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泰州市姜堰区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一、形势分析 (1)
(一)主要任务实施进展 (1)
(二)存在问题 (2)
(三)面临的机遇挑战 (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主要目标 (7)
三、主要任务 (8)
(一)加快推进污染治理,集中开展污染减排 (8)
(二)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20)
(三)降低重点领域环境风险 (25)
(四)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29)
(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34)
四、工程项目 (36)
(一)工程项目支持方向 (36)
(二)资金来源 (36)
五、组织实施 (37)
(一)强化组织协调 (37)
(二)健全考核评估 (37)
(三)增强科技支撑 (38)
(四)强化工程保障 (39)
(五)加强规划衔接 (39)
“十三五”时期,是姜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根据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按照泰姜政办〔2015〕74号文《区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计划的通知》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形势分析
(一)主要任务实施进展
环保优先方针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十二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生态建设就是促发展、惠民生”的理念,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丽姜堰”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生态区建设为载体,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坚持环保优先”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姜堰”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蓝天工程,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严控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秸杆焚烧等,PM2.5浓度不断下降;推进清水工程,持续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安全;开展城乡河道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活水截污工程,治理、修复河道水域生态,打造“水清、水灵、水美”
的生态水环境;加强重点土壤污染源监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速,镇街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得到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置;农村地区垃圾清运体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十二五”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重化工业规模明显扩张、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二)存在问题
生态空间协调性较差,环境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姜堰区现状的生态空间与其它空间的协调性较差,并未充分考虑生态敏感性及建设现状,生态红线范围内外的用地协调性有待提升,各生态空间之间的联系度低,有待进一步从全局层面进行统筹保护。姜堰区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应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良好,空气质量除PM10、PM2.5外,其他指标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未来亟需调整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近几年,姜堰区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近年来,姜堰的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且经济总量在泰州市的比重在逐年降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现有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未来应着重关注如何应对外来多变的环境因素,调整内部生产要素,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等问题。
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城镇空间质量有待提升。根据姜堰现有土地利用状况,考虑到生态保护及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现有的存量土地资源将难以支撑姜堰目前的发展模式。缺乏建设用地资源,土地利用效率低,城镇空间关联程度不足等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姜堰的发展。未来如何进行合理的存量规划,对城镇空间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镇空间质量成为姜堰区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三)面临的机遇挑战
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压力大。“十二五”期间,姜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态势不确定性较大,结构性污染仍很突出,对姜堰区资源和环境带来较大挑战。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刚性增长,持续降低单位能耗以及污染减排的压力较大;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居高不下,对污染减排和环境改善任务带来较大压力,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未利用地占用、自然资源破坏导致较大的生态系统威胁,且未来10年之内将持续存在。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还远
未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压力较大。城镇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占有率低,集中供热、节能节水尚有较大潜力,农业节水灌溉和中水回用等建设亟待开展。环保投入还没能形成稳定的投资渠道,污染治理设施和城市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尚需时日,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任务较重,绿色发展能力亟待强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资金尚存不足。
环境风险防范的形势将进一步严峻。近几年,姜堰区一直处于环境高风险期,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十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将呈增加趋势;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将有可能集中显现。防范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保障环境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
区域开发强度的生态管控急需加强。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是关系全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姜堰区划定的生态红线区有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为限制开发区,即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发展不导致生态功能下降的产业与建设项目,但是对允许开发的强度尚缺少明晰的要求与控制措施。
生态消费理念和文明意识亟待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形成全民共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观念与做法尚未扭转,开发与保护共生共赢尚未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节水、节能、绿色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