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所谓“第五代导演”指的是1982届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批导演。这批导演是从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走出来的一代。他们中大部分在少年时代曾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十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迎来了进入电影学院接受专业学习的机会,并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中国新时期电影最壮观、最辉煌、最令人扬眉吐气的风景无疑是第五代导演创造的,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总是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在面对内容繁多的电影题材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演绎。他们对通过影片来探索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结构有着强烈渴望。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大多主观性强,象征性、寓意性也颇为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足以给中国影坛造成巨大的冲击波。这个群体的存在对于中国影史而言是值得夸耀的。他们宣告了一个与世界电影文化发展同步的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因为他们共同的努力,中国银幕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影。
第五代在成就其艺术光辉的同时,也最终完成了作为一代人楷模的、历经苦难的、富有人格魅力的男子汉群像的造型。正是一个病态的时代,造就了拥有健康体魄的一个群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滞缓,第五代的个性意识都不同程度地被社会的群体意识所支配甚或代替,因之我们看到,他们在其拥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的同时,既有的体制与经验,却压抑了个性的极力舒展与自我的自由发挥
中国第五代导演们都曾经饱尝生活的艰辛,经历过十年浩劫哪个动荡的年
代,他们是在冲破长期的个性压抑和思想禁锢的状态下,向社会、向人生发出心中的呐喊。因而普遍怀有焦虑、寻根、反思意识,其影片亦烙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人文色彩。“带着变革时代的新鲜印记,被历史地浮现到银幕上来”。他们大都为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受过正式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因此在对电影的把握上他们更加强调还原电影本身,即所谓的“电影本体论”。通过电影的语言如画面、声音、色彩、意象、演员的表演等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是在对外国经典艺术电影的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叙事和主题,开创出自己的影像魅力和思索深度。加上当时恰逢国门顿开,新潮迭出的思想解放之际,新思潮新概念新艺术的分沓而至,使他们欣喜若狂地激荡80年代整个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深切体验改造本土文化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特定社会的产物。“都是与创作者的经历与感受分不开的。十年忧愤,四载攻读,而后一泻而出,能不令‘六宫粉黛无颜色’。”③
第五代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代辉煌。它不但全然改观了中国电影传统的历史面貌,更完成了中国电影人几十年的宿愿,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的同步接轨,成就了“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电影先辈们早年的梦想,他们的崛起,预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作为第七艺术,电影同诗歌、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不同,它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是一项花费极为昂贵的艺术。运用一定的资金,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将电影拍摄出来,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后再投入市场发行,通过票房收入回收资金实现赢利。看来,至始至终电影这东西都是同票房收入(即通常说的市场效应)直接挂钩的。正如著名剧作家苏叔阳先生所说:“电影产生在资本主义时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卖票的,带有强烈的商品属性。”随
着电影产生与发行机制的转变,各电影厂家直接进入市场,影片发行量的大小和上座率的高低与电影创作者的荣辱和生存息息相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对电影业投资也开始转变,同时由于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造成发行渠道的一时不畅,使电影市场持续滑坡。影片制片活动,很自然的便要受制于这一时期整个经济/文化/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电影被迅速推向市场,电影家们开始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语境中重建话语空间,找寻并确定自己的位置。客观现实要导演必须具有一副求生存的生意头脑,他不仅要对自己的艺术创作负责,而且也要设想影片收入的前景,为他的影片找到市场,成功的导演必须既能体现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又有几分搞钱的本领:即能够把影片的审美性和商业的敏感性完整的结合起来的本领,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高票房,在大众文化的土壤中维系再生产。作为观众,当然期望自己的消费投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是电影市场的出发点。不同的观众有着不同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影片适销对路。若无视大众的消费需要,继续躲在象牙塔里,一味沉溺于超前性与极端自恋之中,那他们只能被大众文化抛弃而顾影自怜。
加上经济变革后,人民生活形态大大改观,业余消遣方式日趋多样化。大众传播媒介方面的变化则更是日新月异,电视录像机快速普及,竞争出现了。这是市场规律的表现。遵从市场规律就不能忽视顾客,不能违背价值规律,不能排斥竞争。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工作、生活、学习等许多方面的压力之下,人们选择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去卡拉OK、玩电动游戏、泡吧等等。同这些相比,去电影院欣赏电影似乎显得有些高雅,再加上现在盗版录象满天飞,又有过少人愿意花上几十块钱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面去体验那种高雅呢?再说看点娱乐电影商业片还凑合,要是让你动脑筋花心思去思考体会那些艺术电影
所传达出的电影导演的个性魅力的话,这样的人可能更少。人们更多的把电影当作是一种消遣而并非真正地去当作一种艺术存在去欣赏。电影工业一统天下、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打破,老百姓这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娱乐休闲方式,他们可能收各种诱惑或“指导”的影响,却绝不会受什么“指令”的指挥。当不能发现满意的选择时,他们至少可以选择把钱用到别处去。他们也开始考虑掏出口袋里的钱,上电影院去看场电影和呆在家里看电视或录象,那样更实惠。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如果没有以其自身的品格和魅力使人们倾倒,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电影也是一样,要生存,要发展,要兴旺,就得拥有众多的观众,要提高影片质量,参与文化市场的竞争,适应变化中的人民群众的需求。电影作为精神产品进入市场,就必须认真研究市场要从观众消费行为分析入手,经常研究观众心态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引导观众消费,并且不断启动市场。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当第五代以其作品突破旧形式并作进一步开创而使人振聋发聩的时候,它很明显地受到了政治一体化要求与市场经济活跃消费主义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处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国到五代导演,也开始思索这一严肃的问题:票房压力,市场需求!市场和票房靠什么来实现?首当其冲的作品的质量,理论上说好的作品应当有观众,但的确有艺术和思想内容都好的的作品未必有很多观众,判断艺术好的作品和“市场”好的作品有时是两码事。于是出现了许多影片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虽然在海外各大影展上频频获奖,名声大噪,可是在国内放映确是票房惨淡,少有问津。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娱乐片、商业片却是异军突起,并以迅猛之势占领了各大影院票房之冠。众多电影生产部门面对市场的严峻竞争,为了赢取观众的青睐,追求票房的盈利,纷纷将投拍的目光转向了娱乐片,一股势头强劲的“娱乐风”在中国影院刮起。影片《少林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