogenization heat treatment, 熟料grog,

自恰场self-consistent field

固溶体Solid solution:

有序固溶体ordered solid solution,

无序固溶体disordered solid solution,

有序合金ordered alloy,

无序合金disordered alloy.

无序点阵disordered lattice,

分散,扩散,弥散dispersal,

分散剂dispersant,

分散剂,添加剂dispersant additive,

分散剂,弥散剂dispersant agent

缺陷defect, imperfection,

点缺陷point defect,

线缺陷line defect, dislocation,

面缺陷interface defect, surface defect,

体缺陷volume defect,

位错排列dislocation arrangement,

位错阵列dislocation array,

位错气团dislocation atmosphere,

位错轴dislocation axis,

位错胞dislocation cell,

位错爬移dislocation climb, 位错滑移dislocation slip, dislocation movement by slip, 位错聚结dislocation coalescence,

位错核心能量dislocation core energy,

位错裂纹dislocation crack,

位错阻尼dislocation damping,

位错密度dislocation density,

体积膨胀volume dilation,

体积收缩volume shrinkage,

回火tempering,

退火annealing,

退火的,软化的softened,

软化退火,软化(处理)softening,

淬火quenching,

淬火硬化quenching hardening,

正火normalizing, normalization,

退火织构annealing texture,

人工时效artificial aging,

细长比aspect ratio,

形变热处理ausforming,

等温退火austempering,

奥氏体austenite,

奥氏体化austenitizing,

贝氏体bainite,

马氏体martensite,

马氏体淬火marquench,

马氏体退火martemper,

马氏体时效钢maraging steel,

渗碳体cementite,

固溶强化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钢屑混凝土steel chips concrete,

水玻璃,硅酸钠sodium silicate,

水玻璃粘结剂sodium silicate binder,

硅酸钠类防水剂sodium silicate waterproofing agent, 扩散diffusion,

扩散系数diffusivity,

相变phase transition,

烧结sintering,

固相反应solid-phase reaction,

相图与相结构phase diagrams and phase structures , 相phase,

组分component,

自由度freedom,

相平衡phase equilibrium,

吉布斯相律Gibbs phase rule,

吉布斯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

吉布斯混合能Gibbs energy of mixing,

吉布斯熵Gibbs entropy,

吉布斯函数Gibbs function, 相平衡phase balance,

相界phase boundary,

相界线phase boundary line,

相界交联phase boundary crosslinking,

相界有限交联phase boundary crosslinking,

相界反应phase boundary reaction,

相变phase change,

相组成phase composition,

共格相phase-coherent,

金相相组织phase constentuent,

相衬phase contrast,

相衬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相衬显微术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相分布phase distribution,

相平衡常数phase equilibrium constant,

相平衡图phase equilibrium diagram,

相变滞后phase transition lag, Al-Si-O-N

系统相关系phase relationships in the Al-Si-O-N system, 相分离phase segregation, phase separation,

玻璃分相phase separation in glasses,

相序phase order, phase sequence,

相稳定性phase stability,

相态phase state,

相稳定区phase stabile range,

相变温度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相变压力phase transition pressure,

同质多晶转变polymorphic transformation,

相平衡条件phas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显微结构microstructures,

不混溶固溶体immiscible solid solution,

转熔型固溶体peritectic solid solution,

低共熔体eutectoid,crystallization,

不混溶性immiscibility,

固态反应solid state reaction,

烧结sintering,

相变机理Phas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成核生长相变nucleation–growth transition, 斯宾那多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

有序无序转变disordered-order transition,

马氏体相变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成核nucleation,

成核机理nucleation mechanism,

成核势垒nucleation barrier,

晶核,结晶中心nucleus of crystal,

(金属组织的)基体quay,

基体,基块,基质,结合剂matrix,

子晶,雏晶matted crystal,

耔晶,晶种seed crystal, 耔晶取向seed orientation,

籽晶生长seeded growth,

均质核化homogeneous nucleation,

异质核化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均匀化热处理homogenization heat treatment,

大家一定要记住基础的单词,(比如,晶格,固溶强化等等)只需要见到他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面试英语时,先让大家读一段英文,然后直接翻译。当然对于,不认识的单词也没事,只要你虚心爱学的态度,面试的老师会帮助我们的。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晶体结构 1、晶体: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解(失稳分解):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固溶体自发地分解为两个结构与母相相同,成分不同的不均匀新相的过程。 5、贝茵畸变:通过沿晶轴膨胀、收缩的方法将一种晶体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简单均匀畸变。 6、形变记忆效应:将一种具有热弹性转变的合金在M s点以下拉伸变形,卸载后应变并没有完全恢复,但如果将试样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后,应变得到恢复,试样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合金的这种特性被称为形变记忆效应。 7、马氏体:C溶于a-Fe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呈体心正方点阵。 第十部分其他 第一目 1、化学键: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共价键:原子互相接近时,借共享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 3、离子键:两种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 4、金属键: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5、范德华键:分子间,以微弱静电子相吸引,使之结合在一起。 6、布里渊区:能量不连续的点把k空间(一维就是k轴)分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布里渊区。 第二目 7、晶界能:不论是小角度晶界或大角度晶界,这里的原子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平衡 位置,所以相对于晶体内部,晶界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高出的那 部分能量称为晶界能,或称晶界自由能。 8、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 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9、界面能:界面上的原子处在断键状态,具有超额能量。平均在界面单位面积上 的超额能量叫界面能。 10、内吸附:由于界面能的存在,当晶体中存在能降低界面能的异类原子时,这 些原子将向晶界偏聚,这种象现叫内吸附。 第三目 11、长大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晶核生长的线长度叫作长大线速度G。 12、能量起伏:是指系统中各微小体积所具有的能量短暂偏离其平均能量的现象。 13、光滑界面:指在界面处固液两相是截然分开的,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 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 14、粗糙界面:指在微固观上高低不平,存在厚度为几个原子间距的过渡层的液 固界面,这种界面在微观上是粗糙的。 15、非晶态金属:在特殊的冷却条件下,金属可能不经过结晶过程而凝固成保留 液态短程有序结构的金属 16、晶界偏析:第一种情况,两晶粒并行生长,因表面张力平衡要求,在晶界与 熔体交界处出现凹槽可深达10(-3)cm,此处可深达有利于溶质富 集,凝固后形成晶界偏析。另一种,两晶粒彼此对面生长,晶界彼 此相迂,晶界间富集大量溶质,造成晶界偏析 17、胞状偏析:当成分过冷小的时候,固溶体呈胞状方式生长。对K。<1的合金, 溶质富集于胞壁,对于K。>1的合金则溶质富集于胞中心。这种成 分不均匀现象称为胞状偏析 第四目 18、相图:就是表示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力、成分之间的关系的简明图解。 19、组织:是指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微观形貌图像。它包 括相的种类、数量、尺寸、分布及聚集状态等信息 20、组织组成体:组织中具有一定组织特征的组成体称为组织组成体。 21、相律:是表示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平衡相数之间的关 系式。 22、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被称为匀晶转变。 23、正常凝固:实际凝固过程中,固相中扩散几乎不能进行而液相中溶质可以通 过扩散、对流、搅拌,有不同程度的混合。这种凝固过程叫作正常 凝固 24、共晶转变: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个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25、不平衡共晶体: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由于固相线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 固相在线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以下,还有少量液相残 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不平衡共晶组织 26、包晶转变:一个液相与一个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个固相的转变被称为包晶 转变。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72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本课程围绕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系统介绍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弹塑性变形及回复和再结晶、材料中的扩散、结晶与凝固、材料中的相变、相结构与相图等内容及其相互联系。 目标与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材料的本质,了解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如何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以提高材料的性能、改进和发展各种热加工工艺以及合理地选材打下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先修课: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 后续相关课程:其他相关专业课程。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石德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 胡赓祥,蔡珣,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主要参考书: (1) 赵品,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第二版。 (2) 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第二版。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绪论1学时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合建 第三节原子排列方式 第四节晶体材料的组织 第五节材料的稳态与亚稳态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掌握】:熟悉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定义、特点。 【了解】:了解原子结构及键合类型;掌握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一般了解】:对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的结构与内部性能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进行概论。 第二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晶体学基础 第二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离子晶体的结构 第四节共价晶体的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0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熟悉晶体的特点、空间点阵、晶胞、晶系和布拉菲点阵,晶向和晶面的表示方法,晶体的对称性。 【掌握】:掌握材料的结合方式、晶体学基础、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致密度和配位数,点阵常数和原子半径,晶体的原子堆垛方式和间隙,多晶型性。

东南大学考研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二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 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 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 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 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 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 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 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B ” B ' 和9o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 析出B '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 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共 31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 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 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 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 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9强: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 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共 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浙江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共 14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太 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 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 线不仅各类腐跨接地回路交叉同时切断整试验;产工艺卷调控与装置试卷技术家出具范与规程高中资料,需动处理,资料试卷外部电源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纲要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大纲 四年制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用 80 学时 4 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方法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课,是介于一般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系统全面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诸如固体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相变,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以及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等,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材料的属性,熟悉材料的共性,为后继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技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深入理解材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材料研究、开发和使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材料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奠定理论基础。 2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料组织结构—成分—工艺—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如材料结构与缺陷,材料凝固与相图,塑性变形与强韧化等,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材料结构,位错理论,合金凝固,二元相图,三元相图,材料强韧化,晶体塑性变形等, 3 .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案基本内容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22 学时) 1.1 晶体学基础 1.2 常见的晶体结构 1.3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1.4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1.5 硅酸盐结构 1.6 非晶态固体结构 1.7固体的电子能带结构理论 1.8 团簇与纳M材料结构 1.9 准晶结构 本章重点: ?结晶学基础知识 (晶体的概念与性质、晶体宏观对称要素、晶体定向、 ?单位平行六面体的划分、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的概念、鲍林规则 )。 ?常见材料的结构理论与模型(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及特征、固溶体晶体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缺陷化学反应表示法、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玻璃的结构)。 ?给定条件下晶胞参数和堆积系数的计算、硅酸盐玻璃 4个基本结构参数计算。 ?固体的电子能带结构理论及应用 本章难点: 晶体的微观对称要素、晶体定向与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的确定晶体极射赤平投影、缺陷化学反应方程、硅酸盐晶体结构固体的电子能带结构。 第二章晶体缺陷( 8学时) 2.1 点缺陷 2.2 位错的结构 2.3 位错的运动 2.4 位错的应力场 2.5 位错与晶体缺陷的相互作用 2.6 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 2.7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本章重点:

(NEW)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829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5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6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东北大学429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2003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2年东北大学427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1年东北大学42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裂纹偏转增韧 2.硬取向 3.晶带定律 4.蠕变 5.反应扩散 二、简述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在材料结构转变的作用、影响,举两个实际生活中利用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进行相关制备材料的例子。 三、金属在冷变形核和退火过程中的缺陷如何变化及相关变化的驱动力。 四、分别写出纯金属、铝铜合金、三氧化二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采用的强化措施。 五、写出块型转变、马氏体转变、脱溶分解的界面微观特征。 六、(1)K0>1时滑出下面三种凝固后固体棒溶质浓度分布图。 (a)固相不能充分扩散,液相可以充分对流。 (b)固相不能充分扩散,液相仅有对流。

(c)固相不能充分扩散,液相对流不充分。 (2)考察一个成分过冷的计算题。 七、分别告诉了A、B组元的扩散常数和扩散激活能(具体数值不记得),由A、B组成扩散偶,问扩散界面会向哪一方移动以及空位会在哪里聚集。 八、三元共晶液相投影图相图的计算 (1)说明一标定成分点的娥组织转变工程。 (2)画液相相图过三角形顶点引的一条直线的垂直截面图。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真题

早就想写点东西,算是纪念自己的考研历程,一直没得空,现在写下来,也希望能对14年考材料学的学弟学妹们有一点帮助。 先说说自己为什么报考材料学,第一是地理位置,我想回东北读研;第二,我本科就学材料,材料学科能排A+的985学校,东北大学的性价比最高。因为每年真题我看了一下,考题并不难;而且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没超过360,最适合我这种不是大牛的学生考了;还有我本科是211学校,研究生想上个985的学校,在复试的时候不会劣势,毕竟我的“出身”还是不错的;第三,每年的录取比我可以接受,大概就1:4那样;这几年都是要90左右人,不像西交神马的要的人稍微少点;这里我想和学弟们说不要光看录取分数线,还要考虑录取比例,这就是大小年之分,报的人多,题目难易,会影响分数线的,比如13年报了貌似300多人,12年报的人就多,12年分数高竞争激烈,13年分数线就下来了,也许是13年报考的同学看了12年的分数吓得不敢报了吧。。。。材料工程貌似每年招不满的情况多,因为报的人少,985的面子不能丢,把分数线不能压在300一下,所以每年都会有材料学的同学复试被刷,调剂到材料工程。当然了,这也和当年基础课全国考研分数的分布情况有关系;第四就是调剂,刚才我也提到了,如果初试过了录取分数线,复试被刷了,你可以选择校内调剂,东北大学每年都会把自己校内报考的同学安置完毕才会外招,所以在调剂方面我们也有个保底的,我同学当时就是复试被刷,然后调剂的材料工程。 谈谈复习专业课的复习的吧,招生目录说李见,和徐恒均的教材,事实上李见那本是主要看,徐恒均那本辅助看看就行。想想李见教授是东北大学的,所以出题嘛你们懂得。。。。。。推荐大家可以看看上交那本材科,详细,作为辅助教材吧。 我的复习流程是:先看去年的考试大纲内容,每年变动不大,这样也有方向;我自己是9月分开始看的教材,一个半月看完第一遍,很费力,不过坚持下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就好多了,所以第一遍一定要看细,把看不懂的或者模棱两可的勾画下来,第二遍重点攻克;看第二遍教材,就要看真题了,对照真题揣摩出题人的出题心理。我个人人为真题是王道,神马的预测题,练习题都是浮云;但是唯独教材的课后习题除外,有人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味,每年可能出原题,也有可能不出,13年出了扩散的课后原题,我做到了,20分到手了,要想想20分啊!决定了普通考研同学的命运吧。。。。。看完第二遍教材,书本的知识点就应该会有清晰的把握了,第三轮到网上看看有什么资料的,找找信息啥的,不过每年考生都有怕被骗的心理,我也有过,因为网上的资料五花八门,我试过一个办法,就是多问问对方教材的专业知识,看看对方懂不懂,如果他回答的不清楚,劝大家慎重,一个不懂专业课的人你放心看他写的东西啊!最好是刚考完的吧,知识点还没忘,对考生后期问题答疑也方便。再说说复习大概重点和方向吧,就分析真题出发,对考生而言,出题难了,同学做不上的有可能是两个知识点:位错和三元相图;不过每年老师出题不会难为大家太多,出的也不是难道一点做不出,位错的计算题目已经好多年没考了,所以14年考不考可就难说了,有备无患;三元相图空间立体感不强的,不管是水平或者竖直的剖面图分析都是个压力;扩散题目去年出了,但是没考无限长和半无限长那俩公式,而是考了最简单的菲克扩散定律公式,解答的时候用数学的微分办法解出来的;所以这里就算出题,也不会难,把基本公式记住,做题无压力;固态相变这三年出题的多了,本来咱们的真题就问答题占得分数比例大,所以这里就更应该看重了,13年固态相变考到两种相变的区别,具体题目记不太清了,但是跑不了新相长大的特点,(马氏体相变的特点);还有匀质形核,考了最简单的匀质形核公式;二元相图的考题以前经常出,13年还是考了两组元形成化合物的那种相图,就写出各个反应公式就行了。凝固部分大题13年没出现,不过非平衡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不好理解,多看看吧;塑性变形13年没出现,不过Schmid定理结合晶体学出题常考,看看吧;材料强化与增韧部分每年重点,13年出了强化的,不过是和固态相变部分的时效(过饱和固溶体的

2019年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 一.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情况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近几年计划都在200人左右,其中保研占比很小可忽略,而报考人数在500左右,所以竞争压力不是很大,结合考试难度来说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硕)是性价比极高的一个选择。去年由于数学难度上升和专业课变动较大,最高分为378,而往年400有不少,往年340稳上,去年校线300以上都要,就这样招生计划也没有完成,300以上只有140人。东北大学地处沈阳,东北第一大城市,与中科院金属所有紧密合作(联合培养),东大的材料偏向黑色金属多一点,但近年来方向越来越多,逐渐在打破这种只玩钢铁的外界思维定势。东大材料院坐拥ral(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类同学的考研方向一般为中南,北科,东北大学等。不得不说东北大学是性价比之王,考研是打成功率,看谁能上,择校相当重要。如果学弟学妹们觉得不是很把握的话,可以在新祥旭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专业课是东北大学的研究生学长讲的,学长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专业课讲的比较好的,上课效果很好,我也报过,是新祥旭安排的这个学长的辅导下成功考上东北大学的。 二.初试 1.参考书目及专业课相关资料 初试是英语二,数学二,金属学与热处理(835) 重点说专业课,金属学与热处理要比各类材料科学基础的难度小,往年的机理性考题较少,主要集中在工艺考察上,试题有很大的重复率,所以复习起来好上手,做题也有成就感,这也是东大材料工程性价比高的所在。但你简单大家都会简单,谁细心就会是最后的赢家。 专业课变化,去年专业课有30分的题目变化巨大,并不是照搬或改编往年题目,而是贴近热处理课本进行出题,这也将会是今后东大材料工程考研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注重课本和课后习题也是我对大家的建议。去年100以上就是很好的成绩了,多看课本,你就会有话说,不需要一字不差的写上去,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就很棒,老师也喜欢。还有就是答题时,要分点作答,这样老师会更喜欢。金属学与热处理去年的题量也有不小的增加,从头到尾一直不停的写也差点没写完,几乎考虑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五分钟,基本就是一发卷子就蒙头写。只要平时真题背了,课后题看了,课本认真过了,你绝对有话说。最后就是图,课本上的能记住的图都熟稔于心,往试卷上一画,老师立马对你心动,画的人不多,你图文并茂,分绝对不低。 专业课的初复试资料我是在专业课老师推荐下淘宝大师兄考研买的,这家只做东北大学各专业考研。里面的真题很有价值,其他的内容一般,真题答案有1/4还得靠自己在课本中总结,答题分点,分点,分点,就是强行分也得分。 时间段的话,建议暑假就得开始过专业课的课本,暑假结束就得过完,其中有的同学难免会遇到实习种种,这并不是借口,你以为就你实习嘛? 三.复试 1.笔试参考书目 工程材料学(连法增) 这本书是东大自己出版的,其实能搞到真题的话其他资料就别买了,作用不大,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思考题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复习题与思考题 一、选择与填空 1-1下列组织中的哪一个可能不是亚稳态,即平衡态组织 a)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b)上贝氏体 c)铁素体+珠光体 d)奥氏体+贝氏体 1-2下列组织中的哪一个可能不是亚稳态 a) 铁碳合金中的马氏体 b) 铁碳合金中的珠光体+铁素体 c) 铝铜合金中的α+GPZ d) 铁碳合金中的奥氏体+贝氏体 1-3单相固溶体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会形成成分偏析: a)若冷却速度越大,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大; b)若过冷度越大,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大; c)若两组元熔点相差越大,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小; d)若固相线和液相线距离越近,则成分偏析的倾向越小。 1-4有两要平等右螺旋位错,各自的能量都为E1,当它们无限靠近时,总能量为。 a) 2E1 b) 0 c) 4E1 1-13两根具有反向柏氏矢量的刃型位错在一个原子面间隔的两个平行滑移面上相向运动以后,在相遇处。 a) 相互抵消 b) 形成一排间隙原子 c) 形成一排空位 1-15位错运动方向处处垂直于位错线,在运动过程中是可变的,晶体做相对滑动的方向。 a) 随位错线运动方向而改变 b) 始终是柏氏矢量方向 c) 始终是外力方向 1-16位错线张力是以单位长度位错线能量来表示,则一定长度位错的线张力具有量纲。 a) 长度的 b) 力的 c) 能量的 1-17位错线上的割阶一般通过形成。 a) 位错的交割 b) 共格界面 c) 小角度晶界 1-7位错上的割阶一般通过形成。 a) 孪生 b) 位错的交滑移 c) 位错的交割 1-23刃形位错的割阶部分。 a) 为刃形位错 b) 为螺形位错 c) 为混合位错 1-24面心立方晶体中Frank不全位错最通常的运动方式是。 a) 沿{111}面滑移 b) 沿垂直于{111}的面滑移 c) 沿{111}面攀移 1-25位错塞积群的一个重要效应是在它的前端引起。 a)应力偏转 b)应力松弛 c)应力集中 1-26面心立方晶体中关于Shcockley分位错的话,正确的是。 a) Shcockley分位错可以是刃型、螺型或混合型; b) 刃型Shcockley分位错能滑移和攀移; c) 螺型 Shcockley分位错能交滑移。 1-27汤普森四面体中罗-罗向量、不对应罗-希向量、希-希向量分别有个。 a)12,24,8,12 b)24,24,8,12 c)12,24,8,6 1-32 ,位错滑移的派-纳力越小。 a) 相邻位错的距离越大 b) 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越大 c)位错宽度越大 1-33层错和不全位错之间的关系是。 a)层错和不全位错交替出现; b) 层错和不全位错能量相同; c)层错能越高,不全位错柏氏矢量模越小; d)不全位错总是出现在层错和完整晶体的交界处。 1-34位错交割后原来的位错线成为折线,若。 a) 折线和原来位错线的柏氏矢量相同,则称之为扭折,否则称之为割阶;

材料人网-东北大学材料学院2004年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 1.会标晶向指数。(15分) 2.(15分)为什么单相金属的晶粒形状在显微镜下多为六边形? 3.(15分)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为什么对比热贡献很小却能很好的导电? 4(15分)已知:空位形成能是1.08ev/atm,铁的原子量是55.85g/mol,铁的密度是7.65g/cm3,NA=6.023*1023,K=8.62×10-5ev/atom-K,请计算1立方米的铁在850°C下的平衡空位数目。 5.(15分)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在(1 -11)面上,有柏氏矢量为a/2[-1 0 1]的刃位错运动,在(1 1 -1)面上有柏氏矢量为a/2[1 -1 0]的刃位错运动,当它们靠近时是否稳定?有什么变化?说明之。 6.(15分)(1)用晶向和晶面指数的组合写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及密排六方金属的全部滑移系。(2)在面心立方晶体的单位晶胞中画出一个滑移系,并标出晶面晶向指数。 7(15分)为什么材料有时会在其屈服强度以下的应力载荷时失效?如何防止?如何进行容器只漏不断的设计? 8.(15分)根据如下给出的信息,绘制出A和B组元构成的600摄氏度到1000摄氏度之间的二元相图:A组元的熔点是940摄氏度;B组元在A组元中的溶解度在所有温度下为零;B组元的熔点是830摄氏度,A在B中的最大溶解度是700摄氏度为百分之12;600摄氏度以下A在B中的溶解度是百分之8;700摄氏度时在成分点A-百分之75B有一个共晶转变;755摄氏度时在成分点A-百分之40B还有一个共晶转变;在780摄氏度时在成分点A-百分之49B有一个稳定金属间化合物凝固发生;在755摄氏度时成分点A-百分之67B有另一个稳定金属间化合物凝固反应。 9(10分)为什么在正温度梯度下合金结晶时也会发生枝晶?凝固时合金液体中成分船头波

赵品《材料科学基础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陶瓷材料【圣才出品】

第12章陶瓷材料 12.1复习笔记 一、陶瓷概述 (1)陶瓷 ①定义 传统上“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后来,发展到泛指整个硅酸盐材料,包括玻璃、水泥、耐火材料、陶瓷等。 ②分类 陶瓷一般归纳为: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 (2)新型无机材料 新型无机材料是指在传统硅酸盐材料的基础上,用无机非金属物质为原料,经粉碎、配制、成型和高温烧结制得的无机材料,如功能陶瓷,特种玻璃,特种涂层等。 (3)新型无机材料与传统硅酸盐材料的比较 ①从组成上看 新型无机材料的组成远远超过硅酸盐的范围,除氧化物和含氧酸盐之外,还有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化物及其他盐类和单质。 ②从性能上看 a.新型无机材料不仅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耐磨损等优点; b.一些特殊陶瓷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介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半导性、软磁性、硬磁性等。

二、陶瓷材料的典型结构 陶瓷是指由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或共价键。 1.离子晶体陶瓷结构 (1)分类 ①NaCl型结构:MgO、NiO、FeO等; ②CaF2型结构:等; ③刚玉型结构:等; ④钙钛矿型结构:。 (2)刚玉型结构(如图12-1-1所示) 图12-1-1Al2O3晶体结构 刚玉型结构中每晶胞有6个氧离子、4个铝离子。其中: ①氧离子占密排六方结点位置,铝离子配置在氧离子组成的八面体间隙中,但只填2/3如图12-1-1(b)所示;

②铝离子的排列要满足铝离子之间的间距最大,因此每三个相邻的八面体间隙,就有一个是有规律地空着,如图12-1-1(a)所示。 (3)钙钛矿型结构(如图12-1-2所示) 图12-1-2钙钛矿结构 钙钛矿型结构中每个晶胞中有1个钛离子、1个钙离子、3个氧离子。其中: ①原子半径较大的钙离子与氧离子作立方最密堆积; ②半径较小的钛离子位于氧八面体间隙中,构成钛氧八面体[TiO6]。钛离子只占全部八面体间隙的1/4。 2.共价晶体陶瓷结构 共价晶体陶瓷多属金刚石结构。 (1)SiC结构 SiC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类似,只是将位于四面体间隙的碳原子全换成了硅原子,如图12-1-3所示,属面心立方点阵,每个单胞拥有硅、碳原子各4个。

赵品《材料科学基础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 材料的结构【圣才出品】

第1章材料的结构 1.1复习笔记 一、材料的结合方式 1.化学键 (1)定义 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2)分类 ①共价键 a.定义 同类原子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之间不产生电子的转移,而是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形成的键被称为共价键。 b.特点 既有方向性又有饱和性。 ②离子键 a.定义 当两种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相互靠近时,其中电负性小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电负性大的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两种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键被称为离子键。 b.特点 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③金属键 a.定义 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互相作用而结合形成的键称为金属键。 b.特点 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c.电子气理论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是外层电子少,容易失去。当金属原子相互靠近时,其外层的价电子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它们在整个金属内部运动,形成电子气。 ④范德瓦尔键 分子的一部分往往带正电荷,而另一部分往往带负电荷,一个分子的正电荷部位和另一分子的负电荷部位间,以微弱静电力相吸引,使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键,称为范德瓦尔键,又称分子键。 2.工程材料的键性 在实际的工程材料中,原子(或离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只有少数是以上四种键型的极端情况,大多数是这四种键型的过渡。如果以四种键为顶点,作个四面体,就可把工程材料的结合键范围示意在四面体上,如图1-1-1所示。

图1-1-1工程材料键性 二、晶体学基础 1.晶体与非晶体 (1)原子排列的三个等级(不考虑原子的结构缺陷) 无序排列,短程有序和长程有序。 (2)晶体 ①定义 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称为晶体。 ②特点 a.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数值。 (3)非晶体 ①定义 在整体上是无序的,但原子间也靠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故在有限的小范围内观察还有一定规律,即近程有序,这样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②特点 a.非晶体不具有一定的熔点,它实质上是一种过冷的液体结构,往往被称为玻璃体。 b.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2.空间点阵 将晶体看成是无错排的理想晶体,忽略其物质性,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无数几何点。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考试大纲

2013年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硕士生入学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材料学专业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约占20% 简答题约占40% 计算题、综合论述题约占40% (四)参考书目(以下两本均可) 1)李见,材料科学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徐恒钧,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1)金属材料的结构 晶体学基础;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晶向及晶面的特点及表示,金属的晶体结构;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特点及其表征。 2)晶体缺陷 点缺陷:空位与间隙原子;点缺陷的运动;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线缺陷:位错的基本结构;位错的应力场和应变能;位错的运动与交互作

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面缺陷:晶界,孪晶界,相界,表面。 3)凝固与结晶 结晶的基本规律;结晶的基本条件;晶核的形成:形核能量变化,临界晶核,形核功,形核率;晶体的长大:长大条件,液固界面结构,长大机制,温度梯度,晶体形态;凝固理论的应用。 4)相图 相图的热力学基础;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过程和组织:匀晶、共晶、包晶、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以及铁碳相图;三元相图的成分表示及其性质;三元匀晶相图及其凝固;三元共晶相图及其凝固;包共晶型三元系相图。 5)扩散 扩散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的驱动力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 6)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 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微观机制;单晶体、多晶体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的机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的基本规律;晶体高温变形,晶体断裂;高聚物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固态相变 固态相变的类型及特点;相变的形核、长大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颗粒粗化;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共析转变的特征,马氏体转变的特征,贝氏体转变的特征。 8)材料的强韧化 材料强韧化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1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 (085204) 一、专业领域简介与研究方向 (一)专业领域简介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是国家首批试点招收与培养工程硕士的领域之一,也是首批设立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领域之一。与本领域相对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冶金与材料领域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具有学科齐全、理工结合等特点。本学科1962年起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具有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于同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依托本学科,建有“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发改委与地方共建的“材料电磁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金属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新材料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等科研教学基地。 本学科以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为重点,以功能材料为发展前沿,以金属材料升级换代和新材料研制为使命,围绕工艺绿色化、装备智能化和产品高质化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高端金属材料产品两方面实现突破,为材料的研制、生产和应用提供原创性理论和关键技术。学科立足国际前沿,致力于建设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科研与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的国际一流基地,使学科成为推动材料发展、促进材料技术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及国防建设的典范。 (二)研究方向: 1.材料设计、模拟与仿真 2.低维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3.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的调控 4.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5.高性能陶瓷及粉末冶金材料 6.材料表面技术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晶体几何基础 1-1 解释概念: 等同点:晶体结构中,在同一取向上几何环境和物质环境皆相同的点。 空间点阵:概括地表示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排列规律的几何图形。 结点:空间点阵中的点称为结点。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伸轴)的集合为对称型,也称点群。 晶类:将对称型相同的晶体归为一类,称为晶类。 晶体定向:为了用数字表示晶体中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在晶体中引入一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空间群:是指一个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要素的集合。 布拉菲格子:是指法国学者 A.布拉菲根据晶体结构的最高点群和平移群对称及空间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原则,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划分成14种类型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应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晶胞参数: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的6个参数(a、b、c、α 、β、γ ). 1-2 晶体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哪种几何图形可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 解答:⑴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①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②晶体的内部质点呈对称分布,即晶体具有对称性。 ⑵14种布拉菲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单位格子可以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 1-3 晶体中有哪些对称要素,用国际符号表示。 解答:对称面—m,对称中心—1,n次对称轴—n,n次旋转反伸轴—n 螺旋轴—ns ,滑移面—a、b、c、d 1-5 一个四方晶系的晶面,其上的截距分别为3a、4a、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解答:在X、Y、Z轴上的截距系数:3、4、6。 截距系数的倒数比为:1/3:1/4:1/6=4:3:2 晶面指数为:(432) 补充:晶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与其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 解答:①自限性:晶体的多面体形态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反映。 ②均一性和异向性:均一性是由于内部质点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中的任何一部分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异向性是由于同一晶体中的不同方向上,质点排列一般是不同的,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③对称性:是由于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对称。 ④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较之同种化学成分的气体、液体及非晶质体,晶体的内能最小。这是规则排列质点间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的原因。 晶体的稳定性是指对于化学组成相同,但处于不同物态下的物体而言,晶体最为稳定。自然界的非晶质体自发向晶体转变,但晶体不可能自发地转变为其他物态。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2+答案

习题2 1、立方点阵单胞轴长为a,给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这三种点阵的每一个阵点的最近邻、次近邻的点数,求出最近邻、次近邻的距离。 2、某正交晶系单胞中,在如下位置有单原子存在:①(0, 1/2, 0),(1/2, 0, 1/2)两种位置都是同类原子;②([1/2, 0,0]),(0, 1/2, 1/2)上是A 原子,(0, 0, 1/2),(1/2, 1/2, 0)是B 原子。问上两种晶胞各属于哪一种布喇菲点阵? 3、Fig.1 shows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 To which crystal system does this unit cell belong? (b) What would this crystal structure be called? (c) Calculate the density of the material, given that its atomic weight is 141 g/mol. Fig.1 Fig. 2 4、The unit cell for uranium has orthorhombic symmetry, with a, b, and c lattice parameters of 0.286, 0.587 and 0.495 nm, respectively. If its density, atomic weight, and atomic radius are 19.05 g/cm3, 238.03 g/mol, and 0.1385 nm, respectively, compute the atomic packing factor. 5、Three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planes for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re shown in Fig.2. The circles represent atoms. (a) To what crystal system does the unit cell belong? (b) What would this crystal structure be called? (c) If the density of this metal is 18.91 g/cm3, determine its atomic weight. 1、立方点阵单胞轴长为a,给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这三种点阵的每一个阵点的最近邻、次近邻的点数,求出最近邻、次近邻的距离。 2、某正交晶系单胞中,在如下位置有单原子存在:①(0, 1/2, 0),(1/2, 0, 1/2)两种位置都是同类原子;②([1/2, 0,0]),(0, 1/2, 1/2)上是A 原子,(0, 0, 1/2),(1/2, 1/2, 0)是B 原子。问上两种晶胞各属于哪一种布喇菲点阵? 3、Fig.1 shows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 To which crystal system does this unit cell belong? (b) What would this crystal structure be called? (c) Calculate the density of the material, given that its atomic weight is 141 g/mol. Fig.1 Fig. 2 4、The unit cell for uranium has orthorhombic symmetry, with a, b, and c lattice parameters of 0.286, 0.587 and 0.495 nm, respectively. If its density, atomic weight, and atomic radius are 19.05 g/cm3, 238.03 g/mol, and 0.1385 nm, respectively, compute the atomic packing factor. 5、Three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planes for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re shown in Fig.2. The circ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