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增敏剂》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对小分子的筛选发现了几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中voglibose和miglitol已 经上市。
• voglibose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它能降低多聚体物质 释放单糖的速度,因而也就可以降低餐后的葡萄糖水平。 voglibose还可以将遗传性肥胖大鼠体内的葡萄糖、三酰 甘油以及insulin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表明除了糖 尿病之外,该药对诸如肥胖症等情况也可能有效。
• 本类药物常用的有阿卡波糖(acarbose)、伏格列波糖(voglibose )、米格列醇(miglitol),它们的化学结构均为糖或多糖衍生物。
阿卡波糖 (acarbose) 米格列醇(miglitol)
伏格列波糖 (voglibose)
构效关系
• 有活性的抑制剂含有共同的活性位点,包括一个取代的环己烷及一个4,6-双脱氧4-氨基-D-葡萄糖单元,该核心结构中的二级氨基基团阻碍了α-葡萄糖苷酶中的一个重 要的羰基对底物糖苷氧键的质子化。
2.双胍类
• 双胍类的降糖机制与磺酰脲类不同,不直接促进 胰岛素的分泌,而是抑制糖异生,促进外周组织 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 性。
• 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糖耐量和高胰岛素血症,降 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因此, 双胍类降糖药成为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 患者的首选药。
azone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在无法使用其他降糖药或使用 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rosiglitazon e及其复方制剂。
马来酸罗格列酮
O NN
CH3
O H COOH
S NH
H COOH O
噻唑烷二酮
为噻唑烷二酮类口服胰岛素增敏剂,为高选择性过氧化酶体 -增殖系统活化受体γ(PPAR γ)激动剂,用于治疗经饮食 控制和锻炼治疗效果仍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患者,副作用是 引起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升高,轻至中度浮肿及轻 度贫血
•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药物是胰 岛素增敏剂的主要类型,是以噻唑烷二酮类化学结构为 基础的一系列衍生物。
• 该类药物不刺激insulin分泌,而是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 起作用。
• 它能增强人体组织对insulin的敏感性,增强insulin的 作用,从而增加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糖的输出 。
• 其作用靶点为细胞核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 (PPAR)。
• 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罗格列 酮(rosiglitazone)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等。
• troglitazone是于1997年上市的第一个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之后因陆续出现肝损害报告而撤出。
• 本类药物主要有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双胍(phenformine)和二甲双胍(metformin ),前者因可引起乳酸增高,可能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已较少使用, 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是毒性较低的metformin。
苯乙双胍(phenformine)
二甲双胍(metformin
盐酸二甲双胍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减慢糖类水解为葡萄糖的速 度,并减缓了葡萄糖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但并不增加胰岛素的 分泌。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只是延缓而不是完全 阻断,最终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总量不会减少,因此,不会导致 热量丢失。 该类药物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故不会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 障碍。此类药物对1、2型糖尿病均适用。
那格列奈(nateglinide)
nateglinide为氨基丙酸的衍生物,该药对β细胞的作用更 迅速,持续时间更短,对周围葡萄糖浓度更为敏感,副作用 小。 该药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 糖尿病。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 糖尿病,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 nateglinide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 病患者。
三、胰岛素增敏剂 (insulin enhancers)
•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从而使insulin不能发挥其正 常生理功能。
• 因此,开发和使用能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改善胰岛素抵 抗状态,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该类药物主要有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
1.噻唑烷二酮类
• 化学名: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
(N,N-dimethylimidodicarbonimidic diamide
hydrochloride)。
•metformin主要在小肠内吸收,吸收快, 半衰期短(1.5~2.8h),生物利用度大约 为60%。与磺酰脲类化合物不同,它并不 与蛋白相结合,也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 原形由尿排出,因此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老年人慎用。
• miglitol于1998年问世,它的治疗效果与acarbose类似。然而与acar bose不同的是,miglitol口服给药后能被迅速而且完全地吸收进入血 液。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部空间,并能迅速被肾脏清除,不会被转运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 1999年,rosiglitazone和pioglitazone上市。 • rosiglitazone的降血糖作用是troglitazone的100倍,被认为是现在
临床应用中药效最强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2007年以来,其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报告不断出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
关注。 • 2010年我国SFDA和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于未使用过rosiglit
• metformin可单独使用或与磺酰脲类联合用药 ,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过度 肥胖并对insulin耐受患者。有时会出现体重减 轻的现象。本品的降糖作用虽弱于phenformin e,但其副作用小,罕有乳酸性酸中毒,也不引 起低血糖,使用较为安全。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 voglibose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它能降低多聚体物质 释放单糖的速度,因而也就可以降低餐后的葡萄糖水平。 voglibose还可以将遗传性肥胖大鼠体内的葡萄糖、三酰 甘油以及insulin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表明除了糖 尿病之外,该药对诸如肥胖症等情况也可能有效。
• 本类药物常用的有阿卡波糖(acarbose)、伏格列波糖(voglibose )、米格列醇(miglitol),它们的化学结构均为糖或多糖衍生物。
阿卡波糖 (acarbose) 米格列醇(miglitol)
伏格列波糖 (voglibose)
构效关系
• 有活性的抑制剂含有共同的活性位点,包括一个取代的环己烷及一个4,6-双脱氧4-氨基-D-葡萄糖单元,该核心结构中的二级氨基基团阻碍了α-葡萄糖苷酶中的一个重 要的羰基对底物糖苷氧键的质子化。
2.双胍类
• 双胍类的降糖机制与磺酰脲类不同,不直接促进 胰岛素的分泌,而是抑制糖异生,促进外周组织 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 性。
• 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糖耐量和高胰岛素血症,降 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因此, 双胍类降糖药成为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 患者的首选药。
azone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在无法使用其他降糖药或使用 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rosiglitazon e及其复方制剂。
马来酸罗格列酮
O NN
CH3
O H COOH
S NH
H COOH O
噻唑烷二酮
为噻唑烷二酮类口服胰岛素增敏剂,为高选择性过氧化酶体 -增殖系统活化受体γ(PPAR γ)激动剂,用于治疗经饮食 控制和锻炼治疗效果仍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患者,副作用是 引起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升高,轻至中度浮肿及轻 度贫血
•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药物是胰 岛素增敏剂的主要类型,是以噻唑烷二酮类化学结构为 基础的一系列衍生物。
• 该类药物不刺激insulin分泌,而是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 起作用。
• 它能增强人体组织对insulin的敏感性,增强insulin的 作用,从而增加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糖的输出 。
• 其作用靶点为细胞核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 (PPAR)。
• 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罗格列 酮(rosiglitazone)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等。
• troglitazone是于1997年上市的第一个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之后因陆续出现肝损害报告而撤出。
• 本类药物主要有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双胍(phenformine)和二甲双胍(metformin ),前者因可引起乳酸增高,可能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已较少使用, 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是毒性较低的metformin。
苯乙双胍(phenformine)
二甲双胍(metformin
盐酸二甲双胍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减慢糖类水解为葡萄糖的速 度,并减缓了葡萄糖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但并不增加胰岛素的 分泌。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只是延缓而不是完全 阻断,最终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总量不会减少,因此,不会导致 热量丢失。 该类药物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故不会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 障碍。此类药物对1、2型糖尿病均适用。
那格列奈(nateglinide)
nateglinide为氨基丙酸的衍生物,该药对β细胞的作用更 迅速,持续时间更短,对周围葡萄糖浓度更为敏感,副作用 小。 该药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 糖尿病。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 糖尿病,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 nateglinide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 病患者。
三、胰岛素增敏剂 (insulin enhancers)
•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从而使insulin不能发挥其正 常生理功能。
• 因此,开发和使用能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改善胰岛素抵 抗状态,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该类药物主要有噻唑烷二酮类和双胍类。
1.噻唑烷二酮类
• 化学名: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
(N,N-dimethylimidodicarbonimidic diamide
hydrochloride)。
•metformin主要在小肠内吸收,吸收快, 半衰期短(1.5~2.8h),生物利用度大约 为60%。与磺酰脲类化合物不同,它并不 与蛋白相结合,也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 原形由尿排出,因此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老年人慎用。
• miglitol于1998年问世,它的治疗效果与acarbose类似。然而与acar bose不同的是,miglitol口服给药后能被迅速而且完全地吸收进入血 液。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部空间,并能迅速被肾脏清除,不会被转运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 1999年,rosiglitazone和pioglitazone上市。 • rosiglitazone的降血糖作用是troglitazone的100倍,被认为是现在
临床应用中药效最强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2007年以来,其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报告不断出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
关注。 • 2010年我国SFDA和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于未使用过rosiglit
• metformin可单独使用或与磺酰脲类联合用药 ,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过度 肥胖并对insulin耐受患者。有时会出现体重减 轻的现象。本品的降糖作用虽弱于phenformin e,但其副作用小,罕有乳酸性酸中毒,也不引 起低血糖,使用较为安全。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