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我们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信心,让他们品尝自己的成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蓝天。

物理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物理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曾多次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推动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

物理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所以,物理教学的传统模式必须改变。

一、要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

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它表现为:
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注重学生发展的教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

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体验过程。

物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圣殿。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

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
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

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

三、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

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都要予以指导。

(二)重视探究的过程
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

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

探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

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三)探究形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教师可以以此为根据设计探究教学计划。

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千篇一律地套用固定的探究模式,将探究教学单一化、模式化。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灵活
采用多种探究形式,注重完整探究和不完整探究、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小组探究和个人单独探究、实验探究和演示探究、讨论探究相结合。

四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技能
除了能用教育学与心理学来指导、研究教学外,中学物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技能:
1、观察能力;
2、表达能力;
3、提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4、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假设的能力;
5、制订计划与设计使用的能力;
6、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选择所需器材的能力;
7、分析影响问题的因素和控制变量的能力;
8、收集信息的能力(包括实验数据、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对其科学性加以评估);
9、能按说明书对仪器进行简单的操作,并具有安全操作意识;
10、有分析论据的能力(描述信息、通过简单的比较进行因果推理并从中归纳出科学规律,并能进行分析和论证);
11、有评估探究过程探究结果的意识;
12、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更新观念,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于物理教学之中,遵守主动性和主体性相结合,活动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参与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