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

——以绵阳市游仙区为例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农业顺利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城市郊区由于具有市场和区位等诸多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土地利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实现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对城市郊区乃至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借鉴意义。在我国城市化步伐全面加快的大前提下,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而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区域经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国家综合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及走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土地利用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农业土地利用优化设计是农业发展的目标农业发展全面现代化是要达到的结果。城市郊区由于具有市场和区位等诸多优势城市郊区农业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在城市郊区现代化探索、发展过程中必将会出现人文、商业、工业、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挑战,其中核心部分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其发展和适应现代化,对其优化设计能尽可能最大化的利用土地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高要求,我国庞大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在近年来一直改革与创新中进行着。无疑这要求城市向乡村扩展,而作为城市根基的农村土地,面对土地利用的变化,将何去何从,是每一位规划界学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绵阳市游仙区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为例,通过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包括:工业化与城镇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优化设计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优化设计游仙区

引言:对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的研究是目前全球土地变化研究的热

点特别是在中国城市用地不断向城市郊区农业用地扩展的今天,我国正面临着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紧张的考验。因此我国不能按照西方国家的理想空间模式来规划城市。西方国家面对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弊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空间扩散和人口疏散,用一种回归田园的方式来克服工业化为城市带来的的拥挤现象。但我国必须走紧凑型、高密度的城市发展道路。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优化设计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中自然和社会驱动力起着绝对性作用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并相应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的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绵阳市游仙区为例对绵阳市游仙区郊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1、游仙区概况

绵阳市游仙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丘陵地带,地处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中上游的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21′13″~31°33′40″,东经104°42′15″-105°8′58″,南北宽约42km,东西长约43km,气候温暖湿润,幅员面积约1017.75km2,属平坝浅丘相间地形,海拔最高728米,最低429米,森林覆盖率34.6%。森林覆盖率34.6%。东接梓潼县,南邻三台县,西界涪城区,北靠江油市,距成都市110公里。游仙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4°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5.2℃,八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6.2℃,无霜期为275天。游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9.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历年平均降水量中:春季(3-5月有)为163.2毫米,占全年的16%;夏季(6-8)降水量为622.7毫米,占全年的61%;秋季为211.9毫米,占全年的20.8%;冬季为22.2毫米,占全年的2.2%。2009年底,全区总人口5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6万人,农业人口35.2万人。

2、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2.1城市用地渗入城市郊区农业用地

根据《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及现场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游仙区建设用地2005基期年总规模为12735公顷,到2020年将达到14452公顷,新增1717公顷(表2-1),含灾后重建用地1794公顷后总计新增为3511公顷。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为-1029公顷。

而就农业用地而言,游仙区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24公顷,而建设占用城郊农业用地20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80公顷。2006-2010年补充耕地仅40公顷。见表2-2

表2-1建设用地指标分解

表2-22006-2010年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

2005年末,全区农业用地面积8665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2735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238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1%、12.5%和2.3%。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全区农用地面积为838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3%,比2005年降低2.8个百分点;其他土地面积为17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比2005年降低0.6个百分点。(表2-3至表2-5)

表2-3土地利用一级分类结构调整情况 年份 农用地(公顷) 农用地 比例(%) 建设用

地(公

顷)

建设用地比例(%) 其他土地(公顷) 其他土地比例(%) 2005 86655 85.1 12735

12.5 2384 2.3 2010 86656 85.1 14040

13.8 2160 2.1 2020

83803 82.3 16246

15.9 1740 1.7 建

地 指标分解

规模(公顷) 城市建设用地

1782.8 建制镇 881 农村居民点 -1029 独立建设用地 1193 交通水利

550.6 其他建设用地

132.6 新增建设用地合计 3511

地区

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公顷)

2006-2010年补充耕地(公顷) 用地规模 建设占用农用地

建设占用耕地 游仙

区 224 204 80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