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制造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德国汽车制造业战略与结构调整的做法及其启示
汽车制造业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也是德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金融危机造成的国外需求萎缩、信贷紧缩、资产缩水使本已遭受高油价、经济疲软而现颓势的全球汽车市场雪上加霜,也给严重依赖出口的德汽车制造业造成重大打击。当前,德汽车制造业正利用全球经济衰退之际加快产业战略与结构调整的步伐。鉴于德汽车制造业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地位及其在全球的布局,德汽车制造业的战略与结构调整对世界汽车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当前德汽车制造业战略与结构调整的做法
(一)掀起并购大浪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和加深,全球汽车业进入了“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德国汽车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成了全球汽车业并购大战的主战场之一,主要并购大案有:
1. 大众与保时捷强强联合
大众与保时捷并购案由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一手策划。最初是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陆续收购大众汽车股份。2009年初,保时捷拥有了大众集团51%的股份。当时,保时捷的营业额只有74亿欧元,而大众集团的营业额高达近1500亿欧元,比保时捷大近20倍。然而,保时捷最终非但未能吞下大众却反被大众收购,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众公司法”赋予持有大众集团20%股权的下萨克森州政府拥有特殊的“少数否决权”,造成拥有大众多数股份的保时捷无法真正享有对大众的控制权;二是金融危机为大众集团绝地反击提供了机会。保时捷为收购大众债台高筑,欠下100亿欧元债务,亟需注入新的资金,而在金融经济危机时期又难以筹措资金。
大众与保时捷强强联合,形成拥有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奥迪等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在内的10大汽车品牌、年产能在640万辆以上的汽车巨无霸,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但要取代丰田夺得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桂冠也并非易事。从品牌和车型看,大众-保时捷拥有中低档、高档和顶级品牌,远远多于丰田。从市场布局看,大众在中国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却在北美市场落后于丰田。在高档轿车领域,大众与保时捷高档轿车市场占有率在36%至40%之间,已取得市场支配地位,但在具有未来潜力很大的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方面,大众明显落后于丰田。虽然大众汽车集团目前是全球少有的盈利汽车巨头之一,但大众并购保时捷后能否顺利完成整合,并发展成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目前尚难预料。
2. 欧宝公司竞购案
此案从今年2月通用汽车透露出售意向后,引发了一场精彩的商战大戏。菲亚特起先最为积极,但也最早退出角逐。中国北汽集团也参与竞争,但一开始就被以“北汽不具备经营全球汽车业务经验”为由排除在外。如今入围的是奥地利与加拿大合资企业麦格纳和比利时RHJ国际投资公司。欧宝公司最终花落谁家目前尚未确定,有关各方的立场和意图已十分明确。德国欲借欧宝破产和重组之机尽可能地保留欧宝在德国的生产基地,将通用汽车挤出德
国,为此承诺向收购方提供最高可达45亿欧元的融资担保和投资补贴,因而敦促通用汽车尽快做出选择。德选择麦格纳也想借机拓展俄罗斯汽车市场,因为麦格纳重整欧宝计划的核心亮点是与俄罗斯嘎斯汽车公司组成生产联盟,着力将新欧宝打入俄罗斯市场。麦格纳的收购资金主要来自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其并购后的欧宝公司股权方案中,麦格纳仅占20%,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占35%,其余10%归欧宝员工,通用汽车暂时持有35%。美方则采取拖延策略,通用汽车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决断,一方面是为了不断抬高要价,另一方面公开倾向于选择RHJ国际投资公司,以便为日后杀个回马枪埋下伏笔。
俄罗斯参与并购欧宝背后俨然是一个大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战略。俄罗斯总理普金公开表示,希望整合欧宝的计划能够列入俄罗斯汽车发展战略。在麦格纳并购方案中,计划将欧宝的年产量从150万辆提高到500万辆,其中100万辆将在俄罗斯销售。
3. 舍弗勒收购大陆:典型的“蛇吞象”
2008年8月,舍弗勒集团以小吃大,以144亿欧元收购了规模大于自己数倍的欧洲第二大轮胎制造商大陆集团。当年,舍弗勒集团销售收入89亿欧元,而大陆集团的销售收入高达242亿欧元。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舍弗勒陷入债务危机,大陆集团也曾试图反戈一击,但舍弗勒一方面利用大陆集团内部分歧,另一方面利用掉期交易这一金融手段,最终打赢了这场“蛇吞象”并购战。2009年8月18日,舍弗勒集团与包括瑞士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在内的5家银行达成了120亿欧元的债务再融资协议,从而有助于其完成与大陆集团的合并交易。舍弗勒与大陆集团合并后成为仅次于博世公司的世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对德国和世界汽配行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4. MAN收购中国重汽(18.08,-1.16,-6.03%)股权
2009年7月,德国商用车巨头曼(MAN)公司与中国重汽签署了股权与技术转让合同。根据合国,曼将斥资5.6亿欧元收购中国重汽25%加一的股权;与此同时,中国重汽将支付8500万欧元获得曼公司生产符合欧V排放标准的卡车引擎的独家技术转让;双方还将合作生产卡车和卡车部件,同时联手开发一款新的中型卡车,缩小两家企业卡车产品线之间的差距;合并后的全球销售团队将销售各种类型的卡车。这笔交易使曼赢得了抢占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制高点,为曼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奠定了基础;而中国重汽获得了宝贵的技术,按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的估计,技术转让帮助中国重汽将8年的研发时间压缩至3个月的转让过程。此外,该交易也有利于中国重汽走向国外,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二)制定电动汽车国家发展计划,大力促进电动汽车研发
8月19日,德政府批准了由德经济部、环境部和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电动汽车国家发展计划”,目标是至2020年使德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该计划确定了今后10年将采取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措施,重点促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以生产节能、安全和可靠的电动汽车。联邦政府将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大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建立电动汽车专用车道、停车位等,以鼓励民众购买电动汽车。德政府还将适时研究是否对第一批电动汽车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德政府已在第二套经济刺激计划中拨款5亿欧元,用于促进电动汽车的研发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