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中小学信息化试点单位)

试点工作重点内容: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探索实施方案名称: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试点单位名称: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

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一、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概述

1.1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名称

《“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1.2 试点工作重点内容

教学模式创新,初步构建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下,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1.3 责任主体单位

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

1.4 试点工作的依据

1.4.1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单独的一章列出,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基本思想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2012年09月0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上海在2010年颁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即有了许多新的、具体的发展。首先,从

“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的理念出发,把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放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地位;其次,正式把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写进规划,并落实具体措施,争取在未来10年内,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学习条件和信息化支持服务系统的变革。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意义重大。

1.4.2 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个性化学习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进程

个性化学习的思想与实践源远流长,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我们国家,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个性化学习思想的宝贵财富和理论源泉。综观当今中国教育,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教育理想的体现。随着近年来web2.0、云计算服务技术以及“一对一”、“电子书包”等移动学习技术的发展和探索,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为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下,推进了个性化学习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进程。

基于对以上重要背景的认识,丽英小学在以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模式研究”试点工作方向。

1.5 试点总体目标及实施原则

1.5.1试点工作总体目标

教学模式创新,初步构建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下,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1.5.2 试点工作实施原则

关注学生,聚焦课堂;点上突破,面上推进;不断总结,构建模式。

二、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基础

2.1 学校开展试点的基础

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创立于1998年。建校以来,坚持以“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作为办学目标,力求通过信息化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突破口,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整合实践、整体推进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成为“上海市中小幼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2009年以来,信息化教育特色建设进入新的十年,学校越来越关注每一个儿童的需求和成长,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新突破。先后承担了部、市教育体制改革重大项目“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即“电子书包”项目)与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试点任务,相关课题成为全国民办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课题。面向未来,丽英小学将继续把握重大项目机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课外内应用,不断适应新技术新思想变革对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影响,巩固提升信息化教育特色的建设水平。

2.2 前期准备工作

半年多来,学校以申报工作为契机,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体现为“两个结合”。

2.2.1 “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点上突破”,即确定三、四年级为实验年级。实验年级学生全部配备终端机,重点研究移动的、互联的、交互的数字化课堂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过程,为面上推进提供示范和引领;以后每学年再滚动增加一个实验年级,直至一到五年级的全面铺开。“面上推进”,即全体教师参与实验,依托校本研修机制和教师发展机制,以“机房一人一机”,或以“小组一机”的形式,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2.2.2 自主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与应用公共教育资源相结合

要做到课内支持与课外支持相结合,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并逐步开发相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实验年级充分依托虹口区“电子书包”平台开展试点工作。同时,为有力支持“面上推进”的工作,学校也把自主平台建设和资源开发作为试点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学期以来,学校自行开发的丽英自主学习网不断完善,正逐步成为承载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桥梁。

三、具体试点方案

3.1 总体架构

3.1.1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是研究教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优化的教与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获得具有意义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积累丰富的案例,总结提炼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构想:

(1)多层的教学目标:基于“课前自学——课堂活动——课后延伸”的教学全程制定目标,既立足教材,又有所超越;体现“多层目标”:常规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

(2)分与合结合的课堂教学程序:分,即多样的网络教学活动,根据“多层目标”、需求和个性的差异,设计不同的学习过程;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的自主活动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合,即以问题设计或教学情境引领教学;教师引领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3)多元的教学评价: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即时评价或记录学习过程。实施多元学习评价。

(4)充分可选的教学资源:根据“多层目标”、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基于“课前自学——课堂活动——课后延伸”教学全程,依托计算机和网络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充分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利用学生收集制作的资源。

3.1.2 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