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连轧生产技术讲义(概论-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L
高效连铸
概念 通常是指以高拉速为核心,以高质量、无缺陷铸坯生 产为基础,实现高连浇率、高作业率的连铸技术。
日本: • 最高板坯铸速:3.2m/min;月产量:20~45万吨; • 连浇炉数:超过100炉,最高达10000炉; • 作业率达92%。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提高拉速措施:
•结晶器优化技术; •结晶器液面波动检测控制技术; •结晶器振动技术; •结晶器保护渣技术; •铸坯出结晶器后的支撑技术; •二冷强化冷却技术; •铸坯矫直技术; •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如果说提高拉速是小方坯连铸机高效化的核心,那么板坯连 铸机高效化的核心就是提高连铸机作业率。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目前提高连铸机作业率的技术主要有: (1)多炉连浇技术:异钢种多炉连浇;快速更换长水口;在线调宽;中 间包热循环使用技术;防止浸入式水口堵塞技术。 (2)连铸机设备长寿命技术:长寿命结晶器,每次镀层的浇钢量为20~ 30万t;长寿命的扇形段,上部扇形段每次维修的浇钢量100万t,下部扇 形段每次维修的浇钢量300~400万t。 (3)防漏钢的稳定化操作技术:结晶器防漏钢预报系统;结晶器漏钢报 警系统;结晶器热状态运行检测系统。 (4)缩短非浇注时间维护操作技术:上装引锭杆;扇形段自动调宽和调 厚技术;铸机设备的快速更换技术;采用各种自动检测装置;连铸机设 备自动控制水平。提高板坯连铸机设备坚固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达到长时间的无故障在线作业,是提高板坯连铸机作业率水平的关键。
RAL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主讲人:张晓明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1 概论
• 1.1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厚板坯连铸与轧制的衔接模式 • 1.3连铸坯热装及直接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 1.4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概况 ❖ 1.5 带钢直接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1900年-全球粗钢产量约3000×104t ➢2001年-超过8×108t
钢的连铸比 ➢1990年-59.5%,2001年-85.4% ➢大多数国家的连铸比都在95%以上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传
高效连铸
统
钢
近终形连铸
铁 生
电磁连铸
产 流
程
紧凑化 连续化 高度自动化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铸坯内部缺陷的产生主要决定带液芯的铸坯在二冷区的凝 固过程。要消除铸坯内部缺陷,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低温浇注技术;
•铸坯均匀冷却技术; •防止铸坯鼓肚变形技术; •轻压下技术;
•电磁搅拌技术; •凝固末端强冷技术; •多点或连续矫直技术;
•压缩铸造技术。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近终形连铸
钢铁 生产 的短 流程 工艺 技术 概念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AL
1.1 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连铸的概念
所谓连铸是将钢水连续注入水冷结晶器中,凝固成 硬壳后从结晶器出口连续拉出或送出,经喷水冷却, 完全凝固后切成坯料或直送轧制的铸造工艺。
连铸的方法
根据铸坯与结晶器器壁间是否有相对运动可以分为:
有相对滑动-固定振动式结晶器 无相对滑动-移动式结晶器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第二阶段 (1940~1949年)
连铸特征技术的开发阶段
1943年德国人永汉斯 (S.Junghans)建成了 第一台试验连铸机,提出 了振动水冷结晶器、浸入 式水口、结晶器保护剂等 技术,取得工业规模的成 功,奠定了现代连铸机结 构的基础,结晶器振动成 为连铸机的标准操作。
结晶器在线调宽 渐进弯曲矫直 浸入式水口浇注 中包塞棒控制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第四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 传统连铸技术的优化发展阶段
特点是连铸比不断上升,连铸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表现为 铸机作业率、浇铸速率、拉坯速度、连浇炉数等主要指标
的不断提高),浇铸品种逐渐扩大,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钢铁产品总量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铸坯表面质量好坏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的前提条件。铸坯
表面缺陷的产生主要决定于钢水在结晶器的凝固过程。
要清除铸坯表面缺陷,应采用以下技术:
•结晶器钢液面稳定性控制;
•结晶器振动技术;
•结晶器内凝固坯壳生长均匀性控制技术;
•结晶器钢液流动状况合理控制技术;
•结晶器保护渣技术。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连铸坯的质量逐年提高,连铸坯的质量包括:铸坯洁净度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类型,尺寸,分布,形态);铸 坯表面缺陷(纵裂纹,横裂纹,星形裂纹,夹渣);铸坯内 部缺陷(中间裂纹,角部裂纹,中心线裂纹,疏松,缩孔, 偏析)。
连铸坯质量控制战略是:铸坯洁净度决定于钢水进入结晶器 之前的各工序;铸坯表面质量决定于钢水在结晶器的凝固过 程;铸坯内部质量决定于钢水在二冷区的凝固过程。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连铸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40~1930年) 金属连续浇铸思想的启蒙阶段
1840年美国人塞勒斯(Sellers)获得连续铸铅的专利; 1856年英国人贝塞麦(Henry Bessemer)提出了采用双辊 连铸机浇铸出了金属锡箔、铅板和玻璃板,并获专利; 1887年德国人戴伦(R.M.Daelen)提出了与现代连铸机 相似的连铸设备的建议,在其开发的设备中已包括了上下敞 开的结晶器、液态金属注入、二次冷却段、引锭杆和铸坯切 割装置等。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连铸过程控制钢洁净度主要对策有: •保护浇注; •中间包冶金技术,钢水流动控制; •中间包材质碱性化(碱性复盖剂,碱性包衬); •中间包电磁离心分离技术; •中间包热循环操作技术; •中间包的稳定浇注技术; •防止下渣和卷渣技术; •结晶器流动控制技术; •结晶器EMBR技术。
图1-2 S.Junghans专利原理
1—中间包;2—保护剂加入装置;3—进水口;4—结晶器; 5—铸坯;6—拉辊;7—出水口;8—压缩机;9—钢包;10—振动机构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
RAL
第三阶段 (1950~1976年)
传统连铸技 术成熟阶段
应用于工业生产 5000多项专利
代表性的技术
钢包回转台 弧形连铸机 电磁搅拌 结晶器保护渣
电炉炼钢 直接还原 (DRI) 熔融还原 (如Corex)