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砍社风波”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5年“砍社风波”真相

1955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中央农村工作部为贯彻毛泽东提出的“停、缩、发”的方针和刘少奇提出的“停止发展,全力巩固”的方针,采取了有力措施,着手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据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最近简情》统计,共整顿收缩了两万多个合作社,这对缓和1954年冬和1955年春农村出现的某些紧张情况是有利的。但是,随后又改变了这种估计,认为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已经来临,毛泽东尖锐地批评了负责农村工作的邓子恢。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刘少奇赞成的“停、缩、整”的方针被诬为反动的,整顿收缩的两万多个合作社,也被说成“砍掉”了20万个合作社。本文依据大量史料,试就所谓“砍社”的来龙去脉加以分析,以揭示这一历史问题的真相。

事情的起因是“生产力起来暴动”

1954年冬和1955年春,在全国农村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情况。毛泽东对此曾深刻地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生产力会起来暴动,当前农民杀猪宰牛就是生产力起来暴动。”“生产力起来暴动”的原因有两

个:一是初级社在大发展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1954年

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决定1955年春耕以前发展到60万个社。会后,初级社迅速发展,到1955年4月,已发展到67万个社,入社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15%,比较大地超过了原计划的发展数字。二是多购了70亿斤粮食,引起农民不满。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虽然缓和了市场紧张的情况,但并没有消除工业化与农业的矛盾,只是它的表现形式由市场紧张转向了农村紧张。1954年是个灾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这年农业总产值是515.6亿元,完成计划的97.6%,仅比上年增长3.3%。粮食

产量为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53亿斤,完成计划的94.2%;棉花为2130万担,比上年减产220万担,仅完成计划的77.5%。粮食因灾减产,但统购粮食的计划并未减少。

当时,初级社的大发展与粮食统购工作是同时展开的,它加剧了农村的紧张状况。“生产力起来暴动”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许多地区农民大量杀猪宰牛和出卖牲畜。1954年12月,《中央批转〈中央商业部关于目前牛羊市场情况和毛

猪生产问题的通报〉》指出:第四季度以来,许多地区牛羊

上市量骤增,收购计划大大超过,且有许多母牛、乳牛、小羊、小猪、仔猪,价格也随着下跌。“通报”反映的这种情况,几乎在全国各大市场上均有发现。如:热河省出现过大

批宰杀耕牛,山西省北部牲口向绥远倒流,四川省农民养小猪数字大减等等。所有这些,证明我们和农民的关系是相当紧张的。当时,畜价狂跌。热河省委于1954年12月报告说:入秋以来牲口市场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反常现象:各地牲口价格普遍下跌1/3到1/2左右。1955年2月,《华南分局关于目前农村紧张情况与措施的报告》中也说:在购粮运动后期(1954年12月下旬),各地都普遍发生农民大量杀猪杀鸭,猪价陡降的现象。大量屠宰耕牛,造成农用役畜减少。当时农业是手工操作,并且耕畜不足,牛、马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看见耕牛减少,引起严重不安。

第二,人人谈粮食,户户谈统销。由于不少地区购了“过头粮”,甚至购走了农民的口粮,引起农民不满。正如毛泽东所说的:“1954年我国部分地区因水灾减产,我们却多购了70亿斤粮食。这样一减一多,闹得去年春季(指1955年春季――引者注)许多地方人人谈粮食,户户谈统销。农民有意见,党内外也有许多意见。”由于统购购了“过头粮”,区干部和乡干部的关系,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相当紧张,群众见了干部一声不吭就走开。很多乡村干部反映,区干部不相信他们,动辄批判、戴帽子,因而不敢将农村的真实情况向上反映。

第三,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他们对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心里无底,感到增产多少,国家收购多少,对自己没有好处,

因而不再热心增产。有的地区个别农户甚至退出一部分自耕田,交出土地证,认为这些土地产量低,负担不起购粮任务。不少农民只愿种产量高的田,不愿种产量低的田。很多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出勤率大大减低。这除因派工或工分不合理外,主要原因是社员反映吃不饱,不愿出勤。即使出勤,也在田里坐着不干活。

上述农村紧张的情况,实质上是农民群众主要是中农群众对初级社大发展中出现的急躁冒进倾向和统购中购了“过头粮”表示不满和抵制。因此,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善统购统销政策,稳定农民情绪,已严肃地提到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毛泽东提出“停、缩、发”方针

针对农村的紧张情况,1955年1月4日,邓子恢以国务院第七办公室工作简报(第1号)的形式,向周恩来和中共中央报告了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情况。

简报向中央提出两项建议:

一是需要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章程,明确合作社的半社会主义性质,使干部不至于乱立法,群众不至于乱猜疑。现已拟好一个草案,先请党中央批发各地试行,然后集中意见再做修改。

二是当前合作社的发展已离60万计划不远了。整个运

动须转向控制发展,着重做巩固阶段工作。现已拟出指示(代中央起草的《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引者注),送中央审批。这样做可以避免将统购和合作两种

紧张碰在一起,引起不利生产的现象。

中共中央采纳了邓子恢的建议。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立即组织人修改;《关于整顿和

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经修改后,于1月10日发出。《通知》规定:当前的合作化运动,应基本上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的阶段。并且按不同地区分别提出了采取“停”、“缩”、“整”、“发”的措施,既考虑巩固已有的社,又考虑发展,而不是简单化的一刀切。

1月15日,针对许多地区大量出卖和屠宰牲畜的情况,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力保护耕畜的紧急指示》。3月3日,又连续发出两道指示:一是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春耕生产的决议》;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的《关于迅速布置

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两道指示中

强调的是: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步伐应放慢一些,国家对于粮食的统购数字和统销数字的规定必须切合实际。

3月中旬,毛泽东听取邓子恢、陈伯达、廖鲁言、陈正人、杜润生汇报农村工作。毛泽东肯定了这一时期农村工作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停、缩、发”的三字方针。他说:“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