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的社会意义及现实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文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2016年,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60周年。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整个过渡时期我国要实现“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对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评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有充分肯定的,全盘否定,既肯定又批判的。

对此,我认为应该客观的去分析和讨论,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这个源头和起点。

首先,三大改造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例,在土地改革后,农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客观的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

广大农民翻了身,拥有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

同时,这种生产方式满足了农民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与提高,对于粮食的增产增收,工业原料来源的极大丰富,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次,三大改造在丰富党的指导思想方面的功劳不容忽视。

这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采取了赎买政策,将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1955 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 99%,私营商业达到 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这一过程不难看出,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而不是一味强制性地将私营企业统统收归国有,从而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另外,也是三大改造最重要的功绩,就是它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从国民党手中接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带领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穷苦人民恢复和发展经济是我党的首要任务。

此时,提出一项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迫在眉睫。

“三大改造”应运而生,在这一过渡时期,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顺利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扫清了障碍,功绩之大,有目共睹。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使社会主义中国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新变化,其中当然离不开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继承与发展。

然而,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的哲学理论,矛盾具有两面性,这也可以运用到我们对“三大改造”的客观评定上。

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首先,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等缺点。

在农业改造方面,广大农民一味地追求加入合作社,走农业集体化路线;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过快地追求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只在短短几年之内,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私营企业百分之九十多都已经转变为国有,速度如此之快,必然会导致转变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被忽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种一味追求改造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工作作风,为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大跃进的到来埋下了隐患,是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和国力止步不前的前奏。

因此,在我们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工作作风,有心劲自然是好事,但是,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客观规律之上,个人能动性是客观规律的主人,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要明白,凡事的发展都需要一定时间,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以为缩短这段时间,到最终只能承担严重的后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这个夸奖和荣耀纷至沓来的时刻,我们不能被鲜花和掌声冲昏头脑,忽视客观规律开始“蛮干”。

比如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环保问题,长期以来就对我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对于环保,不能够想当然,一定要和国情相结合,要实事求是,注重规律,循序渐进,正如今年的两会所强调的“由于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再加上一些地方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对加强生态环保的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

一些领导干部对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治理要投入更长时间、付出更大代价认识不足”“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对加强生态环保紧迫性的认识,慢不得也等不得”。

其次,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人民和政府思维的偏差。

这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广大农民不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途径和意义,只是在土地改革后,得到了
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入了农业合作社,以为这样就是社会主义了,其实不然。

农民没有真正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部分人只是走了“集体化”的形式,却不出“集体化”的成果,昭示了领导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脱节,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大改造后接踵而至的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浮夸风盛行,“小麦亩产量过亿”的报道见诸报端,这些都是人民没有充分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思想上过于激进的表现。

如今,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走群众路线,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更要求我们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群众们了解工作的实质和内涵,而不能让群众盲从。

否则,工作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耽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两会也十分重视民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扶贫,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延迟退休…… 这些都是切实从老百姓真正需要而考虑的,只有真正的去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才更有利于发展。

历史是用于借鉴的,是为促进当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服务的。

如今,当我们重读“三大改造”这段历史,思考它的社会影响,探求它的现实意义,不禁感叹其提供的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倘若我们能从中获益,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犯下重复错误,秉承先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指日可待。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应避免忽视客观规律,追求过快的进步,坚持刻苦勤奋,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