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症
抗磷脂综合征及实验室诊断ppt课件
抗磷脂综合征的主要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 APS患者体内的aCL与心磷脂结合时需要β2-GPI的参 与,β2-GPI的存在使aCL与心磷脂的结合增强,称为β2GPI依赖的aCL。而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梅毒时, aCL可 直接与心磷脂结合,β2-GPI的存在使其结合受到抑制,称 为非β2-GPI依赖的aCL。 ACA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因素,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较小
.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的实验室检 测
▪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 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 常规采用ELISA检测,其优点在于避免了凝血因子缺乏与抗凝 剂的影响。在同种型中C以IgM最临床意义,IgG次之,IgA几 无临床意义。
▪ GPI高亲和力受体,在β2GPI存在时,抗β2GPI可通过β2GP
.
▪ 与Annexin-2结合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激活内皮细胞表 达黏附分子[7]。Annexin-5具有很强抗凝活性,对磷脂有 高的亲和力,可与凝血因子竞争磷脂结合位点,从而阻止 细胞膜磷脂表面的凝血反应。APL通过与Annexin-5竞 争磷脂结合位点,干扰Annexin-5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的结 合,使其不能发挥抗凝作用。
.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
▪ 该标准包括临床和实验室两方面内容: ①临床指标有血管血栓形成和(或)妊娠丢失或新生儿异 常; ②实验室指标包括狼疮抗凝物( LA)和(或)IgG类或IgM类 抗心磷脂抗体( aCL)阳性。 至少同时符合一项临床指标和一项实验室指标才能诊 断为APS。
.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
.
抗磷脂综合征的主要辅助因子及抗体 β2GPI及抗β2GPI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短期内进行性出现多部位(≥3个部位)血栓形成,常累及脑、肾、肝或心等重要脏器导 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形成灾难性血管闭塞。
实验室检查
(一)抗磷脂抗体
本病诊断的特异性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GPI抗体
(二)其他实验室指标
可见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阳性;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诊断标准
2006年悉尼分类标准
临床标准
1.血栓形成 ≥ 1次动、静脉或者小血管血栓形成;组织病理学血栓部位的血管壁没有血管炎表现。
2.病态妊娠
实验室标准
≥ 1次胎龄≥10周形态学正常胎儿死亡; 妊娠34周前,因重度子痫/重度先兆子痫/严重胎盘功能不全致≥ 1次形态正常胎儿早产; 连续≥ 3次无法解释的胎龄﹤10周的自然流产 1.血浆中抗磷脂抗体阳性
炎症细胞因子和促凝血物质(包括细胞外囊泡和其他细胞残余物),从而增强血栓形成。 1. 内皮细胞–aPL(特别是抗β2GPⅠ抗体)可在体外激活内皮细胞,导致组织因子和黏 附分子的表达。 2. 单核细胞–在体外,aPL可激活单核细胞并使其表达组织因子和其他促炎症细胞因 子,如TNF-α和IL-1β。 3.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可促发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床的血栓形成。 4. 血小板–β2GPⅠ和抗β2GPⅠ抗体似乎不会与未受刺激的血小板结合,但在剪应力 下,抗β2GPⅠ抗体可能通过β2GPⅠ与表面apoER2和GPIb受体的结合而引发血 小板激活。
流行病学
➢ 一项大型回顾性分析纳入了无已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发现在妊娠 丢失、脑卒中、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患者中,aPL阳性率分别约为9%、14%、11% 和10%。
2023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_解释说明
2023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医学领域,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体内特定抗体(称为抗磷脂抗体)的产生,导致血液过于凝结,并对心血管系统、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这个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本篇文章将针对2023年新出台的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回顾既往的分类标准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最新的分类标准以及其带来的新变化和优势。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现有分类标准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解决当前挑战所需要采取的思路。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作为第一章,将引出文章要点并提供整体概览。
第二章将简要介绍抗磷脂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章将重点探讨过去使用的分类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TH)的分类标准以及其他尝试过的分类方法,并评估它们的改进与限制。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将详细解读2023年新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包括背景介绍、目标设定、主要要点简述以及新变化和优势分析。
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现有分类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应对当前挑战的思路。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2023年新发布的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通过回顾既往分类标准并分析其局限性,我们将引导读者了解新分类标准所带来的变化和优势。
此外,我们还将提出当前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采取的思路。
通过本文,读者将深入了解抗磷脂综合征并对其分类有更清晰明确的认识。
2. 抗磷脂综合征概述:2.1 定义: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中的磷脂分子。
这种攻击导致了异常的凝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多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2 发病机制:抗磷脂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系统失调相关。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原因和诊断 3.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 4. 抗磷脂脂抗体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定义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体内产生了抗磷脂抗体,导致血液凝固与血小板 聚集增加,进而引发血栓形成和广泛的血管炎症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并发症和研究进展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研究不断深入 ,包括疾病机制、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等方 面。
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认识 和治疗效果。
谢谢观看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危险因素 、合理用药和定期检查等。
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并发症 和研究进展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并发症和研究进展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并发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肾衰 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妊娠并发症等。
并发症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 。
遗传因素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发病中起到一定作 用。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原因和诊断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需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 抗磷脂抗体水平和相关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凝血功能检查、抗磷脂抗体 水平测定等。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原因和诊断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由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多样化,与其他自 身免疫性疾病有重叠,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这种综合征主要影响血液、心脏、肾脏和中枢神 经系统等器官的功能。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2020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系列八)(一)抗磷脂综合征概述及分类
2020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系列八)(一)抗磷脂综合征概述及分类2016年我国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诊治专家共识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
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
2017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的最新定义: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又称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2次或2次以上孕周在24周之前的妊娠丢失。
反复流产发病原因众多,既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混杂的多因素。
反复流产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夫妻染色体异常2%-5%)、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7%)、内分泌紊乱(8%-12%)、生殖道感染(4%)、免疫及血栓性疾病等因素(50%-60%),其他还有男性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及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e abortion,URSA)。
不明原因反复流产中约80%与免疫学因素相关。
反复流产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病因检查和治疗费用较高。
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反复流产患者病因检查和保胎用药应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范检查和适度治疗的原则。
根据不良孕产史、流产次数、经济条件、检查技术、酌情选择检查项目,尽可能做到病因清楚,诊断准确。
孕后根据既往流产病史、流产病因,孕后阴道超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免疫和凝血等检查,横向及纵向综合分析,准确判断胚胎发育情况,恰当选择保胎药物,力争做到精准检查、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保胎。
为了推广普及反复流产与精准保胎事业,规范反复流产病因检查、诊断和治疗,我将反复流产与精准保胎理论知识按临床需要编排为以下篇章,供同行参考使用。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该综合征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特别是在生育年龄 的女性中。
研究显示,约有5-15%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 能存在APS。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相关疾病
APS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S康风险。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 3.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 4.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 5.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预防与生活方式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定义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 ,主要特征是体内产生异常的抗磷脂抗体。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症 状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血栓形成或其他并发 症有关。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诊断APS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检测抗磷脂抗 体的存在。
常见的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I抗 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 临床标准
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和管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特别是对于有APS家族史的人,更需要关注。
谢谢观看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
血栓形成
APS最常见的表现为血栓形成,包括深静脉血 栓和动脉血栓。
这些血栓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
妊娠并发症
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可能面临流产、早产或 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
因此,APS患者在怀孕时需要特别的医疗监护 。
2023年抗磷脂综合症分类标准
2023年抗磷脂综合症分类标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疾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一些少见病的认知和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抗磷脂综合症(APS)作为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性疾病,其分类标准也一直是学术界和临床医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2023年,针对抗磷脂综合症的分类标准可能会有所更新,这将为医生们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一、抗磷脂综合症的背景1. 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体内产生抗磷脂抗体,导致血栓形成、不孕或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等临床表现。
该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各异,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现行的抗磷脂综合症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2.1 目前用于抗磷脂综合症诊断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抗磷脂综合症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提出的Sapporo标准和Sydney标准,这两个标准都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在现行医学环境下已经有些落后。
2.2 现行标准对于抗磷脂抗体的检测和诊断方法并不全面,新兴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2.3 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现行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病例,一些轻微的或者不典型的病例可能被漏诊或误诊。
三、2023年抗磷脂综合症分类标准的可能改变3.1 考虑到抗磷脂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性,新的分类标准可能会更加注重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区分,尤其是狼疮抗凝物综合症(Lupus anticoagulant)和巨球蛋白抗体综合症(Anti-β2-glycoprotein 1 antibody syndrome)。
3.2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抗磷脂综合症,新的分类标准可能会明确不同类型的抗磷脂抗体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并对不同类型的抗体做出具体的诊断标准。
3.3 针对抗磷脂综合症的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的分类标准可能会更加注重针对病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
如何预防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并发症?
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医疗支持和教育。
谢谢观看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严重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 心脏病或肺栓塞。
因此,早期识别和管理非常重要。
如何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如何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抗磷脂抗体工作组的标准,需满足特定 的临床和实验室标准。
如反复血栓形成和特定抗体阳性。
如何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凝治疗
常用的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来预防血 栓形成。
在妊娠期,可能会使用低分子肝素。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免疫抑制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控制 病情。
这类药物能减轻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定期监测
患者需定期复查抗体水平及血液凝固功能,以调 整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检测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 体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
这些抗体的存在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如何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或CT扫描来评 估血栓情况。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血栓的位置和程度。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方 法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管理和监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如何预防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并发症?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 戒烟,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
抗磷脂综合症
性别比例 继发性磷脂综合征(女性:男性) 3:1
发病年龄
34岁+/- 13
诊断
42 岁 +/- 14
APS种类
53 % 原发 APS
47 % APS
36 % SLE
5 % SLE-like
6 % 其它AID
一、疾病介绍
❖ 抗磷脂综合症-血栓形成
➢ 凝血瀑布反应 因子X的激活 凝血酶原-凝血酶的转换 蛋白C的激活
疾病介绍
❖ 抗磷脂综合症临床表现 ➢ 血栓形成 ➢ 习惯性流产( APS的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的 10周以后,但早于10周也有发生者。一般胎儿
在10周之内发育正常,以后发育缓慢,流产或者胎死宫内,病人可以发生子痛前期或HELLP 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下降)。 )
➢ 血小板减少(周期性,常是急性发作) ➢ 神经精神系统损伤 ➢ 其它(Coombs试验阳性、网状青斑、偏头痛、舞蹈症、癫痛、慢性腿部溃疡、心内膜疾病、
一、疾病介绍
❖ 抗磷脂综合症-妊娠
➢ 先兆子痫
9.5%
➢ 子痫
4.4%
➢ 胎盘早剥
2.2%
➢ 10周内死胎 35.4%
➢ 早产
10.6%
一、疾病介绍
❖ 抗磷脂综合症-妊娠 ❖ 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 遗传因素:约占4.5%-25%,多发生在妊娠8周以内 ➢ 内分泌因素:约占 13%-20%,早期流产的常见原因 ➢ 生殖器官异常:约占12%-15%,多引起晚期流产 ➢ 感染因素:约占2%,如病毒 或细菌感染。 ➢ 免疫因素:APS,也是流产,死胎的常见原因。
➢ 抗磷脂抗体 心磷脂抗体 β2GPI抗体
以及激活的蛋白C所致的因子Va的失活。
一、疾病介绍
抗磷脂综合症
(3)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
常用的抗凝治疗为肝素加口服抗凝剂(华法令)
多用在溶栓治疗之后
常用的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 肝素是未分层的混合物,相对分子量为3000-57000 低分子肝素是指用化学和酶学方法将肝素裂解并提 纯的一组相对分子量在4000-6000的葡糖胺
(3)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
(5)补体在致病中的作用
抗原-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的C5b-9膜攻击复合
物(MAC)或C5a等同样可产生类似的级联效应。aPL通过经
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Fc-及C4依赖),产生的C3a、C5a作 用于多种效应细胞表面受体,释放的效应因子,包括组
织因子(TF)、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引起炎症细胞募
1、功能性检测:狼疮样抗凝物质(LA)
2、免疫学检测: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b2糖蛋白I抗体(Anti-b2GPI)
二、抗磷脂抗体的基本特征
抗磷脂抗体既能影响促凝途径也能影响抗凝途径,详见下表
三、抗磷脂综合症的分类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临床上原因不明的血栓与习惯
性流产伴抗磷脂抗体(APL)持续阳性者。
当累及大血管如大动脉和静脉时,表现为血栓形成或栓塞; 当累及小血管如毛细血管、小动静脉时,则可表现为血栓性
微血管病。
全身多个脏器包括肾脏均可受累。
二、抗磷脂抗体的基本特征
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识别并与磷脂或磷脂结合蛋
白结合的自身抗体,具有多种不同类型靶抗原。
根据检测方法不同,抗磷脂抗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APL与血小板膜磷脂结合,激活和促进血小板凝集,通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时被破坏增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
抗磷脂综合征
二 、发展历史
三 、 APS分类
• 根据病因分类:(1)原发性抗磷脂综合 征;(2)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原因有 SLE和其他本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生性 疾病,肿瘤、感染(细菌、病毒、原虫 ),炎症、药物等。
三、APS分类
• 根据抗体分类:(1)狼疮抗凝因子血栓 综合征:伴LA连续阳性,往往引起静脉 血栓(2)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伴ACA 连续阳性,主要引起动脉血栓;(3)混 合性抗磷脂综合征:指LA、ACA同步阳 性。虽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体现、 试验室检验、诊疗和治疗不同,但两种 综合征均伴有血栓、流产和血小板降低 。
抗磷脂抗体(APL)旳认识过程
• 1923年Wassermann建立梅毒诊疗措施
• 1950年Moore等 SLE 梅毒血清反应生物
•
学假阳
• 1957年Conley和Hertman BFP-STS 旳SLE中
•
有一种特异旳抗凝物
•
Feinstein 和 Rapaport命名LA
• 1983年Harus发觉心磷脂抗体
鉴别诊疗
• 静脉血栓需与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 Ⅲ缺陷症、血栓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 纤溶异常、肾病综合征、阵发性夜间血 红蛋白尿、白塞病及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旳血栓等疾病相鉴别。动脉血栓需与高 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 脉管炎、血管炎、高血压等疾病相鉴别 。
鉴别诊疗
• 需要注意旳是APL旳出现并不一定发生血栓, 约12%旳正常人中能够出现IgG或IgM类ACA 抗体阳性。梅毒和AIDS、Lyme病、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等疾病分别有93%、39% 、20%、20%旳抗磷脂抗体阳性率。某些药物 如酚噻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肼苯达嗪 、苯妥英钠、奎宁, 普奈洛尔和口服避孕药也 能够诱导出APL;另外,有某些恶性肿瘤如黑 色素瘤、肾母细胞瘤、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 等亦可出现ACA或抗2-GPⅠ抗体阳性。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知识摘要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反复的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以及抗磷脂抗体(aPL)的存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磷脂综合征的核心概念和知识,包括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全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详细诊断方法及确诊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抗磷脂综合征的各个方面。
目录1.抗磷脂综合征概述2.临床表现及特征3.常用术语解释4.病理过程5.病因6.发病机制7.类型及其概念8.并发症9.详细诊断方法及确诊标准10.鉴别诊断11.治疗12.预防13.案例分析14.总结1. 抗磷脂综合征概述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特征为反复的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抗磷脂抗体的存在。
APS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2. 临床表现及特征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栓形成:动静脉血栓形成是APS的主要特征。
常见的动脉血栓包括脑卒中和冠心病,静脉血栓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妊娠并发症:包括习惯性流产、胎死宫内、早产和子痫前期。
•血液学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其他系统受累:如心血管系统(心脏瓣膜病)、神经系统(癫痫、头痛)、皮肤(网状青斑)等。
3. 常用术语解释•抗磷脂抗体(aPL):包括狼疮抗凝物(LAC)、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
•动静脉血栓:动脉或静脉内血液凝固形成的栓子,阻塞血管。
•习惯性流产:连续发生的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网状青斑(Livedo reticularis):皮肤表面出现网状或环状的青紫斑纹,常见于下肢。
4. 病理过程抗磷脂综合征的病理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抗磷脂抗体的产生: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体内产生针对磷脂或磷脂结合蛋白的自身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定义
•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指由抗磷脂抗体(APL抗体)引起的一 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习 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在同一患者可仅有 上述一种表现,也可同时有多种表现。由于 抗 心磷脂抗体(ACL)的特异性更强,与上述临床 表现关系更密切,因而也称为抗心磷脂综合征 (anti-cardiolipin syndrome, ACS)。
的,特点为多脏器栓塞,病程数天或几周
• 自然性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各个阶段,但
绝大部分发生在妊娠晚期
种族\性别\年龄
• 种族:尽管SLE好发于黑人或西班牙种人但
原发性APS无明显种族差异
• 性别:女性占优势,男女发病比率为1:9,
女性中位年龄为30岁。特别是在继发于 SLE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中更明显。
病理生理
• 假说二:凝血机制异常
①活化的血小板使内皮细胞黏附加强 ②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和单核 细胞依次结合 ③抗体产物可以影响凝血因子,包括凝血 酶原、蛋白C、蛋白S ④影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促进血管动脉 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
机制
• 本病血小板减少及导致血栓形成的机理ACLA可促进血小
板的活化,活化的血小板构成内膜的负电荷磷脂就翻转 至表面,变成可与ACLA反应的状态,血小板与ACLA相互 作用,引起血小板破坏,使网状内皮系统对血小板的摄 取增加。
整理课件
4
免疫系统疾病
• SLE, 25-50%
• 干燥综合征, 42%
• 类风湿性关节炎, 33%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30%
• 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健康宣讲PPT课件
1.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定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 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的 磷脂抗体,导致血液凝块形成和器官损 害。
原因:具体原因目前未完全清楚,可能 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有 关。
1.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血栓形成、皮肤疹 、关节炎、疲劳和肾功能异常等。
其他器官损害: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还可 能影响肾脏、肺部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功 能。
3. 如何管理抗磷脂抗体综 合征?
3. 如何管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全面评估:确诊后,医生会根据病情评 估危险因素和并发症风险,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凝剂、抗炎 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和控制炎症反应。
5. 在日常生活中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护理
应激管理:学会应对压力,采取放松技 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按摩,有助于缓解 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6.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心 理支持与社会支持
6.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心理支持与社会支持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同病群体交 流,分享经验和情感。 心理疏导: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 疗,通过交流和心理技巧来缓解情绪困 扰。
3. 如何管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 以减轻症状,包括均衡饮食、定期运动 和避免烟酒等。
4.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预 防与注意事项
4.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怀孕计划:如果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病 史,怀孕前最好与医生进行咨询,并密 切监测孕期表现。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并控制 病情变化,注意监测血栓、肾功能和其 他相关指标。
6.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心理支持与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了解相关的支持组织和资源 ,寻求社会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AP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动静
脉血栓、妊娠失败及血小板减少。 在一些患者还可以出现心瓣膜赘 生物、神经精神症状、网状青斑 以及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 贫血。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减少一般为轻度,呈急性
或周期性发作。 APL 用标准ELISA 方法检测, 分三型:IgG、IgM和IgA型,以 IgG为主,与临床相关性最强, 特别是抗心磷脂抗体(ACL), 与血栓、血小板减少和习惯性流 产有关。
鉴别诊断
血管炎 原发性血栓形成 白塞病的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快形成
治 疗
抗凝:肝素(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钠),华法令,阿 司匹林 由于APS有反复血栓形成的倾向,有动静脉血 栓者,应长期服用华法令或阿司匹林等药物。 控制原发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于血栓倾向 的患者,抗凝治疗亦很重要。 原发病的治疗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病情严重时应予甲强龙冲击。
发病机制 (一)
⑴ 血小板及内皮细 胞功能异常:APL能 与血管内皮细胞膜磷 脂相互作用,促发体 内凝血。
⑶ 组织因子表达增 多:由内皮细胞和单 核细胞表达的组织因 子可触发凝血瀑布系 统。
⑵ 抑制蛋白C旁路: APL和活化蛋白C竞争与 膜的结合,或干扰特异 性的磷脂酰乙醇胺(PE) 依赖性活化蛋白C的功能, 并抑制活化蛋白C对凝血 因子Va的灭活。
例2
患者赵X男19岁, 因持续血小板减少1年,查 体无明显阳性体征,骨穿行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造血未见异常,查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 无异常,ANA-,aENA-,adsDNA-,ACL-,给予升 血小板药物治疗无效,建议患者到北京某大医 院就诊 住院第二天患者即出现胸闷憋气、咳嗽、咳血 痰,急行V/Q显像证实为肺栓塞,立即给予溶 栓并抗凝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继之抗凝加激 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已经3年,病情尚稳定。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定义
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种以反复血 管栓塞、流产或胎死宫内的综合征。 在一些患者可出现心瓣膜赘生物、 网状青斑以及Coombs试验阳性的溶 血性贫血。
分类
⑴ 原 发 性 : ⑵继发性:当
有磷脂综合 征表现而无 其他自身免 疫病者;
警惕ACL阴性之 抗磷脂综合征
泰安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 李芳
例1
患者商XX,男,18岁,因“右髋部疼痛10月余,血 小板减少5月余,头痛2天”于2003年5月13日入 院。 HLA-B27(+),疑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5月前患者复诊时曾见血小板90×109/L,无特殊 处理,半月后,患者出现“腹疼,便血”等症状, 当时查血小板70×109/L,高度怀疑“APS并 发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但肠系膜造影,腹 部血管彩超等均未见血栓,查ACL-,只给予对 证处理,1个月后出现不全肠梗阻症状
诊断标准
目前常采用Alarcon-segovia
诊断标准: 1.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下列临床表现:1) 复发性自发性流产,2)静脉血栓,3) 动脉闭塞,4)下肢溃疡,5)网状青斑, 6)溶血性贫血,7)血小板减少。 2.伴有高滴度的抗体(IgG或IgM型)。 可能的诊断:1个临床表现和高滴度的 APL抗体,或2种及两种以上临床表现和 低滴度的APL抗体(IgG和IgM)。
病 因 (二)
典型的APL出现于原发性和继发性APS,
可长期持续存在。偶尔在感染、恶性肿 瘤、服药(如氯丙嗪等)或其他健康的 个体也可检出,此时APL常常为一过性 的或持续几年后自行消失。 目前通常检测的APL有狼疮抗凝物、抗 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和抗两性磷脂的抗体, 如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抗磷脂酰胆碱 抗体等。
例1
2003年4月北京查血小板35×109/L, ACL(-), LA(-), 梅 毒 血 清 假 阳 性 试 验 (-) , 骨 髓 检 查 示 “符合缺铁性贫血骨髓象”诊为“缺铁性贫血” 并予补铁治疗。 (2003年5月15日)2天前患 者晨起时无诱因地出现头疼,以眶部明显,卧位 时加重,伴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 带血丝,无意识障碍,无听力及视力下降,无四肢 活动不灵,当地治疗2天效果欠佳,急来诊。脑脊 液滴速60滴/分,脑脊液化验结果:细胞、蛋白、 氯化物无异常,未找到抗酸杆菌。 入院后积极给予脱水降颅压、抗感染、镇痛及 营养支持治疗,
例3
患者张XX男16岁,因头痛失语1天1999 年6月住入当地医院,CT示脑血栓形成, 急症转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查血常规示血小 板偏低(80×109L),怀疑脑血管畸形行 脑血管造影, 彩超证实髂总静脉血栓形成,因当时不认识 “抗磷脂综合症”可发生多部位血栓形成这一 临床特点,不能给予患者家属一个完整的解释, 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赔偿,只好赔付6万余元, 我科就诊查ACL-、LA-,给予调整方案继续抗 凝并加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已4年病情稳 定。
总结
三例共同点: 青年男性,年龄16-20岁. 均有不同部位的血栓形成. ACL均阴性,LA阴性,血小板减少. 均诊断抗磷脂综合征. 经抗凝治疗,病情控制且稳定.
Thank you !
谢 谢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述表现出现 于系统性红斑 狼疮或其他自 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中时之为 继发APS 。
病 因(一)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 感染和遗传因素均起 一定的作用。 磷脂抗体(APL)是 血栓形成、反复流产 和血小板减少的危险 因素。
磷脂分为⑴带负电荷 的阴性离子如心磷脂、 磷脂酰糖酐、磷脂酰 丝氨酸 ⑵带两种电荷而净电 为0的两性磷脂如磷 脂酰乙醇胺、磷脂酰 胆碱。
例1
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于2003年5月15日下午出现 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示“未见 明显异常”。5月16日早晨出现视物模糊,头痛、 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进一步加重。11am突然癫 痫样抽搐发作,对症治疗后恢复。第二天(17 日)6 am,患者再次抽搐发作,并出现神志恍惚, 言语不利,视物不清等症状,查体可见右上肢体 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Ⅰ-Ⅱ级。立即复查头颅 磁共振示“右枕叶右额叶左顶枕叶片状信号”, 并于当日下午经山东省影像研究所会诊,诊断为 “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并复查加强磁共振 进一步确诊。至此,明确诊断为“抗磷脂抗体 综合征并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
⑷纤维溶解素减少: 除凝血系统外,这类 患者的前血管舒缓素 活性减弱,导致纤溶 活性也下降,血栓不 易溶解。
发病机制 (二)
⑸
[6]抑制蛋白C活化, 内皮细胞抗体 抑制B2-Gp1与磷脂 形成:抗内皮细胞 抗体可使内皮受损, 相互反应或抗体引起 的血小板激活等都是 进一步促进血栓形 形成血栓的可能机制。 成。APL可能通过 与磷脂的反应抑制 内皮细胞释放前列 腺环素而影响凝血 和抗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