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女性主义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4期凯里学院学报Vol.31No.4 2013年8月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 Aug.2013
寻找女性主义的声音
———解读《色戒》中王佳芝形象
杨璇
(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摘要:张爱玲在《惘然记》的卷首语中说,《色戒》这个小故事曾让她震动。可以说《色戒》是张爱玲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在作品里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忽略了革命与女性的关系,关注的是女性个体及其生存环境。本文将以文中王佳芝为分析对象,探讨女性的生命缺陷,社会舆论道德对女性的压迫,以及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工具地位。
关键词:色戒;王佳芝;生命缺陷;女性主义
论文编码: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3.04.33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热播之后,使一直处于边陲地位的张爱玲小说《色戒》受到广泛关注。《台湾中国时报》张小虹说:“李安的《色戒》拍出了张爱玲写出来的《色戒》,李安的《色戒》也拍出了张爱玲没有写出来的《色戒》。”李安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色戒》,用他的理解和表现手法来展现他给大众的《色戒》,但这并不代表是张爱玲的本意,这也让更多人忽略了张爱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要表达的深刻的女性主义内涵。
一
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在一个大时代,一个对个体有着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大时代。小说中的大学生王佳芝和他的同学,便是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谋划了一场爱国锄奸活动。张爱玲在《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的短文中曾说过:“王佳芝凭一时爱国心的冲动。”[1]这一点不可置否,然而回归文本阐释,不难看出,王佳芝参与活动的“冲动”不仅来自单纯的爱国心,也来自王佳芝作为女性的与生俱来的生命缺陷———虚荣和对爱情的幻想。这一生命缺陷成为她选择革命的冲动,帮助她成功扮演了间谍的角色,但最终也导致她走向背叛。
王佳芝是乱世中的佳人,拥有绝对的浪漫和虚荣的前提。“自从十二三岁就有人追求”,“从十五六岁起她就只顾忙着抵挡各方面来的攻势”。在香港公演爱国历史剧的成功,让她拥有了“当家花旦”的称号,更助长了她参与爱国锄奸活动的虚荣冲动。“下了台她兴奋得松弛不下来,大家吃了宵夜才散,她还不肯回去,与两个女同学乘双层电车游车河。”对自我的肯定和虚荣,青春的狂热冲动,最终在那天晚上“连梁闰生都不十分讨厌了”。于是王佳芝决定为革命献身,与梁润生发生性关系,将戏继续演下去。后来,王佳芝成功引诱易先生,在等待易先生时有一段遐想:“她倒是演过戏,现在也还是在台上卖命,不过没人知道,出不了名”。这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名气的渴望。在珠宝店,看到粉红钻戒,直接表达了“可惜不过是舞台上的小道具,而且只用这么一会工夫,使人感到惆怅”的惋惜自怜之情,这里的钻石正是虚荣的代表。易先生用金条付账的派头让王佳芝想到了英文中的一句话:“权势是一种春药。”她说:“对不对她不知道。她是最完全被动的。”其实她心里清楚自己对于权势的依赖和欲望,如果可以主动,这“春药”必然让她乐不思蜀。王佳芝将爱国锄奸这样的事想得过于简单了,因为一时的虚荣冲动而决定扮演非专业的色情女间谍,最终必然在虚荣心的感召和内心矛盾中走向背叛和失败。
王佳芝作为女性的生命缺陷,同样体现在她对
收稿日期:2013-04-07
作者简介:杨璇(1984-),女,福建将乐人,硕士,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119
爱情的幻想和期望。对待爱情,她先是认为自己可能喜欢邝裕民,于是甘愿为了爱情参加革命,甚至牺牲自己,以此来博得邝裕民的关注和认可。对邝裕民的爱情幻想,正是王佳芝对爱情、对归属感强烈期望的表现。但是在看到邝裕民和他人一样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牺牲之后,王佳芝对他由失望到绝望,最终到恨,转而沉迷于易先生对自己的好,以至于在最后刺杀时刻,她还在想:“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女性对爱情依赖和期望的天性,开始颠覆王佳芝曾经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这个时候的她不再是一个爱国间谍,而是一个女性,一个单纯的需要爱、需要归属的女性。于是,当她看到易先生的悲哀的微笑,开始晕眩,觉得“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女性是需要爱的,当发现身边的朋友和所爱之人也不过是虚伪的迎合,面对易先生对自己的特别,就算是饮鸩止渴,她也会在所不惜。因为女人为了爱情是可以不顾一切的,女人的“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2]
王佳芝是入世未深的佳人,加上时不时流露的对爱情的渴望,使其有着与生俱来的魅力。也正是这一点,让王佳芝扮演的美人计非常出色,以至于老狐狸般狡猾的易先生也丢开了警戒之心,但也让王佳芝最终迷失理智,在对爱的渴望中背叛了初衷。这一点在许多细节之处都有流露。王佳芝知道矮小的易先生喜欢高个的女人,走进珠宝店,“知道他在看,更软洋洋地凹着腰。腰细,婉若游龙游进玻璃门”,这一个自觉又不自觉的多余动作,已经表明投入情妇角色表演的王佳芝乐在其中了。珠宝店的选择让王佳芝略有失望,店家拿出一个粉红钻石,“她怔了怔,不禁如释重负。看不出这爿店,总算替她争回了面子。”王佳芝俨然一副情妇样,显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麦太太,当成了易先生的情人。
当然,张爱玲在表现王佳芝的情感变化时,笔墨较少,读者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文中提到了“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句话似乎隐含着性启蒙对王佳芝性意识的觉醒。对待同样是和自己发生过性关系的梁闰生,“不是本来讨厌梁闰生,只有更讨厌他”,而对于易先生,她却在怀疑自己“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易先生的老练和娴熟,唤醒了王佳芝的性意识,并使得王佳芝误把性当作了真爱的理由。“女子本来就有弱质化、物质化、肉身化的一面,在权势面前,女人容易屈服,在物质面前,女人容易被迷惑,在身体欲望面前,女人更是沉醉不好自拔”,这是对男权社会里,女性生命缺陷的最好诠释。[3]
二
在王佳芝的“革命同志们”的“背后讨论过”和“别具用心”下,王佳芝单纯地接受了为革命献身的要求。事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王佳芝的悲剧。悲剧不仅在于事先同伴们的私下商量就没征得王佳芝本人意见,更在于王佳芝在男性价值的参照下也自觉地认同了这样的决定。于是,王佳芝很快就发现,他们利用了她的身体作为自己爱国热情的手段,同时却又明显地表示出对她的鄙视和疏离。“她不但对梁闰生要避嫌疑,跟他们这一伙人都疏远了,总觉得他们用好奇的异样的眼光看她”。世俗排挤的眼光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对当时的女性犹如生一般的重要。王佳芝失去贞操,出发点本是崇高的爱国的思想,况且还有“革命同志们”的支持、鼓励和钦佩。现在贞操失去,计划落空,身为受害者的她,本更应该得到关爱和理解,得到的却是鄙视和疏离。虽然后来计划继续,他们又重新找到她,但她也开始醒悟到“我傻,反正就是我傻。”但纯真的她总感觉到自己的牺牲没有白白浪费,于是会有“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然而作为女性有其特有的敏感性,在心灵受到挫折后,王佳芝只好推翻原有的奉献理想,为自身考虑。处在当时境况的她难免会认为,自己不过成为了他人爱国激情的工具,即使刺杀成功了又能如何呢?也许能得到政治上的光荣,但是作为女人,她会得到耻辱。社会道德舆论在对待女性的贞操方面往往是冷漠和残酷的,如此不公平的特殊对待,给女性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不言而喻。所以,当王佳芝的革命理想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时候,她也就发生了动摇,才会在刺杀的关键时刻把易先生平静而略显悲凉的表情误解为“这个人是爱我的”。
三
王佳芝一厢情愿幻想着的爱情,在易先生的概念里,不过是中年纳宠,是对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的肯定。“恨不得要人家取笑他两句。也难说,再深沉的人,有时候也会得意忘形起来”。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各种用途的工具,是男性的附属品。“他是实在诱惑太多,顾不过来,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还非得钉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易先生对待王佳芝,用的也是惯用的伎俩,王佳芝在他的眼里只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