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获奖优质课元素周期律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3课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3课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3fcf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3.png)
C.r(Na+) > r(Mg2+) > r(Al3+) D.r(Cl -) > r(F-) > r(F)
小结: (1)比较微粒半径大小: 三看
一看电子层数
二看核电荷数
三看核外电子数或 最外层电子数
(2)对于同种元素: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②阴离子半径 > 原子半径 (3)对于电子层构造相同旳离子:
1 2 3 4 5 6 Cs 7
B Al Si
Ge As Sb
F
Te Po At
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旳递变规律可 推知:金属性最强旳元素是铯(Cs),位于第六 周期第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旳元素 是氟(F),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右上角)。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旳元素既有一定旳金属性, 又有一定旳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现象
化学方程 式
Mg
Al
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较迅速反应生成气体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钠、镁、铝(同周期旳金属)旳性质
钠
镁
铝
单质与水 (或酸)
反应
与 应 应 放冷 :出剧水反氢烈,反气。与与与放沸酸冷出较水反水氢快反应反气应应。剧慢烈,都, 。与 氢较酸 气剧,反 。烈放应出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旳排布
1.核外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不同区域(电子层) 作不规则旳高速运动
• 2.电子按能量高下在核外分层排布。
1234567 K LMNOP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核外电子排布图
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3a26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8.png)
+7 +6 +5 +4 +3 +2 +1
-1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 -3 -4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价电子:元素的最外层中的电子(主族元素) ②主族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③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课堂练习:
1、下列递变规律中对的的是( C ) A、Na、Mg、Al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B、Cl、Br、I 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C、Si、P、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C、N、O、F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思考:在同一周期、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 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如何变化?
同一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碱性依次削弱。
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削弱, 碱性依次增强。
同一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同一主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削弱。
元素化合价周期性递变图
周期数=最外电子层数
练习
推算原子序数为 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 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 期 族序 数数
6 2,4 13 2,8,3 34 2,8,18,6
2 ⅣA 3 ⅢA
4 ⅥA
53 2,8,18,18,7
-1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 -3 -4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价电子:元素的最外层中的电子(主族元素) ②主族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③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课堂练习:
1、下列递变规律中对的的是( C ) A、Na、Mg、Al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B、Cl、Br、I 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C、Si、P、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C、N、O、F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思考:在同一周期、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 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如何变化?
同一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碱性依次削弱。
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削弱, 碱性依次增强。
同一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同一主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削弱。
元素化合价周期性递变图
周期数=最外电子层数
练习
推算原子序数为 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 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 期 族序 数数
6 2,4 13 2,8,3 34 2,8,18,6
2 ⅣA 3 ⅢA
4 ⅥA
53 2,8,18,18,7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必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必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d319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8.png)
第27页
1.下列相关元素周期表说法中不正确是 () A.长周期中,第ⅡA族右侧为第ⅢB族,第 ⅢA族左侧为第ⅡB族 B.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共有18列,其中第三 列含有元素种类最多 C.副族和第Ⅷ族中所有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 一定位于第ⅡA族
第28页
解析: 依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选项A正确。 元素周期表第三列因含有镧系、锕系元素,故元 素种类最多,选项B正确。副族和第Ⅷ族统称为 过渡元素,所有为金属元素,选项C正确。某元 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也许位于 第ⅡA族,也也许为稀有气体元素He(0族)。 答案: D
第35页
热点试验 探究短周期元素—H、He排布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元素化学性质含有相同 性。探究H、He在周期表中排布主要依据两原子 原子结构特点和两元素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该类 题目的发散思维性较强,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 期表编排原则以及元素化学性质掌握程度、灵活 应用能力。
第36页
[探究举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元素周期律为 课题研究“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他 们提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四种方案:
第46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判断中正确是 () A.三个短周期都含有8种元素 B.四个长周期都含有18种元素 C.第ⅠA族,即包括7种碱金属元素 D.0族含有6种元素
第47页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含有元素分别 为2、8、8、18、18、32、26,因此A和B错误; 第ⅠA包括六种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C错误;0 族元素包括He、Ne、Ar、Kr、Xe、Rn六种元素, D正确。 答案: D
第15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中,正确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多少排布而成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在同一族
1.下列相关元素周期表说法中不正确是 () A.长周期中,第ⅡA族右侧为第ⅢB族,第 ⅢA族左侧为第ⅡB族 B.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共有18列,其中第三 列含有元素种类最多 C.副族和第Ⅷ族中所有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 一定位于第ⅡA族
第28页
解析: 依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选项A正确。 元素周期表第三列因含有镧系、锕系元素,故元 素种类最多,选项B正确。副族和第Ⅷ族统称为 过渡元素,所有为金属元素,选项C正确。某元 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也许位于 第ⅡA族,也也许为稀有气体元素He(0族)。 答案: D
第35页
热点试验 探究短周期元素—H、He排布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元素化学性质含有相同 性。探究H、He在周期表中排布主要依据两原子 原子结构特点和两元素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该类 题目的发散思维性较强,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 期表编排原则以及元素化学性质掌握程度、灵活 应用能力。
第36页
[探究举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元素周期律为 课题研究“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他 们提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四种方案:
第46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判断中正确是 () A.三个短周期都含有8种元素 B.四个长周期都含有18种元素 C.第ⅠA族,即包括7种碱金属元素 D.0族含有6种元素
第47页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含有元素分别 为2、8、8、18、18、32、26,因此A和B错误; 第ⅠA包括六种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C错误;0 族元素包括He、Ne、Ar、Kr、Xe、Rn六种元素, D正确。 答案: D
第15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中,正确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多少排布而成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在同一族
元素周期律名师优质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元素周期律名师优质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405d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f.png)
元素周期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导致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
因
果
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性质
Na
Mg
Al
单质与水 (或酸)的 反映状况
与冷水水反或激映酸烈反应冷水与置水快酸换缓速激出慢反烈氢、映反的沸,映剧烈与 反程酸 映度快减速弱
素的最高正价从+1—+7,中间出现负价,最低 负价从-4—-1。
元素周期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导致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
因
果
元素周期律
最外层电子数 1→8 (K层除外) 原子半径 大→小
化合价 +1→+7 -4→-1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化化物物及的水酸最高H价4Si氧O4 化物H的3PO水4 化物酸H2S性O4 增强 HClO4
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
左
右
金属性削弱 非金属性增强
1.下列递变状况不对的的是 CD
A.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Na+、Mg2+、Al3+半径依次减小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碱性强弱:
3、对角线原则
4、金属非金属交界
Be
5、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耐高温耐腐蚀材料-过渡元素 ●催化剂-Ⅷ族 ●农药-右上角(F、Cl、S、P)
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特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9774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6.png)
第一章 物质构造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要点提醒
•:要点:
• 1、原子旳构成。 •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旳相互关系。
• 3、元素周期律旳实质。 • 4、位置、构造、性质三者之间旳关系。
• 难点:
• 位置、构造、性质三者之间旳关系。
B.稳定性H2S>HCl>HBr>HI
C.熔点Pb>K>Na>Li
D.溶解性NaHCO3>Na2CO3>NaOH
8.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旳金属是_____N_a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旳非金属单质是___F_2 _______;
(3)在室温下有颜色旳气体单质是___F_2_C_l2_______; (4)在空气中轻易自燃旳单质名称是__白__磷____;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旳是
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
( B)
4. A.B均为原子序数1—20旳元素,已知A旳原子序数为n,
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旳原子序数是 ( A )
元
6
Po At 素
7
金属性逐渐增强
1、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旳递变规律 可推知:金属性最强旳元素是—铯—(—Cs—) , 位于 第6周期第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旳元素 是—氟—(—F)— ,位于第2周期第ⅦA族(右上角 )。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 旳元素既有一定旳金属性, 又有一定旳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要点提醒
•:要点:
• 1、原子旳构成。 •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旳相互关系。
• 3、元素周期律旳实质。 • 4、位置、构造、性质三者之间旳关系。
• 难点:
• 位置、构造、性质三者之间旳关系。
B.稳定性H2S>HCl>HBr>HI
C.熔点Pb>K>Na>Li
D.溶解性NaHCO3>Na2CO3>NaOH
8.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旳金属是_____N_a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旳非金属单质是___F_2 _______;
(3)在室温下有颜色旳气体单质是___F_2_C_l2_______; (4)在空气中轻易自燃旳单质名称是__白__磷____;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旳是
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
( B)
4. A.B均为原子序数1—20旳元素,已知A旳原子序数为n,
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旳原子序数是 ( A )
元
6
Po At 素
7
金属性逐渐增强
1、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旳递变规律 可推知:金属性最强旳元素是—铯—(—Cs—) , 位于 第6周期第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旳元素 是—氟—(—F)— ,位于第2周期第ⅦA族(右上角 )。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 旳元素既有一定旳金属性, 又有一定旳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b362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8.png)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室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原则(实验) 化学2
主题1 物质构造基础 主题2 化学反映与能量 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物质构造 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化学反映与能量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运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地位和功效
原子构造 元素周期表
(初中)
元素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
(化学1)物 (化学2)
物质构造基础 (选修模块)
化学反映原理 (选修模块)
有关的内容原则
•懂得元素、核素的涵义 •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理 解原子构造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和物质构造是化学中的重要 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所 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 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
这部分知识作为化学2(必修)的内容,既 是必修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 基础。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懂得金属、非金属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懂得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教学目的
•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懂得金属、非金属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在初中有关原子构造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通过有关数据和事实,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性 质之间的关系。懂得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构 造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体现出的相似 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周期律。
实验讨论: 比较典型元素 的金属性
资料分析: 比较典型元素 的非金属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原则(实验) 化学2
主题1 物质构造基础 主题2 化学反映与能量 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物质构造 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化学反映与能量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运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地位和功效
原子构造 元素周期表
(初中)
元素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
(化学1)物 (化学2)
物质构造基础 (选修模块)
化学反映原理 (选修模块)
有关的内容原则
•懂得元素、核素的涵义 •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理 解原子构造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和物质构造是化学中的重要 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所 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 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
这部分知识作为化学2(必修)的内容,既 是必修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 基础。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懂得金属、非金属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懂得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教学目的
•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懂得金属、非金属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在初中有关原子构造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通过有关数据和事实,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性 质之间的关系。懂得核素的涵义。认识原子构 造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体现出的相似 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周期律。
实验讨论: 比较典型元素 的金属性
资料分析: 比较典型元素 的非金属性
元素周期律优质课人教课件
![元素周期律优质课人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0e88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e.png)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下图所示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随着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离核近(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
K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能否判断出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及最低化合价?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何?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何?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
1~2
1
3~10
11~18
2
3
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 8
5、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填元素符号): V是____W是____X是_____Y是____Z是___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周期性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11~17 结论:随着原子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和原子半径都呈周期性变化!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和原子半径
观察下图所示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随着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离核近(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
K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能否判断出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及最低化合价?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何?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何?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
1~2
1
3~10
11~18
2
3
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 8
5、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填元素符号): V是____W是____X是_____Y是____Z是___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周期性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11~17 结论:随着原子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和原子半径都呈周期性变化!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和原子半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334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7.png)
第26页
(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周期性改变
1.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办法
金属性
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氢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单质间置换反应
非金属性
与H2反应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稳定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间置换反应
第27页
2.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2、化合价与主族序数关系
(1)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 = 主族序数
(2)︱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8
(3)最低负价 = – (8 – 最外层电子数)
3、注意
= – (8 – 主族序数)
(1)金属无负价,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2)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难
以与其它元素化合,要求其化合价为0 (3)价电子:决定元素化合价电子(外层电子)
第7页
4.与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
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与2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 1H-、3Li+、4Be2+
(2)与10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 7N3-、8O2-、9F-、11Na+、12Mg2+、13Al3+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注意: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特殊性
第5页
(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 元素 元素 各电子层电子数 荷数 名称 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
1
1870年门捷列夫预言了 31号元素镓,
门捷列夫把它称作亚铝,指出:“亚 铝是一种容易挥发的物质,将来一定 有人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它”
1875年法国人布瓦德朗果然用光谱分 析法发现新元素,并命名为镓。除比 重有差异外,一切都应验了。
门捷列夫写信给巴黎科学院,“ 镓就是
我预言的亚铝,它的原子量接近 68,比 重应该是5.9上下,不是 4.7,请再试验 一下,也许您那块物质还不纯 ……”
单质与 与冷水反 与冷水反应缓
水(或酸) 反应
应: 剧烈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与酸 反应剧烈,放
金属性:N出a氢>气M。g>Al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NaOH
Mg(OH) 2
水化物碱 强碱 性强弱
中强碱
Al
与酸反应:
迅速
Al(OH) 3
两性氢氧 化物
24
原子序数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Si
P
S
Cl
单质与H2化合的 难易
布瓦德朗重新测定 镓的比重,果然
是5.9。
2
相对原子质量
比重 颜色 氧化物 氯化物
1870年门捷列 夫预言的 亚硅
约72
1885年尼尔生
发现的 锗
72.73
5.5左右
5.47
灰
灰色,稍带白色
氧化物难熔, 氧化物难熔,
比重4.7
比重4.7
沸点 <100 ℃
沸点 80℃
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 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 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培养分析能力。 (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问题4: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5
问题探究:
问题 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排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问题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除稀 有气体元素外)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问题 3: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低和最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12
问题探究:
问题 3: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低和最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13
1~18号元素主要化合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主 要 +1 0 +1 +2 +3 +4 +5
化合价
-4 -3 -2 -1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主 要 0 +1 +2 +3 +4 +5 +6 +7 0
化合价
-4 -3 -2 -1
14
结论3: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 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
+7、
- 4 -1、0 )
15
原子 序数
电子 最外层 原子半径变 层数 电子数 化(不考稀
有气体素)
17
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 小的原因是什么?
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序 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 缚作用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依次减 小。
结构决定性质
18
问题探究:
问题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是否也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呢?
19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探究
Na Mg Al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三者金属性强弱?
Si P S Cl Ar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四 者非金属性强弱?
①比较金属与水(酸) 置换出H2难易;
②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a.比较与氢气生成气态 氢化物难易和稳定性;
b.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20
注意安全
实验一
取两段镁带,
实验二
用砂纸磨去表 面的氧化膜 ,
取铝片和镁
放入两支试管 中。分别向试
带,用砂纸擦
管中加入 2mL 水, 并滴入 2滴
去氧化膜 ,分别
酚酞溶液。将
其中一支试管
和2mL 1mol/L
加热至水沸 腾。对比观察
盐酸反应。
现象。
21
实验一现象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酚酞试液粉红色。 而镁与沸水反应加快,产生气泡,溶液红色 (颜色加深)。
化学方程式
6
问题探究:
问题 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排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7
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电子层 结构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电子层 结构
8
结论1: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 1~8个)9Fra bibliotek问题探究:
问题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除稀 有气体元素外)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10
原 子 半 径 的 变 化
11
结论2: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 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 由大逐渐变小)
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4
探究性问题
问题 1: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排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问题 2: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除 稀有气体元素外)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问题 3: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低和最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
Mg + 2H 2O = Mg(OH) 2 + H 2
结论
与金属钠对比
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22
实验二现象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 应比铝剧烈。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 2 + H 2 2Al + 6HCl = 2AlCl 3+ 3H 2
结论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23
Na
Mg
最高或者最低 化合价的变 化
1—2 1 3—10 2
1→2 18
——
0.152nm→0.071nm
大→小
+1→0
+1→+5 -4→-1→0
11—18 3
1 8 0.186nm 0.099nm +1 大→小
+7
- 4 -1 0
16
结论: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1~8个) 2、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 由大逐渐变小) 3、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 +7、- 4 -1、0 )
1
1870年门捷列夫预言了 31号元素镓,
门捷列夫把它称作亚铝,指出:“亚 铝是一种容易挥发的物质,将来一定 有人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它”
1875年法国人布瓦德朗果然用光谱分 析法发现新元素,并命名为镓。除比 重有差异外,一切都应验了。
门捷列夫写信给巴黎科学院,“ 镓就是
我预言的亚铝,它的原子量接近 68,比 重应该是5.9上下,不是 4.7,请再试验 一下,也许您那块物质还不纯 ……”
单质与 与冷水反 与冷水反应缓
水(或酸) 反应
应: 剧烈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与酸 反应剧烈,放
金属性:N出a氢>气M。g>Al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NaOH
Mg(OH) 2
水化物碱 强碱 性强弱
中强碱
Al
与酸反应:
迅速
Al(OH) 3
两性氢氧 化物
24
原子序数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Si
P
S
Cl
单质与H2化合的 难易
布瓦德朗重新测定 镓的比重,果然
是5.9。
2
相对原子质量
比重 颜色 氧化物 氯化物
1870年门捷列 夫预言的 亚硅
约72
1885年尼尔生
发现的 锗
72.73
5.5左右
5.47
灰
灰色,稍带白色
氧化物难熔, 氧化物难熔,
比重4.7
比重4.7
沸点 <100 ℃
沸点 80℃
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 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 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培养分析能力。 (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问题4: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5
问题探究:
问题 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排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问题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除稀 有气体元素外)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问题 3: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低和最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12
问题探究:
问题 3: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低和最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13
1~18号元素主要化合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主 要 +1 0 +1 +2 +3 +4 +5
化合价
-4 -3 -2 -1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主 要 0 +1 +2 +3 +4 +5 +6 +7 0
化合价
-4 -3 -2 -1
14
结论3: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 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
+7、
- 4 -1、0 )
15
原子 序数
电子 最外层 原子半径变 层数 电子数 化(不考稀
有气体素)
17
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 小的原因是什么?
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序 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 缚作用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依次减 小。
结构决定性质
18
问题探究:
问题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是否也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呢?
19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探究
Na Mg Al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三者金属性强弱?
Si P S Cl Ar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四 者非金属性强弱?
①比较金属与水(酸) 置换出H2难易;
②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a.比较与氢气生成气态 氢化物难易和稳定性;
b.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20
注意安全
实验一
取两段镁带,
实验二
用砂纸磨去表 面的氧化膜 ,
取铝片和镁
放入两支试管 中。分别向试
带,用砂纸擦
管中加入 2mL 水, 并滴入 2滴
去氧化膜 ,分别
酚酞溶液。将
其中一支试管
和2mL 1mol/L
加热至水沸 腾。对比观察
盐酸反应。
现象。
21
实验一现象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酚酞试液粉红色。 而镁与沸水反应加快,产生气泡,溶液红色 (颜色加深)。
化学方程式
6
问题探究:
问题 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排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7
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电子层 结构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电子层 结构
8
结论1: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 1~8个)9Fra bibliotek问题探究:
问题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除稀 有气体元素外)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10
原 子 半 径 的 变 化
11
结论2: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 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 由大逐渐变小)
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4
探究性问题
问题 1: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排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问题 2: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除 稀有气体元素外)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问题 3: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低和最高)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
△
Mg + 2H 2O = Mg(OH) 2 + H 2
结论
与金属钠对比
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22
实验二现象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 应比铝剧烈。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 2 + H 2 2Al + 6HCl = 2AlCl 3+ 3H 2
结论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23
Na
Mg
最高或者最低 化合价的变 化
1—2 1 3—10 2
1→2 18
——
0.152nm→0.071nm
大→小
+1→0
+1→+5 -4→-1→0
11—18 3
1 8 0.186nm 0.099nm +1 大→小
+7
- 4 -1 0
16
结论: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1~8个) 2、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 由大逐渐变小) 3、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 +7、- 4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