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五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五章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诸位知道,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老子很喜欢逆向思考问题,比如说大家都觉得仁是很好的品德,他却认为真正的高贵品质是不仁。

是不是他用这种唱反调的行为来引起人们的兴趣呢?不是的,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这是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他努力打破我们的普遍性思维,带给人们新的视角。

比如说我们都崇尚有所作为,老子却说无为的境界比有为高;我们都崇尚仁,老子就说不仁的境界比仁高。

怎么理解呢?因为世间本来没有善和不善之分,这些都是后来人为的区别。

世间本来也没有仁,你刻意去做仁的事,说明你就有偏私。

如果完全没有偏私的话,既无爱又无憎,那就一视同仁了,为什么还要追求那个小仁小义呢?我们今天总是提倡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对老乡和同族的人特别照顾,但这些并不是最高的仁。

当我们把天下看成一家的时候,仁爱之心就变得宽广了,但是在我们所处的小圈子里,人们也许会觉得你不照顾同乡、同族,并认为你是不仁。

这里就有个境界高低的问题了。

“天地不仁”,天地是没有一点偏私的。

“以万物为刍狗”,什么叫“刍狗”呢?王弼注说“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

”他把刍理解为植物的代称;狗是动物的代成。

植物是给动物吃的,动物是给人吃的。

但这样一来句子就不通了。

现代有学者认为“刍狗”是遇到自然灾害时候祈祷祭祀用的一件东西,这件东西用刍做成,外形像狗,因此叫“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什么呢?(删:除草我们给牛羊吃的,给马吃的,根本不值钱的东西。

可是当它把它做成狗的形状以后,这是要祭祀用的,所以非常的慎重,对它恭敬得不得了,因为要祭祀了。

等到祭祀完了,除草的狗扔到一边没人理了。

所以天地也一样的,它不仁,它把万物都当作跟祭祀用的草狗一样的。

今按:王弼理解的“刍狗”是错误的。

)因为刍狗用来祭祀以后就被扔在一边了。

天地对于万物并不去占有它、干预它,看似不理不睬,其实又已经施以最大的恩惠。

王弼注解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

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

……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

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圣人与天地合其徳,以百姓比刍狗也。

”这段话说得非常精辟。

天地对万物只是任其自然,并不对它有所作为,任由万物自己来治理,所以看上去似乎并不具有什么仁德。

因为仁者必定有所施为,而一旦以人力加之于物,就违反了万物的真实本性。

物的道原来就存在万物中间,倘若你对万物施以恩惠,有所作为,那么这个东西的真本性就不具存了。

倘若物的真本性不具存了,它就不可以完完全全地担负一切生命。

有一个故事说在宴会中,大家吃得很高兴,席上摆满珍馐,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大家都说老天对人真好,给我们生了这么多的好东西,让我们来享受。

这时一个小孩反驳说:“假如这一切都是天生下来给我们享用的,那么蚊子吃人血,难道是天为了蚊子而生了人吗?”大家都无言以对。

自然并不会特别地偏爱某个事物,所以,“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万物都各自在适合它的地方生存。

“用则莫不瞻矣”,“瞻”就是充足、富裕的意思。

顺自然而动就没有不能充足的。

反过来,如果到处用小聪明去图谋他人他物,“慧由己树”,则“未足任也”。

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毕竟都是有限的。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耕田,自己凿井,
对别人无所需求而能够富足,这就是“帝力何有于我哉”。

但如果一个统治者认为老百姓能够活得这么富庶都是因为他的功劳,那就错了。

宇宙之间一共有四个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

王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道为法,道以自然为法,这样一来就是天地合德、天人合德了。

所以圣人跟天地合其道,他任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不去违背它。

今天的人不断违背自然规律,把树木砍光了,把污水倒进河流,到后来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河流要不是干涸了,就是脏得不能饮用。

今天我们提倡跟天地合其德,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诸位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它并不是把万物都认为是一样的,让万物同时生、同时死;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不是说让他们干什么事情都齐步走。

中共在四十年的统治中间,“三反五反”、“大跃进”,让所有的知识分子下乡,认为这样就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那时多少大学教授,多少博士到乡下去挑粪种田。

于是我们就有了四十年的文化空白,为什么呢?因为会种田的不一定会读书,会读书的不一定会种田。

社会既需要种田的人,也需要读书的人。

关键是要让各种不同职业的人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付出多少不同之别。

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又说“吾不如老圃”。

他知道在种田方面自己比不上老农,在园艺方面比不上有经验的园丁。

但孔子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没有他我们的文化都不知会是什么样。

把不同人安排在合适的地方,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是圣人的一视同仁。

诸位知道,儒家一再提倡仁,《论语》中对仁极为推崇。

但从“天地不仁”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老子对仁的理解显然跟儒家不一样。

老子还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因为道迷失之后人们才推崇德,因为德失去之后人们才推崇仁,后来仁也无法寻找了,人们只好提倡义,最后义也行不通了,人们就不得不用礼去规范。

社会到了讲礼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非常腐化了,非常虚伪了。

从道到礼,就是从自然到虚伪的一个过程。

老子最注重的是公。

公就是不偏私、不虚妄,让万物顺着本性来发展自己。

禅宗三祖《信心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佛法和道都是很容易的,不挑剔,不比较,不拣择就可以了。

我们只要能做到不爱不憎,就非常开阔,能够明白佛本性是什么了。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段王弼注解说:“橐,排橐也;钥,乐钥也。

橐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

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钥也。

愈为之则愈失之矣。

物树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

橐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

若橐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这里老子用了一个比喻,把天地比喻为橐蘥。

“橐”就是打铁时候用的风箱,“蘥”是一种类似于笙笛的乐器。

风箱、笙笛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中空。

风箱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可以鼓风,当拉动的时候就能产生风力,使炉火更旺;笙笛因为中间是空的,这样才能够吹得出声音。

天地之间也是这样,空空荡荡毫无一物,但是任其自然就能生出万物来,并且永远也没有边界。

以前我们住在洞穴里,现在我们住一百多层的高楼,这就体现了天地间一种无穷无尽的潜力。

洞穴会塌,高楼也会塌,天地却不会崩坏。

因为天地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所以它才能够有这样的潜力。

于是看它好像空无,但是它能够生出风来,生出声音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的意思是说一切事情都要不偏不倚,寻找最合适的角度,而最合适的角度不如随
顺自然。

“愈为之则愈失之矣”,就是说做得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比如说我们有几百元钱,这几百元都丢了的话,也不过是几百元;可是如果你有上亿元,那么丢的就是以亿来计的。

所以,“愈为之则愈失之矣”。

所以“物树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必穷之数也”,用言语去穷究事物,最后就会出现是非。

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我们最怕的就是说错话,做错事,但只要随顺自然,去除一己私心,又怎么会说错话、做错事呢?如果本来不是该我说的话,该我做的事情,我一定要强出头去说去做,这样烦恼就有了。

等到“言多必失”之后又得去解释,解释不通就越描越黑。

这样最后就词穷了,于是成了强词夺理。

所以,“弃己任物,则莫不理”,就是说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放进去,让物呈现自然状态,这样一切都合条例。

“若橐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假设箫笙硬是想要吹成这个调那个调,那么吹的人就吹不出声音来了。

于是我要吹出这个调子,它就给你吹出这个调子来;他要吹那个调子,它又成那个调子,这样才叫无穷;并且“动而愈出”,你动的气越大,它就发出越大的声音,永远都不会穷尽的。

一个唱片已经有了,它不是空的了,于是你放出来永远就是这个东西。

为什么?因为它已经人为的都做上去了。

这最后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不可无事生事。

我们天地之间的道是无,圣人治国也是无为,让人们自生自化,我只是在旁边辅佐,不加我的意见,不加我的情感,这样老百姓就自然而然会活得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