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在急诊中的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大黄、厚朴(麻子仁丸) •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5、郁 李 仁
药材
•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的成熟种 子。
• 【处方名】郁李仁。 • 【药性】辛、苦,平。归大肠、小肠经。 • 【功效应用】 • 1.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火麻仁、柏子仁
、杏仁(五仁丸) • 2.利水消肿—水肿、脚气浮肿—桑白皮、
用量用法:10~15g开水溶化或药汁冲服。 使用注意: 1.孕妇忌服 2.汤药不宜过浓(引起幽门痉挛) 3.十九畏:硫磺畏朴硝。 朴硝:含杂质较多,多作外敷用。 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 玄明粉:质纯净,除内服外,常作口腔病、
眼病外用。
3、番 泻 叶
【来源】为豆科植物 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 的小叶。生用。 【处方名】番泻叶。 【药性】甘、苦,寒 。归大肠经。
• 【处方名】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 炭、川军、酒军、川军炭。
性味:苦、寒
功用: 1.泻下攻积:治积滞便秘之要药。 (1)便秘实证: A.尤宜于胃肠实热积滞便秘(阳明腑实证 ):大承气汤 B.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黄龙汤 C.热结津伤,燥屎不行者:增液承气汤 D.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温脾汤
(2)腹泻实证: A.湿热泻痢,里急后重:芍药汤 B.食积腹泻,泻下不爽:木香槟榔丸
5.清泄湿热— (1)湿热黄疸:茵陈蒿汤 (2)湿热淋证:八正散
用法用量:煎服,3~12g。 生用,后下,或开水泡服—泻下力强 酒大黄—泻下力较弱弱,活血作用较好 大黄炭—止血
2、芒硝
玄明粉
【来源】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 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 (Na2SO4.10H2O)。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 过滤,冷却后析出的结晶,称朴硝或皮 硝;将朴硝再与萝卜加水共煮,取上层 液冷却后析出结晶,则称芒硝;芒硝经 风化后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 玄明粉或元明粉。
2.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1)血热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咯血:泻心
汤。 (2) 火热上炎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
痛:凉膈散 。
3.活血祛瘀— (1)产后瘀阻腹痛:下瘀血汤 (2)血瘀经闭:桃核承气汤 (3)跌伤瘀痛:复元活血汤
4.清热解毒— (1)痈疮肿毒:牛黄解毒片。 (2)肠痈腹痛:大黄牡丹皮汤 (3)烫伤:配地榆,麻油调敷患处。
功用: 泻下导滞—便秘
–小剂量缓泻,大剂量则攻下,用于热结便 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
–清肠剂:服用方便,广泛用于X线腹部摄 片、肠镜检查、腹部手术,以清洁肠道。
用法:
–缓下:1.5-3g; –攻下:5g-10g; –开水泡服,入煎剂宜后下。
4、火 麻 仁
药材
• 【来源】桑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 • 【处方名】火麻仁、大麻仁、麻子仁。 • 【药性】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 【功效应用】 • 润肠通便—老人、产后、体弱津血不足肠燥
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 【功效应用】
•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大戟
• 1.泻水逐饮
•
└风痰癫痫—入猪心煨后与朱砂为丸
• 2.消肿散结—痈肿疮毒—外用
•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5~1g(本品有效成分 不溶于水,故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8、芫 花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 花的花蕾。生用或醋制 用。
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7、大 戟
饮 片
•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醋制用或生用 • 【处方名】大戟、京大戟。 • 【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 【功效应用】 • 1.泻水逐饮—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甘遂、
芫花 • 2.消肿散结—热毒痈肿疮毒及痰火凝聚之瘰疬
痰核 • 【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
赤小豆 • 【用法用量】煎服,6~12g。
6、甘
遂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药材
原植物
•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 醋制用或生用。
• 【处方名】甘遂、制甘遂、醋甘遂。
• 【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 大肠经。
• 【功效应用】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大戟
• 1.泻水逐饮 └风痰癫痫—入猪心煨后与朱砂为
丸
• 2.消肿散结—痈肿疮毒—外用 •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5~1g(本品有
下法在急诊中的应用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一、下法
(一)概述
• 下法是指通过泻下通便,使积聚体内的宿 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 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临床治 病“八法”中最重要的治法之一。
(一)概述
• 下法始见于《内经》,广泛运用于临床则 始于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伤寒论》全书397 条中,论攻下条文有 90条,所治病证达20 多种,治法有峻下、 缓下、轻下等之分,方药有三承气汤及麻 子仁丸、桃核承气汤等。后世医家,特别 是金元时期攻邪派代表人物张从正、清代 温病大家吴鞠通对张仲景的下法又有新的 发挥。
寒下 温下 润下
里热积滞证 三承气汤
里寒积滞证 温 脾 汤
津亏肠燥之 便秘证
麻子仁丸
逐水痰
顽痰老痰证
逐水 水饮壅盛实证
滚痰丸 十枣汤
逐瘀
下焦蓄血证 桃十核枣承汤气汤
攻补 兼施
里实正虚便秘证 黄龙汤
(三)常用泻下药
1、大黄
•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 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生用,或酒炒 ,酒蒸,炒炭用。
【处方名】芒硝、元明粉、玄明粉。
性味:咸、苦、寒
功用
1.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实热积滞,大 便燥结。善软化燥屎,为治实热积滞,大
便燥结之佳品,常与大黄相须为用。
“大黄善涤荡,芒硝善润燥软坚,二者 刚柔相济”(张锡纯)
2.清热消肿(外用)— (1)疮痈肿毒 (2)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冰硼散(硼砂、 冰片、朱砂)、西瓜霜; (3)乳痈: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 ; (4)肠痈:配大黄、大蒜,捣烂外敷。
(一)概述
• 目前,下法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儿 科、妇科、五官科、骨伤科、精神科等多 种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急重症的治疗 上,有着独特的重要价值。
(二)分类、适应症、代表方
• 下法主要应用于里有实邪的疾病,因病邪 有积滞、水饮、瘀血之不同,病性有寒、 热之异,人体有强、弱之别,病势有急、 缓之殊,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 逐痰、逐水、逐瘀以及攻补兼施等几种。
5、郁 李 仁
药材
•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的成熟种 子。
• 【处方名】郁李仁。 • 【药性】辛、苦,平。归大肠、小肠经。 • 【功效应用】 • 1.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火麻仁、柏子仁
、杏仁(五仁丸) • 2.利水消肿—水肿、脚气浮肿—桑白皮、
用量用法:10~15g开水溶化或药汁冲服。 使用注意: 1.孕妇忌服 2.汤药不宜过浓(引起幽门痉挛) 3.十九畏:硫磺畏朴硝。 朴硝:含杂质较多,多作外敷用。 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 玄明粉:质纯净,除内服外,常作口腔病、
眼病外用。
3、番 泻 叶
【来源】为豆科植物 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 的小叶。生用。 【处方名】番泻叶。 【药性】甘、苦,寒 。归大肠经。
• 【处方名】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 炭、川军、酒军、川军炭。
性味:苦、寒
功用: 1.泻下攻积:治积滞便秘之要药。 (1)便秘实证: A.尤宜于胃肠实热积滞便秘(阳明腑实证 ):大承气汤 B.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黄龙汤 C.热结津伤,燥屎不行者:增液承气汤 D.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温脾汤
(2)腹泻实证: A.湿热泻痢,里急后重:芍药汤 B.食积腹泻,泻下不爽:木香槟榔丸
5.清泄湿热— (1)湿热黄疸:茵陈蒿汤 (2)湿热淋证:八正散
用法用量:煎服,3~12g。 生用,后下,或开水泡服—泻下力强 酒大黄—泻下力较弱弱,活血作用较好 大黄炭—止血
2、芒硝
玄明粉
【来源】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 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 (Na2SO4.10H2O)。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 过滤,冷却后析出的结晶,称朴硝或皮 硝;将朴硝再与萝卜加水共煮,取上层 液冷却后析出结晶,则称芒硝;芒硝经 风化后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 玄明粉或元明粉。
2.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1)血热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咯血:泻心
汤。 (2) 火热上炎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
痛:凉膈散 。
3.活血祛瘀— (1)产后瘀阻腹痛:下瘀血汤 (2)血瘀经闭:桃核承气汤 (3)跌伤瘀痛:复元活血汤
4.清热解毒— (1)痈疮肿毒:牛黄解毒片。 (2)肠痈腹痛:大黄牡丹皮汤 (3)烫伤:配地榆,麻油调敷患处。
功用: 泻下导滞—便秘
–小剂量缓泻,大剂量则攻下,用于热结便 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
–清肠剂:服用方便,广泛用于X线腹部摄 片、肠镜检查、腹部手术,以清洁肠道。
用法:
–缓下:1.5-3g; –攻下:5g-10g; –开水泡服,入煎剂宜后下。
4、火 麻 仁
药材
• 【来源】桑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 • 【处方名】火麻仁、大麻仁、麻子仁。 • 【药性】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 【功效应用】 • 润肠通便—老人、产后、体弱津血不足肠燥
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 【功效应用】
•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大戟
• 1.泻水逐饮
•
└风痰癫痫—入猪心煨后与朱砂为丸
• 2.消肿散结—痈肿疮毒—外用
•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5~1g(本品有效成分 不溶于水,故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8、芫 花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 花的花蕾。生用或醋制 用。
效成分不溶于水,故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7、大 戟
饮 片
•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醋制用或生用 • 【处方名】大戟、京大戟。 • 【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 【功效应用】 • 1.泻水逐饮—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甘遂、
芫花 • 2.消肿散结—热毒痈肿疮毒及痰火凝聚之瘰疬
痰核 • 【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
赤小豆 • 【用法用量】煎服,6~12g。
6、甘
遂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药材
原植物
•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 醋制用或生用。
• 【处方名】甘遂、制甘遂、醋甘遂。
• 【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 大肠经。
• 【功效应用】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大戟
• 1.泻水逐饮 └风痰癫痫—入猪心煨后与朱砂为
丸
• 2.消肿散结—痈肿疮毒—外用 •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5~1g(本品有
下法在急诊中的应用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一、下法
(一)概述
• 下法是指通过泻下通便,使积聚体内的宿 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 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临床治 病“八法”中最重要的治法之一。
(一)概述
• 下法始见于《内经》,广泛运用于临床则 始于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伤寒论》全书397 条中,论攻下条文有 90条,所治病证达20 多种,治法有峻下、 缓下、轻下等之分,方药有三承气汤及麻 子仁丸、桃核承气汤等。后世医家,特别 是金元时期攻邪派代表人物张从正、清代 温病大家吴鞠通对张仲景的下法又有新的 发挥。
寒下 温下 润下
里热积滞证 三承气汤
里寒积滞证 温 脾 汤
津亏肠燥之 便秘证
麻子仁丸
逐水痰
顽痰老痰证
逐水 水饮壅盛实证
滚痰丸 十枣汤
逐瘀
下焦蓄血证 桃十核枣承汤气汤
攻补 兼施
里实正虚便秘证 黄龙汤
(三)常用泻下药
1、大黄
•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 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生用,或酒炒 ,酒蒸,炒炭用。
【处方名】芒硝、元明粉、玄明粉。
性味:咸、苦、寒
功用
1.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实热积滞,大 便燥结。善软化燥屎,为治实热积滞,大
便燥结之佳品,常与大黄相须为用。
“大黄善涤荡,芒硝善润燥软坚,二者 刚柔相济”(张锡纯)
2.清热消肿(外用)— (1)疮痈肿毒 (2)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冰硼散(硼砂、 冰片、朱砂)、西瓜霜; (3)乳痈: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 ; (4)肠痈:配大黄、大蒜,捣烂外敷。
(一)概述
• 目前,下法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儿 科、妇科、五官科、骨伤科、精神科等多 种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急重症的治疗 上,有着独特的重要价值。
(二)分类、适应症、代表方
• 下法主要应用于里有实邪的疾病,因病邪 有积滞、水饮、瘀血之不同,病性有寒、 热之异,人体有强、弱之别,病势有急、 缓之殊,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 逐痰、逐水、逐瘀以及攻补兼施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