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我是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同济大学校史馆。

同济大学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同舟共济”的历史。

学校校名“同济”取自成语“同舟共济”,而“同舟共济”最早出于《孙子九地》。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中、德、英三种文字的解释,不仅表明同济大学对外联系的优势和
传统,而且也表明了同济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

同济大学最早发端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

这尊就是埃里
希宝隆先生的雕像,百年校庆之际,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它揭幕。

一百年来,同济大学多次辗转迁徙,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在六个省的四十多个地方
办过学。

为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回了当地的泥土,组成了能够见证同济成长历程的这根泥土柱。

螺旋向上攀升的造型,显示了同济
人战胜困难,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也正是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
神指引下,同济大学至今一共培养了27万各类人才。

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搜集到了这些校友的资料,并将其录入到校友校友数据库中。

如果您也是同济大学的校友,只要在这边的四台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或者工号,就能找到自己在同济大
学学习或生活的印记。

【大师是大学之魂,我们用本校电信学院教授研发的空中立体成像技术,邀请校内
知名专家学者来讲述他们的学术成果、治学经验和人生感悟,激励莘莘学子。

】请大家跟我上二楼。

我们校史馆有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仿上世纪30
年代吴淞校园内一栋学生宿舍而建。

一楼是纪念式公共大厅,二楼是学校的历史,三
楼是最近十几年的发展。

展示工程由管理学院1986届校友刘创捐赠。

篇二:校史馆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您到川北医学院校史馆参观。

川北医学院校史馆共分为前言、医脉相承、殷切关怀、鸿基初立、栉风沐雨、踵事增华和展望未来7部分。

前言
川北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由西南区川北卫生厅公共卫生干部训练班、
德启护士学校,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 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
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与大师同行,与群彦共济。

50多年来,我们筚路蓝缕,拓垦荒原,在川北大地开辟出了一个蔚为气象的大学校园,就读芸芸万生之众,“川北医学院”的名字翘然秀出群伦。

而学院也坚贞地履行着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梦想,延续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播种
着明天的希望的神圣使命。

院史陈列馆展示了学院5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巨大变化。

川北医学院半个多世纪
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是一部精神家园的坚守史,更是一部
数代师者的耕耘史。

以史为镜,在这些史料里,我们能看到川北医学院展示出的社会
知识的源泉、思想的动力、道德的良心;看到了一所大学所具备的心系人类、关爱社
会的情怀;看到了一所大学必须具备的立足全球、放眼未来的视野;看到了一所大学
所具备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

也激励后来者为医药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师之所存,道之存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

史料还突出反
映了川北医人爱岗敬业、树德修身,为人师表;淡泊明智,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奉
献爱心,服务社会,传承文明。

这就是川北医学院的传统与现在,也是未来的希望之
所在。

医脉相承
20XX年,川北医学院走过了她56年的历程。

半个多世纪以前,川北地区解放。

摆在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这块诞生了邓小平、朱德、罗瑞卿等将帅和张
澜先生等民主人士的红色根据地缺医少药,解放前人均寿命仅35岁。

我校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伴随共和国成长而发展。

请看,川北医学院的前身西南区川
北医士学校就是由西南区公共卫生干部培训班、美国人创办的德启护士学校、英国基
督教创办的博济医院和张澜先生创办的南充医院住院部合并而成。

1965年改制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本科并定名为川北医学院,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提写了校名。

这是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址变动、校园和校徽变化情况。

这是我校第一任校长赵安泰将军,他是川北行署卫生厅长兼任我校校长,后调任第
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殷切关怀
作为川北地区唯一的的医学院校,50多年来,川北医学院扎根川贝,忧患苍生,为高等教育医学的发展和川东北地区人民的健康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各级领导的关怀
给予了我院的巨大的支持,他们的殷殷重托、深切期望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来院视察时的留影,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女士视
察其祖父张澜先生创办的川北医院,即我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的留影。

这是全国人
大吴阶平和彭佩云副委员长的题词。

鸿基初立
这是50年代初的毕业证照片,这是90年代原德启护士学校的校长回校参观。

栉风沐雨
当时的情况概括起来就是“校园不足百亩、设备不到百万、教师百余人、附属医院床位百余张、专业不过三”。

这期间学校招生数次中断,我们的老师正是凭着坚强的信念、执着追求、无私的奉献,坚持了下来,这也凝聚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川北医
精神,影响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使得川北医精神代代传承,有力地促进
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这是学校升格为专科时卫生部的批复。

随后,一批从全国各
地引进的专家学者陆续汇集川北,为我校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踵事增华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川北医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
展的高等医学院校。

升格本科后20多年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办学层次和结构不断提升和优化;三是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四是学科
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五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各位领导
和专家可随意看一下我院的变化情况。

这是我院高质量教学的保证,也是我院教育教
学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是教育部当时的批复和验收时的情形;这是现在的学院东西校区校园小景;这是96、97年合格评估时的照片。

这是我院部分教授的照片,他们中大多数人现在仍坚持工作在教学、临床第一线。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辛勤耕耘、孜孜以求,为高等医学教育和我院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院一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医德医风培养,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这是我院学生郭璇妍,暑假外出旅游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抢救病人,被共青团中
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XX年,我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任何条件只有被充分利用才能取得成绩,大家刚才看了82年我院取得的第一个省
政府科技进步奖,早期在艰苦条件中探索的我院科研工作者取得了成就,条件改善了,新时期的我院科研工作者秉承了老一代的孜孜探求、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新成就也
一个又一个创造出来。

这是我院近年来获得的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

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实践领域,为人民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进步提供保障。

我院附属医院和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已经成为川东北医疗卫生的主体,其业绩辉煌而瞩目。

滋兰树蕙,春华秋实,这是我院部分校友的照片。

50多年来,学院一共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我校校友林琦远,这
是中国首次长江科学漂流探险队唯一的女队员、我校校友杨一兰。

展望未来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川北医学院50多年发展的概况,同时我们也为您展示了志
存高远的川北医学院的新世纪发展的雄厚基础,以及川北医学院育天下之英才,解民
生之多艰所取得的成果。

这里展出的也只是一部分成果,面对这些成就,川北医学院
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
篇三:校史馆解说词
第一展厅
这一部分展出的建国以前,河南理工大学从1909年建校到1949年解放前的办学历
史。

这40年是河南理工大学历经风雨的创业时期,也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也拉开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序幕。

从此到20世纪初期,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是惨不忍睹的悲壮。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兴西学、办实业、图救亡的热潮。

1898年,英国福公司取得“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的开采权,作为其开矿设厂的一
个附加条件,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但其时,在清政
府“坐困愁城、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英国福公司丝毫不顾及业已签订的《河南矿产章程》,拒不履行“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之承诺,
只顾在焦作大肆开矿设厂,掠夺优质无烟煤。

这里展出的就是福公司与清政府签订的相关条约和福公司在焦作开设矿厂及酝酿期
间的当时各种史料。

最终,经过多次交涉,福公司在哲美森厂附近投资建设焦作路矿学堂。

田程出任首
任监督。

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

我们看到的这些老房子就是学校当时的校舍。

这既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废除科举制度后河南省
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在近代中国矿业和河南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
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大地开启一扇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窗口。

1915年,英国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合组为福中总公司,由于焦作校舍被福中总公司借用,校址迁至开封,学校更名为福中矿务学校。

这时,学校的筹建者更加强调实业救国,发出了“发展矿业实关乎实业之盛衰,而研究矿学更关乎工艺之良否”呼声。

精辟
地论述了举办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勉励学生“为一身计,则勉立修名;为豫生计,则谋臻乐利;为全国计,则图进富强”。

细细品味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们为发展事业、造福桑梓、挽救贫弱祖国的赤子之心。

这也是学校传承百年,
始终坚持服务煤炭行业,引领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里展出的就是福中矿务大学时期学校的各项史料,其时学校更加注重教学管理,
修订教学制度,实行学分制,初步建立起致力近代工矿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虽然学校的领导者想极力办好学校,以图就国,但当时的学校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政
局中也只能随“风”摇曳。

这之后的十多年中,学校三易校名,再迁校址。

同时,由于
办学经费筹集困难,一度致使学校经费筹措困难,办学无以为继,以致在短短十年间,竟走马观花般地换了8任主政领导。

这里展示的是从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到福中矿业大学时的史料,在福中矿务大学时期,学校虽经费紧张,但在张仲鲁校长主政下,但仍扩充校舍,筹划经费,添置仪器,加
聘专任教授,学校在困境中也得到一时之发展。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9世纪30年代的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就是大师齐聚、群贤汇集之圣地,是学校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尽显风流的辉煌时期。

是时,蔡元培、翁文灏、孙越崎、张伯声、丁
观海、邓曰谟、李钟美等一大批硕学鸿儒或担任校董、特别是张仲鲁、张清涟出任院
长后,在管理模式、经费筹募、校舍修葺、仪器设备更新、学术研究风气之养成、引
进海外归国人才、对外交流、扩大影响与提高知名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

学校各项
事业蒸蒸日上,国内名声日振,被誉为“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东方的科罗拉多”、“海内办理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矿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
重镇。

学校在全国高校较早实行董事会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和章程,以此
加强学校管理。

是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任学校董事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
任名誉校董,地质学家翁文灏任常务校董,工矿泰斗孙越崎任校董事长,福中公司总
经理李文浩任常务校董,董事会的建立一方面便于加强复校后的学校管理,同时,便
于筹措社会资金办学、维系学校发展。

这时,学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作为办学宗旨,
以美国高校为蓝本,结合中国实际对课程进行综合改革,我们称之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可以看到,这里展出的是当时学校在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历程:修建了物理、化学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充实图书馆藏书等。

同时,注重开展体育锻炼
和军事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球类比赛,增强体质,并开展打靶训练,以备战时。

再往后看,我们看到是,这一时期的科研之风盛行,学校以“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坚持“应社会之需要”的科研特色。

比较典型的有学校
成立有河南矿学会,这是留美河南学人李善棠、张仲鲁等在美国科罗拉多矿务大学学
习期间于1918年成立的,以研究矿冶技术,促进国内矿冶为宗旨。

对河南煤矿建设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还有学校机械工程学家汤仲明教授发明的木炭汽车,用木炭代油炉作为汽车动力,
获得专利五年,一时轰动全国。

1932年8月,杨虎城将军还特意将木炭汽车试验结果通电全国,呼吁推广。

这种木炭汽车在20世纪30—40年代遍及全国城乡,特别是木
炭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几乎全用木炭汽车,在个别地方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

特别是在八年抗战时期,汽油奇缺,除军车外,民用汽车几乎全改烧木炭,不但节约
了汽油,减少了资金外流,而且还使旧中国在缺油的窘境中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为我
国汽车工业和抗日战争期间的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学校还积极创办学术研究刊物《焦作工学生》等,刊发学术论文,以养成学
术争鸣之风气。

这些就是当时的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给学校创办的学术刊物的题词。

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工矿泰斗孙越崎
先生。

孙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能源工业的墓基者之一。

20世纪30年代任
学校常务校董,为学校办学条件、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西迁办学、关林复校做出卓越贡献。

1994、1995年相继出任学校名誉校长、名誉董事长,为学校更名和新时期的发展不遗余力,给予了弥足珍贵的关怀与支持。

孙先生最著名的功勋是率领资委会起义,
陈毅曾说:“孙越崎先生是为国家事业做官的。

”在抗战中,孙越崎领导的资源委员会
的设备、物资、财产、人员都完整地移交给了解放军,这在国民政府机构中是唯一的
文职单位。

资源委员会的物资和财产后来对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建设,起到了很大
的作用。

他还在香港策动了资源委员会香港国外贸易事务所起义,把在那里储存的价
值数百亿美元的稀有金属和矿产品移交给人民政府,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嘉奖。

苍龙
日暮还行雨,解放后,孙先生曾任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后来又担任全国
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名誉主席。

孙先生“爱国敬业,勤奋务实”的精神和不务
虚名、廉洁律己的高贵品质是历代理工学子学习的榜样。

1937年当日军将战火烧到中原大地,学校师生为保存有生力量,开始了一路辗转西安、天水等地颠沛流离的西迁办学历程。

这幅西迁路线图,描绘地就是当时学校师生
长途跋涉、栉风沐雨的景象。

“峡谷寒风,陇州暮雨;关山晓月,驿路晨霜;山泉冷饮,冰河盥漱;行歌道山,谈笑峰巅”。

既道出了师生们西迁之艰辛,但也喊出师生了“谈
笑峰巅”、视天堑如坦途的无畏勇气。

两侧的对联,上联“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下联“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这是学校在举行抗战一周年胜利大会上的楹联,充分体现师生同仇敌忾、抗战建国的
豪迈气概。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一纸训令,将当时的私立焦作工学院与当时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改组,在陕南古路坝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假四校之力,合办工程教育。

八年的古路坝岁月,广大学生不忘国耻,奋发自强,有通宵晚读的,有披星晨读的,你去我来,经年如此,以至于古路坝各处夜晚自习的
煤油灯如繁星般处处闪烁,形成“古路灯火”一景。

“古路灯火”虽已成为历史,但那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却在一代代焦作工学院学子身上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艰难困苦,颠沛流离,锻炼和造就了一代英才。

孙越崎曾深情地回忆说:“抗战期间,西北工学院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抗战后方新兴的工矿企业和交通发展提供技
术力量。

很多毕业生被聘到甘肃玉门油矿和四川天府、嘉阳及威远等煤矿工作,其中
不少人至今尚在国家重要企业中负责煤矿技术工作。


抗战胜利后,学校在洛阳关林复校,随后,为躲避内战战火,辗转郑州、苏州两地
办学,继续飘零。

当时,院长张清涟的一首“焦工在洛阳复校赋呈同人”,以其对学校
命运之感慨、悲怜和欣喜,道出了学校师生的复杂心情。

(朗诵一下)
1949年4月,苏州解放。

代理院长李善堂致函苏州市军管会,积极要求复校,是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指示下达学校,学校返回阔别12年的焦作故地复课,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河南理工大学不仅是一所有着优良学术传统的学府,而且是一所具有爱国爱校传统
的高校。

建校之初,学校师生就同河南人民一道参加保矿运动,把福公司图谋掠夺河
南铁矿资源的行径公诸于众,在河南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经过激烈斗争,福公司最
终被迫停止勘探铁矿,反帝保矿斗争取得胜利,这也成为学校爱国运动的开端。

这幅焦作工学院南下请愿团照片,拍摄于1935年12月,学校学生在列车上发表
《告民众书》。

这几幅展板反映的是学校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参与五四运动、反帝爱国,参与发动焦作煤矿大罢工、抗日救亡,声援“一二·九”运动时的情景。

1919年5月9日,我校学生参加省会开封的全市学生示威游行活动。

出席开封15
所学校1000多人的学生联合大会。

学校代表汤执中、胡汝奇等相继登台进行了“悲中
国之耻辱、愤政治之腐败”的“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的演说。

参加开封学生总罢课,组
织学生分途演讲,宣传、鼓动民众,深入铁路行包房、邮政局、各转运公司和各商号
批发店、零售店,查验日货,开展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火种播向中原大地,促进了焦作矿区工人运动的发展。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学校师生迅速成立“焦作各界援助沪案后援会”,在焦作矿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浪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发动
震惊中外的焦作煤矿大罢工并取得完全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

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北平爆发。

学校师生迅速响应,举行大规模示
威游行,一路从新乡、到郑州、至开封、徐州、再至三浦,路上组成数支宣传队分赴
各校、各街道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参加示威游行,要求:“誓死反对冀东伪组织,并督促政府早定救国大计,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敌。

”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爱国行动,显示出学校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唤起了沿线广大民众的救国觉悟,
为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事后,国民政府对请援之行进行调查,承认
学生“壮烈之行动,忧国之精神,深得一国同胞之同情”。

学校熔铸形成的爱国爱校光
荣传统始终激励着代代理工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他是党的早期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前中央军委书记。

他就是我校学生武胡景。

武胡景,又名武怀让,河南孟县人。

1916年考入福中矿务学校。

五四运动期间,还是学生的武胡景借暑假返乡之机,联络学界、工商界爱国团体,宣讲五四经过,呼吁科学民主,宣传抵制日货,扩大了
五四运动的影响。

武胡景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北满特委书记。

在任北满特委书记,他领导的中国抗日联军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

那时,“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千万同胞陷入日本帝国
主义的铁蹄下,抗日斗争形势异常严酷。

为保存革命力量,武胡景率领部分党团员、
学生和爱国志士转移到吉林农村建立抗日游击队,并亲任东山旅负责人,开展抗日游
击战争。

他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参加抗日队伍,使抗日联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杨靖宇、赵尚志都成为抗日联军的主力军。

正是抗日联军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才有了全
民抗战的壮丽局面。

而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武胡景,更是功不可没。

这里展示的是武胡景的照片、雕像、纪念馆、纪念碑、领导题词、烈属证、《武胡景传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视频点播、新华社《天地能知忠烈心》通稿等。

这些有限的资料并不能使我们知道当年的历史全貌,但是武胡景以天地能知忠烈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