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事业中的官本位思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公共事业中的官本位思想问题
如今,老百姓对我国的公共事业怨声载道。为什么我们现有的公共事业发展不尽人意呢?为什么很多决策者做出的决策以及执行者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为老百姓服务呢?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制度上是存着很多问题的,例如政府管得太多,却又在落实执行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事公共事业的有关人员中存在着官本位思想。
一、官本位的定义
这里所说的“官本位”的意思是指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有官本位思想的人,由于过于看重个人的官位,往往缺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危机感,缺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缺乏事业心。表现在工作上,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稳稳当当做太平官;有的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基层和一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有的纸上谈兵,缺乏务实苦干的精神;有的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看不到当前各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
官本位思想的产生,既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也和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但很重要的一条,还是我们的少数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境界不高、眼界不宽、思路狭窄,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拼抢意识不强,进而缺乏应有的创业精神和干事胆识。
二、官本位思想为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有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法治原则。而官本位思想严重地约束了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社会效益。这和公共事业的初衷是背离的,和“以人为本”的
思想也是对立的。这就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丧失了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的重要特征。
(一)官本位思想背离了以公众为本的原则
以公众为本原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必须以全体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为本。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经常出现一些单位领导为了形式政绩等做决定的情况。这些坐在高位上的领导通常没有用心去关注公众的利益,没有真正去关心这些决定对公众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如此一来,公共事业管理就不能真正做到以公众为本。
我们的城管基本上是把工作重点简单地放在全面清除小贩乱摆乱卖的问题上面,往往就忽视了其他和公众密切相关的领域。在城管的认识里,他们就认为小贩就是导致城市出现“脏、乱、差”的源头,所以就强力清除所有小贩。他们就简单地以为这样做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让市民知道城管在“为人民服务”所做出的贡献。普通市民其实是需要小贩这个行业的。但如今的城管并没有真正做到倾听和满足市民的诉求,只是简单地满足了城管的政治需要任务罢了。
(二)官本位思想背离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原则
虽然经过改革,但是我国的不少事业单位依然还保留着行政性质。这不仅导致了在公共事业的运作过程中,投入成本很大,而且还令事业单位的官味十足。公共事业管理的本质是非管制的,立足点是在服务上,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但在现实社会中,在城管的意识里,他们的工作就是管制,而不是服务。这种认识就决定了他们提供的公共产品质量不如人意。例如:城市道路上的电线或沙井盖经常被人偷,交通灯时常没有显示等等,但有关部门都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给当地的
居民带来不便以及安全隐患。当民众打电话给城管部门要求得到处理的时候,他们态度十分不好。他们在工作上非常被动,缺乏服务意识,错误地认为人民就是他们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
(三)官本位思想背离了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管理问题上,他们的项目审批、运作等过程都不受公众的监督和质询。例如,某些事业单位还保留着行政级别的划分,还为一定的级别的领导配备公车。又如:某些单位存在人员过多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都是没必要。其实,这些问题都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官本位思想息息相关。
另外,在进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时,事业单位并没有把收入和支出对民众公布,接受监督和质询。项目补贴也根本没有得到有力的审查。收入的盈余也没有明确记录,有的事业单位就干脆在内部直接瓜分了。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
(四)官本位思想背离了法治原则
由于官本位思想,当权者在提供产品服务和进行管理时,态度都相当恶劣。某些公共事业管理者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去谋取利益,做出违法行为。例如,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时常暴打小贩甚至行人,还有就是收小贩的财产。其实对城管来说,这两点都是违法的,但是这些情况依旧屡屡上演。
如果不下大气力加以清除官本位思想,将不利于当前大好发展形势的巩固,甚至错失发展机遇,贻误我们的事业。
三、公共事业中存在官本位思想的原因分析
(一)公共事业中的体制存在不足
官本位的思想基础是封建等级观念,它作为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现代社会里,它落后的本质已暴露无遗。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公众和国家对科教文卫体的公共服务的需求有了空前的提高。但是,要满足这一需求的物质条件极为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实行了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所谓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此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其运行机制的管理方式具有政府投资、政府主办、政府管理的基本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为政府事业。而就算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事业单位改革,但是我们的公共事业中还保留着行政的性质。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第三部门起步和发展都较晚,其力量也较弱,真正有实力的组织都或多或少的跟政府有一定的关系。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上的不正之风、干部政绩观的偏颇、民生问题的解决没有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监管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赏罚不明、做秀、缺乏解决民生利益问题的工作责任目标标准及执行力下降、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等问题。如此看来,就给官本位思想的繁殖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不高
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思想收到官本位思想的束缚,他们不愿意改革使他们受益的体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阻挠改革的进行,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各地吃财政饭的队伍庞大,行政机关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行政效率不高,行政活力不足,这些都和官本位至上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